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纪录片拍得让人落泪

Ikebukuro 迷思电影 2022-03-18

在猪肉铺跳芭蕾舞的小女孩。


这样一个场景,被搬上热搜榜总是能吸引到一大波的关注。


猪肉和芭蕾,艺术和生计,小女孩和忙碌的大人,这种鲜明的对比,总是让人看到就要点开的。



这是纪录片《小小少年》的第一集,这也是一部成年人应该来看看的纪录片。

看这种温柔的记录,看我们新一代的少年。

芭蕾小女孩叫小云,成长在云南深处一个叫那夺的村子里。纪录片用了谐音《那夺云》,来命名关于云儿的故事。

她年纪不过7、8,日常就是凌晨就被妈妈叫起床,妈妈背上年幼的妹妹,她坐在妈妈的摩托车后座,一起去镇上的猪肉店,大人们杀猪割肉,她就在一旁打下手,清洗、挑拣、炙烤,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稍微闲下了一点,她就伴着手机视频,在店里的小块空地上开始跳芭蕾。


柔韧度惊人,各类高难度动作信手拈来,引得路人拿出手机拍摄。她说在猪肉店跳舞,是自己最开心的事。


和她们家相识的大人都劝说她的妈妈,孩子看上去很有天赋,还是要送去做专业的学习。

妈妈带着她去了镇上的舞蹈学校,舞蹈老师们看了她的动作展示,一面直言这孩子确实有天赋,一面也说自己教不了,因为天赋过高,而老师们只是教一些孩子们基础动作,只怕浪费了小云的天赋。


贫困村里的父母没什么人脉,也没有深刻的见地。

知道女儿有天赋,但也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来教,无计可施之下,妈妈也只是在手机上找一些学芭蕾的动作,日常帮着小云训练。

机缘巧合之下,她们被介绍到了”彩云计划“。

这是一对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老师创立的公益计划,因为妻子张萍是云南人,关於和妻子接着每年都要回云南的契机,发起“彩云计划”。


他们选出了一批批乡村里的女孩子,挖掘她们的舞蹈潜能,经过系统的教学和启发,把她们往专业学校输送。

在她们中间,不乏参加艺术考试获得前几名成绩的女孩,自然不能少了小云这样极具天赋的孩子。


关於在观看小云的照片时就发现,她对自身肢体的控制意识浑然天成,这样一个天才孩子让他心喜也惊慌——他不知道夫妻俩的能力能不能雕琢好这块璞玉。


为了教好小云,张萍选择离开北京,回到了云南建立了彩云计划训练机构,方便系统地教育来学习舞蹈的女孩们,也期望这样一个计划,能使得这些学习舞蹈的女孩将来能有“家”可回,至少能得到就业机会。


在夫妇俩的教导下,小云从空有天赋,到逐渐开蒙。

专业的开肩、开背、绷脚背,让她真正进入了芭蕾殿堂的大门;凭借关於夫妇俩的资源,她也获得了央视节目表演的机会。

小小女孩,从在自家猪肉铺里跳芭蕾,到第一次乘坐飞机来到北京,在央视的舞台上跳舞。

一个女孩的人生轨迹,从此被改变。


这个故事能轻易打动观众的心,来源于人们本身对英雄和奇迹有着与生俱来的期待和渴望。

一个来自小小乡村的女孩,从被发现有与众不同的天赋,到站上央视的舞台,这是很多小说或者游戏剧本里才敢写的故事,人们一旦发现想象和现实有了照映,难免不会感概良多。

《小小少年》的镜头非常鲜活,主要就在于把这种“奇迹感”呈现得非常真实。

先是小云妈妈带着小云来到镇上的舞蹈学校,在小云展示了一系列动作之后,旁观的舞蹈学生们露出惊奇神情。

教学的老师感叹她的柔韧之余,反复向小云妈妈确认她没有过任何学习经历,一切都是她跟着视频自学的;


