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丨如何找到你的“演员”
由于纪录片中的“角色”都是现实中的人物,我们先来看看人们为什么会出现在纪录片中。心理学家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价值并没有完全被人认识到,自己或多或少被忽视了。那么当一部纪录片要以他(她)的生活为拍摄对象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个展示自我价值的机会。但出于种种现实的顾虑,他们有可能会拒绝你的拍摄请求。比如担心拍摄会妨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担心拍摄结果对自己不利、保护隐私等等。
消除被拍摄对象的顾虑是纪录片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纪录片制作人一旦找到潜在的拍摄对象,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说服他(她),使他们接受拍摄要求。这里有两个非常极端但成功的例子,或许可以让正在为此事困惑的纪录片工作者得到一些启发。
崔明慧( Christine Choy)是组约大学电影电视学院教授,她的作品《谁杀的陈果仁》( Who Killed Vincent Chin?,1987)获得1989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影片讲述了身为绘图工程师的陈果仁被当作日本人误杀,以及由此引起的反种族歧视运动。先来了解一下事件背景:
陈果仁(1955-1982),美籍华人。1982年6月23日,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的飞地高地公园郡( Highland Park)被克莱斯勒公司一名车间主管罗纳德・艾班斯( Ronald Ebens)及其继子迈克尔・尼兹( Michael Nitz)利用棒球棍殴打致死。虽然这两名男子认罪,但法官却轻判了这起谋杀案,由此引发了民众大规模的不满和抗议。因为两名凶手利用棒球棒殴打陈果仁的行为非常符合“仇恨罪”的定义。
1979年,由于日本汽车公司的冲击,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工业陷入低谷,不少工人被解雇,其中就包括克尔・尼兹。因而造成了底特律汽车工人对日本人的仇恨,而最先遭受到种族歧视的却是美籍华人,陈果仁在生前便收到了有关种族歧视的警告。在美国亚裔族群的抗议下,这件案子的焦点转变成罗纳德・艾班斯和迈克尔・尼兹对陈果仁公民权利的侵犯。迫于压力,美国联邦法院在州法院审判之后再度审理了这起谋杀案。因此有评论认为,陈果仁谋杀案引发了全美亚裔族群人士的泛民族运动。
——摘自维基百科
影片以充分的证据表达了作者的看法,即陈果仁死于社会上对亚裔的仇恨。令人惊异的是,支持这一论点最有力的证据竟是来自杀人犯罗纳德·艾班斯在影片中接受采访时的自我陈述。我问崔明慧,她如何让杀人犯开口,并讲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崔明慧讲了其中的过程。按照美国纪录片的习惯,作者在阐述观点的时候也要给对方以机会。崔明慧向对方提出采访的时候却被拒绝了,但她没有放弃。崔明慧查到艾班斯家的地址,每逢节日给他家寄贺卡同时表达希望采访的要求,如此坚持了四年,对方一直没有松口。直到联邦法院终审结東,对方认为采访不会改变审判结果,这才同意采访的要求。(崔明慧问对方为什么不接受她的采访,对方说因为你是华裔,担心你的立场。崔明慧说,正因为我是华裔,我一定有立场。但如果你能说服我,就更能让大家信服。)
采访的时候罗纳德・艾班斯彻底放松了。他越说越多,越来越对自已不利。最终他没有输在法庭上,却通过纪录片输给了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
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自日本的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 OgawaShinsuke,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创始人,1936-1992)。1966年日本为扩建东京成田机场,强占农民耕地,由此引发了当地农民激烈的反抗。小川绅介在拍摄这一事件的进程中,困惑于农民何以对士地有如此之深的感情?他于是决定拍一部关于农民的纪录片。
但当小川带着摄制组来郊区三里冢一带,准备拍摄农民如何种水稻的时候却遇到了障碍:当地农民不相信这一群留着长发、戴着墨镜的东京时尚青年能拍出真正的农民纪录片,拒绝了他们的拍摄要求。小川他们经过讨论,认为要得到农民的信任,就要像农民一样生活。于是他们全体进驻三里冢,先不谈拍电影,以公社的形式租农田种水稻。
他们一种就是四年。农民由好奇到疑惑,由疑惑到敬佩,最终和他们交上了朋友。结果,小川他们完成7部长达16个小时的农民纪录片。其中《三里冢:第二道防线的人们》、《三里冢:边田部落》等成为纪录片史上的经典,前后耗时11年。
纪录片拍摄中拍摄者和被拍摄对象的关系是一个课题。我们的一位研究生曾以此为题写过一篇毕业论文,提出“纪录片拍摄者和拍摄对象的关系是一种社交关系”。在我看来,人物纪录片的拍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关系的建立。
通常,在接触的第一阶段,被拍摄对象对拍摄者既有期待也有防范。这两种情绪对于拍摄者来说都是需要克服的障得。拍摄者应该消除被拍摄对象不现实的期待,即“你的影片会美化我”,或“我将从你的影片中获得某种利益”。而防范和警惕会造成被拍摄对象对拍摄者的封闭,更不利的是掩饰和误导。在我看来,消除这种障碍的方法是双方要在一开始就建立起一种现实的、公平的、透明的合作规则,消除不该有的误解和期待,依靠时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共谋。
