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亚洲小国的教育奇迹:人均诺奖超美国德国,育儿经只有3个关键词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
比如,在我们亚洲的心脏部位,就有这样一个国家。人口只有800多万,大概是北京人口的三分之一,国土面积也大约只有两个天津那么大。
然而,这个国家,却是一个实力爆表的科技大国。
其科技之大,仅从一个数据就可看出:它世界贡献了超过2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论人均,它的诺奖得主数量超过美国、德国。科学家大概有4万人。
我认识几个做工业产品研发的朋友,他们谈起这个国家在军事、电子、计算机、医疗、生物、航空等领域的实力,经常是感慨万千。
这个国家是谁?你大概已经猜到了,以色列。
3个关键词:失败、自由和质疑
写这一篇文章,是因为我最近断断续续看完了周轶君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这部纪录片走访了芬兰、日本、印度等国家,深度观察了他们的教育情况。前几次,我已经围绕它,写了芬兰篇、印度篇的观后感,发在了阿呆爸公号上。
今天,再写我对色列篇的感受。
以色列于1948年复国,短短的几十年里,经济飞速发展,2018年人均GDP达到40799美元,超过了日本和法国。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以色列产生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呢?
《他乡的童年》就从教育的角度,解释了这个国度凭什么成为创新国度。
国家发展根本在于人。
从这部片子里,我总结出以色列教育理念的3个关键词:失败、自由和质疑。
这是以色列阿克发-阿亚洛克高中的延伸学院。
在这里,学生可以在正统学业之余来这里进行创新想法实践,可以组建自己的创新团队,可以将课本上的知识有效运用于现实当中。
某种意义上,它有点像中国很多大学里设置的“大学生创业基地”,给几间教室,挂几块牌子,有兴趣就去做点创业项目,失败了也不要紧。
这种机制非常重要,Green Start这样的教育机构的成立,也在为整个国度的创新机制提前育苗。
在“Green Start”学院,有96%的创业项目最后会遭遇失败的结果。但是无论是学校负责人还是父母都会对他们予以鼓励,正如其中一位少年CEO的母亲所言:
我认为每个人都需要知道如何应对失败。
我想,正是这种对失败的包容教育,形成了以色列人从努力到失败,再努力再失败,继续努力直到成功的良好创业素质。
以我的感受来说,中国人普遍对创业失败的宽容度还不够,经常会冠以自不量力、异想天开的嘲讽。
在以色列如果创业失败,投资者会给你更多,因为你失败了从错误中吸取了教训,犯同样错误的几率非常低,那么也就意味着成功的几率提高了。
这些小丑走到哪,就会给哪里对学生带来欢声笑语。这对于死气沉沉的学校来说,像是给在校的孩子们内心涂抹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看到这里,我真心羡慕,什么时候中国的学校也能有这样的“教育小丑”呢?
相信很多中国家长都有这样的疑惑,片子里以色列的教育家埃亚勒·德隆的教育技巧刷新了我的认知。
他完全把自主权交给了孩子,让他们自己感受界限在哪里,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以色列,有一些父母为了给孩子一个自由的个性化环境,甚至会组织起来,尝试建一所学校,让自己的孩子能够随自己的本性成长。
莫迪因市的纳达夫民主学校就是一个例子。
女儿在这里能够快乐的成长,并且吸引了当地许多家长选择这所学校,从一开始的少数学生到现在成为当地知名的学校。
家长们注重学业,但更看重的是孩子是否能在学校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在中国,学生家长自己合伙开一所学校?那大概是天方夜谭吧。
但实际上,作为一个酷爱看书的民族,以色列人却常常质疑权威。
他们在表达质疑时有绝对的言论自由,而且还会被鼓励提出自己疑问。
代表权威的老师、父母或上级不怕你抬杠,只希望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敢质疑,这一点对于思维创新和团队提升来说,非常重要。
它强调的是以色列人大胆、诚实、直率的个性。
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提出自己的疑虑和上级辩论,上级也会通过短信、邮件等形式来询问下属的想法,并鼓励下属说出自己的观点。
个人主义时以色列社会最尊重的品质,大多数人不崇尚权威,你可以嘲笑任何东西。
这让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教育理念下生发出的特色学校,构成了以色列复杂的教育系统。
在这一点上,看完《他乡的童年》,想到我家孩子阿呆现在三岁多,我日常的一些教育,就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够。
比如说,逛超市,给孩子买零食,阿呆说:我想吃这个。我看看,就觉得不行,不给买。
买衣服,阿呆说:我喜欢红色的。我看看,就觉得好丑,不给买。
买玩具,阿呆说:我要超级飞侠。我就说:家里已经有好几个超级飞侠了,不行,换一个!
这些错误,中国的爸妈犯的不少吧。总是操心太多,总是一种代替孩子思考的“为你好”,太过有控制欲,而忘记去观察、去尊重孩子自己的喜好。
更难得的是通过日常生活的一点一点,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选择。
PS:附上以前写的《他乡的童年》文章后台回复“童年”两字,即可观看《他乡的童年》纪录片
1.印度为什么有前途?我在这部与孩子有关的纪录片里找到了答案
2.没学区房、没考试、没竞争,看完这部9.1分的纪录片,我沉默了
#阿呆爸#精选文章
▼
真实育娃 | 观察思考
阿呆爸:一个80后奶爸,不错过孩子成长每一步。添加我的微信:adaiba520,一起成长,在日常里洞见真相。公众号:阿呆爸(adaibaba520),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下方“在看”
不错过孩子成长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