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K粉埋没的青春

2017-12-22 王宇翔 黎晓远 中国禁毒报


青春

K

粉埋没


90后栗子是浙江衢州人,高中辍学后混迹夜场,靠陪酒养活自己。第一次吸食K粉是应顾客的要求,她陪吸了一点儿,后来就染上毒瘾,走上了既陪酒又“陪毒”的坎坷路。


阿华30多岁,是专做工地工程的小包工头,把夜场、酒桌当做消遣、交际的去处。有一次酒酣耳热之际,阿华正准备给大家发烟,一个朋友摆摆手,说他有“KING”,比香烟还过瘾,说着拿出一点儿白色粉末分给在座的人。阿华被朋友们带着第一次吸食了“KING”后,一来二去就对这东西有了瘾,同时也知道了这东西的名字叫K粉。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阿华在夜场包厢碰上了栗子。在共同的爱好——吸食K粉的作用下,两人很快便出双入对。


同居后的生活并不像夜场里那样纸醉金迷、无忧无虑。阿华的工程款经常被拖欠,还背负着车贷、房租等等日常开销。栗子在夜场上班的收入也不稳定。两人住在一起后,日常开销更多,再加上两人的“粉钱”,经济压力更重。


栗子提出用自己在夜场的特殊关系,找人买点K粉卖。阿华想,反正都要吸,不如自己也卖,吸起来还方便一些。带着两人东拼西凑的数万元,栗子找以前夜场的小姐妹打听到了西南某省的一个卖家,第一批买了一百多克。


平时,两人毒瘾犯了的时候,就自己吸食高纯度K粉。有人来买,他们就少量掺入一些白色木糖醇的粉末,以三四百元一小包的价格卖出去。靠着人脉关系,两人从小打小闹逐渐变成衢州排得上号的“粉头”,成了“KING圈”里面的名人。连其他“粉头”手上没货了,也会找栗子和阿华调货。栗子也不再做夜场,专心开始经营K粉生意。在他们之下,还有大小数名“二道贩子”,帮他们一起贩卖K粉。


2016年下半年,在侦办多起涉毒案时,衢州市公安局柯城分局民警发现毒源线索均指向栗子和阿华。通过摸底侦查,分局抽调治安、禁毒、派出所等多名警力集中对衢州市区“KING圈”成员进行收网。仅收网当天,公安机关就抓获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共计34人,缴获毒品3.5千克,衢州“KING圈”瞬间崩塌。


抓捕阿华和栗子前,民警已经预料到两人住处藏有大量毒品,事先特意准备了一台能对300克内物品精确称量的电子秤。经过搜查,民警在两人租住的房屋内查获了在电视机背后、衣柜角落等隐蔽位置藏匿着的40余小袋以及一大袋尚未分包的K粉。现场称量大袋K粉时,电子秤显示屏上从0到300克一闪而过,最后直接跳出一行短线,直接“爆秤”!看到这一幕,阿华面无表情,而栗子努力将头扭转向其他地方。


后来,栗子和阿华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他们将用9年光阴为自己的过错埋单。一段感情因K粉而起,但也和粉末一样脆弱,被风吹得无影无踪……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公安局柯城分局禁毒大队)


新书推荐


浏览购买,请点击进入禁毒报官方微店


往期精彩阅读:

什么是“全民+”禁毒工作模式?看看深圳罗湖的经验

收戒、入院、进厂:管控吸毒人员三条途径

是什么样的勇气,让一名女警多年如一日地救治患艾滋病服刑人员?

“社区为本”理念如何在禁毒社会工作中落地?

内容来源:中国禁毒报

图文编辑:郭世尊

了解投稿信息请点击:《中国禁毒报》投稿指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