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维视野】佘国秀 | 生命空间中游走的鱼 ——论阿来诗歌的审美精神维度

第145期 文星学术 2021-09-22

本文原刊于《阿来研究》第八辑



(本文作者:佘国秀老师)


作家阿来是从诗歌创作走入文学殿堂的,诗歌是阿来文学生命的开始,也是他的文学生命延续、发展的精神内驱力。他的小说与散文淌溢着诗意,权可当作诗歌的另类书写。作为一名具有浓厚诗性的藏族作家,诗歌更能体现阿来文学创作的审美精神构建。1991年10月,阿来出版诗集《梭磨河》 ,故乡的大渡河水就已经徜徉在他的文学血液中了。2001年8月,四卷本的《阿来文集》问世,其中一卷即《阿来诗文集》(附有六篇散文)又将嘉绒藏族村庄以全息的方式展现出来。2016年10月,阿来目前最完备的诗集《阿来的诗》问世。这部诗集的主体部分是由前两部组成的。可以这样说,阿来的诗歌是其文学审美精神的凝聚,是他所有文学创作的灵魂。尽管,阿来在当代文坛的地位是由长篇小说《尘埃落定》(1998年3月)奠定的,但其文学创作的审美精神维度却清晰而集中地体现在诗歌中。因此,阿来首先是一个诗人,其次才是小说家。

 

(作家:阿来)


01

 风与光凝炼的诗神


《尘埃落定》中松巴头人献给傻子少爷的五颜六色的丸药,说是一个游方僧人用湖上的风和神山上的光芒炼成的。傻子少爷原本以为药里的光芒会像剑一样把他刺穿,风会从肚子里陡然而起,把他刮到天上。但他尝到了鱼腥,像有鱼在胃里游动。接着,吐了又吐,直到尝到胆汁的味道。后来,他才得知那丸药非常珍贵,已经没人可以炼出了,如果把它们全吃下去,他的毛病肯定就好了。这是风与光神奇意蕴在阿来小说中的华丽展现。而阿来的诗歌几乎从头至尾都是用风与光串联起来的。


在川藏高原的藏民文化中,太阳和风都是原始自然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藏民对自然事物及自然界的变化非常敏感。阳光的冷暖和风向的转移使藏民可以准确地判定时节,安排牧耕生活和民事生活。阳光博大、温暖、无所不照,庇覆万物。风流动、裹挟、无处不至,抚临万物。这两者都是自然永恒的存在,是人力无法捕捉和改变的。而这两者的交融则成为去欲归真的生命本体存在。麦琪土司酒后与汉人太太生下的傻子,是“欲”的产儿,当他吐出了一条条“鱼”,即去欲。阿来将这种与生俱来的民族文化精髓沉淀在了自我审美经验中,使其超越了外在感官,实现了与精神世界本质上的沟通。


