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代币估值:流动性因素不可忽视

2017-11-10 蓝狐 蓝狐笔记

(椅子,梵高)

现在大家衡量代币市值,一般来说,都会计算它的总流通量、总供应量以及每个代币的单价。其中还有一个隐性因素,可能不容易注意到,就是代币的流动性,这个对代价价值评估也有较大影响。

 

在代币经济学中,Chris Burniske曾套用了一套经济衡量公式MV=PQ,M=资产基础规模 V=资产流动速度(一段时间内代币的平均换手率)P=可提供的数字基础资源价格  Q=可提供的数字资源数量。

 

按照他的定义,那么M=PQ/V,那么为了衡量代币价格,必须算出M,先计算整个市场的规模PQ,然后除以流通速度(V),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除以代币数量,就可以得出价格。

 

V神给到的公式是MC=TH。M=代币总供应量C=代币价格 T=交易量(每次交易的经济价值),H=1/V(一个用户在交易前持有代币的时间)那么,在V神的定义中,C=TH/M

 

他们两人公式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关于代币的流动性的影响:代币的流动速度与价值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人们持有代币时间越长,价格就越高。反之,流通的速度越快,代币的价值就越低。这是从代币的供应角度考虑的。但是也会存在问题,不能过高或过低,这里应该有一个黄金的流动区间。

 

流动性过低的话,貌似是让代币流动性最小化,可以推动代币价值的最大化。但流动性跟交易量相关联。只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流动性,代币体系才是健康的。如果代币过于集中持有在少数人手中,没有人交易,交易量大跌,也会导致代币价格下跌。虽然供应稀缺了,但需求也少了。这不是好的发展。

 

流动性太高问题也大,有些代币没有实际的功用,更像是交易媒介。假如它不具备存储价值、支付价值或者功能价值,那么人们拿到这些代币,可能希望尽快兑换成法币、比特币或其他。那么,它的流动性就会变得极高,但代币价值要大打折扣的。简单举个例子,比如有一个项目是做去中心化租房的,不用Airbnb,而是用区块链来进行,它发一些housecoin,大家可以用housecoin在它的体系内进行交易,包括订房屋等。但如果,它只是体系内的一个代币,大家需要的时候,用法币或比特币兑换成housecoin,当房东赚取了housecoin之后,也不持有,直接兑换成法币或比特币。这样的结果是,整个网络成员并没有人真正想持有housecoin。除非网络上的成员很多,当一个人拥有housecoin时产生价值,比如housecoin可以去商店完成支付,购买商品,租房可以打折,或者持有一段时间能够得到体系的利润,或者体系扩张迅速,在交易所有升值空间等。一旦没有人愿意持有,即时网络很大也没有用,流动速度会很快,即使它价值200亿美金市值,但其实是无法均分到代币中,高速流动性让代币价值大大打折。

 

这类非价值类的代币也容易被操作,通过一个杠杆来打破局部平衡,系统产生正反馈,代币价格上涨,人们预期有收益,开始持有,开始投机。然后更多人参与进来,进一步拉升了价格,直到形成新的平衡。但也可能是反向操作,卖出代币,卖的越多,价格下跌越厉害,直到新的平衡。

 

最终来说,如果没有持有代币的需求,价格可能只跟投机相关。

 

那么,流动性的理想范围是什么?按照M1来说,有人说一般4-15次内比较合适,但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区间。而且代币种类也不同。比特币有存储价值,可能更接近M2,也就是M2的流动性最好在1.4-2.2之间。

 

对于大多数的代币来说,代币的设计者会通过一些手段进行代币流动性的调节,就像央行采取措施去调节货币的供应量,调节经济运行方向。

 

改变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代币的价格。常用的方式有:1.代币锁定 2.网络效用 3.利润共享 4.存储和支付价值。

 

1.代币锁定

代币锁定功能可减少流动性,因为在锁定期间,代币无法流通。大多数锁定都有一定的时间,如果达不到会失去锁定的权益,通过收益绑定,减轻了流动性。

 

 

2.网络效用

如果有一定量代币,这些代币获得网络一定比例的准入权,就是代币与网络使用权按比例多少来挂钩。随着网络效应增长,每个代币所代表的网络效应也在增长,这意味着每个代币价值在增长。比如说以太坊,随着使用以太坊平台的应用越来也多,它们需要消耗更多的gas,以太坊的需求更大,以太坊代币价值也会增长。又比如存储IPFS来说,如果有越来越多的节点和越来越多的应用都使用ipfs来做存储,就意味着每个代币所代表的存储价值越来越大。结果是对于未来效用价值提升预期,导致一些代币持有人持有权益代币,这会导致流动性降低。

