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一个95后爸爸开工作会,刷新了我心中当爹的人的底线.....

我是黛西 天赋一饼 2022-12-07
文 | 黛西

1


上周,我和团队小伙伴拉了一个品牌方的人开电话会议。

对方那边是一个95年的男生。

他虽然和我素昧谋面,但之前通过好几次长电话,也算比较熟络了,黛西姐黛西姐地喊着我。

忘了讨论到啥,我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我抛出杀手锏说,你那么想,是因为你还没娃,很难理解当父母的心。

我顿了一下,向他确认,你应该还没结婚吧?

他说,我结婚了,黛西姐。

哦,那你应该还没娃吧?

没有呢。

你看看,我说啥来着!

我刚要继续往下说,他急匆匆地打断我,哦哦不是,我有娃了,一个月前刚有的。

电话三头的人发出了500斤的笑声。

是啊,当爹这件小事,哪能一下子就反应过来呢!

姐妹们听完了笑笑就行了,别骂这个奶爸不称职,他也是被我突然问懵了,钻套里去了。

不过,你现在是不是觉得自己的队友还不错?虽然带娃不多,但起码在外面知道自己是个当爹的人。


2


谷爱凌火的时候,有人扒出了谷爱凌妈妈年轻时的履历,说你看母亲对孩子的性格、能力、人格的影响多么大。

至于父亲是谁?父亲做了什么?不重要!

其实大家都懂,谷爱凌是个例。

如果你关注的样本足够小,那么你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极端情况(小数定律),但这些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如果用大数定律看问题,也就是看统计数据,就会发现“父亲做了什么”真的很重要。

我之前看到过两组统计数据:

近三分之二的自杀青少年,70%的未成年怀孕和滥用药物的青少年,父亲在家庭中基本是缺位的。

如果澳洲的所有老父亲每天多陪孩子玩5分钟,那么政府就可以少花50亿澳元的预算。

少花的预算是什么呢?

用在教育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滥用药物都和吸毒、专项教育(学习困难症之类)上的预算。

如果非要问这个5分钟和50亿澳元是怎么算出来的,很难回答,这是一个相对“感性”的数据,但目的非常理性:爸爸们,麻利带娃去!


3


在孩子心里,相对于妈妈来说,爸爸普遍更容易被树立为“偶像”。

当然了,有个时间定语,在青春期之前。

青春期之后,很少有孩子会把父母当作偶像了,不嫌你“啥都不懂”就谢天谢地了。

所以,在孩子换偶像之前,爸爸们,抓紧时间做一些偶像该做的事儿。

比如,情绪稳定,尊重女性,改掉不良嗜好,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自己先做到。

很多研究发现,一个不称职的配偶和父亲,他女儿长大后,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往往会吸引和她父亲相同类型的渣男人,延续母亲的不幸婚姻。

我一开始不能理解,后来在心理学书上看到一个词叫“强迫性重复”,恍然大悟。

“强迫性重复”说人话就是,当孩子经历了痛苦或者快乐,ta在未来会不自觉地反复制造机会,体验同样的情感。

比如父亲酗酒、家暴,从小目睹和承受痛苦的女儿,虽然很想逃离这种痛苦,但最终还是找了个酗酒家暴的男人。

她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能力改造自己的父亲,所以长大后,潜意识中想找一个同类型的男人来改造。

表面上好像是母亲的婚姻观影响了她,实际上是父亲的人格在影响她。


4


我一朋友和我说,周末队友起来弄娃,她躺床上也睡不着,竖着耳朵听队友是怎么带娃的,不然不放心。
爸爸带娃确实普遍不那么细致,所以很多妈妈宁可自己来。

其实,“糙带娃”也有好的一面。

比如,不会为小事碎碎念唠叨娃,因为他根本看不到需要唠叨的点。

比如,不会拿着水瓶追着娃喝水,因为他觉得娃渴了自然会找水喝。

比如,不会计较娃吃了多少饭,因为他觉得娃饿不死就行。

比如,不会怕“弄脏裤子”阻止呵斥娃,因为脏了反正也不是他洗。

总结来说就是,他们很懂得“抓大放小”。(看我多会说话,各位爸爸不点个赞,好意思吗?)