《金光》中写道“就是这样,在我/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故乡/我看见金色光芒,刃口一样锋利/民谣一般闪烁,从天上,从高高/雪峰的顶端降临,在诺日朗瀑布/前面,两株挺拔的云杉中间”,太阳的一束金色的光芒给予诗人的是灵与肉的共鸣。金色光芒的夺目、锋利、温暖与光明、正义、力量与爱联系在一起,光明无处不在,万物生生不息。在《致领颂者》中,“光芒”在高处,“在那里,一个大师曾御光飞翔”,“光芒”在诗中成为修行至高者自由驾驭的自然力量,是精神探索者仰望的灵光。《小心开启》则在浓浓的忧伤诗境中描绘了门后“雪原上洁净的蓝光”,祖母头上闪烁的“水晶的光芒”,天国中幼年夭折的姐姐飘扬的头发上花饰形成的“星光”。门内则有一种声音和“一束火的光芒”。门后的光芒是超验世界的纯洁、神圣和美好,门内的光芒,则是诗人孤独探索生命价值的坚定与执着信念。“是我冬夜里潜行内心的热望/是草木的根须在冻土下歌唱”(《小心开启》)。此外,阿来以独特而敏感的审美触觉捕捉到了“湖水高悬在光芒中间”(《里边和外边》),阳光把红马的鬃毛点燃(《一匹红马》),“湖水荡漾天空般的光芒”(《湖边的孩子》),宝石是光芒的子宫,寻宝者额头深藏的光芒(《采撷宝石》),挣脱了尘埃的野花,“像一朵朵火焰,闪烁着光芒”(《这些野生花朵》),钢铁屏幕般的阳光(《磨坊》),开辟明亮航道的阳光(《夏季抒怀》)。诗人将一切神圣美好的事物赋予了光芒,他写到盐是欢乐者的光芒,女人手臂的光泽是黄金的光芒,梦想、歌谣、传说、流水都闪耀着光芒。阿来甚至采用反向诗学的方式,描写“黑夜的树枝一丛丛隐含愤怒/燃遍黎明初降的荒野/像一丛丛黑色的火焰/使寒冷的河流蒸腾出茫茫雾气”(《金枝》)。“黑夜的树枝”与“黑色的火焰”给人一种奇特的审美冲击力。黑暗孕育了光明,在“一切朝阳磅礴升起的地方/那里,光秃的树枝闪耀金光”(《金枝》)。这一写法与意象派诗人庞德的名作《巴黎地铁站》中“人群中这些面庞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的写法非常相似,现实生活图景与审美主体心境叠合,呈现出能指优势。



“风”在阿来的诗歌中无所不至。风使高原藏民深切地感受到季节变迁、时令转移。风富有流动性,起源于“生命的水流”(《群山,或者关于我们自己的颂辞》),是藏民自然崇拜的重要内容。对“风”的崇拜即是对原始生命力量的崇拜,对生命的敬畏。风与梦、青稞麦子、盐、歌谣、铜铁、四季的桥和树叶构成阿来过去岁月的全息图景。风驱动时光之水漫过诗人的背脊,风把炊烟、沉默、足迹、幻想带到路上和心头。风和光芒成为草闪电般的灵魂,生命在风中接受抚慰、磨砺、摧残和蜕变。无论是“红马的呼吸控制了旷野的起伏/天地之间正是风劲膘满”的劲风(《一匹红马》),还是“打扫天庭”的“高的风”和“在众鸟的合唱中旋转”的“低的风”(《金枝》),川藏线上“冷硬的风”(《哦,川藏线》),都与狼、野牛、羊群、尘埃、水波相伴。风在草原、雪山、流水、小丘、海子、天堂吹过。阿来的每一首诗中,都有风的痕迹。风将阿来的诗歌贯联起来,飘动的经幡、荡漾的海子、飞舞的尘埃、摇动的野樱桃……风赋予了万物“动”的精神,这种“动”是宁静时的荡涤,是狂暴时的洞见,是逆境中的抗争,更是白昼与黑夜中万物砥砺激荡的力量。这是一种陶钧生命,澡雪精神,驱动万物生生不息的本质力量。


光是原始生命的源泉,风则是生命不息的力量。当光与风汇集、融合,赋予万物以不息的生命,表现出诗人对原始生命强力的呼唤和对现实生命意义的叩问与追寻。同时,光与风和藏民原始崇拜密切相关,它们又以其在藏民经验世界中的神秘性、圣灵性使人敬畏、戒惧,使委顿不振的生命躬身自省,使失掉初心的本体皈依本源。“文化存在是人的理想自我、本真自我,是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一切活动的真正目的所在,是人的真正自我实现”。阿来在他的诗篇中用光和风吟咏,实现了审美感受的超越,由感官世界的物的范畴上升到超验世界的形而上层面,无形中提高了诗歌的美学价值。


02

理想的“诗意栖居”


