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坊 | 夏伯嘉:《特伦托1475:一场血祭谋杀审判》(新史学译丛)
2023年08期
反犹主义有着漫长的历史。本书采用微观史的叙述手法,以15世纪意大利特伦托的一场血祭审判为案例,叙述了中世纪晚期意大利三个犹太人家庭遭遇冲击、破碎并湮没在历史中的命运。作者使用了大量一手史料,冲破了多种语言互译的困境,真实还原了审判中人物的思想、话语与行动。读者可以看到真相被扭曲的过程,虚构的官方故事成为主流叙述的始末,以及血祭谋杀成为犹太人罪名的惊人历史。
一场血祭谋杀审判
(新史学译丛)〔美〕夏伯嘉 著
胡芷妡 译
傅浚濠、黄信之 校
ISBN:978-7-100-21570-1
2023年1月出版
👆扫码即可购买👆
【内容简介】1475年,意大利特伦托一名两岁男孩西蒙失踪,当地官员随即展开调查。随着小西蒙的尸体在当地一个犹太人家庭被发现,三个犹太人家庭的命运从此便被改写。经过一系列酷刑、审讯、调查与营救活动,特伦托犹太人的悲惨命运,震动了整个欧洲。
反犹主义是笼罩在欧洲上空的一团阴云。在小西蒙事件之后几百年,欧洲的犹太人一直处于被排斥的状态,直到“二战”期间酿成巨大的悲剧。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夏伯嘉以一手史料耶希瓦手稿为叙述的根基,在其生动而细腻的笔下,教士、执法官、医生、文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反犹主义对中世纪犹太人甚至中世纪社会的影响。
夏伯嘉(R. Po-Chia Hsia),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和纽约大学等多所大学。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宗教改革、反犹主义以及欧亚之间的碰撞。代表作有《利玛窦:紫禁城里的耶稣会士》等。
【译者简介】胡芷妡,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师,曾于伦敦大学、剑桥大学学习英国中世纪历史,并于剑桥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前言
致谢
引言
缩略语与标题简称
第一章 采邑主教
第二章 犹太社团
第三章 死因调查
第四章 酷刑室
第五章 “被赐福的殉道者西蒙”
第六章 死亡戏剧
第七章 宗座特使
第八章 血的民族志
第九章 改教者
第十章 妇女们
第十一章 罗马的裁决
后记
附录 关于文献来源的说明
注释
索引
精彩试读1475年3月26日(复活节当天),晚餐时间快到了,撒母耳宅里十分热闹。这个犹太社团的男人们——撒母耳与其子以色列,还有托比亚斯、恩格尔——正在会堂里祈祷。这户的当家主妇布吕莱因则在厨房中监督下人做晚饭。她的儿媳妇安娜已经病了几星期,这时正在房里躺在床上。布吕莱因派厨子泽利希曼到地窖去打水,地窖与外面水渠连接,除了贮水,也作为妇女每月净身之所。就在上一个星期四(逾越节那天),萨拉还做过净身仪式;和她一起的有布吕莱因,以及一名基督徒妇女,即贝托尔德的太太安娜。泽利希曼来到地窖里,见到水里有东西。令他惊恐的是,他认出,那是一具男孩的尸体。他立刻冲回厨房,向布吕莱因报告所见,两人随即相偕赶到会堂去。这时四个男人刚祷告完毕,正要走出会堂。他们听完布吕莱因的话,就已经知道那必然是西蒙的尸体。这两天,谣言满天飞,暗示犹太人要为西蒙的失踪负责。在星期五波德斯塔派人搜过撒母耳家之后,这群犹太人就已经商量过,万一有人把一具童尸扔到他们的住宅里,他们该如何设法避免可能出现的厄运。恩格尔一家是四年前才搬来特伦托定居的,似乎尤其害怕沾上这些指控罪名。3月24日耶稣受难日那天,聚斯莱因告诉厨子伊萨克,基督徒圈中正喊着要为失踪小孩跟犹太人算账,恩格尔则立刻交代伊萨克去检查地窖。第二天,他还是很不放心,又叫伊萨克关上地窖窗子,以防有人把小孩尸体丢进地窖里。几个男人彼此商量交换意见,认为一定是某些基督徒杀害了这个男孩,再把尸体丢到渠中,任由尸体漂进撒母耳家的地窖里。托比亚斯建议去向当局报告发现小孩尸体的事。也许是为了让大家安心,撒母耳说他很高兴小孩尸体找到了。现在,这件事总算要了结了。三个家主决定一同到波德斯塔那里报告发现尸体的事。托比亚斯首先回家告诉萨拉这个坏消息。萨拉刚做好晚餐,还问托比亚斯要不要先吃过饭再去。托比亚斯说,他要先去波德斯塔那里报告失踪小孩的事。于是,这三个男人便出发前往布翁孔西廖堡,到那里只需步行很短的距离。这些犹太人也没有多少选择,只能这样做,因为他们在这里生活是仰赖官方鼻息,生计和法律地位完全要靠当权者开恩才能保住,对当权者的俯首听命是出于畏惧而非信赖。来到堡内,这三人给了守卫一个银币,以免被扣押。他们向波德斯塔报完案之后就赶快回家了。
文案 | 张子悦
微信编辑 | 许亚飞
碎金书坊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类图书公众号
欢迎关注,了解更多精彩
豆瓣小站:"碎金书坊"(cpclassics)https://www.douban.com/people/23189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