 

用户预期网络效应的增长,用户会一直持有代币,但是当网络效应达到一定的程度会趋于稳定,或者还会下降,这个时候代币持有人开始担心价值下降,会开始进行代币交易,这样就增加了流动性。网络协议所带来效应价值预期是流动性的核心影响因素,带来价格上升或下降。

 

3.利润共享

代币持有人为网络执行任务时获得收益。但要执行任务,必须得拥有某个代币,比如说要想获得某个代币,就必须在某个平台上进行交易,但进行交易同时需要持有一定量的代币。也就是说,这些代币是获得利润的前提,也是持有成本。为了获得更多的产生利润的任务,持有人会有动力获取和持有更多代币,这减少了流动性,流动性减少,而需求上升,这也拉升了价格。

 

4.存储和支付的价值

当用户把代币用来购买商品或服务,代币不仅仅有升值价值,更有效用价值。这个时候,会带来流动性下降,因为用户因为要购买而持有一段时间,而不是想着去交易。

 

在文件存储共享经济中,如果用户有空余硬盘可以赚取存储代币,也可以花费这些代币获取笔记本电脑等云存储空间,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不会把代币进行交易,而只是用于购买服务用。

 

有存储或支付价值,减少了代币兑换成其他代币的流动性,从而对保持甚至提升价格起到作用。

 

最终来说,会有多个可以调节流动性的代币经济学杠杠。但如果只是通过一些激励措施,让代币持有人在一定时间内持有代币,比如派息等。对于代币持有人来说,在一段时间内持有代币是有成本的。如果持有一个代币本质上来说如果比持有另外一个代币回报率低,就是更大的成本。当初很多参加ICO的项目,用的是以太坊,但大多数的项目回报率还没有超过以太坊,即使后来获利,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说,回报也是有损失。如果系统效用小于持有成本,系统很难持续。从根上来说,调节只是一些措施而已,根本还是网络本身要起来,要真正有价值,才能持续下去。(更多区块链和数字代币投资案例分析可点击下面二维码加入“蓝狐价值投资”知识星球(原小密圈))

互联网的旧世界终将过去:区块链的新王终将加冕

区块链时代投资范式的转移:协议层价值高于应用层

区块链协议层的竞争:它代表了最佳的创业和投资机会

Neblio:下一代商用区块链解决方案

去中心化交易所模式简析:路途还长

0X: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协议

Ripio Credit Network: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全球信贷网络

Cybermiles:全球首家链接现实商业场景的区块链平台

Request:基于区块链的全球化支付网络

Mobius:打通区块链生态和现实世界数据的通用协议

Lisk:用JavaScript也能创建区块链应用

Request:基于区块链的全球化支付网络

Vibehub:基于区块链的虚拟现实交易市场

Saltleding:数字代币资产抵押平台,上线近3天估值2.45亿美元,挤进TOP30

Elix:借款方也能获得奖励的区块链借贷平台

IPFS: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存储网络

不靠谱的区块链ICO项目的五个迹象

区块链ICO投资实战小结

靠谱的区块链ICO一般长什么样?

ICO回报率超过10倍的项目都有哪些?

区块链ICO项目回报率头牌stratis:为什么能够逆袭?

区块链投资的底层逻辑:是否看好它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产生真正影响

史上第一妖币:chaincoin的逆市上涨超2万多倍

关于ICO市场乱象:有人在圈钱,但不是所有人

ICO乱象一二

ICO诈骗术:假冒网站伪装成为ICO项目网站骗取ETH

数字资产平台格局:以太坊生态初步形成

保险行业的区块链应用ICO项目

ICO:高收益与高风险,玩加密代币黄金时代到来了吗

如果你对区块链投资、数字资产投资感兴趣,欢迎加入“蓝狐-区块链价值投资”知识星球(原小密圈),社区有案例独家深度剖析,跟一群有实战经验的小伙伴们交流碰撞,一起挖掘出高回报的项目,并获得长期投资的高收益,加入链接:http://t.xiaomiquan.com/7Yjm6eq 也可扫描或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