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装备发展】多域!通用原子公司已用“灰鹰”无人机开展两次多域演示验证

张洋 空天防务观察 2022-04-11
2020年2月19日,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宣布:该公司使用一套自有的“灰鹰”增程型(GE-ER)无人机系统于2020年1月30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尤马试验场完成了第2次多域作战行动MDO演示验证,展现了防区外能力和长达40小时的续航能力,使指挥官可利用它来调度多域作战环境中的部队。 

“灰鹰”增程型无人机。该型机最初被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称为改进型“灰鹰”(IGE),2014年1月完成长航时试飞,持续时间达36.7小时。该机的最大起飞重量由3600磅(约合1630千克)增至4200磅(约合1900千克),通过采用平直的机腹设计,机内载油量增至850磅(约合385千克);通过安排可挂燃油吊舱的机腹中线挂点,载油量可再增加450磅(约合204千克)。该型机的续航时间超过40小时,超过美陆军要求的、在所有任务布局(包括情监侦、通信中继、电子战和攻击)下,在1000千米处的战位执勤时间都可达到14小时的要求。到2019年4月中旬时,美陆军已列装首批2个连。2019年12月,美陆军又授出多份合同,对“灰鹰”增程型的航电、数据链和软件等进行升级改造,以提高该无人机系统在对抗环境中的作战能力和生存力。按照合同,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将为“灰鹰”增程型无人机采用机载开放式架构概念,可运行政府拥有的软件,并增加自主性以满足应用“可扩展的控制接口”和持续快速集成远程传感器的需要,从而支撑美陆军的多域作战行动愿景。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还发起了公开竞赛,旨在寻求采用政府拥有接口的模块化架构,减少尺寸、重量和功耗,提高可靠性和维护性,适应美陆军未来多域作战行动要求的增长等。通过该竞赛选定的供应商包括L3哈里斯技术公司等(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图片)
本次演示验证聚焦于机载远程传感器、瞄准和“空中发射效应”(ALE)有效载荷。在演示验证过程中,“灰鹰”增程型无人机在2.5万英尺(约合7600米)高度利用通信情报(COMINT)有效载荷识别出了多部发射机,然后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提供了交互提示,引导后者在数分钟内生成可用于瞄准的精确坐标。其中,通信情报有效载荷是美国L3哈里斯技术公司的“里约尼诺”(Rio Nino)轻质通信情报系统,可探测到远至250千米处的发射机,并与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的“山猫”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结合使用以执行任务。整个飞行演示验证活动全部由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在笔记本电脑上运行的“可扩展的指挥与控制”(SC2)系统控制。

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披露:“可扩展的指挥与控制”(SC2)软件在一台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不需要使用地面控制站方舱或车辆,大大减少了后勤规模。由此推断,该软件及相关硬件设备,可能是该公司在2018年12月成功演示验证的“远征指挥与控制”(XC2)系统的发展。“远征指挥与控制”系统可通过卫星通信远程控制无人机起降,2018年12月的演示验证是针对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的MQ-9B“天空卫士”无人机,可通过后方笔记本电脑而不是前线部署的发射回收单元地面控制站来控制MQ-9B的起降,从而消除了对前线地面控制站的要求,大大减少了人力及空运的依赖,使起降控制人员可处于更安全环境中,还可将飞行前准备时间缩短一半(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图片)
此外,“灰鹰”增程无人机上还携带了2个美国艾里尔埃公司的(Area-Ⅰ)“阿尔提乌斯”600(ALTIUS-600其中“ALTISU”是“Air-Launched, Tube-Integrated, Unmanned System”的缩略词,意为“空中发射、管式集成无人系统”,实质是空射无人机“空中发射效应”,该有效载荷将在2020年夏季进行的第3次飞行演示验证中由“灰鹰”增程型无人机投射并控制。届时,“灰鹰”增程型将作为母机,搭载、发射和控制多个具备多种能力“空中发射效应”,通过该有效载荷的情报、瞄准、通信、干扰、诱饵和动力学效果,或可提高当前和未来有人驾驶航空系统的生存力和效能。

