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智能时代到了,人类会退场么?《全球事务与发展》第二讲记录
本文根据中国农业大学通识课程《全球事务与发展》第二讲课堂内容整理发布,记录内容有所删减。
作者简介
主讲人:
丁海俊dinghj2000@126.com
丁海俊副教授,曾先后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学士),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硕士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美国圣玛丽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会员。本科专业学历史,对世界上古史,尤其是希腊罗马历史感兴趣,但考古学却考分最高;研究生读书,专业学民商法,导师的重心是知识产权,自己读书最多的却是哲学与历史。自言,好读书不求甚解,爱思考劣于文字,喜旅行少看景点,居陋室放眼世界。在中国,曾经到过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阿尔金、可可西里和羌塘三大无人区;在美国,曾经开车走过20个州,其中包括死亡谷与黄石公园,下一个目标是去北极看极光。
志愿记录者:胡羽聪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建专业学生
【课程协调人徐秀丽】今天来听课的人很多,看得出我们有很多同学都很关注人类命运、关心宇宙,希望从大尺度上来理解这个世界,永远不能低估我们仰望星空的愿望。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了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丁海俊老师来为大家做这个主题的介绍。丁老师的简历很有特点,大家看到,他的专业领域是民法,是“离生活最近的事情”,然而业余最感兴趣的却是阅读历史,是“离生活很远的事情”,这“一远一近”可以给我们同学很多启发。许多同学纠结于专业,好像选择了某个专业,似乎一辈子永远捆绑在此了,别的都跟我们没关系,但从丁老师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其实,人生可以有很多选择,专业领域和你的兴趣爱好可以离得很近,也可以离得很远。第二,丁老师还去过三大无人区,近年来的愿望是去北极看极光,读万卷书,要行万里路,阅读和经历相结合,可以为我们的人生赋予许多意义。下面,我们有请丁海俊老师。
丁老师为同学们授课
【课程主讲人丁海俊】刚才徐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其实一个下午的时间真的不能把全球史给大家讲清楚,但是我尽力把我说给大家听的讲好。就像是徐老师所说,我的本科是学习历史,但是后来因为个人志向又改学了法律。虽说两者都是依靠工作的固定工资,没有其他专业的薪水高,但千金难买人喜欢,况且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实际生活需求没有那么多,是否转换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你对毕业后走向的满意程度。我讲完后大家可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以今天这个主题来讲,其实应当说是极简人类史,这样才能从一个角度概述全球史。现在国家林立,人种众多,如果我们把它抽象出来,就会发现其实无非是人。如果我们把它变成人类历史,以人类为主题进行脉络解读,思路就会比较清晰。
首先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这两年有一个人凭借两本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14年一本《人类简史》,2017年一本《未来简史》,他就是赫拉利。他在这本书(2014年)里讲到:
研究历史最好的理由:不是未了预测未来,而是要将自己从过去中释放出来,想象是否有另外一种命运。
——赫拉利《未来简史》
以前总是说: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预测未来。我觉得这话有些偏颇,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这是个矛盾:如果预测准了,你说的是好事,坏人会反对;说的是坏事,好人会反对。总有人害怕预言真的会实现,产生一种相反的力量使准的东西变成不准的,那这算是准呢,还是不准呢。所以最好的想法是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想象未来,是在向后看的过程中寻找向前走的路,不必担心预测是否准确,不确定因素导致结果出现很多可能。我们只是有一个方向感,不要真的相信“鉴往知来”这种笃定的话。
第二,我们为什么要去看外国史?首先就我个人来讲,我最常看的是外国人写的中国史,和中国人写的外国史。这里面有一个比较有趣的道理。最近出了一本书《哈佛中国史》,里面说了一个屋内屋外的问题: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真的想形成对自己的认识,一方面要认识自己,另一方面要认识别人眼中的自己。这就是我们要学世界史的原因。如果不从世界的角度看待中国,将会走单线条的道路,单一或者说偏激。它的位置是不准的。
我在房屋内,你在窗外。我可以告诉我屋内的每一个细节,但是却无法告诉你房间所处的位置。这一点只有窗外的你可以做到。
——参考卜正民《哈佛中国史》总序
我们这节课从人类出发,把人类历史分成四个阶段。没有人时地球就存在,所以我把它一部分分作地球前传。然后是人类前传,这个阶段的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可以算作是动物,是要叫做猿的。这个阶段后,人才上升到食物链的顶端,才叫做人,进入人类正传时期。其后,人类发展直到现在。
地球前传
我们正面临着危机。有一种理论叫做“奇点理论”不知是否有人有所了解?整个宇宙从一个点发展至今,这个点就是奇点。使世界从“有和无”没有区别变成“有和无”对立,而现在我们正处在走向另一个奇点的过程中。
有两个非常明显的证据:第一,人可能会解决死亡的问题,非常准确地说是到2045年,人会永生,而永生的人还能称作是人吗?第二,最近科技界,先是Alpha go战胜李世石,后来又出了一个能打败26位围棋冠军的。中国的Alpha go在网站上战胜了所有的围棋冠军。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比人还智能的程度了。这两件事昭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或者用一句话来说:人类终将退场。你从哪里来,就要回到哪里去。最开始时地球上是没有人的,人会不会从地球上退场,我们通过这个过程来看一看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有怎么办?
