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处暑的转换时空

荆大伟 中国农业博物馆 2023-10-07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处暑的转换时空

  在二十四节气中,处暑显得有点与众不同,是一个动静结合的节气。从字面看,处暑有“处”和“暑”两个层面,“处”是终止、潜藏之意,意为暑气至此而止,开始退伏潜藏,而“暑”说明此时气温还不算低。因此,处暑既展现了一种动态温度变化,也反映了一种静态气温强度。

河北王小俊 二十四节气农民画:处暑

  暑气的终结也宣告夏天正式退出万物时空,处暑之后便是天高气爽的金秋。处暑“三候”分别分“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作为战神象征的雄鹰,在处暑时感知到秋之肃气,开始捕杀鸟类并在食用前陈列祭祀,而古代有“春耕秋战”之说,秋高马肥、沙场秋点兵,秋天是进行战争的最好季节;“肃”是收缩、萎缩之意,处暑时万物开始萎缩、凋零,天地间逐渐变得空旷,逐渐充满萧瑟肃杀之气,而“秋天”字的本意之一便是“草木萎缩、天地肃杀”;禾是各类五谷,“登”是成熟之意,预示着处暑之后五谷丰登,而“秋天”的本意之二便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从物候层面看,也许处暑才是秋天真正的开始,因为它所体现的正是秋天的“精髓”。

  在节气中,或许是因为谐音的原因,凡是带“暑”字的节气皆与“书”有关,比如有文人云“小暑大暑,凭书御暑”,炎炎夏日,屋内读书是最好的避暑养生方式之一,而处暑也与书有关,在经历湿热的夏季后,古人往往选择在处暑干燥之时翻晒藏书以防虫蛀,所以古代也有了农历七月初七“晒书节”的传统。但相比于晒书,农历七月初七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还是“中国情人节”的名号,这天被称为七夕,最早是女子乞求天赐巧手的“乞巧节”,后又引入牛郎会织女的神话传说,当年唐明皇与杨贵妃就曾在七夕之夜“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为夫妇”,由此为七夕添加了浓重的浪漫爱情色彩。既有书又有情,处暑的文化内涵远比其字面意思更加丰富多彩。  

  之前曾经有过一个非常幼稚的自问,在讲究工整对仗的中国人心中,为什么只有“处暑”而没有“处寒”?或许其原因就在四季的“生、长、收、藏”变化之中。夏秋是“长”与“收”的转换,即由强势转化为弱势,好比滚滚巨浪从宽阔水面进入狭窄的河道,变成涓涓水流,如果毫无缓冲、直接而为,便会成为“钱塘大潮”为害四方;如果像都江堰一样,在湍流的岷江建设“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进行缓冲,便能使带来洪涝灾害的急流变成灌溉良田的财富,力量虽然小了,但是作用却更大。处暑是夏秋之间的最好缓冲,其所体现的“顺时而动”,也是节气“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涵。而冬春是“藏”与“生”的转化,即从无到有,此时应该鼓励生命的肆意生长,不宜进行过多的限制和干预,自然也无“处寒”之说。  

  处暑时节的农历七月又称“相月”,意为“天地相助万物长成”,昼夜温差的增大有利于农作物的成熟和收获,世间冷暖的变化有利于人的成长和积累。古人云,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在这天地万物的势态转化阶段,我们应该做的,便是不再年轻气盛、意气用事、贪多求全,而是学会分辨身边众物的性质、周边条件等因素,逐渐安静收敛,谨慎行事、顺时而为、聚力一处,在处暑的转换时空中等待人生收获的金秋。

相关链接:

  《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二十四节气专题展》 与您相约立秋时节

  “农博一日”暑期系列活动之 “立秋农博行”报名开始喽

浏览作者其他文章:

  立秋,不惑

  小暑“小神仙”

  夏至之绚烂

  芒种的麦香

  小满的苦

  立夏的约定

  大暑“清凉门”


识别二维码

打开新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作者其他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