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赖不一|我印象较深的十本书

2017-01-21 赖不一 读书识小录
我印象较深的十本书


1《晚清人物与史事》,马文忠著



马先生名气不响,但是个老实做学问的人。几十年的研究,不过出来这么一本薄薄的论文集,自然干货很多。这是耐心和认真的结果。

他善于利用当事人日记,将近代史那些大事件,写得曲折动人,扣人心弦犹如悬疑小说,但叙述的推进,是严谨缜密的,史料亦扎实可靠。相较而言,茅海建利用奏折较多,读来反而枯燥了许多。

比如,他透过当时的一些官员的日记里披露的信息,大胆却又可信地指出:光绪大概的确是病死的。毕竟,光绪在死前,就有许多症状了。光绪和慈禧的关系,仍是扑朔迷离的,但到后期,应有所修复,慈禧大病,或不至死,大概是光绪死讯传来,她一时激动,反而加速病情,最终在同一日,和光绪去见列祖列宗了。

全书最出彩处,是通过数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厘清了康有为、张荫桓、翁同龢之间的关系,这是作者历年研究最有意义的部分。其称:康氏骤然进用,全拜张荫桓,在援引康氏上,张始终欲借重翁,共担责任,并得到光绪帝认可。但遭翁拒斥。政变后,康持翁荐说,是为了借重,提升自己的政治身份,张也将荐康责任推给翁,是为了减轻自己的政治风险,而翁之政敌,如刚毅,又乘机罗织,意欲将翁打入康案。在这场多种力量介入的政治斗争中,可以说其他人都各得其所,唯有为慈禧所敌视的翁,屡遭打击,成为牺牲品。“然而,历史的辩证法却再次显示了它的神奇:当真正的荐康者悄无声迹地被淹没在茫茫历史中的时候,维新第一导师的桂冠却为翁氏赢得了后世的普遍敬仰。这大概是时人与今人始料未及的。”


2

《无止境》,扎加耶夫斯基著



大概在十年前,在豆瓣上读到了扎加的诗,——记得那是黄灿然翻译的,——就被深深吸引,反复诵读之余,还手抄了数十篇。

吸引我的,自然是他诗歌所呈现出来的文字优美、短促有力,而余味无穷。他写战争。写波兰。写日常生活。诸多平淡的细节,被他所关注,用诗句凝固下来,形成一副奇异又充满哲理的风景。那时便期待他的诗集的出版。

后来,陆续在李以亮的博客上读到他的诗。觉得这才是一个诗人,生活处处都能入诗——他总能从寻常的事物中,发现和挖掘出新的意义。他的祖国,他的时代,他的身份,都有着一种奇异而迷人的力量,让他很自然地深刻着。

这本书出版之前,黄礼孩就出了两本他的诗集,印刷更精致,纸质更好,但是非正常出版。这两本书,我都购买了,放在床头。晚上睡觉前,随手翻翻。

这几年,真是有福,不断有期待的诗人的诗集出版或者重新出版。可惜,心境不一样了,时间也少,只能晚上读一读。这本书其实是黄礼孩编选的李以亮译本的节选,我个人觉得,非常值得一看。深邃,优美,哲理,这是波兰诗人的特点。

3

《秦崩》《楚亡》,李开元著


这是以后,我会给孩子看的一套历史书(后面还会出《汉兴》)。它很好看,故事性很强,但又耐人寻味,启发心智。作者本身就是个历史学家,一方面,他对史料的使用很是严谨。与此同时,他对枯燥的论文写法,又觉得生厌,于是有了这种融合了文学笔调、旅行体悟及悬疑故事的新写法。作者通过行走在那些发生过历史事件的大地上,一方面是去实地勘察,另一方面是和古人对话,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困局中。

书中有很多生动的细节。一开始让我生疑,可靠吗?但的确,文献有记载。当然,有一些事情,比如,韩信说陈造反,以及过樊哙处说的那些话,难免让人怀疑,这些私人对话,司马迁怎么会知道?其实,韩信被捕后,不是一下子被杀掉,而是经过了一番审问。也许,是案卷记载过的。这些东西,后人是看不到的,但司马迁未必看不到。他看过了,于是记载了在史书上。后人没看过,自然生疑,却忘了司马迁的严谨。