我们先来看第一阶段——地球是怎么来的。目前通说认为宇宙的形成,来源于一次大爆炸,大约181亿年前在奇点上发生了一次爆炸,宇宙开始快速膨胀,形成今天我们探测到的摸样。这是目前基本上多数人同意的观点,我们称之为“通说”。地球在距今约46亿年前,在一个迅速膨胀的物质中偶然形成,不断吸收新物质,做出改变,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地球。
人类前传
接下来的第二阶段,我把它称作人类前传。人类遵从“生物演化理论”。人类出现是生物进化的一个奇异存在。寒武纪出现三叶虫,侏罗纪的霸主是恐龙,随着小行星撞地球而灭绝,但就算没有这种天灾,它们也未必不会被淘汰,这是生物进化的过程。我们从图上看,从震旦纪到新生代,各种各样的生物交替处于优势状态,那我们人类在哪里呢?左上方的一个小角落。不管我们认为自己多么厉害,人类站在顶端,在地球上我们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种族,如果人类不再生存在地球上,等后代的种群占优势,他们做考古时,我们也不过就在图上占了这么一点地方。想一想也是挺有意思的现象。
刚刚讲了整个生物,现在我们回到人类本身。我们和大猩猩都有共同的祖先,现在统称是“南方古猿”。经过不断发展,我们和黑猩猩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我记得历史书上是把元谋人或者北京人称作是我们的祖先,其实现在的通说认为,我们的祖先是智人。而且智人和元谋人、山顶洞人并不是一支。原来欧洲人都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尼安德特人,划分了欧亚大陆人种上的亲疏,做出了区别。然而有证据表明,无论是欧洲中心主义还是亚洲中心主义,欧洲的白种人,非洲的黑人,东亚的蒙古人种和黄种人,各个人种都只有一个祖先——智人。通过基因测序,也能发现我们身上都有一种基因—线粒体夏娃(ce122)。后天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使我们彼此辨认不出亲人的模样。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炎热的环境使得那里的人们皮肤颜色变深,黑色素可以更好的抵御阳光的侵袭;欧洲的日照较弱,皮肤颜色较浅,也有研究认为这是一种皮肤的疾病,使颜色十分苍白。最健康的肤色是非洲人的黑皮肤。我们的基因不断改变优胜劣汰,但有一些是不变的,使得我们的亲缘关系有迹可循。所以现在我们认“非洲起源说”为通说,也是在基因测序的基础上认定的。当然,有科学家不承认这样的观点,也无可厚非,世界观不同。
我们虽然只用了不长时间就说完了地球和人类的前传,但事实上他们存在的时间是非常长的,这也说明了王东岳先生的说法:“生命形式越是初级,存在的时间就越长”。
人类正传
目前对人类发展史的研究,人们还做不到详尽透彻,比较清晰的一条思路是分成不同阶段、分期来研究。比如,马克思的分法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但其实在学术界并不是广泛通用这种分法,因为有的地区是不清楚是否经历如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样一些阶段的。现在的非洲依然有些地方处在原始社会,所以现在学术界并不把它当作“通说”。但流传的还是这个版本。其他的分期方法也各有道理。考古学家只看有历史的证据,所以只承认有三个时期。人类学家根据人居住地分为乡村时代和城邦时代。马克思对于文明的分期参考了摩尔根的分法,说明这种分期说法也同样有可取之处。而我们将要讲述的另一种历史分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它将历史时期按照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的不同分成三部分:采集狩猎时代、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从这里或许可以找到现在人们身上习惯的依据。