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姐妹儿带了俩娃来拆家,看到饼饼收拾东西的样子,震惊了....
昨天下午,一个朋友带了俩娃来找饼饼玩。
三个娃疯狂拆家,朋友看着一地狼藉,有点儿不好意思地对自己娃说,如果想再玩别的,要先把地上的玩具给人家收拾好了哦。
看娃们没反应,朋友起身带头把玩具一件件捡起来扔进筐。
饼饼几步跑过来,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不是这样收拾!这个要放这里,那个要放那里。。。。
她把所有玩具放回原来的筐,指挥我和朋友把沉的筐搬回原位,又把盒子里丢得乱糟糟的磁力片,重新按照形状吸在一起。
朋友看到这一幕震惊了,见过收拾玩具的娃,没见过这么收拾的!太有条理性了,你怎么教的?
我使劲回忆,结论是,我没教过她。
不过我自己做到了几件事。
分享这几件事之前,先铺垫几句。
我之前在互夸群潜水,看到一个妈妈吐槽说,每天已经够累了,晚上还要收拾娃造的烂摊子,天天为这事吼娃,下次还是弄个烂摊子,不自己收拾。
有人抢答说,光吼没用,你要让孩子看到实实在在的后果。
不收拾玩具?行,那妈妈就扔掉了!送人了!以后就别玩了!你这么说几次之后,娃就知道要收拾了。
但问题是,道高一尺,魔高一尺一,这种话说多了,娃宁可不玩也不收拾。(不要问我怎么知道这么清楚的)
所谓“后果教育”,就是让娃看到做一件事或不做一件事的自然后果,被生活上一课,然后自觉纠正自己的行为,养成一个好习惯。
但很多人对“后果教育”有误解。
“不收拾就扔了”,“不收拾就送人”,“不收拾以后就别玩”,你细品,有没有一种和索马里海盗人力资源资源部对话的感觉?冠冕堂皇的“强盗逻辑”呀!
扔了,送人了,不给玩了,这到底是孩子没收拾玩具的后果,还是大人生气的后果?
这样的后果不叫“自然后果”,是在用不平等的视角看娃,用大人的“特殊权利”威胁娃。
娃大了,就可以体会到这种“威胁”中的不尊重,ta可能有两个反应:
一个反应是不在乎。
也可能是麻木了,听多了不怕了,爱送送,爱扔扔吧,我还不知道你。
另一个反应是很在乎。
“收拾玩具”的目标达到了,但距离“主动收拾玩具”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收拾整理好东西,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娃感受不到。
他感受到的是,收拾是为了东西不被扔,不被送人,不让我妈生气。
如果一个长期行为需要外部激励/惩罚来维持下去,它一定非常脆弱。
一旦外部激励/惩罚被抽走,或者奖惩筹码没有随着时间增加,那么ta就几乎不可能维持原先的行为。
这就好像娃小的时候,你可以用巧克力来“激励”他们做一件事。
等娃上初中了,巧克力的奖励筹码就没那么诱人了,游戏机来一台?
关键是,娃看到不收拾的24k纯自然后果,以及收拾东西这件事本身的意义。
不收拾东西的24k纯自然后果是什么?
比如积木满地丢,不小心踩上去,疼。
比如绘本看完了不放回书架,过几天想再看,放哪了?不知道。
比如桌子上乱糟糟,东西乱堆,手工做到一半,胶水都找不到。
杂乱的房间,拥挤的桌面,本身也会让人心情糟糕,这也是后果之一。
当这些自然后果发生了,我们只需要描述事实,表示共情,就行了。
克制住自己,不要脱口而出“谁让你不收拾”之类的话,这就不再是“自然后果”了,又变成了“借题发挥”。
我经常收到留言问,饼饼的玩具绘本那么多,你每天都收拾吗?不累吗?
不太累,因为饼饼会自己收拾个八九成,重要的,无痛收拾。
第一件事,一致的整理习惯。
各种玩具玩个遍,摆一地,睡觉前花10-15分钟一块儿收拾整理好,这是另一种习惯。
都可以,一致就行。
不一致倒也没啥严重后果,但一致更容易养成习惯,因为每天都是用同样的场景“触发”收拾整理的动作。
我们一般会在睡觉前一块儿收拾,因为很多开放式玩具可以混一起玩,一个个轮流的话反而有点限制发挥。
相关文章 | 你家为啥这么利索?娃的玩具都藏哪去了?今天为你揭开真相
桌面上做手工画画同理,创造过程中做到不打扰,尽情霍霍,把各种工具摆一桌子,完成后,所有画笔和手工材料再归位。
可能有姐妹要说,你说得轻巧哦,我让娃把东西放回去,他就听我的了??
我经常说,你得首先相信,孩子也希望自己的生活有条不紊,孩子也不喜欢乱糟糟的环境。
在这个前提下分析娃“不听”的原因,就会更理解他们,很可能是不知道你说的“放回去”是放哪去。
这就是我要写的大人先做到的第二件事:明确具体的指令。
把“收拾下你的桌子”,换成“所有彩笔放进这个彩色笔筒里”,“所有蜡笔放在这个透明笔筒里”。
把“收拾好你的玩具”,换成“小汽车放在这个大箱子里”,“弹珠放在这个罐子里”,同时配合上动作演示。
我这么说了,娃还是不鸟我,咋办?
一起收拾,榜样的力量。
我一起收拾了,娃在旁边看,不动弹,就我一个榜样在劳动,咋办?
用娃的语言说话,游戏的力量。
比如,把“小汽车放在这个大箱子里”,换成“天黑了,谁来帮小汽车回车库呀”。
比如,把“弹珠放在这个罐子里”,换成一个弹珠从轨道滑进罐子的小游戏。
又有姐妹要说,道理都懂,但是带娃一天了,我累啊,不想说这么多话,只想用眼神交流。
“所有彩笔放进这个彩色笔筒里”,“所有蜡笔放在这个透明笔筒里”,“所有碎纸屑放在旁边的小筐里”,“剪刀和胶水放在这个格子里”... … 有说这话的力气,我还不如自己收拾。
我理解你!咱们拜把子吧!
不想说话,也有不想说话的办法。
也就是大人应该做的第三件事,固定的位置。
我家几乎每一件东西都有固定位置,用完了放回原处,规则适用于全家人。
饼饼桌上的不同种类的画笔剪刀胶水工具,每个都有固定的筒/盒,所以她忘了收拾的时候,我只需要提醒她“放回原处”。
她很清楚知道我说的“原处”指的是哪处,而不用揣摩我妈觉得这个东西放哪合适,双方都省心。
结尾就不强行升华了,说说德国幼儿园老师教给我的一点:
娃收拾完了东西,表达感谢,而不是“真棒”。
表示感谢会让娃体会到,我收拾东西这件事本身是很有意义的,可以给家人带来价值的,我做这件事是很重要的。
就像《家庭的觉醒》里那句戳心戳肺的话:孩子终其一生最需要的三件事,第一个叫作“我被看见”,第二个叫作“我有价值”,第三个叫作“我很重要”。(哎?怎么又强行升华!)
黛西
🍪 小小优趣|娃几乎天天用的app,买一年送半年
🍪 懂孩子的儿童家具|一出镜就被问链接,能装500本书的旋转书架来了
不开打赏,喜欢就“在看”转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