理査德·利科克常使用一种帮助他建立良好拍摄关系的方法。当他第一次去拍摄一个对象时,他常到现场以后却不打开设备箱,只是在那里看。这时被拍摄对象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还不开始拍摄?但等着等着,他开始不耐烦,去着手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利科克认为时机成熟了,才开始拍摄。这一段时间非常重要,因为他是在建立一种游戏规则:你做你的,我拍我的。这种规则有助于形成一个平等的工作关系。
摘自:后浪电影学院049《纪录片创作六讲》
作者:王竞
图片:《堤》1962/法国/短片/剧情/爱情
原名:La jetée
导演:克里斯·马克
任长箴
纪录片导演 / 剪辑指导
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94级电视编辑专业;
1998-2000年 任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导演。
2000-2006年 任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编导。
2005年 中央电视台10集纪录片《留住手艺》执行总导演。
2008年 北京奥运会奥组委体育展示类宣传片总剪辑师。
2009年 北京电视台改革开放三十年15集纪录片《北京记忆》主编。
2010年 东方电视台世博会15集纪录片《生活万岁》执行总导演。
2011年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执行总导演,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导演。
2012年 民间投资纪录片《悦食中国》总导演
2014年 《绕桶马术东游记》
2015年 《原味》第一季
2017年 《极地》剪辑指导
代表作《舌尖上的中国1》
代表作《留住手艺》
代表作《北京记忆》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纪录片导演,任长箴一直以来秉承着较高的创作水准。多年一线纪录片工作经验,让她能够轻松应对复杂多变的创作环境。
工作坊自2014年开启,每年两次,任长箴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作者相聚在位于景山公园附近的纳福胡同(后浪出版公司),一起踏上纪录片创作的探索之旅。
到2018年的夏季,工作坊已悄然举办到第九期。8月25日,任导将如约而至,从选择纪录片所用摄影机到解说词写作,从前期构思选题到后期剪辑,事无巨细、毫无保留地传授创作技巧。
工作坊课程将以任导的代表作《舌尖上的中国1》及其他作品作为案例,为大家揭秘现象级纪录片的制作方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3930yjxko&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任老师最新纪录片《低调苏州》预告
▼
1.纪录片的创意与结构
在纪录片的外在表现形式下,往往隐含着深刻的人文地理内核。
当你准备创作一部纪录片时:
如何确定选题,进行创意构思?
如何设计结构,表达主题内核?
2.纪录片讲故事的方法
纪录片的分类方式有多种,如商业纪录片、艺术纪录片,文献纪录片、纪实纪录片……
但讲故事的方法只有两种——静态故事和动态故事。
哪种讲故事的方法最适合你的选题?
如何发现纪录片故事中的魅力?
怎样找到有效推进纪录片情节的动力?
3.纪录片实地拍摄技巧
拍纪录片和拍故事片情节剧不同:一个强调现实的真实,一个强调艺术的真实……
拍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系列问题:
真实的界限在哪里?
摆拍和纪实矛盾吗?
纪实和纪录片是一个概念吗?
导演怎样捕捉拍摄对象的行为和对话?
4.纪录片的解说和剪辑
拍纪录片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展示人情人性,还是揭示问题?是展示奇观,还是让观众获得感悟?
在纪录片的后期剪辑制作过程中,编导者不同的指导思想和使用不同的剪辑手法,可以让素材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内涵。
如何撰写解说词?如何更真实地展示纪录片的意境和内涵?
以下是课程信息
▼
课程设置
招生对象
纪录片从业者/爱好者
开课时间
2018.08.25-2018.08.26
培训目标
结合任长箴老师在纪录片领域的多年创作与拍摄经验,分享当下中国纪录片在创意构思、结构设计及故事讲述方面的方法与技巧,了解纪录片创作中你也许不知道的事情——纪录片如何拍摄、怎么撰写解说词、如何进行剪辑,课程更加侧重实用性,让学员在掌握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手段的同时,提高自身创作水平。
上课地点
北京市东城区纳福胡同13号北楼2层
(近地铁6、8号线南锣鼓巷站)
学费
2500元/人(共2天)
报名咨询
添加“课程助手”微信报名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QQ:1323616494
电话:18801468255
(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
关于我们
线下课程
电影导演训练营|表演艺术培训班
短片制作集训营|电影导演周末班
电影编剧周末班|摄影实战周末班
线上课程
付费电影课|免费电影课|器材课|其他课
点击这里可直接填写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