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斌:Delta变异毒株令全球风险资产价格承压
作者王晋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
本文字数:1600字
阅读时间:3分钟
一种叫“Delta”的新冠肺炎变异毒株最近在多国或地区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感染。自去年10月份最早在印度发现该毒株之后,截至目前,在大约100个国家和地区出现过,英国、美国等地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变异毒株感染。
“Delta”变异毒株对全球经济和通胀的影响带来不确定性,令国际金融市场风险资产价格承压。这一次变异毒株的流行与2020年3月份以来的新冠肺炎流行一样,会带来全球进入疫情经济与疫情金融的新时期。与去年不同的是,在激进的救助和刺激政策下,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取得了超级修复,上演了疫情经济与疫情金融的大脱离;而这一次,更多的是风险资产价格高位运行承压,金融市场的风险资产价格出现了普跌。在市场投资者预期到发达经济体救助和刺激政策见顶的背景下,“Delta”变异毒株改变了金融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下降会导致风险资产价格下跌,而无风险资产价格则会上涨。
从2020年3月23日全球股市几乎同步见底至今,全球股市资产价格取得了足够的修复,基本处于高位运行。在“Delta”变异毒株新感染比较多的国家或者区域,股市资产价格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以收盘价计,截至2021年7月19日,图1显示了7月份以来股市从高点至今的跌幅,整体上出现在3-5%左右的跌幅。
图1、部分股市7月份以来从高点的跌幅(%)
注:美国股市和德国股市是7月12日以来的跌幅;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股市是7月5日以来的跌幅;俄罗斯股市是7月7日以来的跌幅。数据来源:WIND。
在全球风险资产价格出现普遍下跌的同时,无风险资产价格走高,美债收益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由于变异毒株对经济预期的负面影响,美国10年期和2年期国债收益率差缩小,长期通胀预期也出现了下降。图2显示了,截至2021年7月19日,10年期保本美债隐含通胀率为2.24%,较7月初的2.35%进一步下降;美债10年期和2年期收益率差缩小到1%以内,7月19日为0.98%。
图2、10年期保本美债隐含通胀率及10年期与2年期美债利差(%)
数据来源: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10-Year Breakeven Inflation Rate, Percent, Daily, Not Seasonally Adjusted; 10-Year Treasury Constant Maturity Minus 2-Year Treasury Constant Maturity, Percent, Daily, Not Seasonally Adjusted.
从7月初以来,美国金融市场上短期美债收益率基本没有变化,截至7月19日,1-3月的美国国债收益率均为0.05%。我们看到美国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但美元指数是走高的现象(图3)。依据美国财政部网站公布的数据,7月19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破1.2%,为1.19%,但美元指数是上涨的。今年以来两次美元指数上涨的原因完全不同。3月份达到高点的那一次,主要是美国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上涨所致,在今年3月底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达到了疫情暴发以来的最高点1.74%。而这一次是美债收益率较大幅度的下跌背景下的美元指数走高,基本原因是市场对美国中长期国债的需求增加所致,空头回补也许是其中一个原因,根本原因还在于变异毒株导致了金融市场投资者对未来不确定性增加所致。
图3、今年以来美元指数的变化
数据来源:WIND。
大宗商品在经济预期不确定性增加和美元指数走高双重压力下出现了明显回调,这降低了未来的通胀预期及通胀压力。以收盘价计,截至7月19日,7月份以来ICE布油价格下跌了9.07%,NYMEX原油的价格下跌了11.25%。同时,7月份以来,SHFE黄金价格出现大约2.5%左右的上涨。
因此,“Delta”的新冠肺炎变异毒株导致的此轮全球金融市场资产价格的变化,是典型的不确定增加背景下的资产价格变动逻辑。变异毒株导致经济进一步修复和未来通胀的不确定性增加,在观察到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基本见顶的背景下,投资者无法获得政策对冲带来的风险偏好上扬,那么投资者风险偏好就会下降,避险情绪导致美国国债价格和黄金价格上涨,出现了美债收益率下降和美元指数走强的现象;同时,在经济预期不确定性和美元指数上涨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油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
简言之,就是一句话:“Delta”变异毒株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导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资产价格承压,而无风险资产价格上涨。“Delta”变异毒株也会影响美联储讨论Taper的进程。
延伸阅读
首期聚焦“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CMF国际研究版块正式启动!
CMF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发布:牢牢把握经济持续向好主动权的中国宏观经济
刘元春解读中国经济半年报:下半年经济复苏相对稳固,外需支撑力度或超预期持续
【预告】杨瑞龙 张永军 潘宏胜 钟正生 李超 王晋斌联合解析:牢牢把握经济持续向好主动权的中国宏观经济
聚焦“中国特色财政政策体系建设——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有为?”,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王晋斌:适度分离管理好流动性和利率或是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取向
外部压力并存,万字长文深析中国经济常态化进程中面临的外部压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长按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CMF由人大副校长刘元春,人大一级教授、CMF联席主席杨瑞龙及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领衔,依托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诚邀知名研究机构专家,聚焦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季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月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不定期举办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及理论与思想研讨会,发布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及理论与思想报告,共累计公开发布研究报告600余份,参与联合研究专家逾500位。成立15年以来,论坛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