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额雀鹛小传

鸟人Robbi 鸦雀有生 2022-09-09

金额雀鹛本尊,引自http://www.swild.cn/living/690

曾发下宏愿,要给自己见过的每一种鸟都写点儿什么(形式、题材、内容不限...)。然而随着目击鸟种数的缓慢增长,写过的鸟却真还是不多。常言道,总要给自己设定些小目标嘛,万一哪天真实现了呢?前不久,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很长时间的金额雀鹛Schoeniparus variegaticeps)。这是被中国鸟类学家所描述的第一个鸟类新种,一直觉得无论对于中国的观鸟者或是研究鸟类的人来说,它都有着不寻常的意义。特作此文以记之。


说起金额雀鹛,就不得不讲到它的命名人。所以,今天的故事就要先从任国荣先生(1907-1987)开始。


少人知晓的任国荣(Yen Kwok-yung)

任国荣先生,图片来自网络

1932年,时年25岁的任国荣先生正在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交流访问。前一年的7月,任公就职的国立中山大学生物学系(以下简称中大生物系)将部分刚从广西大瑶山采集到的鸟类标本寄往巴黎,以便他进行研究。说起来任公与大瑶山颇有些渊源,早在1928年他就参加了中大生物系组织的首次大瑶山科考,这也是当时国内研究机构组织的首次大规模多学科综合性科考,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任公在当年的《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上还撰文两篇记述了科考途中的见闻。当然,写游记都是副业,任公所擅长的仍是鸟类研究。他整理了头两次考察从大瑶山采获的鸟类标本,先后发表《广西鸟类之研究(瑶山之部)》和《广西瑶山鸟类之研究续集》两篇论文。到了1930年这两篇鸟类学研究著作都被翻译成了德文,据称是“德人翻译国人近著科学论文之第一次”,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任公的研究水准。


从1928年开始,中大生物系以辛树帜教授为主导,先后组织了至少4次前往大瑶山进行科考和采集工作。1931年4月10日至6月20日期间,生物系的采集队又来到了大瑶山,也正是在这次获得了金额雀鹛的模式标本。这些新获得的标本,应当交由合适的人进一步地研究。尽管其时身在巴黎,但对大瑶山鸟类已有较深入研究的任公自然成为了不二人选。果不其然,他与大瑶山鸟类再次的亲密接触便留下了载入史册的一笔。任公发现这批标本里有几个Alcipps属的个体,跟已知的种类颇为不同。在与博物馆已有标本的仔细比较之后,最终任公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通报》(Bulletin du 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上描述发表了鸟类新种——金额雀鹛Alcippe variegaticeps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插句题外话,现如今为了方便对早期生物学文献的共享和利用,国际上有一个被称作“生物多样性遗产图书馆”(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简称BHL)的项目。由各参与机构数字化所收藏的文献,再放到公开的数据库上供访问者无偿阅读及下载。任公当年发表金额雀鹛的原始文献,也能够在该数据库上找到,但必须要“科学上网”才能正常浏览和下载。实在是想不明白,这样一个造福广大研究人员的网站,怎么也会被GFW了呢?

文献获取是个问题,再就是任公当年以法文描述发表的新种,即便真找到了原始文献,读不懂好像也很是尴尬... 不过好在他后来于1936年在《武汉大学理科季刊》上发表了论文,对根据中大生物系历年来在华南各地采集鸟类标本所发表的新种及新亚种进行了总结。这篇文章里的相关内容,也可算是任公对金额雀鹛的第一手描述了。原来,当年金额雀鹛并不叫金额雀鹛,而被称作“猺山花头小眉”。任公指出跟亲缘关系较近的栗头雀鹛(A. castaneceps)相比,“猺山花头小眉”在外形上有6点不同,第一便是其头部色彩丰富,而不似栗头雀鹛那样为纯栗色。


实际上“猺山花头小眉”的学名正反映了其形态特征:种本名variegaticeps则源自拉丁文,variegatus意为“花的,杂色的”;-ceps指“头部,头顶的”;合起来正是“花头”之意。而属名则源自希腊神话,Alcippe是战神阿瑞斯(Aries)的女儿。又由于它的前额呈淡的金黄色,金额雀鹛这个中文名可以说也是非常贴切了。

