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DT】全球事务管理:跨文化交流的本质是“通心工程”

2017-04-04 IDT

本文根据中国农业大学通识课程《全球事务与发展》第四讲课堂内容整理发布,记录内容有所删减。


作者简介

主讲人:赵磊

微信公众号: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


赵磊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中央党校-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中央党校“一带一路”重点研究课题主持人,“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发起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中国外交、多边外交与文化软实力、民族冲突管理、“一带一路”建设等领域,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


志愿记录者:娄凯皓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大三学生


赵磊教授为同学们授课


【课程主讲人赵磊】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今天我们来讲软实力与跨文化交流,世界上有70亿人口,2700多个民族,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不同,都让文化变得复杂与多元。中国正在充分融入世界,跨文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实现不同文化的沟通,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今天要思考的问题。


一、文化与文明


文化和文明有鲜明的区别:“文化”(culture)和“文明”(civilization)都属于使用频率极高,又极为模糊的概念。广义“文化”指人类的一切遗存,其形态有物质与精神之分,前者指客观存在的实体,后者则是信仰、艺术、道德、风俗等。文化包括文明,文明是文化的高级形态或高等形态。简单说来:“文化(culture)”是一个属于石器时代范畴的概念,“文明(civilization)”是属于青铜时代范畴的概念,专指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的国家阶段。


“文化(culture)”这个单词的词根“cult-”的原始意义是“耕作”,这很清楚地表明了“文化”这个概念属于与“农耕”相联系的原始部落时代的范畴;“文明(civilization)”这个单词的词根“civ-”的原始意义是“市民”,这也同样清晰地表明了“文明”这个概念属于与伴随着“市民”的出现而同时产生的“城市”及工商业相联系的青铜时代的范畴(城市city这个单词就是从词根“civ-”的变体“cit-”演绎而来的)。“文明(civilization)”的几个主要要素:文字、金属冶炼术、城市国家(城邦)、宗教礼仪等,都与工商业的出现密切相关。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概括为“和合文化”。何为“和合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像中国人打太极,外国人打拳击。就中国太极而言,双方无论体重身高都可以同台竞技,而外国的拳击选手需要根据臂展/体重等有分级,规定好哪些部位打了有效,哪些地方打了扣分,最后倒地要数秒等规定。有个美国学者将中国文化概括为“淡”,提出“淡色中国”的概念。“淡”字的左边是水,右边是火,象征包容与融合。我到以色列去,发现犹太人很喜欢中国人,犹太民族1400万人,人才辈出,像金融大鳄索罗斯、科学家爱因斯坦、外交家基辛格等,他们创造了大量的智慧和财富。犹太人到世界任何地方都会完整地保存自身的民族性格,但唯有到了中国(宋朝的开封、二战时期的上海等),犹太人没有被歧视,逐渐慢慢地融入到了中国文化之中。德国萨克森豪森集中营改建的博物馆,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全世界都对犹太人关上了大门,上海是唯一的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约有600万犹太人遭纳粹屠杀。上海这座万里之外同样饱经战火离乱的东方城市,却以宽广的胸怀庇护了约两万名犹太人。上述事例都从一个侧面展现中国“和合文化”的包容特性。


二、文化安全


文化看似阳春白雪,但更是刀光剑影。说到文化,就会提到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免于内部或外部敌对力量的破坏,确保文化主权的独立与完整。在历史上,要彻底消灭一个国家无非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肉体上的消灭,第二种是文化上同化。作为国家生存发展的主体性精神,民族精神是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民族性格、品格、道德和风尚。民族精神表现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民族成员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归属感。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的“希腊精神”、“日耳曼精神”、“法兰西精神”等就是这种意义上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提倡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洪精神”、“抗震精神”等也是这种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恰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的存在与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共同的“集体记忆”,是民族生活中最具权威的文化基因。如果传统文化变“虚弱”,国家就没有了根,就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更不知道自己去向何方。正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所说,“在告别过去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深刻的不安,失去传统会使我们一无所有。”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去追随别民族的文化,经济现代化程度再高,也会被看做是一个业已消失的民族,或者是别民族的复制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