阿来的诗歌呈现出浓厚的理想色彩。阿来在对现实世界的诗意描绘中,构建了自我理想的神圣庙宇。阿来是一个精神探索者,他探索人、族群、本体的存在意义。在探索中,他敞开心扉,与大自然对话,想要从民族的原生信仰中寻找答案。他是一个孤独的漫步者,或者说,他是又一个孤独的漫步者。卢梭、梭罗正是以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方式追问生命的本体价值,阿来也坚定地踏上了这条精神探索之路,构建他在现实中的“诗意栖居”。诗人咏唱流浪是“心的眠床”,“一直寻找的美丽图景/就在自己内心深处,是一个/平常至极的小小的国家/一条大河在这里转弯/天空中激荡着巨大的回响/这个世界,如此阔大而且自由/家在边缘,梦在中央/就是这个地方,灵魂啊/准时出游,却不敢保证按归来”(《永远流浪》),阿来超越了经验世界,在精神漫游中构筑理想的王国。


首先,阿来在诗歌中通过一系列典型的意象,实现他对“诗意栖居”的营构。诸如狼、野牛、红马、头羊、牦牛、白马、铜鹿等意象,都在表层形象中凝聚了诗人深层的精神命意——勇猛、孤独、坚定的探索者。诗人体验到在人类精神世界中追问本体价值所无法摆脱的痛苦后,将其审美感受融合、凝练成了一个优雅的意象——天鹅。“天鹅静浮在水中的天上/以梦中我们飞翔的那种姿态/闪耀露水被月光映照的色彩”,“天鹅宁静而又孤独/在湿润的季风中变换羽毛”,“天鹅在蔚蓝的梦幻中悠然呼吸/像一枚宝石上动人的伤痕”(《天鹅》),这正是探索者精神世界的动人呈现,现实与心灵在诗人灵隽、哀伤的描绘中达到了共鸣。“天鹅:洁白、优雅,显现于心湖”(《三十周岁时漫游若尔盖大草原》),“寂寞/一只天鹅产于平坦沙滩上的一只巨卵/这只卵是奇特形状的灵敏耳朵/听懂了河的语言/听到浪花/听到万里之外幽静的大海里盐的生长”(《河风吹开寂寞的大门》),天鹅卵中的原始生命是诗人精神生命的化身,它能在寂寞中听到永恒的存在,古老的箴言。当它孵化为天鹅时,这一诉求便沉淀在它的骨髓和血液中。诗人便是天鹅,他孤独地行进在出游的路上,“却不敢保证按时归来”(《永远流浪》)。纯真的初心支撑着他的跋涉,能否回归,无法预知,但他坚行,带着不确定性出发了。



其次,诗人在诗歌中通过抒情主人公“我”,将空间的深广渺远和时间的往来流逝交织起来,“我”自由地穿梭在精神空间中,实现了理想的“诗意栖居”。“我”被亘古、粗砺、灵巧的手斫成两头牦牛牵挽的木犁,“揳入土地像木浆揳入水流一样/感到融雪水沁凉的滋润/感到众多饱含汁液的根须/感到扶犁的手从苍老变得年轻/感到划开岁月的漩流而升入天庭/而犁尖仍在幽深的山谷(《群山,或者关于我自己的颂辞》),巨大的时空维度,使“我”揳入土地,升入天庭,但“我”最锋利的部分——犁尖,即知识分子的敏感神经,仍然在黑暗与迷途中探索。“人类精神史的历程,便是要唤醒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记忆而达到向完整的人的复归”,探索的目的是为了复归完整的人性,是对生命尽处奥秘的问询,也是对现实中本真人性失落的捡拾和重建。“我”幻想骑乘一匹白马,“想象她是如何轻盈而又矫健/让我骑乘到一座精神的村庄”(《里边和外边》),诗人在痛苦地探索,在“一个被干旱与旋风折磨的村子”,“森林已经毁灭,鹿群已经灭绝/这个村子不是我出生的村子”,诗人在失望中带着愤怒,正如《蘑菇圈》中,机村的阿妈斯烱守候了一辈子的蘑菇圈,最后还是被人发现并不怀善意地利用了。


