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你到底为谁而工作
一次公务接待结束后,我和其他部门的同事告别要返回单位。对方很诧异地问我:“BOSS都不在,你回去忙什么?”我嫣然一笑,“BOSS不在,活儿还在。”
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BOSS一出门,自己就撒欢儿。工作摆着“差不多”的态度敷衍了事。整天叨念着工资太少,前途迷茫,早饭刚过就挂念着午饭吃什么,还有一个小时下班就开始盯着钟表,心不在焉,晃晃悠悠。
的确,工作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工资永远都不嫌多,能与我们能力相媲美的职位永远太少。有时候,我们的付出没有立即得到回报,甚至于,由于我们干得多,出错也多,得到的批评也多。
你不甘心,觉得生活不公,工作得过且过,上班盼着下班,周一盼着周末,工作能拖则拖,能推则推,不求最优只求得过且过。我懂你,你并不满意你的现状。你的浑浑噩噩是为了表达你的不满,你的“差不多”是为了逃避付出,你的拖拖拉拉是为了抗拒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我认识一位年轻的女领导。她原来负责文字材料工作,别人觉得枯燥,而她注重积累、分类,注重挖掘热点,分析提炼观点,这种习惯不仅促使她编辑的工作简报非常受欢迎,也为她积累了丰富的知识量。单位竞争上岗的时候,她以笔试面试均第一名的好成绩过五关斩六将,赢得了理想的职位。还有一位朋友,他负责单位的微信公众号,每天都需要搜集各类素材,加工排版,美工编辑等,除此,他还承担着大量其他事务性工作。一开始他总是犯错,总是受到上司的批评,然而他没有气馁,而是潜心研究,最终公众号有了十多万的粉丝,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上司同事们的认可。
工作没有白干的,你付出的努力,最终都会转化为你的阅历;因此,不妨试着把“差不多”改为“精益求精”;把“怨声载道”换做“加油鼓劲”;把“吊儿郎当”变为 “努力进取”。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一种成长进步的阶梯,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成长才是对自己负责。从今天起,不妨换一种方式,用心工作,潜心钻研,成为你所在行业的佼佼者,不可替代者,终有一天,你就是工作的BOS-S。
一位在银行工作了五年的朋友,打来电话说想跳槽,请我留意下有没有好的工作。
我问她:你期望的底薪?你想换个什么类型的公司?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朋友说还没有完全考虑清楚。
我又给了她几点建议。第一,对比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找到合适职位再辞职;第二,明白自己的能与不能,清楚自己的特长和性格,哪些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帮助自己?
说到此,朋友说回去好好想一想。
我们都有厌倦现有生活的时候。然而,你现在所厌弃的专业,也许以后正是你较之他人所具有的优势;你所经历的困难,也许以后正是你圆满做事情的参考;你所遭受的痛苦,也许以后正是你用来现身说法的财富。
我的大学同学,现在是某房地产业的财务经理,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多证集一身。这都是她拿宝贵的时间换来的,别人在逛街她在上辅导班,别人在看电影她在挑灯夜读,最终,她成为财务领域的专家。另外一位朋友,为了做名高中数学老师,连续多少个日日月月泡在地下室里复习,最终她如愿以偿。
有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别人的光鲜,看重了自己受的苦。实际上,每个人的成功,背后都有拼搏。
(摘自《公务员文萃》2016年第七期)
稿件来源:《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