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未来经济将呈现出两阶段放缓特征

郭磊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2021-11-21



郭磊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以下观点整理自郭磊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2021年10月)(第50期)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1254字

阅读时间:3分钟


从大方向来说,未来三到四个季度经济仍处于放缓过程,可能会出现两个阶段的放缓。


第一个阶段是今年下半年。主要驱动因素是房地产销售下行。今年三季度经济出现了诸如双减、双控、疫情、汛情等供给冲击;但考虑到房地产销售下行影响,即使没有这些供给冲击,经济也会有一个放缓过程。三十城的地产销售从8月份前的55-60万方,下降到8-9月份的42万方左右,10月份8号到18号日均也在42万方的底部位置。地产销售下行会通过几个方面传导至经济,一是耐用消费品,二是上游的建筑建材等行业,三是通过土地出让金影响地方财政平衡。所以第一阶段的经济下滑压力主要来自这里。今年出口行业表现亮眼,年内不会面临较大压力,压力主要来自明年。从历史经验来看,出口和PPI周期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不仅表现在包含价格的出口与PPI,PMI出口订单也与PPI周期大致同步。这主要受海外进口周期影响,海外进口与制造业库存同步,制造业库存又反过来影响进口,因此明年上半年出口压力将有所上升,这会带来第二阶段的经济放缓。


在两阶段放缓的过程中,有些领域可能会稍有不同,相比之下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供给端压力会减小,消费和上游的制造业等会较三季度回暖。消费环比季调相对稳定,比如疫情前消费环比月均增长基本稳定在0.7左右,疫情后今年上半年环比月均增长大概在0.4左右。下降主要是因为防控常态化导致的社交距离上升,居民生活半径缩短以及消费场景减少,但三季度消费整体仍维持在较低位置。由于供给冲击相对集中,7、8、9三个月份消费环比较为稳定,分别是-0.2、0.2和0.3,预计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消费会略高于三季度水平,有望重回0.4的状态。


前三季度的GDP两年平均分别是5.0、5.5、4.9,三季度回落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内外双强,下半年地产销售下滑,两者叠加所带来的供给冲击。预估四季度实际GDP增速可能会回落到4.0到4.7区间,对应的GDP两年平均大概在5.2到5.6左右,高于今年三季度的水平,但整体可能低于上半年。明年两阶段放缓大格局仍然不太会改变。


经济发展趋势主要通过财政和就业两个变量向政策进行传导。三季度房地产销售下滑,财政压力有所上升,但就业数据尚可。历史经验表明,就业和外需高度相关。外需产业链是吸纳就业最密集的产业链,假如明年外需压力有所加大,就业压力将有所提升。今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布局明年经济政策时候,可能会部署更全面的稳增长措施。从政策空间而言,理论上存在以下空间:一是财政政策今年发力较晚。下半年的节奏和以前区别较大,北方冬季基本进入停工状态。明年的财政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前置,比如年初就把财政节奏提上来,这会和今年的财政后置形成衔接。二是 “十四五”期间可以对长租房投资进行一定的政策引导。房地产行业总要带动建筑业,过去是棚户区改造,未来可以是长租房这类保障性住房。三是理论上讲双碳领域投资规模较大,目前政策也正在制定碳中和“1+N”政策体系,这个政策体系出来后双碳领域的投资应该会有一个扩大。四是以往的经验表明,能够促进的消费领域并不算多,主要还是集中在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上。




延伸阅读

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发布,聚焦“回归、成本冲击和跨周期调节下的中国宏观经济”


刘元春:对三季度经济增速的回落不能简单化处之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中国经济发展短期内仍然负重前行


新闻1+1连线刘元春:如何看中国经济“三季报”?


毛振华:中国要素市场:理论突破、技术创新与监管边界


陈彦斌:跨周期调节,新发展阶段的一项创新举措


王晋斌:美联储进入担忧通胀阶段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所有权和用益权分离促进数据利用,遵循FRAND原则开放数据


【预告】刘元春 杨瑞龙 毛振华 郭磊 李超 李湛 于泽联合解析:回归、成本冲击和跨周期调节下的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曾宇:互联网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数据确权和大数据反垄断需继续推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经所副所长孙克:数据确权需思维创新,要严格区分数据集聚与垄断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长按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CMF由人大副校长刘元春,人大一级教授、CMF联席主席杨瑞龙及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领衔,依托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诚邀知名研究机构专家,聚焦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季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月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不定期举办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及理论与思想研讨会,发布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及理论与思想报告,共累计公开发布研究报告600余份,参与联合研究专家逾500位。成立15年以来,论坛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评价。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