是什么使探索者如此悲愤,是“傻子”少爷胃里游动,口中吐出的“鱼”,是贪婪的人欲。“在当今这个理性排斥想象、意识压倒无意识、科学代替了神话的时代,文学艺术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生命中的自我调节过程,它有助于改变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偏见,恢复这一时代的心理平衡,维护现代人的完整人性”。“我”经过黑夜里孤立、高大的寨楼,楼梯拐角有明亮的火烛静静燃烧,这里是“一个漫游者可能经过/并且借宿的地方/这里,安卧的人不会风一样逝去/只是在静谧和幽深中/和夜的呼吸融为一体”(《夜歌》),探索者“不敢保证准时回来”(《永远流浪》),做好了在途中与黑暗相伴的准备,让探寻的足迹为理想构筑一个寄身之所。孤独而虔诚的领诵者坐在空旷的中央,“领诵者啊,我怀念你/看见你仍在原来的地方”(《领诵者》),不是“你”远离了我,而是流浪的“我”远离了“你”,远离了“心中小小的国家”(《流浪者》)。


再次,阿来在诗歌中构筑精神的家园,在故乡的群山、草原、河流、瀑布、磨坊、牧场、村庄、谷地、湖水中探寻,用高原藏民顽强而纯粹的果敢、坚韧去求索,调适现实重压导致的精神紧张与失衡。构建心灵家园的原材料就在“神山的光芒”里,“湖上的风”里,在藏民最原初的血液和民族文化的积淀中。阿来文学创作的立足点根植于民族文化,他用民族文化中最根本的东西来构建精神理想的殿堂。“只有深山里还有洁净的湖泊/冷的,美丽的,可以/供我们和最后的鹿群一起畅饮的湖泊/岸上,珍惜洁净的乡亲神情凝重/被太阳灼伤,两颊乌黑”(《写在俄比拉尕的歌谣》)。尽管,阿来在诗歌中并未将城市和乡野进行对照,但从他惆怅的情愫中,可以感受到理想与现实间的落差,“森林已经毁灭,鹿群已经灭绝/这个村子不是我出生的村子”(《群山,或者关于我自己的颂辞》)。诗人的精神指向纯净、原始、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在世界,人的本性归于自然,人失掉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傲慢与狂妄,原始信仰成为人超越为所欲为行为的中介。对自然的敬畏,对雪山上男神、女神的敬畏维系着人与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非主宰者。



当充满原始生命张力的高原村庄不再依旧,“百兽已不复存在/许多村口却贴上了禁猎的布告”(《信札》),诗人面对自己出生、成长的马尔康藏族村寨,无法找到精神上的链接点,只能用童年记忆、少年印象和青年往事的片段构建起理想的“诗意栖居”,以此来调适内心的失衡。这种沉湎于往昔记忆的审美视角并非阿来独创,或独有,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黄梅禅宗世界”、汪曾祺的“大淖世界”,都是作家为调适现实失意而将精神寄寓到理想构建的具体呈现。阿来的这一审美倾向并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对精神失衡的积极干预与调节。


作为一名藏族诗人,阿来在他的诗篇中极力守护民族文化的根脉,他的诗中飘荡着经幡,奔跑着白马与牦牛,游弋着天鹅,生长着野樱桃,流淌着梭磨河。面对民族性与现代性融合过程中民族性的蜕变与嬗变,流失与丰富,阿来敏感的神经被触动,甚至震动,他积极地思考,将心中复杂的焦虑、碰撞用诗性的话语传递出来。阿来的诗歌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民族风情图腾般的神秘展示,或对民族性自我殖民主义的表现上,他“在痛苦与希望之间,在忍耐与焦灼之间/强悍且坚韧/装饰西部高原沉重的风景”(《牦牛》)。阿来的诗神游弋在田园牧歌式的嘉绒藏族村庄,马塘的偏远村寨。他将现实审美化,远游的诗神,归来的诗心重新在诗篇中交汇、凝聚。“被夜露打湿的灵魂从远处回来/从一切回声曾经经过的地方/蛇一样蜿蜒着从远处回来”(《结局》)。


