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霞等:4月金融数据点评:新增社融规模缩结构弱,警惕疫情影响下或现“信贷塌方”
袁海霞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副院长。
张 林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转载自5月17日新浪财经。
本文字数:1594字
阅读时间:4分钟
融资需求疲弱,新增社融规模下滑至1万亿元之下。2022年4月新增社融0.91万亿,同比少增9468亿元,是自2020年2月以来的单月最低值。社融增量收缩下4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2%,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从间接融资看,表内融资规模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其中人民币贷款(社融口径)增加3616亿元,同比少增9224亿元;外币贷款减少760亿元,同比多减488亿元;表外融资收缩幅度降低,其中委托贷款减少2亿元、同比少减211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15亿元、同比少减71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557亿元、同比多减405亿元,其中信托贷款少减与低基数相关,表外票据融资大幅减少也反映了实体融资需求较弱。从直接融资看,企业债券净融资和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总体相对稳定,但政府债对社融的支撑力度有所减弱。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3912亿元,同比多增仅有173亿元,而1至3月政府债净融资平均同比多增3079亿元,后续专项债发行或将再次加快。
市场需求继续收缩,信贷结构持续弱化。从信贷结构看,4月新增信贷6454亿,同比少增8246亿,显著低于市场预期,也显著低于近三年同期1.4万亿的平均水平。从企业贷款来看,4月企业贷款新增5784亿,同比少增1768亿,其中中长期贷款仅有2652亿元;同时票据新增5148亿,同比多增2437亿,明显高于近三年同期2800亿左右的平均水平,单月新增规模也创历史新高,票据冲量特征延续凸显。从居民贷款来看,4月居民贷款减少2170亿,同比少增7453亿,连续6个月同比少增,其中不含住房贷款的消费贷款减少1044亿,同比少增1861亿,表明疫情冲击下消费需求仍在收缩,住房按揭贷款减少605亿元,是有数据以来新低,表明房地产领域的市场需求依然在持续收缩。
社融与M2走势背离,社会资金供给超过需求。4月M2同比增长10.5%,较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升2.4个百分点。M1同比上升5.1%,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M2-M1 剪刀差延续边际走阔。社融与M2增速之差已经连续三个月出现下滑,且较为罕见的出现负值,同样证明社会融资需求偏弱,社会资金供给超过需求。考虑到M2中包含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以及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即同业存款和其他存款(包含同业存单),因此金融机构购买资管产品也会计入M2,如果资管产品本身未投入实体经济,就会产生社融增速并未提升而M2提升的现象,或提示出现资金空转问题。
社融增速亟待企稳,稳增长政策仍需继续加速加码。4月社融信贷总量、结构双双走弱,反映了疫情冲击蔓延的影响正在扩散,叠加消费不振、地产下滑,需求收缩的压力正在加大,需要警惕社融走低转化为信贷塌方。央行在金融数据发布的同时表示,要“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后续看,一方面,宽货币宽信用的政策力度或会持续加强,通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带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大量结构性政策工具的使用力度将持续加强。另一方面,房地产政策或将延续放松态势,各地因城施策适当调整当地融资与供地政策或将更加频繁有力。从财政政策来看,后续专项债的发行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今年全年共计3.65万亿元专项债,1至4月共发行了1.37万亿,5、6月的发行额度或将超过1万亿。综合来看,宽信用的政策效果依然受限于疫情冲击的约束,社融真正企稳回升或将延续到二季度之后。
延伸阅读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全球金融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政府企业等主体须积极应对
聚焦俄乌冲突背景下的全球金融市场,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视频】凤凰卫视报道CMF热点会及专家观点:俄乌冲突动摇国际秩序系统机制
【视频】刘元春系统解析近期密集出台的中小企业纾困政策,如何为其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