这两本书,我买了台湾版的,今年出了大陆版,有所修正,还加上了注释。我觉得这样更好,读者有兴趣,可以也去翻翻作者参考过的那些书。在我看来,《秦崩》写得好一点,《楚亡》差一点。我最不满意的是写韩信。写不出可信度。韩信是一直跟随项羽身边数年的人,他通过观察,知道他注定不能成就大业,于是离开。一个熟悉自己优缺点的下属,投奔敌方阵营,最后能给自己致命一击,也就自然了。不过,读过曾国藩的一些读史感想,可知,韩信打的那些仗,在有军事经验的人看来,什么背水一战,半途而击,上流堵水一类的,如同儿戏,不可当真的。很可能,是司马迁不太熟悉战争过程。当然,也有可能,在当时,韩信还是一个敏感的字眼,他的许多事迹,出于政治需要,很可能被刻意抹杀掉了。司马迁苦于材料不足,只能想当然,从听到的一些实际结果,以及从《左传》里拿些材料,来“想当然尔”。可惜李先生竟然没有辨别,对这些事迹,毫无怀疑地大胆使用,津津乐道。这是不足。

《楚亡》对项羽的性格分析,不甚到位。我看过分析得最好的是张大可的《论项羽》。《秦崩》好很多。政治强人往往死无葬身之地,从秦始皇到今天,不都是如此吗?赵高挟尸要价,逼迫李斯,改变秦始皇的政治遗嘱,更换接班人,跟2011年的法拉利车祸事件,不也是很相似吗?

4

《张爱玲学》,高全之著



今年关于张爱玲的书,值得一提的,有张自己的作品《少帅》,刘绍铭《爱玲说》,陈子善《张爱玲从考》,以及高全之的这本书。除《少帅》外,其他几本,我都翻过了。高全之的张爱玲学,在我看来,是当中最好的一部。他和陈子善是不同路数的,陈是张的“未亡人”,是蓝翔技术学院毕业出来的,专事挖掘出土工作。高更像是一个解语人,专门解读张爱玲的小说。他的文章,对我有启发。他的路数是文本细读,我觉得是对的。一篇好的小说,完全耐得住解剖。我因为准备写点张爱玲的论文,苦于没有突破口,他给我打开了一扇窗。

他对《封锁》的解读,极妙。那个车上的少女,有张很深的影子在。作为情场老手的胡兰成,窥破了这点少女情怀,直接杀上门来。张活成了一部《传奇》,但生活的底色,却是《封锁》。张是极其缺乏父爱的,所以她总是喜欢上比自己大很多岁的男子。

高全之分析《秧歌》,也不错。对版本、文字差异,皆注意到了。艺术气质,艺术追求,都有点破。稍微让我不满意的,是他比较阅读《第一炉香》和《金瓶梅》,有点对张爱玲“强人所难”,可谓“欲求其深,反失其真”了。

高的《张爱玲学》,台湾版已经出到第二部了。漓江出版社引进的,只是第一部。稍憾。有他的书在,读张爱玲,可以感受到文字背后的许多东西。这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5

《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吕迅著



这本书有很多劲爆材料,大概作者是个无名的年轻小辈,审查上不细密,反而轻易出版了。比如,书中比比皆是苏联如何明里暗里通过武器援助来武装我党,壮大我党的军事力量,帮助我党夺取东北的史料。同时,作者也引述了不少资料,明确指出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国时常以不卖武器为挟,逼国民政府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和我党和谈,导致国军常常武器弹药接应不上,成了无牙老虎。两相对比之下,国共双方的力量消长,就不难明白了。

说到底,国共不过是美苏在冷战初期大棋局中的两枚棋子。妙的是,苏联通常是只做不说,美国却往往是只说没做。所以国军反成了靶子,常常处于舆论的下风,成了毛主席口中的全部美军装备的王牌军,却捞不到太多实际的好处。毛是善于读历史的,知道中国历史里,依靠北方的慈父,当儿皇帝的,那是常有的。所以他通常都是不客气地跟慈父要飞机大炮的。只要政权在手,一切好说。

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所援引的资料,不仅有大陆、台湾,也有来自俄国、美国,这大概跟作者丰富的游学经历相关。这是年轻一代做学术的好处,懂得多门语言。这样,他所能看到的第一手资料,就比上一代丰富得多,而不仅仅限于中文资料。多方面资料对比之下,离历史真相,又更近了一些。除此,作者是年轻的,没有上一代历史学家的意识形态的框架,更容易就事论事,直指事件本质。比如,他一下子挑明,蒋实质上也不明白民主无何物,所以国共谈判,争来争去的,仍是利益。他指出,苏联的态度,美国的态度,都是决定了国共走向的最关键因素。还有,这本书虽然引用了许多资料,但故事性很强。作者大概也是有意为之,将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写得更有可读性。

