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报道 | 华如桃李,菁菁归附⑨ | 陈戎校友:在华附受益最多的,是培养了我的探索精神

转载自羊城晚报公众号“ 羊城晚报学大大”11月14日报道



▲ 11月14日《羊城晚报》A19纪念版


把陈戎列入优秀校友采访名单,是因为他是1990年高考华附的第一名,位列广东省考生最前列。而他却说,这个“状元”是在众多比他厉害的同学被保送后,幸运地降临到他头上。


在整个采访中,他觉得成绩好真的不是他的标签,他反而羡慕那些在华附春晚能大显身手的同学,最佩服华附多才多艺的同学,“在华附,读书厉害的大有人在,但如果只是成绩好,那只是很普通的学生,如果能有读书之外的特长,如踢球踢得好,唱歌出色,乐器演奏很棒等,才是受到大家追捧的学神。”


▲ 陈戎与姚训琪校长(右)合影


“哪怕到了高三我还看很多课外的东西”


陈戎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特别强,在华附六年,他对每门科目都很感兴趣,“我记得那时候的高考是考7门,因为我兴趣很广泛,对每一科都很感兴趣,只要有竞赛我都喜欢去参加,学了大量课外的东西,所以高考分科时我很纠结到底读文科还是读理科,最后我选择了理科。我觉得高考时我能成为华附的状元,主要是因为不偏科。”


在众多感兴趣的科目中,陈戎尤犹爱物理。近30年了,他还清楚地记得物理老师彭国雄在课上演示过的一个有趣实验。“有一次讲表面张力。彭老师做实验前问我们身体哪个部位油最多?他说,如果我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没有油的话,可以摸一摸自己的鼻子,那里是身体部位中油最多的地方。说完,他真的用手摸了摸鼻子,把油抹在钢针上,然后钢针就真的浮在水上了!”陈戎很兴奋地回忆着那节给他触动不小的物理课,“这让我觉得物理真的很有趣,就会想方设法去研究更多。”


▲ 陈戎参加全国物理竞赛获奖后留影


陈戎很感激彭国雄老师为他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让他爱上了刨根问底,从最根源的地方开始探究,“物理是最根本的科学之一,我当时花了很多时间去钻研物理,经常跑图书馆去阅读物理相关的书籍,也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物理的问题。”有一次,他对一道物理题的解法跟其他同学不一样,甚至比参考答案还简单了很多,因为他用了几何的方法去解答。彭老师看到陈戎的解法很兴奋,还鼓励他去投稿,并辅导他写了一篇解法探究的文章。“后来杂志上真的不但刊登了我的文章,我还获得了一笔稿费,当时别提有多高兴了,这真的比考高分或拿到奖状都更有成就感,并且更加激发了我对物理的兴趣。”


▲ 1990年新年晚会师生聚餐,当中老师为彭国雄老师


不止是彭国雄老师,华附很多老师都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去解题,课堂上还邀请学生上讲台来讲解自己的思路,与其他同学进行思维的碰撞。陈戎说,华附的老师会重在启发学生,“那时候我们学习绝对不是死记硬背,要搞明白一个问题,得从一个原因推断到另一个,比如欧几里得公式,老师会详细地讲解推导的过程,并鼓励我们刨根问底。所以很多时候我会自己去推导公式,如果课本上的推导过程不完整,我就会去图书馆找一些书来看。当然,你在同学面前能讲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会觉得很自豪,这种‘虚荣心’也促使我看了不少课外书,哪怕到了高三,也依旧保持着这个看书的习惯。”


职场也是一个很大的竞赛场,自信心很重要


在华附养成的喜欢刨根问底和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对陈戎的事业帮助不小。


“2001年我做满堂红的时候,二手中介的交易量和交易效率量普遍很低。业内人士都认为是二手房市场不景气,但我不这么认为。我那时候很注重收集资料,包括国外成熟市场是怎样的,透过这些资料来分析我们的二手房市场处于什么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交易效率很低……通过分析,我得出的结论是:二手房交易量低,最根本的原因是优秀的中介不够多。我觉得优秀中介的出现能够让二手的交易产生更好的作用。那时候很多人总是把中介行开到房子成交多的地方,但我不这样做,我是看哪里的房子多,就把中介行开到哪里去。我觉得房子没有成交,是因为没有把中介开过去,我认为只要有现楼,就有买卖的需求。”