“阿尔提乌斯”600空射小型无人机系统。该无人机是美国艾里尔埃公司2011年提出概念,在美空军研究实验室“战术机外感知”(TOBS)计划下,通过“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获得资金发展,可由美空军的通用发射管存储并发射,执行情监侦等任务。艾里尔埃公司还为美海军发展了该无人机的改进型,可从更小的声呐浮标发射管发射,专门执行磁异常探测任务,从而可用于反潜战(美国艾里尔埃公司图片)
在此之前,该公司曾于2020年1月21日宣布自投资金,使用自有的“灰鹰”增程型无人机系统,于2019年11月19日完成了首轮“多域作战行动”演示验证,目的也是展示“灰鹰”增程型无人机系统利用远程传感器和“空中发射效应”等有效载荷探测、识别、定位和报告(DILR)目标数据,支持美陆军“远程精确火力”(LRPF)系统使用等能力。其中,远程传感器是该公司的“山猫”第30A批次(Block 30A)远程合成孔径/地面移动目标指示(SAR/GMTI)雷达。该雷达已得到实战检验,能够探测到75千米范围内的军事目标,其合成孔径成像功能可用每幅图像生成精确的坐标,为航空装备提供目标提示或支持“远程精确火力”系统直接交战。该雷达还可用“下车部队移动目标指示器”(DMTI)模式探测下车步兵,用“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模式实现海上探测和海上识别。这些组合的模式可以支持美军在太平洋和欧洲战区执行陆地或海上多域作战行动。 

AN/APY-8“山猫”雷达第30批次在合成孔径雷达工作方式下形成的1英尺(约合30厘米)分辨力图像。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发布的消息表明,该雷达能通过合成孔径成像来获取精确坐标,为其他航空装备提供目标指示,或直接为美陆军地对地导弹系统提供目标诸元装订。从目前已知情况看,可能少有其他无人机实际具备使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获得精确目标坐标的能力,但这在美军装备中并不是新鲜事。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美军第一种具备该能力的航空装备很可能是B-2A隐身轰炸机。该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增加了“GPS辅助目标瞄准系统”(GATS),利用当时机载AN/APQ-181无源相控阵雷达的合成孔径成像获取地面目标坐标,从而为机上搭载的GPS制导炸弹装订目标。在1995年10月进行的试验中,利用该机载系统提供的坐标装订,3架B-2A在12千米高空编队投放了16枚GBU-36型“GPS辅助制导弹药”,成功命中了16个目标,命中精度达到6米左右,大大优于技术指标要求。此后,美军F-15E、F/A-18E/F等作战飞机均具备了用机载雷达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获取精确目标坐标的能力(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图片)
本条动向的提供者张洋先生已为《空天防务观察》提供17篇专栏文章,如下表:
序号
篇名
发表日期
1
美国2015年版《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分析
2015年2月13日
2
第51届法国巴黎航展:主要合同签订和重要信息公布情况
6月17日
3
第51届法国巴黎航展:主要合同签订和重要信息公布情况(更新)
6月19日
4
第51届法国巴黎航展:主要统计数据及初步评价
6月23日
5
最美丽的世界纪录:英特尔公司的百架无人机流光共舞
2016年1月18日
6
管窥美空军下一代远程轰炸机发展
2月17日
7
美空军《2016~2036年小型无人机系统飞行规划》制定背景及内容要点
11月4日
8
2016年世界军机装备重大进展盘点
2017年2月8日
9
美军空射无人机“蜂群”朝实战化方向迈进
3月15日
10
俄空天军未来战略打击能力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3月31日
11
美国空基反弹道导弹系统中的无人机发展与运用:引言及第1篇(侦察/拦截一体化装备方案)
5月10日
12
美国空基反弹道导弹系统中的无人机发展与运用:第2篇(基于无人机的预警探测装备)
5月12日
13
美国空基反弹道导弹系统中的无人机发展与运用:第3篇(无人机机载反弹道导弹武器)及结束语
5月15日
14
从战斗力竞争的视角分析美军第三个“抵消战略”中国防科技博弈的核心思路
5月26日
15
对美军《2017-2042财年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的初步看法
2018年9月12日
16
以空制海:美国P-8A增强反潜战和反舰战能力;韩国采购P-8A;美国、以色列和意大利的无人机反潜
10月10日
17
美军F-35战斗机或将承担空基助推段反导任务
2019年1月21日
有兴趣的读者,可点击相关文章的“篇名”阅读原文。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张洋)



您可以下载航空工业发展中心航空行业信息港“ADR之声”APP,第一时间掌握航空行业最新动态、资讯、报告、分析和解读!
关注本公众号有以下三种方式:
1、点击本文顶部蓝色“空天防务观察”字样,点击“关注”;
2、在微信的“通讯录”-“公众号”中,点击右上角的“+”号,输入“AerospaceWatch”查到到本公众号之后点击,再点击“关注”;
3、长按下面的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本号:
您还可以关注我中心“民机战略观察”公众号,掌握和深入了解民用航空领域动向和进展!
您也可以关注我中心“航空科普”公众号,探索航空事业的前世今生!
                                           
本篇供稿:系统工程研究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