文化霸权是指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凭借自身经济政治等优势,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对其有利的强权政治的思想与实践。美国《外交季刊》曾撰文:“如果世界向同一的电信、质量和安全标准发展,那么这些标准应该是美国人制定的,如果世界逐渐被广播电视、互联网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些媒体的节目应该都是美国人编制的,如果世界向同一的语言方向发展,毫无疑问这种语言是英语,如果世界正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那么这种价值观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


目前,世界上最知名的文化主题公园(迪士尼、默林、环球、六旗)全都在中国聚首。迪士尼乐园等带来的不仅仅是乐园,还是它的文化。其中,迪士尼模式可以概括为:大片效应,即每一部经典的电影会成为迪士尼乐园的一个魅力区域。杜莎夫人蜡像馆经久不衰的原因颇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于人们强烈的好奇心。杜莎夫人蜡像馆模式可以概括为名人效应。环球影城是一个再现电影主题的游乐园,其中以多部大制作电影为主题的景点最受欢迎。六旗的发力点是满足人们寻求“刺激”的心态,以各式各样惊险刺激的过山车为最大号召。



目前,中国的主题公园数目超过2500个,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300家左右。国内70%的主题乐园属于亏损状态,20%的主题乐园处于收支平衡状态,仅10%的主题乐园盈利。文化主题公园成功者较少,基本模式是“文化旅游+地产”模式,以地产养文化。

中国文化主题公园的“痛点”主要表现为:第一,片面强调高投资额,认为高投入即高回报,但“赚快钱”并不适用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需要精耕细作。第二,强调商业、酒店、餐饮、演艺、旅游、养老、度假等综合要素的堆积,但没有哪一项真正有竞争优势,往往是低水平重复、盲目模仿。特别是缺乏文化教育内涵,商业属性大于文化属性。第三,以第一产业的方式粗放地开发第三产业,房地产开发是重中之重。第四,强调文化的独一无二性,因此模式很难复制。第五,卖点主要基于老百姓的“好奇心”。据统计,本土主题公园的二次消费在整体收益占比仅10%甚至5%不到,缺乏内容和衍生品的本土主题公园收益十分单一,主要依靠门票收入。第六,不仅缺乏内容,也缺乏创新。主题公园经营有一个价值曲线——最初开园时是高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流会下滑,此时必须有创新项目才能再拉升客流。很多本土业者缺乏创新,所以只能靠扩建或降价使客流回升。


我们的出路在何方呢?我认为应该打造中华文化旗舰项目,可以在南京、西安、成都等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打造本土文化主题公园。中华文化旗舰项目应在浓缩历史文化经典素材基础上,设立中国民俗与古村落版块、中医药与中餐文化版块、华人华侨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版块、“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体验版块等。其中,民俗要在“乡愁”上做文章,而且这也是外国人最感兴趣的内容。在这方面,韩国“乐天世界”的经验可供学习借鉴。“乐天世界”除娱乐设施外,民俗博物馆是其一大亮点。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即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由父母以及未成年子女组成核心家庭;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家庭结构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多为四代同堂等。


华裔设计师刘扬曾经在2007年出版了《东西相遇》一书,引起巨大反响。该书用简洁的笔画,用简单明了的图画向读者表现了中德两个社会的细节,比如两国家庭对待孩子的态度,人们旅游的方式,双方的审美观等。大部分都是人们的日常经历,让中外读者都能引起共鸣。这是一套关于中西文化对比的作品,红色代表中国,蓝色代表德国。