果然,陈戎的判断是对的,满堂红短短两年就多次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及华南地区前列。陈戎认为,职场也是一个很大的竞赛场,自信心很重要,“在华附培养出的自信心让我相信自己的判断,因为刨根问底,找到最根源的问题,往往都不会错的。”


不久前,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提到,他颠覆式创新的秘诀是第一性原理,即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一层层拨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陈戎特别赞同这个第一性原理,因为与他经商的思维不谋而合。“第一性原理其实是物理学里的一个提法,要寻找最根源的原假设。反观创业和做生意,你究竟解决的是用户的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如果你能一直推导下去,找到根本的原因,然后在这件事情上持续不断地做一些事情,去创造一些价值,那你就能够利于不败之地。”


▲ 陈戎和同学泛舟天河公园湖上


当然,思维方式对了并不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不怕挫折并且积极乐观的态度也非常关键。陈戎坦言,真正创业成功的公司凤毛麟角,有调查显示,成立时间超过10年以上的公司,最后能幸存下来的不到10%。“创业确实会遇到很多困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很强的毅力和坚韧。我的韧性确实跟在华附的求学经历有关。在华附,你身边很多牛人,无论学科竞赛还是平时的考试,你会发现你一腔热情投进去,你总会遇到挫折;但华附有很大的宽容性,失败了可以重新再来,总有机会,总会有希望。我的同事都评价我很乐观,总是有信心能搞定很多事情,我觉得我这种不怕挫折、积极乐观的心态就是在华附锻炼出来的。”


多才多艺的学生才是受追捧的校园明星


陈戎印象中的华附生活可不只有学习,相反,他印象更深刻的是华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他在华附参加过书法社团,还拉过一段时间的小提琴,不过他觉得自己的水平在高手如林的华附真的不值一提。“我只能业余玩玩,华附厉害的高手太多,我这种水平完全上不了‘华附春晚’的。”


▲ 1990新年晚会后在宿舍小聚


陈戎很羡慕那些多才多艺的同学,“如果你踢足球很厉害,歌唱得好,乐器演奏得很出色,总之,任何一方面很出色都能受到像明星一样的追捧。我那时候真的只是个普通的学生,因为成绩好在华附真的没什么优势。”


回忆起“华附春晚”,陈戎记得那时候每个班都提供节目,各个年级进行选拔,再送去参加晚会。“我们年级当时就有一档非常‘有才’的节目——一个叫做《古瓶血案》的小品,从第一年的第一集,再到第二年的续集,成了每年的压轴节目。”


▲ 1990年,学生年代的生日Party


陈戎还记得每学期,学校有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供学生自由支配。“同学们会自行组织五花八门的社会实践活动,做义工、劳动等等,更有同学练摊修自行车,摆汽水摊。这些社会锻炼,成了我日后事业中思想的源泉。”



同题问答

“我最大的进步在华附”


记者:你所理解的华附精神是什么?

陈戎:独立思考,鼓励探索,积极上进,整个氛围都追求卓越。


记者:你觉得华附校友最自豪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陈戎:“华附”品牌就是最好的象征。如果别人得知我是华附的学生,都会觉得我读书很厉害。



记者:华附今年130周年校庆,你有什么话要对母校说?

陈戎:成为华附的学生,受益最多的真不是读书最厉害,最深的感受还是培养了我的探索精神,学会了怎么学习。我最大的进步是在华附,在华附让我学会了用批判的眼光来看问题。


记者:你有什么话要对学弟学妹们说?

陈戎:好好珍惜在华附的每一天,尽情地去探索、去享受学习的快乐,在最好的年华做最好的自己。




陈戎

华附1990届校友,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电子系,香港科技大学MBA

满堂红和向日葵保险创始人,从事IT、房地产、投资和中介服务工作20多年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员、教育考试委员会主任。



来源:羊城晚报

文字:何宁
图片:学校供图

出品: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


相关链接: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