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9月2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这本书真的教人杀人了?作者都懵了

2017-01-14 波叔 bookface

先说个事。

昨天波叔写了刚过112岁生日的周有光老先生《他用112岁的人生,活出了别人的好几辈子》,今天就传来了周先生去世的消息。

怀念之余,波叔庆幸自己在周先生仍在世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让更多的菠菜了解一位伟大人物。

波叔不是未卜先知,只是想和你们分享这个世界的精彩与复杂。

好了,言归正传。

1月12日是“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去世41周年的忌日。粉丝都亲切地叫她阿婆

根据阿婆小说拍的那些电影是波叔美好的童年记忆,《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所以今天必须得聊一聊阿婆。

阿婆的生平就不多讲了,波叔最感兴趣的是她小说里最常见的作案方式。

不是开枪,也不是用刀子捅,而是:下毒

几乎她的每一部小说都离不开毒药。波叔给大家列一下阿婆最爱用的毒药TOP5:

1.砒霜——效果显著,死亡率高,基本没解药,但是容易被发觉,而且名气太大,使用太多,发作太慢,没有个性。

2.吗啡——中招者比较安详,痛苦较少,平时还可以当毒品,波叔可没试过哦。

3.氰化物——快、准、狠,几秒钟之内就死,连解毒药也可当作毒药使用,令人防不胜防。

4.生物碱——效果显著,但气味难以掩盖,发作也慢,中毒者反应太大,容易被发现。

5.镇静剂&麻醉剂——效率不高,死亡率没到百分之百。

阿婆在作品中对毒药描写得细致入微,出神入化,堪称“辣手毒王”。

可是有一次,她碰上了一件连她自己都尴尬的事。

这是一张1962年英国某报纸的新闻,最上面那行大标题的意思是:14岁男孩面临布罗德莫精神病院监禁15年。

这个男孩叫格雷厄姆‧杨(Graham Young)。

他干了一件事:给自己的家人投毒,造成一死两伤,继母直接死亡,父亲和姐姐中毒入院。

舆论普遍认为:是阿婆的书教会他用毒药杀人。

先不管阿婆是不是躺枪,且看这桩案件的来龙去脉。

格雷厄姆的生母在他出生3个月后就去世了,父亲又对缺少母爱的他不管不顾,造成他性格非常孤僻。

后来父亲再婚,一家人住在伦敦尼斯登城郊。

格雷厄姆与继母相处得很不愉快。他很少呆在家里,平时就泡图书馆,阅读医学文章,或者写诗。

11岁的时候,为了奖励他成绩优异,父亲送给他一套化学实验装置。

他对这套装置特别痴迷,没事就弄来弄去,还研究起毒药来。

刚开始他只是毒杀老鼠、虫子和植物,很快就摸清了各种毒药的药性。

如无气无味的,人体如果吸收一定的量,会对神经细胞造成极大损伤,症状是手指麻木、口齿不清和嗜睡。即使是微量摄入,也会在人体内积累,在两到三周之后达到致命浓度。死于这种药品的受害者看起来就像是死于脑炎或癫痫。

只在动植物身上试验,格雷厄姆觉得不过瘾。他开始拿身边的朋友来试验。

他在学校有个好朋友,名叫克里斯托弗。有一天,格雷厄姆给他一块蛋糕,克里斯托弗吃完后不久便感觉腹痛。

还好没什么大碍,痛过一阵就慢慢恢复了。

你们都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对不对?

熟悉用量和反应之后,他开始拿家人开刀。

1961年,格雷厄姆的父亲、姐姐和继母相继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起初父亲也怀疑过他,但他死不认帐,父亲也拿他没办法。

有一天,继母莫丽突然倒在花园里,被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父亲和姐姐没死,只是继续恶心呕吐。他们的家庭医生找不出原因,可也没往中毒想。

就这样拖了一年时间。这都弄成慢性中毒了。

本来是不会露出马脚的,可格雷厄姆到底是个孩子,他竟把毒药带到学校里炫耀。被老师发现后通知家长,这才查出这家人生病的原因。

整个作案手法,实在令人毛骨悚然。

格雷厄姆用的是一种叫的元素。他一点一点把锑加到家人喝的茶水里面,这么少的量不会致死,只会引起恶心呕吐。

继母之所以会死亡,是因为在她倒下的前一天,格雷厄姆把放到她杯子里的锑换成了另一种元素:

铊元素长这样:

铊在中国也是大名鼎鼎,因为20多年前的“朱令案”。

清华才女朱令离奇中毒,后来她的同学借助当时还不发达的互联网向全世界求助,从而确定中毒原因,但至今凶手仍然逍遥法外,案件已经宣布永远无法告破。

是的,毒害朱令的就是铊元素。

而格雷厄姆的继母可能是英国第一个铊中毒死亡的人。

很丧心病狂是不是?