书中对各类人物的性格及心理,都有深刻到位的描画。比如,毛一开始是想独占东北的,但当斯大林迫于压力,强制要共军退出大城市时,毛一下子无所适从,“病了”,“全身发抖,手脚痉挛,冷汗不止,不能成眠”,这是为什么?说明毛意识到,自己只是斯大林手中的一颗棋子,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根本无力反抗,一旦反对,自己都很可能被他捏碎。对于通过延安整风,已经确立了自己在中共绝对领导地位的毛来说,面对苏联的反复无常,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微小,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姿态。于是他让跟苏联关系更为紧密的刘少奇挡在牵头,自己则顺势借休养退居幕后,关注事态发展。比如,由于史迪威的影响,马歇尔对蒋印象极差,但又因为美国的政治需要,而不得不前来中国调停,不过,这也注定了他不会认真听蒋说什么,反而对蒋的喋喋不休徒增恶感。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一直没有认真对待国府的需求的一大原因。

这本书解决了我不少困惑。比如,正是苏联通过秘密的海上运输通道,大力支援山东诸多武器弹药,这样,华中地区的粟裕方敢于主动发动进攻,因为逐渐地,他们已经拉平了与国军的军事武器力量。而他的集中兵力的打法,又让兵力分散的国军,只能被动地被消灭。没有苏联大力支援武器,中共或许也会取得胜利,但绝不会这样摧枯拉朽,这样快捷。美国一直禁运弹药补充给国军,那么,国军的美式装备,实际就成了一堆破铜烂铁。到了一定程度,共军的实力很自然地,就超越了国军。

这本书应该还是比较客观的。年轻一代相对来说,无须考虑更多,因此写起这段历史来,会更无忌,更直接,更真实。


6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吴晓波著


这本书很好读,篇幅短,又涉及到方方面面,作者面目平和,但又不无感情,感觉是可亲近的。他所讲的,对于许多年轻人,急于理解世界的年轻人,显得那么有道理和自然。他看出了年轻人的天真与感伤,他试图将身份放低,和我们一起分享他的经验,他的看法。他尝试告诉我们,如何理解这个加速和变化的世界,如何不被这样的世界抛弃和损害,相反,还可以和它一路前行。他的道理那么浅显,又那么深刻。

作为一个出来社会10年的人,过去,或许我根本不会注意这样的一本书,但是,的确,让人不得不服的是,吴晓波讲了许多道理,同时过着世俗中成功的日子。

他指出当下的症结:“百年的积弱和贫困,使得今日的中国依然处在一个创富的激情年代中,一切以经济为中心,一切以财富为标杆,所谓的智慧、快乐与价值都似乎是可以被量化的,而伦理、道德则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它们的底线往往可以被轻易击穿。”他告诉我们,“从今往后的十多年里,中国的GDP很可能仍然仍然将保持7%左右的增速”,这意味着每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两倍,货币贬值的长期趋势是不可遏制的,也没人打算遏制,那么,泡沫是必然的,平民如何自救?利用货币的杠杆效应,放大自己的财富,“你能干的就是,去购买一个泡沫,让它与货币的泡沫同步变大。全中国最好的泡沫是什么?……亏损最少的那个东西,就是最没有泡沫的。”

7

《论项羽》,张大可著


项羽24岁随叔父项梁起兵,31岁自刎于乌江。今年以来,我对项羽有了不同感受。或许跟人生境遇有关。他勇于任事,暗于识人,这才是他最终的失败。不过,这又是年轻人的通病。他信任亲人,将他们当成自己的支撑力量,却不料自己的堂兄弟族兄弟,都是些庸常之辈,而自己的叔父项伯,却吃里扒外,经常出卖自己。终究,项羽还是太年轻,太幼稚呀!他对世态人情、权谋策略,都缺乏理解,一味用力。他善于直冲,喜欢速战速决,一旦被人拖住,立即暴露自己的缺点。人家几句奉承,就轻轻放过人家了。

这两三年来,我自己的遭遇,让我在今年,不断去想起项羽。我觉得我开始读书读通了,就是发现,我们读历史,不仅是去了解真实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去理解人性,认识人性,这样才能避免受到伤害。过去我说我读历史是想追求真实,这真是笑话,是没弄懂历史的功效在哪里。我自己这几年来的遭遇告诉我,没有人关心所谓真相,人们更愿意自说自话,唯恐他人太过安稳。这就是人性。理解人性,认识人性,避免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伤害,这就是历史的功用。但没有一些阅历,不会懂,只有人生有起跌了,这时候,拿起历史书来,才知道一些悲凉的体味。