总体而言,国际社会包括西方国家对中国依然比较陌生(unknown),由此导致了对中国的误解(misunderstood)甚至担忧(worry)。曾经有一位加拿大官员主动问我,中国有多少人口?当我告诉他有13亿人的时候,他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反应,因为对人口只有3300万的加拿大而言,他们是无论如何想象不到13亿人是个什么概念。另一方面,有很多外国人用“谜”、“神秘”(enigmatic)等词汇来描述中国,他们感觉“越试图了解中国,就越不了解中国”,从而放弃了对中国持久学习的兴趣。所以,一些西方国家总是将中国描述为“一个陌生、奇妙的世界”,并用他们的想象来界定中国。


四、文化软实力与制度性话语权


20世纪90年代初期,约瑟夫·奈明确提出“软实力”概念,对国际关系研究带来新的变化:第一,首次将“软实力”提高到与“硬实力”并驾齐驱的位置,明确地将文化、价值观念、外交政策等因素视为“力量的另一面”。过去人们习惯于按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排序来划分实力,物质性的硬实力因素总是占据首位。软实力概念改变了人们对实力构成要素的认识,软实力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第二,提出了“软实力”的运用方式及其作用效果。奈指出“胡萝卜和大棒政策”都不是软实力(威胁和利诱,都是要迫使或诱使对方屈服),而软实力要发挥“同化式实力”,即文化观念的吸引力或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导向能力。以家长教导孩子为例,与其粗暴或利诱式地管教孩子做你想让他做的事,不如巧妙地影响和确立孩子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样,一个国家的强盛如果能够让人钦羡、仿效而不是引起敌视、畏惧,那么实现本国利益时就不必消耗过多的硬实力。


约瑟夫·奈


简而言之,硬实力是促使国家强大的,软实力是确保国家正确的。“软实力”是在国际事务中通过吸引力、而不是通过威胁或诱惑来实现自己所期望目标的能力。用简单的话说,“软实力”就是吸引力。


2007年,我去国外访问,对这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先进理念感受颇深。这个城市有一个国家公园,公园里有一个水池,一直以来这里生活着一种本地特有的鱼类,但是长得不漂亮,是一种“丑鱼”。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公园管理处出于善意,决定往温泉池里投放更多的具有观赏价值的美丽、昂贵的鱼种。的确,效果不错,池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当地居民偶然发现新来的鱼种食欲很好,什么都吃,而原有鱼种的食物却很单一,这样新来的客人将原有主人的食物一网打尽,致使原有鱼种大面积死亡。此时,当地居民要求公园管理部门必须做出回应。结果是,胃口不错、美丽、昂贵的新来者被捞出鱼池,逐渐又恢复了“一池水,一种鱼”的自然状况。这一“折腾”加强了当地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和认识,即生物多样性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以尊重自然界的本真状态为前提。


结果,这一件小事提升了这一国家公园的知名度,人们口口相传,甚至有人专门来到这里仅仅为了欣赏这“一池水、一种鱼”,因为游客从内心认同这一城市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秉持的文化和价值。所以,我们不能轻视“口口相传”的力量,因为这种力量能够使文化行走起来。文化是行走的经济,经济是可持续的美好,美好是认真展现的态度,态度是由内而外的文化。有没有文化,就是看能不能激发出一种与人分享的冲动。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来说,核心价值就是国家全体公民的信仰,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信仰,在笔者看来,就是一个人往下说有底线,不因别人做而做;往上说有追求,不因别人没有便没有。底线和追求之间的空间,就是人们的信仰。


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塑造价值精品,必须要厘清文化与价值的边界。文化的发力点就是生动与鲜活,价值的发力点就是深刻与共鸣,要打造“有文化的价值”以及“有价值的文化”。

作为城市精神,一定是这个城市最深刻的精神财富,是城市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但是,为什么大家都记不住了,因为这样的城市精神不够生动与鲜活。这类产品基本属于“缺乏文化的价值”。有一次,我到新疆塔里木油田调研,在茫茫戈壁中看到一块展板: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十四个字是塔里木油田的人生价值观,很多人看一眼,就会记一辈子,原因就在于该精品属于“有文化的价值”。


