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娃谈钱谈到这份儿上,挺伤感情的

我是黛西 天赋一饼 2022-11-16
文 | 黛西

1


上小学的时候,每年的1月1日,我爸都会掏出一个信封,里面是从银行换的100张1元新纸币。

关于怎么处理这些零花钱,他对我的全部嘱咐就是:花的时候先捻一下,新钱容易吸一起,别把两张当一张用了。

和那时的父母比,这届父母就精多了。

我听过一个朋友在超市里对吵着买喷水枪的儿子大声说,我有钱,你没有,我的钱是我的,和你没关系。想要买玩具可以,自己挣零花钱。
他儿子比饼饼只大半岁多,我问他,你怎么让娃挣钱的?
他说,连续擦一周的桌子1欧,晾三次衣服1欧,收拾好房间1欧,不做家务就没有钱,要让娃明白,钱不是大风吹来的。
之前也有读者和我讲自家的零花钱发放机制。
琴练得好,奖励5块零花钱,画画有进步,奖励5块零花钱,考级通过了,奖励一张毛爷爷。
还有人更专业,做一次家务1块钱封顶,考试成绩进步10元起跳。
我问她,为什么家务和考试给的金额差距这么大?
她说,这你就不懂了,要通过零花钱机制向娃传达一个信息,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赚钱更辛苦,所以要好好学习。
这届父母的优秀之处在于自省,说完这些,自己也会补一句,虽然用零花钱奖励很好用,但其实心里也发毛,这样会不会把娃的内驱力消磨没了?
这是个好问题哎,和你们讲两个小故事吧。

2


第一个故事是《奖励的恶果》里的。

说有个老人喜欢安静,但总有一群皮猴子每天在他家门口闹腾,无论老人怎么赶,他们也不走。
于是老人就对这些孩子说,很高兴你们在这玩哈,为了表示感谢,我奖励给你们每人2美元。
孩子们乐疯了,天上掉钱啊,第二天来玩得更欢了。
这次老人只给了每人1美元。
虽然少了,但孩子们觉得还是可以接受,本来就是白嫖的嘛,要啥自行车啊。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人0.5 美元。
孩子们这下不开心了,但仍然保持乐观心态,勉为其难地继续来老人家门口玩。
第四天,老人说,我没有钱给你们了。
这些孩子一听就不干了,你不给我钱,还想让我在你这玩?想得美!然后再也不来了。
老人终于清静了。
第二个故事是德西的《内在动机》里的。
心理学家德西找了一批学生解趣味智力题,因为这些题目很有趣嘛,所有学生都做得挺带劲。
然后,他把学生分成两组,给其中一组学生说,你每解出一个难题,我就奖励你1 美元,另一组的学生啥都没说,继续做题。
做了一会儿,他对所有学生说,现在是自由休息时间,你们想干啥就干啥哈。
然后他发现,没有奖励的那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普遍花更多休息时间去解题,奖励组的学生对解题本身的兴趣迅速衰减。
德西还做了很多类似的实验,比如减肥啊,戒烟啊,劝人系安全带等等,最后的结果,都按照剧情发展了:
用金钱奖励的一组人,减肥效果、戒烟成果、系安全带意愿都明显不如无奖励的一组人。
德西给这些现象起了个很自恋的名字叫做“德西效应”

3


看完这两个故事,文章开头的问题都可以抢答了。

孩子喜欢画画,你为了激发他更多的画画潜力,说你每画一幅画,我就奖励你1块钱,或者你今天画画有进步,我就奖励你多玩10分钟的ipad游戏,这些都是在消磨他们对画画的内在动机。
眼尖的朋友一眼就看出了破绽。
上面说的这些例子,都是孩子本来就有内驱力做的事,皮猴子本来就想在老人门口这玩,学生本来就对趣味智力题有兴趣,孩子本来就喜欢画画。
但还有很多事情,比如练琴,孩子一开始可能觉得新鲜,练到后面就觉得枯燥了,没有内在动力,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奖励,他可能就直接放弃了。
你们太优秀了,德西也是这么想的。
他总结说,当人做一个“愉快的活动”时,你给他提供奖励,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的内在吸引力。
前提是“愉快的活动”。
做家务很愉快吗?练琴很愉快吗?考试很愉快吗?打疫苗很愉快吗?
这些不怎么愉快的事,给人带来“痛苦”的事,哪来的内在动力?
痛苦和痛苦还不一样,得分情况讨论。
像打疫苗这种“不愉快”,孩子就算明白打疫苗的意义,你也很难让一个小孩子积极快乐地打疫苗。
我之前提过一句,我经常在饼饼打完疫苗后,放宽零食的管制,比如冬天吃个巧克力,夏天吃个冰激凌。
这是奖励吗?
不是,更多是一种抚慰。
无论她配合打疫苗还是哼哼唧唧不配合,都有的吃,而不是你配合了我才奖励你。
咱们自己不也需要这种心灵抚慰嘛,辛苦一年了,买个包包犒劳自己,这一天过得太操蛋,吃顿火锅cheer up一下,如果一顿不行,那就两顿。
这样的“奖励”,奖励就奖励了,不用担心“奖励的后果”,不然生活多没意思。
还有另一种“不愉快”的活动,是需要娃付出大量努力,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不想努力,他更想玩,或者他有畏难情绪,想放弃。
比如练琴考级,或准备一个什么考试或比赛,都会遇到这种阻力。
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外部奖励做“助推”。
我有个朋友的女儿,要参加一个小提琴考级,练琴很累,她女儿闹情绪,不想练了。
她女儿一直想养猫,于是她就答应女儿,等把这个级考过了,就答应你养猫。
小姑娘一听,一下子就来精神了,每天练琴练到邻居想报警,最后顺利通过了考试。
朋友遵守诺言,请了个猫主子到家里,铲屎铲得不亦乐乎。
你体会下这两个奖励政策的不同之处:
1. 用养猫当奖励,作为孩子通过考级的动力。2. 你今天好好练琴,我奖励你10块钱,你明天把这个曲子练好了,我就让你多玩一会iPad。
表面上看都是“奖励”,但本质非常不同。
1是一次性的助推剂,推上一个台阶就撤掉,2是长期持续用外部奖励“拖”着孩子坚持做一件事。
被人向前助推一把,和被人在前面拖着拽着走,当事人的感受当然不同,对内驱力的影响也不同。