采集狩猎时代始于25万年前至一万年前,人类在这个时期待了24万年,农耕时代始于一万年前,而工业时代我们可以从1500年算起。人类与动物分手始于25万年前,但并不能立刻形成文明。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始于农耕时代,这一段空白的时间段又发生了哪些事情,我们一会儿一一说来。其实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开始讲人类简史了。人从动物中脱离出来有一种说法是使用工具,但其实经过实验,大猩猩也能使用简单工具。那么使二者真正产生区别的就不能是使用工具,而是语言。从有语言开始,人过上了与动物不同的生活。它使人们可以有组织的进行围猎,猎杀比自己厉害得多的生物,有组织地走出非洲、走向世界。
为什么是从非洲走出呢?经过多地骨骼对比,和基因对比研究基本可以确定是一个种群的人足迹留到了世界各地,经过追踪认为起源于非洲。那么事实上按肤色等划分出的三大人种本质上是一个族群的人,为美国的种族歧视、种族主义拿出了对立面的证据。
采集狩猎时代我们与动物终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是什么使人和动物相比与众不同呢?我认为是虚构和想象,比如:有人说走,打猎去,就是一种未发生的虚构的信息。而动物之间的信息只能传递现在感受到的,前面有条河,有危险。
有一个150人定律想和大家分享:在没有语言的时候能够组织的社区人数有个150人的上限。早期的智人符合这个定律。
有了语言,又掌握了其他技能,人们就迅速强大起来,可以同凶猛百倍的猛犸象、剑齿虎之类的野兽作战。这些生存技能里,直立行走要排在第一位,解放了双手,就可以使用工具武装自己。而用后腿站起来后使得人脑压力减小,脑容量得以扩大,但是有一个副作用就是盆骨受到的压力增大,使得女性生育的压力变大,被迫提前娩出后代。与牛羊相比人类婴儿还需体外再生长几年,脑壳还需完善,才能渐渐独立生活。所以虽然智人的生存能力提高,但生存率也在下降。超级大脑的出现,使得人类可以进行计划性的进行狩猎,提高狩猎的成功率。所以虚构的想象使得智人真正区别于大猩猩。
其实,我们现代社会人们一直是活在想象和虚构中的。《人类简史》中提到人类的虚构物总体上有三个:第一,宗教;第二,帝国;第三,金钱。帝国已经消亡,宗教影响力正在减弱,而第三个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相信的,这里说的信不是崇拜,而是你相信拿着钱能买到东西。它没有消亡,反而随着改革开放在我们社会的得到越来越多的信仰,这就带来一个重大问题:钱能买到什么?钱是虚构的,但这个虚构的东西却能买来大多数实在的东西,导致社会的物质化,也是西方理论所讲的消费主义:人因为只剩下金钱上的想象,只能依赖于掌握金钱买来的东西获得存在感。最初使得人从动物中脱离出来的是想象或虚构的组织,由于我们想象的客体变得所剩无几,使得人类走到了另外一个方向。前面提到许多生存的客观条件,但刚刚讲到的这一点使得人类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在采集时代,人们的生活是这样:从前的人们想去美洲准备一下就可以走,自由迁徙,而今天我们去美洲还需要签证。从现在的眼光看,那时候的人们是缺吃少穿,但当大家生活水平相同时,也不存在攀比的心理,且食物是真正的营养丰富,绿色有机,这是今天的我们极力追求的生活品质。有一个银行家与渔夫的对话引人深思。银行家说:你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什么时候能过上你理想的生活?渔夫说:我打鱼挣钱为的就是能有时间悠闲的晒晒太阳,现在我恰好可以做到,你拼命工作想要的就是我现在拥有的,为什么要那么用力工作呢?