第二,要塑造价值精品,必须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中国有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外国人十分钦佩中国人的归属感——对家庭的归属感、对国家的归属感,他们认为,“谁说中国人没有宗教,归属感就是中国人的宗教,因为宗教就是解决归属感问题的。”在全球化时代,走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中国人到了当地,做的第一件事情,总是不约而同地“报平安”。这三个字是中国文化中大气而又优雅的内容。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其次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目前,国内宣传讲得比较多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认为,应对上述表述进行完善,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被成功转化,才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所谓成功转化就是将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好奇,上升到喜欢、欣赏、认同。


第一,在输出精英文化之前,要长期耐心地做好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传播与铺垫。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就要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第二,要重视细节,重视目标受众的需求与互动。人文交流是“通心工程”,是读心、暖心、攻心的过程,也是打造经济红利与文化精品的过程。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要从物理反应上升到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就是不仅要实现硬联通,更要实现软联通。

2000多年前,出现了一条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但这条路可不是人们修出来的,而是人一步步走出来的,为什么那个年代的外国人要披荆斩棘,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原因可能很简单,即那个时候的中国是有极大魅力的,有这些沿线国家最需求的东西:一个是有形的产品,另一个是无形的产品,如先进的文化、思想、理念、制度、价值等,甚至包括中国人眼中的精气神。


第三,要增强文化资源产业化与国际化的能力。一说到中国的文化资源,很多人就喜欢用三句话来描述:历史久远、独一无二、价值连城。但这三句话是有杀伤力的,所描述的事物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成为稀缺性资源,据此可以迅速积累财富,但容易造成人与人关系紧张、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其中,中国的文化资源足够多,关键是要通过资源的整合与转化能够严丝合缝地对接国际需求,在“必需品”上做文章。美国的三片文化、双H战略,值得我们借鉴,即美国最赚钱的是“薯片、芯片、影片”以及“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休闲娱乐+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优质教育”。因此,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注重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时至今日,令世界倍加关注的,已不仅仅是“经济的中国”,更是“文化的中国”。为此,我们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两点:

第一,刷新国家形象,为中国“解密”。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外宣传上,过于强调中国的历史久远、博大精深、神秘古老。神秘化就意味着会被边缘化。因此,我们要为中国“解密”。

第二,秉持“知行合一”,以“和合文化”提升国家形象。“知行合一”指提出良好的理念与在现实中践行此理念是同等重要的事情。中华文化崇尚和谐,“和合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对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已从根本上扭转了落后、贫穷的局面,但在国际社会“挨骂”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提升话语权,要打造征服人心的现实案例。今天,在国际关系博弈中,“治理”是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重要话语。治理的基本内涵是:多元主体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目标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笔者曾经参观过一个很小的城市,但这个城市体系了“治理现代化”的话语权。当地政府官员邀笔者参观城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在两条黄金干道十字交叉的地方却是一片废弃的工地。我很好奇,这个参观的地点很独特?

原来,10年前这里曾是一家干洗店,干洗店老板以很低的价格将土地和店铺卖给当地的一个商人。五年后,城市改造开发,该地段开始升值,商人想要投资建厂,但因资金不够需贷款,银行告知贷款前要先请第三方提供环评报告。商人请专业的环评公司去评估项目,发现土壤存在严重的重金属超标,原因是10年前干洗店出现了化学试剂的泄漏问题,污染了土壤。这样银行就拒绝给这个商人贷款了,还立即通报其他银行和工商部门,不能给商人开绿灯。没办法,商人只能四处筹钱请环境治理公司去清理有毒土壤。清理完毕后,商人高兴地来到银行,银行又泼了一盆冷水,要商人在限定的一年期限内连续出具四份无害报告(一个季度一份报告)。到时间节点上,商人发现土壤再次出现重金属严重超标的问题。原来十年前化学试剂泄漏太严重了污染了周围的整片土壤,其他店铺下面也有毒物质,而商人买的土地恰恰是一块洼地,周围的有毒物质很容易被雨水再次冲积到此。所以十年后的今天,原本“寸土寸金”的地块依然是一片废弃且正在治理的工地。但是,这片废地反倒成为这一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从此之后,每个土地购买者交易之前先要评估土壤(有毒就不买了),经营期间一定要呵护土壤(否则污染了土地日后将无法出售)。这就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典型案例,很多人慕名来到这个城市,因为他们放心这个城市的土壤、水、空气、食品、秩序,感到在这里工作生活安全、可靠、有预期。