“抓大放小”会给娃的性格中增添一分勇气,让娃更愿意尝试新的挑战。

近年还有研究表明,爸爸多参与带娃,对孩子(尤其是女孩)的未来职业选择也有正面影响。

童年时期有爸爸经常陪伴的女孩,长大后更有可能选择科技领域的职业。

这点我在饼饼身上已经看到了,饼饼现在的工程师梦想,就是受到了队友影响。

虽然我知道这个梦想以后大概率还会变,但如果不是队友,她根本接触不到”工程师“这个职业可能性。


5


有的爸爸会说,谁不想多陪孩子?我光陪孩子了,谁赚钱养家?

有没有时间,其实不是时间的问题,是优先级的问题。

你觉得陪娃这件事的优先级高,挤挤自然就有时间。

你觉得反正娃有妈妈陪有老人带,多我一个少我一个没差别,反正娃也不和我亲,那肯定没时间。

奥巴马当年竞选总统的时候,不少人都认为,奥巴马的温馨家庭是他作为候选人的魅力之一。

从上任到卸任,媒体经常能捕捉到不少奥巴马一家的温馨画面。

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好一位父亲”,一句话打了多少老父亲的脸。

美国总统都有时间陪老婆孩子,您忙,您比美国总统还忙?

如果工作性质所限,经常出差,实在没有太多时间陪娃,我觉得起码做到三点。

第一是陪伴质量。

10分钟全身心投入的陪伴,好过1小时的心不在焉。

第二是尊重。

不能回家陪娃,或者特殊原因不能兑现给娃的承诺,亲自打电话告诉娃,而不是让娃从妈妈那得到二手消息。

出差之前,提前告诉娃,你去干什么,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

第三是让娃知道你在忙什么。

如果有机会,带娃去公司一趟,看看爸爸工作的地方。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在我爸值夜班的时候探班,办公室的小冰箱里总是有一罐芒果汁,两根火腿肠,一包威化饼干,我可以全部拿走吃。(后来才知道那是单位给值夜班人的加餐,我拿走他就没的吃了)

德国公司在这点上做的很好,我队友他们公司有一间专门给父母应急的办公室,娃砸手里没人帮带的时候,可以带娃来上班。

饼饼就是跟着队友上了一次班后,铁了心要当工程师,来爸爸的公司工作。(原因是早饭好丰盛。。。)

我知道,国内很多单位要求比较严,不让带孩子进去,但我相信未来会有改变的,慢慢来。

孩子们有权利了解爸爸妈妈每天在忙什么。

6



父亲对男孩的影响无需多论证,有句老话总结得很到位了,“有其父必有其子”。

一个男人如何对待女性,如何对待家人,如何对待孩子,经常是在重复自己童年的经历。

父亲对女孩的影响呢,似乎更隐蔽一些,可能在女儿长大找对象的时候才看到。

女生二十来岁谈恋爱的时候,心里都会有个理想型配偶的模样。

那个模样,经常就是拿自己爸爸当标杆。

标杆有两种标法,一种是“我绝对不会找我爸那样的”一种是“我就要找我爸那样的”。

你想让自己成为哪一种杆?

黛西
📍📖 你可能还喜欢读

🍪 那年医生对我说,你对女儿的关心已经变味了,多年后我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

🍪 一姐妹儿带了俩娃来拆家,看到饼饼收拾东西的样子,震惊了


黛西的小纸条

姐妹们别走,划水预告!2022年快过去了,又到了一年一度喊你们上车做照片书的时候。每年这时候,我都会把手机里的照骗筛选整理,打印成书,给一年做个闭幕式。今年是第四年在米莫做照片书了,上周刚做好娃4岁的成长相册,一式三份,给爸妈和公婆分别寄了一份,这是他们每年最期待最喜欢的礼物。很多姐妹双11血书要求上照片书,我没安排,原因很简单,团价比双11活动更低更直接,而且赠品更好,不着急。明天就来,今天晚上先开始整理照片吧!做照片书不麻烦,费时间的是筛选你手机里泛滥的照片,别等“回头有空”了,现在就开始弄吧。米莫照片书一年只团一次,别错过了。明天见,晚安🌛。

黛西




点赞“在看”顺手转给队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