故事与现实有些惊人的相似,这不禁让我们在某些时候思索人类发展,文明进步的意义何在?“得到”有时也意味着失去。又如私有制使得本来都可以是你的东西,被规则和法律保护起来,从拥有一片被觊觎的森林到拥有一片安全的树林。
相比于现代社会,采集时代人们的生活自由也充满挑战。所以人口翻一番的时间大约是9000年,较为缓慢;技术上也从随遇而安慢慢向刀耕火种上过渡,技术革新缓慢;十分高的自由度使得人类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赫拉利曾这样总结过:人类语言上的进步和虚构的想象造成两个大的后果:第一,大型动物的灭亡。彗星撞地球可以说是加快了灭亡速度,但若是没有发生,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大型动物繁殖缓慢艰难,后继无力;而小型的动物相比之下生存优势大大显露,所以说:“生命形式越简单,存在度越高;生命形式越高级,存在可能性越低。”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人是很难在野外无人区生存下去的。第二、造成尼安德特人的灭亡。同为南方古猿,为什么智人能最终取代尼安德特人呢?有一种说法是:尼安德特人生活的环境相较于智人较为优越,面对跋涉而来的智人身上携带的病菌,抵抗不力。就像西方人攻占美洲大陆时,印第安人的迅速减少与外来的病菌有相当大的关系。
其实人类整个历史当中,一直在与三个事物作斗争。第一,饥荒,然而采集狩猎时代并没有过饥荒,是从农耕时代也就是文明开始发展,饥荒开始出现。因为人类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不再迁徙,而是选择定居。使得生育率提高,人口增多,遇上灾年极有可能发生粮食不够吃的饥荒。第二、前段时间的埃博拉,H7N9...这些瘟疫,都属于流行病的爆发。定居下来后,人类的粪便等垃圾不好处理,给病菌提供了极好的繁殖条件。第三、战争,当人类站在食物链顶端时,能构成生物也只有彼此本身了。这三个问题都会使得人口数大量减少。而在采集时代,这三个问题是都不存在的,且战争始于农耕时代定居后的领地归属问题。这么平静没有太大波澜的生活也影响了新旧更替的速度,这个时间段是人们经历的最漫长的时间,发展十分缓慢,较为单一。
而文化发展,农业发展的多地起源化要从农耕时代算起,恰恰是这个时代是东亚地区最辉煌的年代,从智人当中脱颖而出也是从这时开始。人们定居,合并发展成城市,最后发展到帝国。不仅是在东亚,其他地域情况也符合这个规律。农业的起源可以大致归结为两点:采集剩余和刀耕火种,学会了焚烧茎秆,改变了周围环境的植物分布。而优越的地理环境也是东亚能迅速发展的一大优势,肥沃的土壤与合适的植物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为繁衍提供便利。除了植物上的突破性发现,人们也学会驯化易控制的动物。农耕时代其实就是伴随着植物的驯化和动物的驯化。然而在赫拉利的另一本书中却说“农业革命就是一个伟大的骗局”,从前想去哪都可以,不必有后顾之忧,定居后却需要考虑作物和家畜的照料,失去了自由。采集狩猎时期,有什么吃喝需求都可以获得,采一天可以休息一天。而地里种上了麦子,成熟时为了收成,必须去收割,人的作息时间要符合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动物的作息习惯。这是件蛮有意思的事情,后现代主义说,人在驯化植物和动物的过程中,也被植物和动物驯化了。
这个时代有一些特点:直立行走使脑容量增加,需要处理的事情多,记忆过载促进了文字的产生,虚构的想象不止口口相传,也可以用文字传开,这扩大了想象的范围,同时为宗教的诞生铺好了道路。
早期信奉宗教是依赖什么就信仰什么,后来才慢慢信仰一个神,这是人类虚构的想象湮灭又重新塑造一个的过程。
农耕时代我们可以把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村庄时期、城邦时期、帝国时期。城邦和帝国的区别在于前者只能管理城墙以内的事,而后者要处理城与城之间的事务。希腊以城邦为主,邦与邦之间相互牵制,难为一体。后来一些城邦实力扩大,势力扩展到城墙外收拢了一些村庄,形成了帝国的雏形。
村庄时期产生了等级制度,妇女不再处于采集时代的主导地位,使得农耕时代是父权的社会。城邦时代最早出现在阿卡德王国,包括城邦、村庄。人们开始出现分工,而不是仅按照男女体力差异简单分配。帝国时代,出现一般等价物的概念建立了市场贸易。丝绸和黄金成为等价物,后来以白银为主要一般等价物。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持续传承的就是中华文明,但连续的传承也有不小的弊端:所有的传统都是改革路上的包袱。
工业时代始于1500年的工业革命,那么为什么这样一场现代革命是始于欧洲的呢?阿拉伯人商业贸易时传播了新技术,使得技术积累,且本土重视商业,而全球一体化起源于欧洲,也是从欧洲开始大航海时代,再加上他们的地理位置优越,最终造就了一场始于欧洲的工业革命。但这个过程持续了没多久就出现了危机,当殖民地被瓜分完毕后,经济增速变缓,引发了一战。因为一战的目的就是抢或者换殖民地。那么中国也成为了凡尔赛合约的牺牲品。但之后没多久就爆发了五四运动,青年人觉醒。这样看来坏的因素会藏在好的因素后,反之一样成立。短短五十年内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工业时代的力量不容小视。