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研究文化说到底是研究价值的,传播文化说到底是传播价值的,跨文化交流如果只是在表层做文章,是无法真正实现“通心”的。



给大家看我觉得最震撼的车牌,这是加拿大经济最发达的省——魁北克,但是车牌异常朴素,没有五颜六色的图案,上面只有三个单词,翻译成中文就是,“我记得”或“不要忘记”。我就很好奇为什么要把这三个法语单词放在上面呢,当地人说这来自于法语的一首诗:“我记得,在法国的百合花下诞生,在英国的玫瑰花下成长。”画面的意象很美,但是深层含义是什么呢?魁北克有700万法国殖民者留下的后代,而加拿大属于英联邦成员国,需要效忠于英女王。但在魁北克,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尽管距离法国万里之遥,但是自身文化的根在法国。所以,人们的情感由最开始的好奇,上升到对法国文化的欣赏和认同,这就叫有效传播。这样的文化是行走的文化,是“活”的文化。


最后,做一个总结,国家实力有三个层次来源:第一个层次是“地质圈”实力来源。每个国家在对外宣传的时候,讲得最多的肯定是描述经纬度、面积、资源、古迹等,基本属于有形可见的物理层面、地理层面的实力来源。比“地质圈”高一层次的是“生物圈”的实力来源,这个层次做的不是一件件具体的事情,而是要处理一系列复杂微妙的关系,最核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民生)。比“生物圈”还高一层次的是“思想圈”,就是在教育、媒体、艺术、文化、标准、规范、价值、亲情、信仰、追求等无形的领域发力。在人类社会中,越强大恰恰越无形,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强大,必须要在“生物圈”与“思想圈”层次发力。


“跨文化交流”五个字,“跨”的核心是激发一种与人分享的冲动,由此文化便能够“行走”、纵横捭阖。能够交流的“文化”一定是有温度的,不仅生动,更需深刻。“交流”的要点是相关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由此构建助益“通心工程”的人文格局。世界上有两种讲故事的方法,一种是人用嘴讲故事,另一种是人用行动去讲故事,而后者本身是在创造故事。跨文化交流必然是大道至简,简到一块车牌、一个公园、一片工地,这都是交流。目的是创造人文格局、文化条件,实现通心工程。


我的讲述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Q&A

1.北京是文化中心,前十八年我没感受到北京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样子,想问老师北京的文化怎么开始学习。

我是在山西上大学,那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场讲座,一位教授讲他游历塞尔维亚的一些细节:周末父母会自觉带着孩子去祭扫烈士公墓,很多逝者都是他们不认识的,但他们会把墓碑打扫干净,恭敬地献上一束鲜花;每天清晨,每一个店铺都很干净,因为店主人上班前都要重新擦一遍橱窗、柜台,这些细节展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需要我们细心感受、品味。我经常告诫学生,你们别老是呆在宿舍、自习室,最好骑上自行车把北京看看,看看北京的四合院,看看北京的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对文化的最好态度就是:在路上,多感悟。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很难同别人有效交流。


2.老师我想从两个方面进行提问,首先是外部的问题,我以前用假期的机会去美国留学,给了我一种直观的印象,外国的朋友其实是很喜欢了解中国的,但是目前根据他们对我们的提问,他们的认知仅仅是停留在一些刻板的印象上,当时到时代广场上玩的时候,放着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现在中国中产阶级的家庭和中国青年人的追求并没有在宣传片里完美的呈现,最近我们总在说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我们究竟要什么样的着眼点才能提升我们的实力。另外一个问题是习总书记说我们要提升文化自信,我们为什么缺乏文化自信,又应该如何提升呢?


