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士大夫的精神不可丢

2015-11-10 张侃 领导文萃
点击上方“领导文萃”可订阅哦!


说起士大夫,我们可能会想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拘小我之私;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下慷慨悲歌。他们怀揣安贫乐道、通达生死的士大夫精神,高风亮节,忍辱负重,为民请命,为国捐躯。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意思是说,士人要有廉耻心和坚定的做人标准,还要有所担当,愿意为社会做点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的最高准则。

随着社会发展,外来文化冲击,“痛苦的人”随处可见。他们的精神世界一片贫瘠,心理失衡,焦虑抓狂,甚至不如贩夫走卒活得踏实随性。社会上,损人利己的行为越来越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似乎成了新的行为准则。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承担更多责任,只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面对社会问题,敢于站出来的人越来越少了。而那些原本一腔热血的人,在屡遭碰壁后也开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不可否认,社会进步和文化交流会让传统的精神支柱受到冲击,但士大夫精神中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应被丢弃,否则会导致诚信缺失,社会一片乱象。明确的文化基因与价值取向,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一旦缺失,痛苦远甚于物质匮乏的折磨。而士大夫精神的缺失,会导致个人价值观的迷失,继而道德沦丧。如今官员贪腐频发,就与个人道德沦丧和价值观迷失有很大关系。社会整体的道德标准下降还会误导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使其对金钱的认识更简单,思维更现实,不利于培养责任心和担当意识。假如一个社会里,人人怀揣实用主义的“小算盘”,自私地算着自己的“小九九”,自然难以进步。

士大夫阶层早已不复存在,但士人的精神、严于律己的作风、治国平天下的信念不可丢。这要求每一个现代人,一要学会担当。不要遇到问题就逃避,而要主动承担责任,积极面对并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法。二要有公民意识。勇于对不文明行为说“不”,这是每个公民基本的义务。不要因为周围的人都对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就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行为。对社会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三要耐得住寂寞。在快餐化社会,社交、工作等处处都很浮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面对浮华,我们要守得住最初的梦想,耐心读点书,才能让自己的心回归安宁。

(摘自《领导文萃》2015年9月下)


推荐阅读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读史|人物|调查|沟通|品读|言论
阅读:让你成为有影响力的人
荟萃领导艺术
弘扬领导文化
创新领导思维
提升领导能力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微信号:
底部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期待您的评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