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警惕干部“三不为”
少数基层干部害怕担责不敢为、缺少激励不愿为、本领欠缺不会为。
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党心、民心背景下,当前各级党员干部普遍立起“严”字标,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明显增强,胡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大为减少。但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干部的担当意识却有所弱化,出现了因“害怕担责不敢作为、缺少激励不愿作为、本领欠缺不会作为”的“三不为”苗头。
谈起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2012年上任的西部某县林业局局长王汉生(化名)感受颇深:“各部门普遍建立起任务清单、权力清单,工作量虽增大了却越发务实。干部对手中的权力多了一分敬畏,加之更为严格的管理和考评制度,现在干部应付差事、敷衍塞责、乱作为等情况几乎不存在了。”
“如履薄冰、责任重大、压力日增”,王汉生如此描述自己的状态。但压力之外,他却多了一分困惑:“压力传导到普通干部身上,有的干部却出现了担当意识弱化。一些本可就地解决的问题被频繁请示、汇报,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王汉生的担忧并非个例。记者在多个省份基层采访发现,出于怕出错、怕担责心理,少数干部遇事慢半拍,“看一看再说”,动辄将矛盾、问题上交。
西北某国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位乡长坦言,他所在的乡,就有个别干部流传着“少干活、少担责、少犯错”的“明哲保身之术”。
“压力传导下来,责任移交上去。”几位受访区县、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反映,自己作为“一把手”,现在之所以越来越忙碌,一定程度上在于少数干部干工作畏首畏尾,将本可在其自身职权内依法依规解决的问题,层层请示直至“一把手”,导致行政成本加大,决策和执行拖沓。
“该拍板的不敢拍板,该决策的害怕决策。有些可以很快解决的问题被久拖不决,在部门和干部手中转了一圈又一圈,到头来又被交上来,你‘一把手’,看着办吧!”西北某省一位县委书记坦陈了工作中遇到的困扰。
还有个别干部畏难情绪加重,工作主动性不强,“不愿为”的不良心态蔓延。在西南一个县级市,市委组织部一位副部长告诉记者,随着越来越多的扶贫资金下到基层,管理审核日益规范,就有个别乡镇干部认为要填写的资料太多、工作量太大,且出现差错就要问责,“为群众争取项目和资金的积极性没有以往强烈,干脆少一点,慢一点,甚至‘撂挑子’”。
相较于个别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倾向,部分基层干部不适应发展新形势,出现本领恐慌的情况更为普遍。
西北某省一贫困县地理位置偏僻、资源匮乏,自然条件较为艰苦。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电商+脱贫”使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25.4%下降到2015年的14.1%。在该县贫困程度较深的一个山村,无线网络覆盖全村,村民娴熟使用互联网销售山货,2016年人均收入突破8800元。
同在这个省的另一个国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当地党委、政府也渴望借助信息技术发展特色农业,并提出将前述县作为榜样,但基层干部群众接受和运用互联网的思维、能力却明显滞后。在该县一个贫困村,12位村民组长仅有2人有智能手机,多数党员不会使用互联网,对发展电子商务也不甚了解。
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短板只是一个缩影。少数干部接受新兴事物较慢、开拓创新精神相对不足。学习能力不足、本领恐慌导致的“不会为”,渐渐成为困扰他们的最大短板。
西部一能源大市市委书记说,当前一些干部的“不作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存在能力短板,“不会作为”。以该市为例,前些年能源经济拉动形成了“路径依赖”,而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少数干部却没有及时转换思维,被动等待能源价格回升,创新能力和学习意识都不够。“我们提出发展大数据产业,有的干部自己都搞不懂大数据是什么。与别人谈合作,几乎不在一个对话平台上”。
“本领恐慌在基层干部中较为普遍。”西部一位市辖区区委书记举例说,几年前,当地决定培育一批种养殖大户,盘活撂荒的耕地。许多干部一脸茫然,干部们的不理解,原因在于他们对中央精神学习不够。
“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当前少数干部的不适应、不会为,也有一部分是长期形成的“等、靠、要”惯性思维在作祟,工作缺乏主动性。
受访干部群众建议,要化解“三不为”现象,首先,针对“不敢为”,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设立容错机制并严格划定边界,明确各级权责范围,为真正敢担责、敢创新的干部卸下包袱,破解“怕担责”困局。建立健全“显绩潜绩兼顾、结果过程协调、重点全面衔接、成绩公论互补”的考核评价体系,为奖谁、容谁提供准确依据。
陕西省延安市纪委书记曹远勃说,容错绝不是降低工作要求,而应将容错纠错与提醒、函询和诫勉相结合,发挥教育、惩戒和保护干部的作用,真正为创新者撑腰打气、为担当者保驾护航。
其次,在明确问责划定履职“下线”的同时,突出正向激励,引导干部奔“上线”,解决动力不足导致的“不愿为”现象。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在近期乡镇党委换届中,将三名成绩优异的扶贫工作站站长选拔到上级党委、政府班子中,传递出“能者上”的强烈信号,引发干部积极反响。
最后,针对本领恐慌和能力短板下的“不会为”,多措并举建立干部“补短板”制度,补齐思维和能力上的不足。
丰富多形式、多载体、跨地区的培训制度,让干部能走出去开阔眼界、增长才干。陕西一位曾在东部地区挂职的县委书记建议,加强东西部之间各层次的干部交流任职,为西部带来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
近年来,针对少数干部中出现的廉而不勤、为官不为、不敢担当等问题,一些省份已经开始相关探索。2016年,陕西省委出台“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的“三项机制”,旨在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截至目前,陕西各级政府部门运用“三项机制”提拔重用干部1122人,容错纠错244人,“能下”调整760人。
(摘自《组工文萃》2017年10-11期合刊)
稿件来源:《党员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