很好的问题,现在有一个国家战略叫“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中国人讲究断句,六个字,断句断的不一样,目的和效果就不一样:第一种,讲/好中国故事;第二种,讲好/中国故事。就目的而言,我们显然追求的是后者,即讲好鲜活的中国故事。刚才你用刻板一词,用的很好。的确需要刷新国家形象、为中国“解密”。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外宣传上,过于强调中国的历史久远、博大精深、神秘古老。这会给外国人造成中国“难解之谜”的印象。神秘化就意味着会被边缘化。因此,我们要为中国“解密”。在这方面英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英国访问期间,英国外交部官员告诉我,他们希望将“傲慢”(arrogant)、“呆板”(stuffy)、“过时”(old fashioned)、“冷漠”(cold)的老英国,转变为“开放”(open)、“紧密联系”(connected)、“创造性”(creative)、“充满活力”(dynamic)的新英国。他们认为,如果总是强调英国的传统形象——历史主题公园,那么英国企业就不能从英国形象中获得促销资本。因此,中国也应该将一个开放现代的、朝气蓬勃的国家呈现在世人面前。

第二个问题,提文化自信不是因为我们文化上不自信了,中国人重视文化是来自血脉里的,到一定阶段会被充分激活。13亿中国人,包括6000万华人华侨,每个人手里都始终紧握一根蜡烛,这就是中华民族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文化基因,大家共同朝着前方的明灯迈进,即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老师您好您主要讲了文化活起来行走出去,这是需要人去做载体的,而人的这种意识是需要从小熏陶培养出来的,对我们来说的从小接受的是一种实用主义,而人文艺术恰恰不在这种意识里,当我们这一代对文化和艺术都已经没有这么深的感知,那怎么让文化更好的走出去?

问题很好,中国文化确实有实用主义的要素,“用”是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关键词,中国人经常说这个东西管用吗?能用吗?但是文化与经济从来不是隔离的、对立的,“用”不是贬义词。古人总是讲从文脉到商脉,找到文脉才能打通商脉。因此,对青年人来说,文化艺术不是奢侈品、附属品,而要成为生活必需品。从文脉到商脉,其实文化本来就有功利属性。今天,很多年轻人羡慕白人多漂亮:白皮肤、蓝眼睛、金色头发、高鼻梁。但假想,在唐朝,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们会不会纠结、难过自己怎么长成这样?他们会认为黄皮肤是美的,黑头发是美的。所以,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影响人们的美学和礼学。在西方经济强势的时候,人们把使用刀叉看做是时尚,每一道菜,都要换一副刀叉和盘子(洗的时候要用不少洗涤剂),这比中国人一顿饭只用一个碗、一双筷子,哪个更文明、更环保、更生态?今天,人们到超市买菜,基本上是一个物品套一个塑料袋,但之前中国人到集市,只拎一个竹篮子,哪个更文明、更环保、更生态?但是,在西方话语影响下,西方标准被普遍视作是文明的。今天,国际社会为什么如此关注中国文化?因为中国经济在发生深刻变化,如果我们国家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国人以及外国人会对中国文化更加亲近。



相关链接:

《全球事务与发展》等你来,新学期这门神秘的课不能错过!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你们要的全球事务课程记录来了!

智能时代到了,人类会退场么?《全球事务与发展》第二讲记录

世界地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参与全球公共事务吗?

理解当今的中国,越来越需要了解全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