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anova | Wework与超甲级办公楼
最近市场上关于wework的rumor很多。其中几条很惊人:
听说了吗?Wework要在浦东国金签一个整层,HSBC的面积。
OMG!Wework签了南京西路恒隆广场6000方,哦不!是六个整层!一万多方!!!
声明:以上均未有官方消息证实,仅为市场传闻。
那么,假设以上传闻都是真的。小编脑海中的表情包是这样的:
先来分析下Why。
IFC的case很好理解,“据说”是HSBC租给wework的,HSBC在香港就与Wework有合作,形式就是我们在《Casanova | WeWork,比想象中伟大》中提过的传统办公+部分灵活空间为一体的双形态办公空间策略,说白了就是要省钱,大公司总有人员变动,自己除了核心面积需求之外部分,一会儿十个人一会儿五十个人,那么把这部分空间当成灵活空间,自己用不到的空间租给别人,这多美好?具体合作形式就变成了HSBC把自己利用率较小的面积租给wework,然后自己在其中返租部分当作自用灵活空间。不仅提高了利用率,还免去了香港那样办公空间不在一起的沟通管理问题,简直是无懈可击!
而恒隆的case就略有些惊世骇俗。恒隆今年做的不好,空置面积大把。但与wework的合作,会有几个障碍。
租金
传统上wework的租金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市场上的集中成交区间介于6-9之间。那租恒隆能出多少钱?(租IFC又能出多少钱?)而对于业主而言,如果拿个一层出来做一些超低价而战略性的安排,我信,对整体收益影响有限,而面积越大影响越大,战略上的灵活性也会越小。更何况恒隆作为一个上市公司,业绩对于上海两个项目的依赖程度非常大,今年港汇商场改造已经步履艰难,恒隆的办公楼就这么勇敢?wework的租约动辄10年,哪怕有递增,过低的租金也会长远影响恒隆的业绩表现。如果说不是传统的租金方案,而是保底+提成我也不敢相信(提成也要wework能挣出来啊,参见《算算wework赚不赚钱》)。对传统租户的影响
试问LVMH、Chanel、Tishman、OMM之类的传统租户做何感想?不是说wework的客户不好,你能想象小时代的男女主角跟西二旗码农共存的世界吗?网上最近有两篇文章,分别是《月入五万的西二旗人教你如何活得像月薪五千》,与《月入五千的国贸人,教你如何活的像年薪百万》。嗯……就是这样的感觉……
而另一个角度讲,传统高端办公楼市场里大家关心的租户品质、租户组合怎么办?小编写过的租金巅峰的感觉、论业主装逼的必要性,怎么办?!
当然也有正方辩手,我与朋友讨论也有不少朋友表示赞同。比如,
恒隆传统租户应该很羡慕wework的办公环境。
wework进恒隆等于给租户多了一个休闲交流的地方。
租户品质的问题取决于把控,相信恒隆有经验去解决。
某位wework的现业主的评论是:
wework开放时间长,通常要预单独的电梯。对楼的知名度有帮助(但恒隆不需要),对写字楼招租帮助一般,对底商招租帮助较小,客群和恒隆商场不一样。租约太长,卖的时候不性感(但恒隆不卖)。
小编的评论是什么?小编一脸懵逼了,看得到很多隐忧,但从来没有无风险的决策,如果传闻成真,无疑恒隆会有新的开始,而我们熟悉的市场也会开启一个新时代。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关联阅读:
脚踏实地,心存远方
地产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