在出发去北京的前夜,小云的父母在家门口摆了酒席宴请乡亲,一家幸事就是一村幸事,乡亲们纷纷给懵懂的小女孩送上祝福,大人们希望她改变命运的嘱咐,和小女孩懵懂的眼神,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类情节的呈现,把一个天赋小女孩的奇迹命运,上升成为了一个乡村女孩即将跨越阶层的奇迹,背后的意义自然又复杂了一些。

同时镜头也很温柔

它记录了一群加入到彩云计划中的女孩,都是10多岁的年纪,都有着美丽的面庞和明亮的眼睛。

问起家境境况,她们要么自幼父母离散,没有完整的家庭;要么从小就被遗弃,来自生父母的爱与温暖,是一点都没享受到的。


但问起最喜欢什么,将来要做什么,她们都回答,最喜欢的就是跳舞,要成为舞蹈家或者音乐家。

跳起舞的女孩们面庞上没有一点忧愁,眼睛会发光,笑容是从心而发的。


关於提到为什么要发起彩云计划,一为将艺术带到山水间,将一门高雅的艺术与山野融合,是他几十年教学生涯之后想要的追求。


二是从心去理解女性之美,他认为女性爱美是天性,而这种天性不该被命运和经历泯灭。

更深层次地来说,他希望艺术能给到女孩尊严,不管她生从何处,尊严的提升会教会她们去找寻一种更舒适的生存方式。


配合这样温柔的出发点,当镜头对准女孩,无需精致的化妆和华丽的特效,就美得一塌糊涂。

小云在自家院子里练习动作,大特写对准她稚嫩的脸,阳光穿透她的发丝,她闪光的眼睛仿佛能通过镜头看进屏幕这头观众的心;


村里木质亭台也是她的练习场所,不断后抬腿的脚一下一下出现在画面里,与上方晾晒的红辣椒交相呼应,说不出的灵动;


第一次被老师带去北京,也是她第一次乘坐飞机,在三千米高空看窗外的云朵,老师说窗外的云就是她。

纪录片里总有小云与窗户的影像。

透过她家的窗户,镜头穿进去,是她在床上、在沙发上,随时随地都在不自觉地拉伸、抬腿;


而从她的背后往窗户外看去,有时是一片破落黄土伴着阳光鸟叫,有时就是三千米高空外不断翻卷的云层。


镜头代替观众温柔注视她,也透过她的眼睛,向观众诉说着一股希望,让人看着总想要流下眼泪来。

《小小少年》一共6集,通过记录当今中国6位或者说6个不同群体的少年,试图描绘一种新的中国力量。

头两集的少年对比就非常明显,一个群体是贫困乡村里向往跳舞的女孩们,一个群体则是中国顶级高中里,把发明和创作机器人作为人生乐趣的天才少年。


从家境、见识、梦想等多个角度来说,他们的对比某种程度上也是当今中国社会阶层发展的缩影。

但记录小小少年的初衷,也不仅仅想停留在对这种缩影的凝视,影片更是用少年们统一的灵气,来完成了更深层次的主题阐释。


如片头所示,小云虽然有芭蕾天赋,但这种天赋并没有成为一个孩子的负累。

她依然享受帮助母亲在猪肉店忙活,享受着爬上房子的二楼栏杆,帮妹妹拽出马蜂窝里的工蜂,当作鲜艳的玩具。

她享受猪肉店里忙里偷闲的舞蹈,也享受在父亲忙着建造家里的新房时,去野外挑选木头,一根根自己杠回家,这些木头将会造一间她梦想的舞蹈室。


玩机器人的少年们还有类似点画、折纸这样的兴趣爱好,看上去贫瘠的乡村少女,也有着属于她的快乐。

他们的来处天差地别,却是用自己的光亮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大概这才是小小少年。

往期内容可以直接戳

别在《赘婿》里找女性主义了,来看这部

春节档的热闹,不是生活

这部美剧一播出,英国吵翻天


喜欢也可以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