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国幼儿园净整些没用的!

我是黛西 天赋一饼 2021-09-15

文 | 黛西

我刚进公司那会,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把所有同事和名字对上号。
中国人看外国人,本来就容易脸盲,就像外国人感觉亚洲人都长差不多是一个道理。
其实这是有生理学依据的,人类会对自己种族的面孔更有好感,先有了好感,你才好在潜意识中观察和区分细节。
当时IT部门有个黑人女孩,公司唯一的深色皮肤,倒是不会撞脸了,但她的名字特别特别特别特别长。
她第一次向我自我介绍时,我以为她说了个什么绕口令,这是个什么梗吗?我应该笑吗?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她的名字。
女孩很有性格,坚持不简化自己的名字,孜孜不倦教了我好几遍。
我的嘴巴说,学会了,我的脑子说,你不会。
有次我跟部门德国同事吃饭,提到那个女孩,怎么都记不起她的名字了。
哎呀,就是IT部门那个黑人女孩啦,她叫啥来着?
德国同事纷纷停下刀叉,用“我敬你是条汉子”的表情看着我。
坐在我身边的女同事环顾餐厅,悄悄纠正我说,“那个皮肤颜色比较深的女孩”


在美国和中国,你张口闭口Blacks Whites,没人觉得有什么大问题。
在德国,尽管Schwarze Weiße Gelbe(黑人白人黄人)在语法上也没错,但大家会自觉避免在公开场合直接用肤色称呼人群。
全世界大概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比德国人更怕被扣上种族歧视的帽子了。
如果老板被雇员告“种族歧视”并实锤,他会离开得不比性骚扰下属更体面。
德国人这种满满的“平权求生欲”,可以追溯到纳粹的历史问题上。
(正常的)德国人都希望跟种族主义大IP希特勒划清界限,毕竟这在世界史上并不是光彩的一笔,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设”,越会在意这个问题。
饼饼幼儿园小班(0-3岁混龄)大多数是白人孩子,亚洲孩子可以用一只手数过来,只有一个深肤色的女孩。
但是,幼儿园的布娃娃肤色分布比例很均匀,有金发碧眼的,黑发黑眼的,也有黑皮肤的。

▼ 还有一个亚裔娃娃在镜头外

老师告诉我,娃娃是特意这么选的,因为希望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
世界是多样的,文化是多元的,人和人是可以非常不同的。
文章开头提到的一个理论,“人类会对自己种族的面孔更有好感”,早在多年前就有研究支撑了,刊登在《心理学》(第17/2卷,第159页):
3月龄的婴儿已经开始偏爱自己种族的面孔。
白人婴儿会更喜欢白人照片,黑人婴儿也更喜欢看黑人脸,但是,这种偏好只存在于那些生活环境中几乎都是同种族人的婴儿中
如果婴儿的生活环境中,频繁出现两个或多个人种,他们便不会偏爱自己种族的面孔。
也就是说,从小接触多元文化,或是接触多色人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幼儿未来的种族主义倾向。


我写公号早期时,曾分享过德国幼儿园的启蒙游戏
我猜你们都是抱着学鸡娃的心态点进去的,但最后都有点失望,因为很多所谓的启蒙游戏,好像都“没啥用”
最“没用”的活动之一,是幼儿园的周五固定项目“我们是不同的”(wir sind bunt)。
家长需要参与活动,给孩子们展示各国文化。
比如美丽的中国妈妈(我本人)可以去读中文绘本,韩国妈妈可以做个石锅拌饭带去,俄罗斯妈妈可以教娃们唱俄罗斯语童谣。
我作为家长委员会成员,被苦哈哈拉去打头阵读中文绘本。
一屋子接近10只t2娃,竟然全部入定一般,静静听我读中文绘本,20!分!钟!
为保护儿童隐私,幼儿园拒绝把照片给我,我只能从周报上截一张,请你们看不到我扭曲的痴呆表情!
老师都惊讶于孩子们的专注,科学都无法解释这种陌生语言带来的吸引力。
当时老师拍了所有孩子们认真的小胖脸,全体睁大眼睛盯着我的方向(只有饼饼在东张西望)。
幼儿园没别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世界是丰富的,文化是多元的,地球上有很多肤色,语言,文化,饮食,节日,习俗,服装不同的国家,我们是可以包容这些“不同”的。


你可能要说,fine,真好,然并卵,可我并不能送娃去德国幼儿园上学,怎么接受多元文化熏陶?
我们总说家庭是教育的主力,“见识世界和文化的多样性”这个课题也不例外。
不需要游历世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ta们听听各国语言,唱唱各国儿歌,吃吃各国食物,选择多人种出镜的绘本和玩具,让ta们从小感受世界之大,别做井底之蛙。
作为特别喜欢研究玩具的少女母亲,我特别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在设计中引入“文化包容”的理念。
比如我最近看饼饼玩Playmobil(中文名“摩比世界”,在德国跟乐高齐名的场景玩具品牌),发现很多小人都是深色皮肤的。
这些深色小人通常都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比如消防员,儿医。

很多玩具的设计者,也在极力纠正社会在职业选择中的别偏见
还是摩比世界,另一套消防车里的三个消防员,其中一个就是消防员阿姨,还有一个是黑人小哥哥。

▼ 左侧小人是一位消防员阿姨

现实世界里,女性消防员当然不至于占到1/3,德国的黑人比例也肯定不像摩比世界展示得那么高。
这体现的是一个品牌的三观,包容,多元,去偏见,它甚至会在潜移默化中微调孩子的三观。
欧洲越来越多的父母愿意为这种“没用”的理念买单,其实他们才是真的贼。
我们天天谈培养格局培养格局,包容世界的不同,不就是最大的格局吗?


今天写的这些,可能在你眼里根本算不上启蒙,甚至有点浪费时间,毕竟它既鸡不了英文,又提升不了思维,也没法多识几个字,情商貌似也鸡不了。
但我认为,孩子首先是要成为“人”。
在培养他们成为“有用之材”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期待他们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况且,在人工智能甚至可能取代智人的未来,今天的“有用”的东西,在未来未必还“有用”。
而一个人的三观和大格局,是科技如何迭代、智能如何进步,都无法取代和动摇的。
黛西@法兰克福


近期精选

看完这篇财商启蒙,你会想给我打钱


朋友圈里有你关心的人,就点个“在看”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