任公文中对金额雀鹛的描述

获公费资助的任公从1929年11月起赴法交流学习,至1933年9月回国的近四年时间中,先后在法国、英国和德国最重要的自然博物馆中进行了或长或短的研究工作。他利用这些难得的机会,检视了大量的馆藏标本,为其后更为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他对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所藏来自中国的雀形目鸟类标本进行了系统整理,即便在今天对于研究中国鸟类的分布也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回国后,他以法文写作先后发表了对于希鹛属Siva)和相思鸟属Leiothrix)、雀鹛属Alcippe)及鸦雀科Paradoxornithidae分类的系统研究,这是中国鸟类学家首次进行类似的分类梳理工作(郑作新 1994)。任公还曾以德文在《德国鸟类学会会刊》(Journal für Ornithologische)发表了有关来自贵州鸟类标本研究的论文,这也是中国鸟类学家关于该省最早的论述之一。通晓英法德三门外语,著述颇丰的任公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鸟类学研究先驱和奠基者之一,于情于理都应为后人所铭记。

雀鹛属(Alcippe)分类修订,Yen 1935

鸦雀科Paradoxornithidae分类修订,Yen 1936

任公发表在《德国鸟类学会会刊》,Yen 1934


默默无闻的第一种

然而,金额雀鹛并没有因是第一种中国鸟类学家描述的新种而受到人们格外的垂青,似乎一直处在默默无闻的境地。历史上有关该种的标本采集记录也并不多,依据任公(1936)的记述,当时共有3雌3雄六号标本。正模保存在中大生物系,柏林和伦敦的自然博物馆各有1号标本。在网上又发现美国华盛顿的国立自然博物馆中还保存有1号雌性标本,看记录是1931年5月1日采集自广西大瑶山,应该属于任公所记载的6号标本之一。

任公之后,关于金额雀鹛仍陆续有些许标本采集记录。而在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一些观察记录也相继出现。总体而言,金额雀鹛目前已知仅见于四川和广西两省境内。在四川最北的记录是在夹金山脉二郎山的喇叭河保护区,向东南在四川盆地边缘属大相岭和邛崃山交界的峨眉山、瓦屋山,再向南到凉山山系的雷波、马边两县。广西境内则在瑶山、龙胜和兴安猫儿山有记录。

金额雀鹛的分布,黑色点表示1980-2000年之间的记录,引自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01


除分布之外,在被发现86年之久的今天,对于金额雀鹛的了解依然可谓是少之又少。有关世界鸟类的权威著作HBW Alive里对其鸣声、栖息地、食物及觅食、繁殖、移动方面的记载仅有寥寥几句。目前认为该种见于海拔700-2000 m的亚热带阔叶林,偏好林下有茂密竹丛的环境。


HBW Alive中有关金额雀鹛的记载

迄今为止,找到的金额雀鹛巢都很少,1994年7月8日在马边发现的1巢中有4枚卵。而在瓦屋山发现的1个巢则显示该种似乎会在厚实的苔藓层当中建一个球状巢。巢外层的苔藓与周围环境天然融为一体。这或许多少能够解释它的巢不好发现吧。

在四川瓦屋山发现的金额雀鹛巢,photo by John and Jemi Holmes, 引自IBC1008548. Accessible at hbw.com/ibc/1008548.

从历史上中大生物系在前三次的大瑶山采集中都没能获取标本来看,金额雀鹛的种群数量似乎一直都不大。它们所栖息的中低海拔阔叶林往往也很容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86年来,作为顶着“第一种被中国鸟类学家描述命名”光环的特有种,默默无闻地生活在那些为数不多、分布狭小的适宜生境里。或许对它们来说,不打扰,便是最好的保护了。


参考资料

Panda的博客. 任老那些事儿-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d6d7a0100h13k.html


Panda的博客. 任老那些事儿-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d6d7a0100h13l.html


郑作新. 1994. 中国近代鸟类学发展史考证. 大自然,(5):2-5.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01) Threatened birds of Asia: the BirdLife International Red Data
Book. Cambridge, UK: BirdLife International.


Collar, N. & Robson, C. (2018). Golden-fronted Fulvetta (Schoeniparus variegaticeps). In: 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Christie, D.A. & de Juana, E. (eds.).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Alive. Lynx Edicions, Barcelon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bw.com/node/59543 on 15 June 2018).



那些见过,也在这里写过的鸟

丹顶鹤 丹顶鹤:一个真实的故事

黑翅鸢 史海钩沉 5. ▏黑翅鸢在大陆的分布“变迁”

林   雕 林雕的分布也在扩张?

大滨鹬 退无可退的大滨鹬

棕头歌鸲 史海钩沉 3. ▏与棕头歌鸲的最初三次相遇

蓝冠噪鹛 “爱”之殇:蓝冠噪鹛的故事

黄胸鹀 消逝的黄胸鹀:熬过了“除四害”,却终难敌贪欲



苹果用户献爱心专用通



欢迎关注鸦雀有生,这里有关于鸟兽、自然、保育、图书等方面的独到见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