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新县:乡村建设如何推动县域转型升级?

张颖 乡创联盟 2022-04-21


以美丽乡村为契机,通过资源整合、政府主导,全方位布局“新产业(体育)带动、互联网助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文化提升等”乡村发展战略,4年实现全县脱贫,1年冲进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河南新县,绝对算是县域转型与乡村建设结合的典范。


 

作为“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副总指挥,新县朴店乡村建设总指挥,王晓艳用6年时间在新县一线操盘,推动新县县域转型升级。期间她被问过最多的问题就是:“新县的成功可以复制吗?”、“新县有哪些经验性的东西可以输出?”

 

“我在中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是一个特例,没有复制的可能性,但我建设新县的方法是可以指导很多地区以县域为单位做乡村建设这件事。”这,就是王晓艳给出的答案。


 

缘起公益


2013年8月1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北京绿十字和新县政府共同发起,正式启动了“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

 

偶然的机会,王晓艳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进来。她第一专业是路面与桥梁设计,能看懂设计图,可以跟规划设计的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大学期间还修了新闻学,做过记者,在中关村工作过,对互联网和宣传有着丰富的经验;毕业后读商学院,学制片人,因而更容易用全面系统的思考来完成对某件事情的定义。作为中国严格意义上第一批“驴友”的她,对地方旅游发展特别是文化发掘定位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在新县,王晓艳开始作为普通志愿者筹备会议、参观村子、评审设计方案,那时她并不知道这些村庄漂亮在哪里,真的建设起来会是什么样?后来被政府聘任为常务副总指挥这个职位,才算真正开始在一线参与乡村建设,也看到了中国乡村的很多问题,意识到:如果仅仅以设计师的视角来建设乡村,在某种意义上限定了村庄的整体发展方向,只有把乡村的美丽变成生活常态,并且提升到一定高度,才具有可持续性。


 

县域整体发展理念

 

中国许多乡村建设的案例都是在彰显村庄的影响力,如:通过设计师建设民宿和改造农家乐,来提高农民收入。但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搞农家乐搞民宿,而且可复制性太快了,未来会引起激烈的同类竞争。一个地方只有在不同产业的互相配合之下,做到整体规划,才能引领未来一系列的发展。有的偏向于景观、有的是采摘,有的是民宿,有的是文艺,有的是手工。仅有一两个村庄或者一两个民宿得到发展,并不是乡村建设的真正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城乡之间的差距变小,让城乡之间的发展互通有无,双向支持才是最终的目的。

 

在新县操盘期间,也遇到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部门之间的壁垒,在政府班子的支持下快速突破壁垒,是王晓艳成功操盘、为新县带来经济流量、政治流量的关键一步。


 

她很快就将乡村建设融合到县域发展的版图里,把它作为政府整体工作里的重点来抓,将多部门联合、多个行业发展纳入规划。在前期“一城三县”规划的33个试点村庄里,王晓艳主建设的有5个,她希望通过这五个试点,在全县统筹之内告诉大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固定的模式,乡村建设的重要性是让百姓安居乐业,乃至最后有税收。


 

对于任何一个地方而言,做规划做方案,都不是难事,难的是将最简单的方案和规划,真正的落地生根,而这个方案不是凭借专业和经验做出来的,而是通过对这个地方的调研,了解,做出来,并且在长期的一线建设中逐渐完善和提升的。


 

“行使政府权力来全力推进乡村建设工作”

 

“我不是政府的人,却被赋予了极大信任,可以对所属项目的各局办委和乡镇党委书记提要求,甚至在质量上有权力做决定。如果说是专家,我又不是设计师,却涉猎了和新县乡村建设所有的工作,乃至顶层设计和其他领域,并且有一定的话语权,在西河和丁李湾等项目建设过程中也起了主导作用和有决策权。”

 

对政府而言,王晓艳是专家,能指导政府项目落地,对专家而言,她代表政府,组织专家进行资源的匹配,并完成政府和专家之间的协调。


 

“我们很多干部知道自己是从群众中来,但是不知道怎么走到群众中去。”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入基层,王晓艳充分认识到,中国农民对政府的认可并不是依据法律、权利或地位,而是他们心中的理儿。他认你,你怎么都行,但是他怎么认你?你得真正的公平、公开、公正的做事,而且愿意说真话。群众的眼睛的确是明亮的,虽然他们根本没评价干部的机会。


 

同时她也看到中国政府的不容易,很多中国政府官员长期在政府体系里工作,最初学的专业跟现在的建设相差甚远,因而在筛选专家的时候,处于对地方和项目的负责任而且安全的前提下,首先要考虑“大帽子”和“大牌子”,即名校和名教授,但这两者在行业里不一定是真正能做实际工作的人。

 

成功架起各方力量的桥梁,王晓艳说这得益于新县政府并非一言堂的工作机制,也在于她真的把“鸡毛当令箭”,是一个说真话、真做事的人,也是一个对别人担责也负责任的人。


 