为什么范增会说项羽“竖子不相与谋”,真正爱护自己的长辈,有时候真的恨你你在生活里那么幼稚。读项羽本纪,不断想到自己。比如,项羽初起兵,依靠了项氏家族的力量,所以,他对族中人,是极度信任的,委于重任,这导致了他后来被亲情绊倒。比如,他觉得自己战无不胜,却很少去做战略部署,一味奋进,最终觉得并非自己不行,而是天亡我。可谓怨气冲天。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做项羽,选择那么悲壮的结局。但这也有好处,人生难免有跌撞,沉下心来,想想,自己失败在哪里。同样是31岁,一个不成熟的英雄选择悲壮地死去,一个逐渐成熟的我,选择卑微地活着。但活着,就必须回头去审视过去,在哪些地方,出现了失误。如何补救。从13年秋季到15年秋季,我满腹怨气,但是,一篇项羽本纪,把我治好了。利益,人性,方向,策略,等待,隐忍,这就是读历史要“通古今之变”,也要明白,不变的又是哪些东西。不懂人性,就无法理解真相为什么会在利益面前扭曲,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甚至是长辈亲自上场),去挑逗兄弟相残,也无法理解就算你做再多的事,再努力,没有明确目标,明晰的战略方向,也注定只有失败。相反,懂得了人性,你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别人的言辞中,得以窥破其真实目的。


8

《一个成都学者的精彩三国》,方北辰著


方北辰先生的杂脍,论文为主,读来快意,解读得特别精彩。尤其是刘备猇亭之战,铜雀三台与曹操的政治意图,孙吴“二宫构争”政治冲突,写得紧张有致,又颇有说服力,令人眼界大开。我一向喜欢读方先生的书。以前还眼巴巴找他的博客看。这本书的问世,真是解渴呀。


9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仇鹿鸣著


我儿子似乎对这本书不以为然。夏天时,他撕掉了初版的封面,冬天,新版是精装,撕不了了,拿起铅笔,四下涂抹,等我发现,一本书已经像芈月的妈向妃,被魏甲糟蹋得不成样子了。看来这小子是准备写一本比这个还牛的魏晋之际的政治脉络的书来。这本书视野开阔,善于发现,对理解魏晋交替,厘清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掩盖在事件背后的政治理路,读来颇受启发。唯一觉得可憾的是,作者到底是一和平年代的书生,对于交替,缺乏政治感受,大部分的理路仍是靠书本,如果加上自己的人生体验,那才绝妙。


10


《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姚念慈著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不一样的康熙皇帝,不是通常意义上英明神武的康熙,而是一个敏感多疑、内心胆怯、对谁都不信任,又对自己自得的皇帝。他常处于应激之中,轻率、情绪化、常夸大危机、心理防御极强,在判断一些事情或矛盾时,不计是非,却先追究动机,有妄想症。

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康熙的诸多行为,的确有意思,发前人之所未发,同时又的确清楚指出症结所在。尤其是对二废太子的分析,角度独到,又颇具说服力。康熙本身自得,又对自己的诸子颇为满意,经常拿来和满族甚至汉族的王大臣对比,自己夸自己儿子的话,比比皆是。他对皇太子的用心,更是良苦。父子之间,以两废收场,他是痛苦的。一方面,他在政治上无以交代,为什么自己悉心培养的接班人,竟然如此狂悖;另一方面,作为父亲的失败。这两者是夹杂一起的。以前,两废太子的资料,我也读过,但那些论者大抵拿来衬托康熙对雍正的态度。但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方更清晰康熙皇帝的思路,和更立体历史的真相。


年度读书总结系列文章:


老和山老中医|2016阅读小结:我眼中的十二本好书


栗子|2016年度读书总结之《纪事录笺证》


墨轩|2016年阅读总结:我眼中的十佳图书


欧冶子|2016年阅读总结:我读过的五星好书


老刀读书志之十——读书挑刺儿记


催眠小斋|丙申读书记·茶馆


兰台万卷|2016年阅读总结之私人书单(一)


兰台万卷|2016年阅读总结之私人社科书单


迷惘的一代|2016年阅读总结:我眼中的十佳图书


须菩提|2016年读書杂感


张祚庥|2016年读书总结


rosemaid|讀好書之2017年,好書共享系列一


仇鹿鸣 | 职业读书人的专业与业余


《读书识小录》2016文章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