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旱莲子草,水陆两栖,甚至更喜欢水。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的“阳光植物志”,即可订阅。原创心血,欢迎转发。
文 图 | 最好的阳光
街边的花坛里种着喜旱莲子草,滇池的水边也长了些喜旱莲子草,水生和陆生环境中,它都可以生存。
可见,喜旱莲子草可咸可甜,水陆两栖。
喜旱莲子草是一种外来物种,原产地在南美巴西。
当它被引入时,由于翻译上的误会,起名为“喜旱”。其实,从原产地来说,它更“喜水”。
叶长圆形、倒卵形披针形,全缘,幼茎在嫩时有白色或锈色的柔毛,老了就没有了
匍匐的茎是空心的,这也符合它喜水的特点。所以,喜旱莲子草有一些带水的别名——空心莲子草、 空心莲子菜、水花生、水蕹菜。
蕹(weng,四声)菜,就是我们常吃的空心菜。据说,喜旱莲子草的嫩叶能做蔬菜。
喜旱莲子草是苋科植物,小小的白花从正上方俯视,倒也有股莲的气质。
我接触过的苋科植物,比如千日红、青葙,它们的花都有一种干膜质的状态,新鲜的时候就像干花的感觉。
喜旱莲子草也不例外。它的花就像入水时穿了一件防水的潜水服,滑刷得很,上岸后晃几下,水珠就扑簌迸走,迅速干爽了。
喜旱莲子草长了一个球状的头状花序,球花是由一朵朵小花聚集而成的。
每朵小花的开放节奏不同,已经开放的会展示出黄色的花药,花丝在基部连合成杯状。退化雄蕊和雄蕊差不多等长,只是顶端没有顶着花药,而是裂成流苏状的窄条。
在引入物种中,喜旱莲子草是个厉害的狠角色。
最初引入是作为饲料,尤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大力推广种植,甚至得了一个革命草的别名。后来耐不住它疯狂蔓延逸生成灾的势头,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需剿灭的入侵物种。
在长期观察中,植物学家发现它未见果实。繁殖方式主要是靠匍匐茎、地下的根状茎和贮藏根上的芽点进行无性繁殖,大面积簇生。形成的垫状物漂于水面,堵塞航道、吞没农田、绞杀农作物等等,与水葫芦有一拼:凤眼莲 ,曾惑于那一抹蓝。
忽然发现,喜旱莲子草与凤眼莲(就是水葫芦)都带了一个“莲”的美丽联想啊。
可惜,时移事易,如今它们的弊端超过了当年引入时的优点。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苋科莲子草属多年生草本)
此际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