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屎藤,绝对是被名字耽误的美食。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的“阳光植物志”,即可订阅。原创心血,欢迎转发。
文 图 | 最好的阳光
昨天在京城春日的雪中,见到了鸡矢藤的小果子。
想起到海南,心心念念想找鸡矢藤,尝尝。
这是一种茜草科的藤本植物,很有“味道”。
作为被子植物第四大科的茜草科(前三大是菊科、兰科、豆科),很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
比如著名的咖啡:周一,来杯咖啡吧。龙船花:每次看见龙船花,就想起赛龙舟。 玉叶金花:玉叶金花,萼片如雪。还有今天的鸡矢藤,都是一家子。
友情提示,上面的蓝色字体点开就能链接到之前写的文章了。
来源见水印
对,鸡矢藤,没写错字。
植物志写做鸡矢藤,其实就是对鸡屎藤的善意美化。 在它的盛产地,海南、广西、广东等地,还是喜欢叫它鸡屎藤。
古代医书记载:“搓其叶嗅之,有臭气。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
可见,鸡屎藤得名是因为把它的叶子揉碎,有种不可描述的臭味。
但那里的人会把鸡屎藤的叶子磨碎,用绿汁和糯米饭混合蒸制,做成鸡屎藤粿、鸡屎藤糕,还经常和红糖、大枣同煮,煮成糖水。
尤其是在农历三月三前后,鸡屎藤长势最旺之时,两广、海南用它入馔,是传统的小食。
北京倒是也有鸡屎藤,也见过它冬天透明的小琥珀果子,可这里没有食用鸡屎藤的习惯,也没有鸡屎藤小吃啊。
就这样一直惦记着。
到了海南,本以为满大街都是鸡屎藤小吃呢,结果并没有。
问了好多店,很多人甚至没听过,就纳闷了,我这普通话应该挺标准啊。
不过历经寻找,终于还是吃到了两次,第一次是简易版,最后一次是豪华版。
豪华版料足,甜度刚刚好。但简易版因为是初体验,带了几分新鲜和期待,加了分。当然,这也符合认识事物渐入佳境的规律。
但两次都不容易。刚到文昌,瞥见路边一家甜品店窗户上写着鸡屎藤小吃,没开门。想着一路还会有,没想到最后居然兜了几公里还是步行回这里才能尝到。
被告知要等十几分钟,没关系,千里万里都来了,还差十分钟吗?
绿色糯米条似的东西,很像小时候吃过的莜面鱼鱼。带着淡淡的草木味,有点苦,糖水中有姜的高扬味道,很甜,很烫。
第二次更夸张,足见诚意。
细雨中,步行深入到海口老城的毛细血管,与本地的市井烟火近距离接触,还自信地没开导航,致使迷路。这样吃到的鸡屎藤尤觉美味,软糯香甜。也许这样的小食如今只能在窄巷老街中寻到了。
回来查资料,发现鸡屎藤还是味传统本草,能消食化积等等,怪不得玫瑰姐姐吃完后就反映不困了。
鸡屎藤,绝对是一个被名字耽误的美食。
所以,要大胆尝试,不要被名字吓到,而与植物美食错之交臂。
(鸡矢藤,Paederia foetida,茜草科鸡矢藤属藤状灌木)
此际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