4


即便是一次性的助推,我也有个原则,体验奖励优先于物质奖励。

体验奖励就是养蜗牛啊,去公园野餐啊,甚至是给爸爸化妆扎小辫这种特别的体验。
我为什么觉得体验奖励更好?
因为体验带来的愉悦是无价的。
这么说可能太文艺了,你反过来想,物质类奖励有个什么问题?
它会给一件事情定价。
尤其是用金钱做奖励,就相当于说,我那么刻苦练琴通过了考级,这件事的价值是100块,或者我做了家务,这件事值5块。
实际上咱们都知道,这些事给孩子带来的精神满足,价值感,成就感,当然远远高于奖励的金钱数额。
但你知道白搭,钱就是会给一个东西“定价”,虽然你知道价格不等于价值,但孩子不这么想。
我10块钱卖给你个东西,然后告诉你,这东西其实无价,你信么?
是啊,孩子也不信。
他们做家务,练琴通过考试,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是无价的,可以提升他们自尊水平。
但当你给他10块钱,那么这个“无价”就被定价了,他们感觉不到我为家的整洁做出贡献的成就感。

5


其实啊,我不赞同让娃做家务挣零花钱,更多不是出于对内驱力的考虑,而是我觉得,谈钱谈到这份上,有点伤感情。
你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一位家庭主妇,因为你做了很多家务,所以才配用队友赚的钱给自己买东西吗?
当然不是啊!你可以大大方方花队友卡里的钱,因为你们是一家人。
所以,为什么作为孩子,就一定要擦桌子扫地收拾屋子,才配从你这里拿到零花钱?
我给饼饼零花钱的时候,她问过我,你的钱是哪来的呢?
我告诉她,工作可以赚钱,等你长大了自己赚钱,我就不用给你喽。
她突然特别沮丧地说,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工作赚钱。
我告诉她,没关系啊,你现在还不知道,长大就知道了,你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慢慢学习怎么赚钱,在你学会之前,我都可以给你零花钱,因为咱们是一家人。
作为家庭的一员,本来就可以共享家庭财富,这是她的权利,而不是你做家务就有这个权利,不做家务就没有了。
当然啦,怎么育儿是个人选择,有人就是觉得让孩子通过挣零花钱体会“赚钱不容易”更重要,比什么内驱力归属感这种玄学的东西更实在,这也没什么错的,只是不同的选择。
我有钱,你没有,我的钱是我的,和你没关系”,我知道朋友这么说是想让孩子有独立意识,自己闯出一片天,别总惦记老子的钱。
但是,说这句话也得看对象,给一个即将成年的孩子说,可以,给一个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儿童这么说,太残忍。
童年的归属感,比独立意识更重要。
孩子总有一天会出去闯荡,没有归属感的闯荡,内心是孤独的。
黛西@德国

你可能错过的文章

35岁后,我的五条「变美法则」

带娃四年多,终于想开了。。。

再好的学校,也不教这个人生加分项

黛西专辑精选

01 卧底德国幼儿园    02 亲子共读和童书
03 玩具与桌游选择    04 家里蹲陪玩秘籍
05 孩子心里怎么想    07 养育小事与大事
07 金融女聊点财商    08 宇宙最端正启蒙
09 和你一起变更好    10 这是真实的德国
11 天秤女的收纳术    12 如果你想认识我
点赞和“在看”,新年更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