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聪明人都在合作,而我们只教孩子竞争
前阵子,我迷上德国金融爽剧《坏银行》。
女主是个没背景但有冲劲的金融女,被银行二把手“意外”安排到竞争对手那工作,目的是让她搞到这家银行做假账的证据。
女主和观众都以为两家公司想搞垮对方,然而,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女主偶然看到前公司和现公司的两位大Boss,竟然在私下会面。
女主明白过来,两家银行已经开始秘密协商合并。
当男主(女主现公司的上司)得知大Boss对他隐瞒了银行合并的事,去找大Boss撕逼。
大Boss面带微笑说了一段话:
为什么我每次和你说话的时候,都要假设自己在和一个12岁孩子交谈?
从现在开始的十年之内,欧洲所有的银行都会完成合并,与其那时被迫合并一家濒死的银行,不如现在就选择和一家强盛的银行联合。
尽管全剧的基调是“如何优雅搞死竞争对手并不弄脏自己的手”,但大Boss的这句话,才真正道出了商业成功的原点——合作。
为了直入主题,接下来的转折可能很突然。
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商业合作可以带来共赢,而却执着地把教育当作一场竞争。
误解一:教育是“零和游戏”
前几年,有个很气人的兴趣班的广告语火了:
家长们骂声一片,基本都是图中白眼君说的,我去,就是想贩卖焦虑,赚我钱呗!
然后,一边骂骂咧咧,一边为乖乖交钱。
其实家长们都没骂到点子上,商家最应该被骂的点是两个:
一,这句话不把孩子当人。
二,这句话暗示你,教育是个“零和游戏”。
你来了你赢,你不来别人赢,而别人赢就等于你输了。
什么是零和游戏?
短期股票市场就是“零和游戏”,因为短期内股权价值没有发生变化,而交易却时时刻刻在发生。
财富没有增值,仅仅是发生了转移,张三买入赚多少,李四卖出就亏多少——零和。
如果你把高考作为教育的奋斗终点,把“考上好大学”作为这场游戏的唯一payoff,那么教育确实是个零和游戏。
大学录取名额就那么多,不会因为大家都很努力,于是坑位就多出来一个。
分数线就在那里,有人排名往前一位,就有人排名往后一位,有人“非正常”挤进了榜单,就有人要从榜上被除名。
教育竞争的低龄化和白热化,就是越来越多人把教育当“零和游戏”,认为高考是可以“定乾坤”的,把“考上”和“没考上”做为人生唯一的价值体现。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你还清醒,你就会承认,教育的终点不是高考,高考分数和人生价值关系不大,未来需要的人才,一定不是最会考试的人。
高考上岸的人,大批成了“985废物”,做题家,考试赢家人生loser。
高考成为炮灰的,绝不等于一事无成——这不是灌鸡汤,你正在读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高考的炮灰,但她的人生并没因此被一票否决。
我最近读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书,不只是因为马爸爸和俞敏洪的背书,更是因为稻盛和夫就是典型的高考炮灰,而且比我还寸。
但是,这仍然没妨碍人家搞出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那些高考赢家,不过是挤破头给他打工。
误解二:教育是有终点的
芬兰教育大火那几年,《中国青年报》实地探访芬兰学校,采访的第一要点就是我们“应试人”的灵魂拷问:
没有考试和竞争,如何培养人才?
答案就是四个字:没有终点。
教育是没有终点的,所以教育应该基于信任。
因为信任,所以不设任何监督机制,没有任何外部机构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中小学全程没有考试。
这里面的逻辑是,既然教育是没有终点的,我就没有理由在某个时期监督你。
反正我监督得了一时,也监督不了你一辈子,所以你从一开始就应该是凭内驱力学习的——这种制度下,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要求反而加强了。
教育是没有终点的,所以,高校的大门应该给所有人留门缝。
不管你擅长数学还是语言,是上的普通高中还是职业学校,甚至是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只要你有上大学的一颗红心,你就可以提出申请,学校会针对你自身评估,不问过往背景,因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
未来一切都是未知的,你不知道哪些工作岗位会产生哪些问题,在未来职业、行业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大学生们有权利多次选择的机会,在大学任何一个时间点、任何一个年龄段,都可以改变之前的想法,进入新的专业。
这点是芬兰人自认教育最成功的一点,德国高等教育也给所有人“留门缝”,但在“推翻重来”上也只能望尘莫及。
我在慕尼黑念书时一度想换专业,但换专业就意味着重新上一遍大学,机会成本太高,沉没成本无可估量,只能作罢。
误解三:教育竞争是公平的
你可能说,我没有那么远大的抱负,我对孩子的教育期待,就是以“考上好大学”为终点的。
如果执意把教育当竞争,起码要确定自己正在参与一场公平的竞争吧?
最受高中班主任欢迎的金句之一:高考,是你们人生最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争,这句话从我念高中时候流行。
流传至今的新版本,给“公平竞争”前面又加了个定语——不看脸不拼爹的。
可是,你看看下面这组数据,就知道这句话根本经不起推敲。
在北京,每190名考生中,就有1个可以上北大;
在安徽,每7826名考生中才有1人能上北大;
北京学生考上北大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广东考生的37.5倍,是贵州考生的35.4倍,是河南考生的28倍。
上海学生考进复旦的机会,是全国平均的53倍,是山东考生的274倍,是内蒙古考生的288倍。
哪里公平了?
在历史上写过不光彩一笔的德国人,在“平等”方面求生欲极强,德国大学的招生,都会特别强调对种族,性别,年龄,残疾与否,家庭背景一视同仁。
而在中国,你再看这几个数据:
复旦一度将本科招生计划60%以上投向上海考生;
浙大对浙江考生招生比例曾近70%;
中山大学招收广东本地生源占62%;
武汉大学的湖北生源超过50%;
南京大学的江苏生源达到40%。
你说本地特权也好,说教育资源倾斜也罢,这种明目张胆的、“计划内”的不公平,在世界范围都罕见。
如果你一定要把它当成竞争,永远不会感到自己是被公平对待的那一个,永远一肚子委屈。
因为,它本来就不公平。
我们普通家长,不指望有“教育的使命是传承人类知识,让人类走向崇高”这种觉悟。
但是,教育的投入产出比还是要算一算的,毕竟它是让我们平均花费家庭支出的三分之一的大事。
如果它可以让孩子拥有创新性,创造性,以及把想法变为现实的决心和能力,那就赚到了。
如果它可以让孩子充满热情地做一件事,那也绝对值回票价。
但如果它只是一场长达17年的痛苦竞争,那可能就真是血本无归了。
黛西@法兰克福
--------------------
本文关于高考录取分布数据来源:
张千帆,《大学招生与宪法平等》
中国青年报,《没有考试和竞争的教育如何出人才》
黛西的小纸条
每次写这类主题,我的心理包袱都很重,一定有大波人赶来说,站着说话不腰疼,何不食肉糜?
想被所有人理解,这本来就是畸形心理,我的文字只写给同频的一小部分人看,如果你是,请在文章右下角告诉我。
黛西
今晚截团
黛西专辑精选
(点词卡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