这个时代也有两个问题:社会的可口可乐化(麦当劳化)和殖民文化不接受的问题。而我们在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上也遇到了严肃的问题,需要好好考虑解决办法。
工业化时代后,我们现在的社会也有不小的变化。从人类正传中,可以看出使人群分、社会开始出现不同意识始于农耕时代。文明开始的时期,也是问题产生的时代。
人类后传
从农耕社会到现代社会,人类面对的问题有了很大不同:
饥荒、瘟疫已经随着科学手段的提升逐步得到解决。不会再出现一呼百应的大规模战争,和平年代每一个人都知道不开战的重要性。从前人们一直面对的问题都将最终妥善解决,那么新时代我们又有哪些问题要面对呢?
第一,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提到人的不死问题,而医学界也认为有望在2045年实现不死问题。基因测序使得人们可以对后代根据基因进行调试,使生命更加完美。
第二,宗教里认为人都是神造的,但技术的发展我们终将自己也可以成为神。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就是人工智能,按照人的思维创造一个神。
第三,人类对于幸福的追求从采集狩猎时代到工业时代一直悬而未决,当我们面临之前的问题时没时间关注自己的幸福问题,现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心理疾病却越来越多,幸福和快乐还有所不同,人们可以很假装快乐,却无法假装幸福。
未来基因和人工智能将把人分为三类:没有用处的人,仅靠社会供养;有用而没有思想的人,受基因与人工智能的影响决定生活;另一种就是掌握基因、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人。科学主义及科学家的价值将得到更大的体现。
这样,我们就完成人类史极简的一次较完整的讲述。
1、刚刚您提到的永生,将会延长人类的寿命,但地球的资源有限,很担心这样会形成人类环境资源的争夺战,想知道您的这方面的看法?
你说的非常有道理,Maxs的一间公司已经在着手研究将人类送往外太空的项目,如果人能够永生,不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迟早地球上会没有容身的席位。而且,永生这项技术,一旦开发成功也只会在一少部分人身上先使用,就像诺亚方舟,不是所有的生命都在希望之舟上。永生的机会多半是不平等的,这就要看人类自己的反思,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以实施的计划或方案。
2、您刚刚提到人工智能,让我想起了一部科幻电影《her》,男主与身为人工智能的女主相恋,她可以帮助他分析人物环境,是最知心的助手。这是否说明未来人工智能将隔离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人工智能创造出一种新的关系?
确实,很有可能你已经辨认不出对面的是人还是机器人,人工智能能否展示出不属于人的关系往来,关键要看它能否通过图灵测试。
下期预告
《全球事务与发展》
主题:世界地理
主讲人:张振克
zhangzk@nju.edu.cn
时间:
3月15日下午2:00-6:00
地点:
清华东路17号,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主楼402
张振克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全球环境变化、海岸海岛资源环境、海洋权益与开发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近期因工作需要,积极开展中非合作领域的研究(涉及非洲渔业、非洲海岸带环境、港口与区域发展研究)。学术任职: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在南京大学主讲的本科与研究生课程有:自然地理学基本问题(研究生课程负责人)、应用自然地理学(本科主讲)、海洋沉积导论(本科、研究生主讲)、走进非洲(通识课程负责人)、南海资源环境与海洋权益(博士生课程参与)。主持和参与国家973、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院士咨询项目等共计20多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130多篇论文,主编、参编著作有《非洲渔业资源及其开发战略研究》、《数字南海》、《中国海洋与海岸工程生态安全中若干科学问题及对策建议》、《胶东半岛全新世环境演变》、《中国海洋地理》、《自然地理研究方法》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