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二不熊 | 魔光故事
99公益日即将到来,“魔光青少年成长计划”正在筹款中:
↑长按二维码了解魔光项目
与我们一起关注困境青少年的成长
今天这篇是关于今年魔光夏令营里一个默默生长的孩子的故事。
01
水气质的男孩
看到他(熊二),就想起学华德福教育时老师讲的四种气质类型,他就是那种白白的有点胖、像水般充盈的男孩,16岁。
别人看到沙丘,都跑起来冲上去,他就在后面慢悠悠地走着,最后,也到了顶上。
在田里摘菜,嘴里叼着根狗尾巴草,指着一我们还没认出来的植物,回头问“茄子,你们吃吗?”
营员阿杰没事就拿着手机打游戏,从一入营,熊二就陪在他身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俩同趟火车来,他隐约感觉到阿杰有点害怕与人交往。
有一次,他正和领队们聊得高兴,他回头看见阿杰一个人,他说“我去找阿杰。”
我问“干嘛?”
“他不是一个人吗?”
但阿杰自己玩得高兴,或者身边有人时,熊二就会来和我们闲扯了。
到营结束,我们都以为,他更愿意和成人玩,不适应和同龄人玩,曾经还怀疑他会不会在学校不合群、被欺负。
但营后,在微信群里,他却又主动回应小樱(有点听力障碍的营员),无论是学业问题讨论、闲聊还是斗图,他只要上线,就会回应。
有天,我说错话,领队老阿姨生我气,但我们那天分组分开活动,没机会道歉。直到我俩见面,我点头哈腰笑呵呵赔不是,熊二就站在旁边,乐呵呵看着,说“没事,有我陪着呢。”我和老阿姨迅速和解。第二天,老阿姨还心心念念地要给他买小蛋糕吃。
02
“听从安排”还是“自己决定”?
报名时,我们问为什么要让孩子来参加夏令营?
他妈妈说:“觉得他学习不主动,也不太爱和我们交流。提高学习能力比补习强,想让他来。”
面试熊二时,我们让他说实话,为什么要来。
他说,因为他妈让他来。而且说自己的优点是“听从安排”。
我们说:“这夏令营不欢迎服从,而且还得你自己掏钱来,所以请你自己做个决定来不来。”
他还是来了。
夏令营第一天晚上在阿拉善,走在路上,他问我“海豚,每年夏令营有减重多少的?”
我说“有10斤的。”
他“哦”了一声,然后就没再提这事。
后面几天,也没看他少吃,完成任务不积极,但慢悠悠地都达标了。
到第7天时,发现他晚饭吃得很少了,吃完就去洗碗,没啥留恋,其他人还在那里巴拉菜,扫盆底。
结营前两天开始教思维导图,逼得大家半夜十二点还在做练习,有的人被要求改了五六遍,领队内部都争执起来,觉得是不是对娃们要求太高了。
熊二的思维导图呢?他磨叽一晚上,最后临睡前拿了出来。
嗯,我们忘了拍,但几乎是一次过关,但老阿姨让他改,那是对他要求高。
第二次拿回来的,真的让我们眼前一亮,逻辑清晰,而且很有创意。
再想想,其实他在夏令营里时不时冒个泡,就挺惊艳的——对植物、动物、地质都有自己的想法,知识点get的也很到位。
去慕田峪长城的时候,有人在群里发了一张照片,说看到一只彩色尾巴的小蜥蜴,很快他在群里回复:“刚刚你们发的蜥蜴应该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叫草龙。”上网一查,还真的很有可能是。
老家在农村,从小就跟着父母来北京打工,原来很辛苦时,妈妈常常训斥他也打过。现在生活稳定了,他还是不能在北京读高中,每周都得长途车往返,妈妈其实挺内疚的。
但他提到农村时,眉眼间都含着笑意,很自在。
提到妈妈,他会说“她很辛苦,不想她着急。”说的时候很平静,并没有像有的娃抱怨完、愤怒完才说“但是,我也知道……”。然后,继续和父母水火不容。
03
给自己挖了个“坑”
营后,我们要求大家每人制定计划,按月做计划,月底做总结,计划用思维导图方式提交。熊二在营内就说自己要做错题分析,他不知道给自己挖了个坑。
我就盯着这个不放,耍赖、小抱怨,被我退回重来,最后通过。
看看这个过程。
最后他自己说,还是知识掌握不牢固。
04
看到娃们的不同面向
很多时候父母会指责孩子不认真、马虎,或者就是太笨。
其实娃们很不愿意被说“态度不好”或者“脑子不好使”。一是,觉得自己明明写啊写,没有不完成作业,怎么就态度不认真了,很是委屈。二是,这脑子都不好使了,更无望了。
可他们一旦发现自己有可以突破的路径,大部分孩子是会努力试试的。当然能不能坚持,那是自控力、意志力的事情,我们另谈。
这次15天的营,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看到娃们不同情境下展现出的面向,很真实,对我们也有很多冲击,也让我们更明白,他们每个人的背景、能力、特质都不同,去突破的路径很不同,我们需要集合更多人的力量来支持他们。
熊二让我想起很多年前接受华德福教育培训时,上植物观察课,老师说——
“你们看这么一棵小小的植物,它从哪里吸收营养呢?我们都以为是土壤,其实它从土壤吸收得很少,很多养分是从光里获取的。你看着它没有动静,很沉默。其实它很忙,很勤奋,声音震耳欲聋。只是你听不到,孩子也一样,你觉得他没在努力,其实他很忙,用他自己的方式。你也需要颗宁静的心才能听到他的声音。你看不到、听不到、闻不到,他就没生长吗?可能是我们太焦躁不安了,太把属于他的事情扛在我们自己肩上了。每一棵小植物都有自己生长的节奏,我们要懂它,不是催它。我们要给它需要的来自不同途径的养分,不是只给我们认为重要的。”
和这些娃们在一起,总是照到我自己的自以为是,但也总能让我知道我还可以做什么,让我有力量有动力。
谢谢你们!
前情提要
2018魔光筹款
2018招募帖
2017魔光故事
2016筹款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