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瘦、漏、皱、透 | 太湖石

案上雲煙 2020-02-17



太湖一带,江南雅风。


人文的滋养让石头都柔了许多。


时间带给了石头的沧桑皮壳,太湖水则洗去了太湖石不少的刚性。


良匠好工。


竟有玲珑巧意,不失天真逸趣。



年少,尚不知石头的味道。


及到有了些阅历。


明白了。


石不能言最可人,太湖石地缘乡亲,尤甚。



中国古代赏石之气息即是古代文人的文化人格之气息,静心养正,与天为徒,以古为徒,循章观变,正心在中,定能万物得度。

其中,太湖石可谓是文人审美的完美集合。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太湖石有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园林名石。


太湖石在水中者为贵,岁久被波涛冲击,皆成空石,面面玲珑。

——文震亨《长物志》


太湖石千姿百态,讲究瘦、漏、皱、透,这种标准脱离最世俗的物质观以及人为制定的大众审美观点,单纯以眼光和修为的高度,去欣赏一块石头的哲学美感,这种深度的品味决定了太湖石的艺术分量。


瘦是指观赏石体态纤瘦,形状怪异却不失挺拔,整体线条清晰明朗。

古人认为太湖石之瘦可为“瘦中见奇,奇现筋骨,骨有坚贞,坚贞出神,神中凝气”。

虽清瘦嶙峋,却铁骨铮铮。

太湖石的“瘦”同样如此。

形如美人之婀娜、状若勇士之有力、似山川之磅礴、如百兽之形似。



漏是指观赏石体态玲珑,溶洞贯通;石体嶙峋,连环透空。孔穴曲弯,空髓网布,纵横交错,孔隙相通,一窍焚香,孔孔出烟,香云环抱,恋石不去。

这种石头虽然玲珑透空,却变化多势,灵气十足。

或游龙之灵动、或如彩云之多变、或如骏马之飞腾。但总体谦和乖巧、灵气十足。

正向著名藏石家沈均儒先生所说的那样:“石不能言最可人。”漏便是灵气之体现。



皱是指观赏石体态起伏,时隐时现;石体凹凸,线条若明若暗。

“皱”的本意是皮肤松弛而成的纹路,用到赏石上应指石体层叠交错、沟沟壑壑而形成得皱褶。

皱褶起伏变化无论大小,其弧线、弧度应自然,不可间断,与石体落座的角度要顺势,不可杂乱无章。

这样的石头特征体现着“变”的美感。



透是指观赏石石体玲珑剔透,表里如一;体态纹理纵横;石质细腻洁净;但一块好石,即使洞洞相通,穴穴相连,形如龙门石窟,未有一个洞穴穿石而成孔洞者,也不符合“透”的标准。

“透”的标准很多,比如与石体的比例要求恰到好处,协调合理。一块奇石洞孔虽有,但仅可容针,不可称其为“透”。



据说,验证是否上品的太湖石,只要在其中一个涡洞中浇水,会自然从其它涡洞中流出。

这样一来,一块石头就可以接收、贯穿天地的灵气,自然也就活了起来。



宋人李弥逊《五石》中云:

“今一旦得是数山,坐四方之胜,岂不幸欤。吾将寓形其间,而与之俯仰上下。不知我之在丘壑,丘壑之在我也”。



此种“物我两忘”的审美意境,使赏石便是修心的一种形式。

太湖石的变化万千中,浓缩的是一个大千宇宙。


喜欢收藏传统赏石的师友

可以添加翫石的个人微信:ccjd003


往期回顾


無石不秀,無蒲不雅寂寞了2000年,只为懂她的人宋词里的中国庭院,真想住进去!美极致的水墨中国。正在消失的中国古建筑,美得惊心动魄!世上有一种房子,只有中国人最是喜欢。旗袍美人,真养眼!中国大地传来6张照片,震惊世界!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不可居无竹回乡下造个院子,陪你慢慢变老!秋雨,是一夜流泪的诗山间清泉,石上流,美到心醉!原来真的有天堂,太罕见了!三生,一宅厚道是装不出来的(深度好文)中式,我的最美话题院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 有个小愿,便是小院灵隐寺内一幅对联,已写尽了人生!

温馨提示:本号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投稿/咨询/交流/合作 请后台留言


最后,推荐您读一套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商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