03

不同意识指向中的自我确证


 

“人能拥有自己的自我表象这一点,使人大大高于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因此人才是个人,又由于意识在人可能发生种种变化的情况下具有统一性,人才始终是个人,亦即有身份和尊严的、不同于物——例如无理性、可以任意处置和支配的动物的存在物”,阿来在诗歌中,以荷尔德林的“诗意栖居”保持自我的统一性,为了获得自我认同,他不得不在精神层面进行自我阐释。阿来崇拜聂鲁达、惠特曼,这两位诗人的诗篇都洋溢着强烈的自我精神,对自我的认同、对自我的歌唱和确证。阿来在写作中诗化现实,升华自我意识,他叩问灵魂,“我是我自己/我也不是我自己/是我的兄弟,我的情侣/我的儿子,我的一切血亲/我植根山中的同胞/和我出生那个村子乡亲一样的同胞”(《群山,或者关于我自己的颂辞》)。他具有强烈的自我认同意识,对于人类哲学中的本体性问题——我是谁,不断地思考,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得到确证。他以同亲人、爱人、民族同胞的等同性确认了一个集成的自我。


阿来的自我确证建构在三个层面:“我” “我自己” 阿来。当“我”使用父亲赐予的名字时,我是“我自己”。这时的自己是“本我”,充满着原始生命张力,浸润着民族文化信仰,是“湖上的风”和“神山上的光芒”养育的马尔康汉子,那是诗人寻找和回归的精神样本。当“我”不是“我自己”时,“我”是阿来,在现实中离开了被视为精神圣地的故乡高原,置身于都市,拥有各种现实利益的阿来,是在精神和道德层面艰难探索、痛苦思考的“超我”,是一个孤独的漫步者。当“我”是“我”时,则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具有回归本我和超越自我的双重意识指向。作为“自我”,阿来无法摆脱现实原则的束缚,在阵痛中与历史和现实割裂,回归“本我”。同样,他也无法完全摆脱现实困扰,在道德的层面上成为纯粹的“超我”,使个人话语完全融入人类共同话语,阿来的自我确认充满了焦虑与痛苦。“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如果说民族文化基因赋予阿来的诗神构成了他诗歌创作最基本的审美精神维度,“诗意的栖居”是以诗神为核心的主体审美精神维度,那么,在不同意识指向中对自我的确证,则是阿来在诗歌中构建的深层审美精神维度。“而我父亲的儿子已经死亡/我的脸上充满庄严的孤独”(《群山,或者关于我自己的颂辞》),向“本我”的回归,只能存在于精神抉择的层面,在现实境遇中,无法实现。在通往“灵魂的门扉”的路上,只有声音“抓紧,阿来,小心/小心,阿来,抓紧”(《小心开启》),而“我要小心开启”,“我得小心关好”。诗人的“自我”焦灼地寻找定位,却陷入困惑之中,处在精神探索的无涯之境,流转于时间潜流之中。



民族文化灵魂是阿来探寻自我,求得自我确证的根本动力。嘉绒人的祖先是凤与大鹏的后代,部落家族的历史激发了诗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但面对现代化进程中人与环境的现代化,这种认同感又常常迷失。阿来诗歌中反复出现的“血亲”(《群山,或者关于我自己的颂辞》)、血脉(《庞大家庭》)、血流(《河风吹开寂寞的大门》)、血缘(《三十周岁时漫游若尔盖大草原》)、热血(《牦牛》)正是诗人对流淌在自己身体和灵魂中的民族根性的执着与坚守。诗人渴望被阐释,被解读,却不得不自我阐释。


