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DT】美国NGO是如何参与对外援助的?

马俊乐 IDT 2020-09-17

这是国际发展时报第 238 篇文章

作者 | 马俊乐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有关非政府组织(NGO)在对外援助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成为各界共识,但在当前国内NGO管理日趋严格的背景下走出去,在国际NGO格局中寻得发展空间的相关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成形的案例微乎其微。不过,传统西方援助大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内学者也做了不少经验介绍,但大都从政府如何与NGO合作的角度出发,而具体到NGO该怎么做的视角较少。为此,本文基于美国三家NGO参与国际发展援助的经验做点介绍,以供国内有志于“走出去”的NGO参考。

1

瞄准政府援助的不足,寻求机会之窗

 现代发展援助涉及到不同主权国家的政治、外交利益,因而NGO要想参与到对外援助中来,首先要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考虑当前援助存在哪些空白或不足、可以做哪些改进,这样才能得到政府的许可和支持。

例如1961年成立的H队,是美国联邦政府管理的准NGO,它的成立背景是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争相拉拢新成立的亚非拉国家,但是由于美国长期的种族歧视、参与颠覆左翼政权、外交人员素质低劣等因素,导致美国的政府援助受到亚非拉国家的质疑[1]。而H队借助志愿服务的普适性和道德内核,超越意识形态、民族国家、文化、经济的差异,让美国利益得以深入到亚非拉国家,尤其是基层社区民众,成为美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1987年成立的B基金会,它得以进入国际发展援助领域,是因为弥补了政府援助在自然保护方面的空白。自1962年《寂静的春天》出版,自然保护工作开始引发B基金会的关注,然而包括发达国家在内并没有成熟的知识、经验和方案[2],但自然保护工作的核心区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由此美国人皮特·塞利格曼专注于发展中国家的自然保护,致力于自然保护的科学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功。

此外,2000年成立的G基金会在近十多年来迅速崛起,成为国际发展援助体系的重要主体之一,就是因为它引入商业慈善的理念,直面最棘手、最普遍、最急迫的贫困、健康等问题,特别是那些被政府援助忽视的、基础性的工作,以商业创新的方式增强援助的可持续性。

近年来,中国对外援助的规模、广度、深度都在迅速发展,而长期由政府单一主导的援助体系难以适应新的需求,带来了很多问题。援助的理念、机制、领域、形式、方法等多个方面都亟待改进完善,特别是对受援国基层民众的需求了解、项目创新、监测和评估、知识生产等方面,NGO都大有可为。

2

基于本国发展经验,拓展国际发展空间

相比于政府、企业,NGO具备贴近基层、灵活、专业等优势,然而要想被受援国认可,还需要有干货,即被成功践行的路径方案。H队、B基金会、G基金会等三家NGO,它们都有效总结、包装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H队承载的志愿服务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发展初期的宗教慈善服务,到社会福利法案出台、志愿组织的成立,志愿服务有力地补充了政府职能,缓解了社会矛盾和冲突,在美国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 

B基金会赖以生存的科学创新,一直以来是发达、现代化的标志,并直接塑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同于意识形态、文化等因素,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能接受、争议较少的领域。

G基金会的商业慈善的理念,与美国商业文化以及比尔·盖茨本人的经历密切相关,盖茨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拓者和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深信商业资本和技术的力量,由此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认可。

来源:网络

在当前国际NGO格局中,根植于西方文化和资本主义的NGO占据着绝对优势,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不断挤压着新的国际发展空间。中国NGO走出去,不可避免地要和这些NGO形成竞争关系。可喜的是,中国在数十年时间里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并迅速地崛起,积累了大量的发展经验,如减贫、农业发展、医疗卫生、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化、社会动员和资源整合等各个方面,对于同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有更强的借鉴意义。为此,中国NGO 应该基于长期的国内实践,在总结和传播中国发展经验上下功夫,进而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3

增强核心竞争力,以不变应万变

当前NGO参与对外援助存在很多政策瓶颈,导致更多地停留在概念层次,而政府之所以如此,除了长期的观念和机制驱使,更为关键的是当前中国NGO的走出去能力确实还较弱小。要改变这种局面,在加强政策倡导的同时,NGO需要强化自身的能力建设,用行动来说话。

H队虽然是由美国联邦政府发起和管辖,但随着冷战的结束依然保留下来,主要因为它在目标使命、管理体制、行动和方法等方面不断强化自身志愿服务的专业性、中立性和灵活性,在维护美国和受援国利益之间找到了平衡,扩展了合法性空间。

H队教育志愿者在马拉维项目中教学  / 来源:网络

B基金会成立之初,将全部工作人员派往玻利维亚、哥斯达黎加、墨西哥3个国家开展工作,重视科学、野外示范和田野,并在玻利维亚首次提出并实践“还自然的债”的理念,在短时间内迅速站稳了脚跟,也由此获得了美国政府的资助支持。

B基金会社区合作项目 / 来源:网络

G基金会作为一家年轻的机构,但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并在对非援助中开展合作,不仅是因为其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更关键的是它通过信托慈善的双轨制结构、日常管理的公司化、创新资本主义等理念确实改变了国际发展援助的格局,形成了新的思路。

G基金会与中国支持全球发展项目技术使坦桑尼亚农民通过手机获取与作物相关的信息 / 来源:网络

中国NGO 在国内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与政府、市场的互动模式,因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依然把着眼点放在政府政策上,导致实践远远地滞后。但事实证明,在国际发展援助的体系中,政府、企业、NGO是相互联系、但又相对独立的不同主体,特别是作为主体的独立性是其得以生存发展的关键。所以,中国NGO在参与对外援助的过程中,应该尽快转变观念,由国内/草根NGO向国际NGO转变,通过国际发展和南南合作来推动国内发展,通过维护全人类的利益来实现中国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刘国柱.和平队与美国文化外交[J].学海,2009(3).

[2]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Celebrates 25 Years of Groundbreaking Accomplishments[N].

EcoWatch,2012(1).https://www.ecowatch.com/pentagon-climate-change-2485164596.html

[3]高嵘.美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历史考察及其借鉴价值[J].中国青年研究,2010(4):108-113.

推荐阅读:

【IDT】深耕国际发展十年,为什么要设立南南农业合作学院?

【IDT】发达国家对外援助中如何与非政府机构合作?

【IDT】中国援外医疗队的挑战与建议

【IDT】“理想”还是“现实”?中国对外发展合作新模式探索

【IDT】西方对外援助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专家视点】李安山:关于提高中国NGO在外援及国际发展中的作用的建议

在国家相关部委和国际发展机构的支持下,学院作为高校国际化业务平台,旨在利用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种资源和学科优势,基于其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长期工作基础之上,在农业领域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型南南合作的落实。新学院四大业务板块为:新型发展知识生产、政策对话、人才培养和海外示范。该学院是开放性平台,希望汇聚该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南南农业合作的研究、政策和实践提供智识支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