可你拿他没办法,他还是个未成年人,判不了刑。

干出这种事,铁定是心理有问题,于是法官判他进精神病院待15年。

14岁,正处于青春期,是性格塑造最关键的时期。在精神病院生活,这就相当于用最扭曲的环境,来矫正本来已经扭曲的性格。

果然,精神病院也消磨不了他对毒药的热情。他在精神病院里还自己种植草药,提炼毒素。

1971年,不知是格雷厄姆太会演戏,还是专家烦透了他,他们竟宣布格雷厄姆痊愈了。

放虎归山。

走出精神病院的格雷厄姆正是23岁的大小伙一个。8年的精神病院生活,把他锻炼得更加……变态了。

他在离家不远的一家摄影器材厂找了份仓库保管员的工作。

大多时候没什么事干,老板正好让他打打杂,端茶递水。

5月上岗,刚过了一个月,从6月起,厂里的员工就感觉身体不对劲,这也疼,那也麻。

格雷厄姆的上司鲍伯感觉身体不适。可他刚好外出一趟去度假,这段时间里身体慢慢恢复,那些症状也自动痊愈了。

鲍伯以为是工作太疲累,休息一下就好了。一回到岗位上,没过几天,鲍伯又开始手指发麻,双腿发抖。

他被送进医院。8天后,一命归西。

医生说他死于支气管炎。你信吗?反正波叔不信。

与此同时,厂里越来越多人请病假,眼看就要瘫痪了。老板弗雷德只好出来亲自主持局面。

格雷厄姆继续当个好员工,天天给老板泡茶。

所以有些人啊,不要再指使实习生买咖啡了......

12天后,弗雷德就去见上帝了。

大家都以为暴发了什么流行病,人心惶惶。老板都死了,还干什么活?

政府派来医疗官员开大会,安抚员工情绪。

戏剧性的一刻发生了。

格雷厄姆的虚荣心又犯了,竟然站起来提示医生:

医生,瞅这情形,会不会是重金属中毒,比如铊啥的?

爱作死的人拦都拦不住。

医生一惊:好小子,你一个打杂的,是不是知道得太多了?

开始调查他的背景。很快就真相大白了。

警察在他的房间里搜出了一本笔记本,里面详细记录了所有的投毒信息。用什么毒,用量多少,症状如何,等等。

虽然当时死者的尸体已经火化,但医生还是从骨灰中检测出了铊元素。

在证据面前,格雷厄姆供认不讳,他说:

(投毒)对我来说就像染上毒瘾一样,只不过吸毒的不是我。

1972年,格雷厄姆被判终生监禁。他被起了个外号:

茶杯投毒者(The teacup poisoner)

对他的那场审判轰动整个英国,人们纷纷联想到阿婆的小说《白马酒店》,怀疑格雷厄姆就是从小说中得到的启发。

事情实在是太巧了。

第一,经病理学家研究,除医学专业书之外,《白马酒店》是当时对铊元素描述得最详细的书籍。

第二,《白马酒店》于1961年出版,就是在那一年,格雷厄姆开始他的投毒试验并毒死了继母。

当年阿婆已经81岁了,她对媒体表示,自己的作品也许真的启发了格雷厄姆。

她的丈夫则说:

我也想知道这年轻人有没有读过小说,有没有从中学到过什么。

但是格雷厄姆本人却对这本小说只字未提。波叔想,像他这么虚荣、求关注、爱耍存在感的人,才不肯承认自己向阿婆学过几招呢。

1990年,42岁的格雷厄姆因心脏病在狱中去世。

关于他投毒的灵感是否来自阿婆小说这个迷团,永远石沉大海了。

1995年,英德法三国合拍的电影 《一个年轻投毒者的手册》上映,格雷厄姆就是主角的原型。

巧的是,就在差不多的时间,在清华大学校园里,“朱令案”发生了。

小菠菜们肯定又要问:阿婆的小说到底有没有真正启发过现实的犯罪行为?

波叔只能说,文字的价值向来是深不可测的,人的潜力亦是如此。

阿婆的作品本身并无善恶,存有善恶的是人心。

同样一本书,坏人拿在手上可以当凶器,好人拿在手上可以当解药。

看你怎么用。

想读阿婆那本有人读了害人、有人读了救人的奇书吗?波叔找了最新的一个版本《灰马酒店》,想读的点击阅读原文就能购买。

波叔说:

魔非魔,道非道,善恶在人心。


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发出重重的叹息。


◆ ◆ ◆ ◆

2016波叔推荐过的电影

◆ ◆ ◆ ◆

西雅图夜未眠

你的名字

萨利机长

海蒂

魔戒

了不起的盖茨比

蝴蝶君

Rosetta

野蛮入侵

127小时

人生七年

西部世界

攀登梅鲁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