阿来的大部分诗作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如果选择一种色调形容阿来的诗绪,那便是清澈、孤独、忧伤的“蓝”。蔚蓝的海子、蔚蓝的湖水、蔚蓝的面庞、蓝色的血管、幽蓝的残雪、蓝色的鸢尾……忧郁的蓝色正是阿来自我确证过程中痛苦、迷惘情愫的体现。阿来并不主张过度强调民族身份与民族差异,他期望个体与历史的融合。在诗歌中,他极力确认自我,从民族文化元素入手,但并非强调民族身份,而是要从民族性中找到通往世界性的途径。阿来的此种忧郁诗绪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别样的审美张力。“黑色的火焰”、“蓝色的血管”、“浸毒的木桩”、“黑色的熔岩”、“幽蓝的残雪”、“风化的砾石”、“枯萎的苔藓”点染着波德莱尔式的忧郁。阿来试图使自身跳脱“自我”的圈子,企望以“他者”的目光审视自身,但他却无法扭转时间的不可逆性而跨越到自在的精神世界。在他的审美视域中,他只能居于二者的交杂地带。他既不是纯粹的“自我”,也不是纯粹的“他者”,他的精神被二者牵制、分割,处在自我确认的困境之中。同一精神主体在相同的时空维度内,无法既充当“自我”,又充当“他者”,无法既“在场”,又“不在场”。阿来尝试沟通二者,实现超越时空维度的整合,却使得自身陷入了求而难得,甚至是求而不得的痛苦中。这也是无数探寻人类精神世界存在本体的哲学家们所共有的痛苦。


阿来以诗人的敏锐触觉感受着人类的共有的精神困境,他抓住民族文化的灵魂,将诗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并且从哲学的视角思考民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他在《<阿来的诗>自序》中说:“我从来不敢忘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过这样的话:‘诗比历史更接近于哲学,更严肃。因为诗所说的比历史更带有普遍性,而历史所说则是个别的事’。我要把我的写作带向更广义的诗。”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涉足文坛以来,阿来一直坚守着诗歌创作的初心,在诗歌中构建起独特的审美精神维度。风与光凝炼的诗神,是阿来诗歌创作最基本的审美精神维度。他用无处不到的风和无所不在的光,阐释了在多元共生的文化抉择面前,作家应当虔诚地坚守民族文化地根脉,紧紧抓住民族性的根基,在挑战和机遇中创新,如《哦,川藏线》《神鸟,从北京飞往拉萨》《起跑线上》《献诗:致亚运火种采集者达娃央宗》等。阿来在诗歌中表现出的民族性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减小民族差异,实现民族现代化转型,真正达到民族身份与叙事身份的统一,民族性与全人类性的融合。理想的“诗意栖居”则是阿来诗歌的主体审美精神维度,是作为精神探索者的阿来在充满阵痛的探索历程中,调适与现实龃龉的手段。和小说家相比,诗人往往更易于占领人类精神的高地,瞩望人类共同的命运,将自我寄寓未来,这就注定了诗人是孤独、痛苦的,但诗人能够在紧张的现实面前,用理想的“诗意栖居”调适自我,建立精神的自在王国。阿来在生命空间的诸多层次中往来穿梭,涵泳情性,探寻真正的自我,在痛苦、忧伤中游弋,在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时间与空间中探索,用对自我的确证构建起最深层的审美精神维度,这就是阿来诗歌的审美精神世界。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往期链接:

【多维视野】徐希平 彭超 |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多维视野】祁发慧 | 作为边界现象的当代藏族汉语诗歌 ——以多康地区为例

【名家视阈】肖向东 |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 —— “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名家视阈】梁海 | 一个时代的精神炼狱 ——读次仁罗布的《祭语风中》

【作家档案】阿来 | 我不是在写历史,而是在写现实 ——台湾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瞻对》(代序)

【“康巴”专辑】胡沛萍  张娜 | 折多河畔的生命叹息 ——论尹向东长篇小说《风马》

【“康巴”专辑】蔡洞峰 | 雪山:神秘主义象征与精神圣地 ——泽仁达娃《雪山的话语》阅读札记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