政绩、成绩和功绩

 

第一个试点村庄工作是最难推进的,当时河南省有美丽乡村的建设资金,省、县、试点专项以及各部门的专项资金对村庄支持力度都非常大,王晓艳工作团队秉持着“真正对那片土地负责任”的态度推进建设。当村庄建设取得一些成绩、村庄及其乡镇党委书记总是被表扬的时候,其他乡镇很快地就效仿。王晓艳据此提出了乡村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和行动方式:政绩、成绩和功绩。


 

“我觉得政绩非常重要,我们用政府的钱,和政府的干部一起,为当地做很多事,提政绩应该是光明正大的事。政绩并不是形象工程的政绩,而是为了地方发展奠定的基础。不能为发展做基础的政绩,是无用的政绩。地方的发展是成绩,这个地区真正发展起来,它就会在未来变为历史的功绩,这才是我们做政绩的真正初衷。我相信很多政府资金的给付和大政策的配合,应该也会认可我们这种思考和行动方式。”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体育产业开始切入

 

在新县的产业规划上,一开始王晓艳跟新县农办一起进行“一村一品”的摸底。发现新县的农产品品种多、质量好,但产量小,很难规模化,而新县的生态环境很好,又是红色资源区。她就想到以整个县政府和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做背书,联合打“生态牌”和“红色牌”,吸引高端人群进来,建立新县整体区域品牌。

 

做体育产业,也是为了吸引高端人群。在2014年,中国的很多中产已经开始了对体育运动的疯狂崇拜,比如马拉松、越野等,王晓艳恰好是玩越野的那拨人,她敏锐地察觉到,新县负氧离子、整个空气和地域环境特别适合作为大城市的“后花园”。大别山体育公园的基础条件就基本涵盖了自行车、皮划艇训练、跑步、登山、攀岩等项目。


 

“大多数县城里的人可能还没意识到,体育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我们做得早,可能是因为我们小圈子里的认知。我们做了河南省的第一个越野赛。”王晓艳带领新县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中国目前还没有“以体育产业为重量级经济收入”的县城,人们还没意识到这会是一个窗口,王晓艳最初的规划是在5年之内将新县的越野大师赛打造成为进入UTMB排名的金牌赛事,然后以此为核心,建立一个类似霞慕尼那样的体育胜地。

 

 

今日新县:最大的困难还是人才

 

2019年,新县县域建设的案例被行业高度评价与报道,这也让王晓艳开始思考新县的县域品牌的升级路径。


“乡村确实太需要人才了,虽然有很多返乡青年,但以他们个人的力量去做乡村振兴,挺难的。”

 

真正地做乡村建设,先不要提“情怀”。只有经历过三个阶段,才可以说自己的确有点情怀。第一就是兴冲冲地去了;第二是无论遇到什么要挺得住;第三是舍不得,梦里都是村庄,都是想着怎么让村民过好、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好。这才证明真的是对乡村产生了情感。


 
真的在乡村长大的人也未必了解乡村。进入村庄的人,是管理者、引领者,也是建设者,不要把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当成光宗耀祖的一件事,而是用做企业的心态,真正地去发现并引导当地发展,从一个小点开始,做撬动发展的布局,这才是最重要的情怀,才能打好乡村振兴这张好牌。
 
乡村需要这样的人才,第一是掌握某种行业的资源,无论是技术还是人脉,可以把当地的好产品卖出去;第二是具备真正的现代管理能力,并且熟悉人情往来,知道怎么跟村民和乡镇干部打交道;第三是知道大形势,又能够从小处着手慢慢做大。

 
6年的新县发展路,王晓艳总结出了三个县域转型乡村建设关键点:形成领导班子的共识、完整有序引导百姓和基层干部成长、找到合适的专家队伍。
 
未来,王晓艳希望成立“行动学院”,培养更多的县长、县委书记,让他们意识到乡村振兴是重要一环,乡村工作能赋予当地更多优势产业。关于新县,王晓艳也一直在筹备出书,希望将新县的“县域升级方法”体系化输出。(本文图片部分来源嘉宾、部分来源网络)
 
 
如果你想对“河南新县”了解更多
或者想要链接这个资源
欢迎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中国乡创地图案例

乡村振兴战略启动第二年,我们倡导立足国内实情、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在县域视角、三产融合产业视角、多方参与主体协同共创视角下去系统思考统筹实施,SMART乡创学院将以乡创地图为载体、乡创峰会为媒介、共创工作营为工具,聚焦国内外最具引领性、实操性的资源,搭建行业生态链大融合的生态圈、融合剂、催化剂,聚众智众力赋能乡村振兴,致力于创新引领,为乡村振兴实施主体提供顶层构架、咨询、培训、品牌、推广和资源导入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点击关注乡创联盟,为乡村实践者赋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