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典音乐中的“古典音乐”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十六)

2017-10-23 刘恩惠 每晚一张音乐CD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024d8p3lo&width=500&height=375&auto=0法广爱乐乐团80周年庆典





古典中的古典

1、古典音乐永远不会和你离婚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一);2、您是什么时候、如何喜欢上古典音乐的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二);3、听古典音乐是否一定需要发烧器材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三);4、带你认识巴洛克音乐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四);5、深入巴洛克,让我们从维瓦尔第开始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五);6、“德国人”亨德尔是如何成为“英国”作曲家的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六);7、亨德尔的协奏曲与管弦乐作品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七);8、作为亨德尔一生才华最完美展现的《弥赛亚》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八);9、被遗忘的巴洛克作曲家之阿尔比诺尼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九);10、他是巴赫早期音乐创作的楷模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九);11、被遗忘的巴洛克作曲家之科雷利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九);12、巴赫其人其事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十);13、漫谈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十一)巴赫乐队组曲和《G弦上的咏叹调》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十二)巴赫的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十三)细说巴赫的古钢琴协奏曲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十四)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变奏曲之《哥德堡变奏曲》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十五)



我们用十多个篇章说完了西洋音乐中的巴洛克时期,其间主要为大家介绍了维瓦尔蒂、亨德尔以及巴赫的音乐作品。而1750年J·S·巴赫的去世,则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结束。此后西洋音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古典主义时期(Classicism),由于其在维也纳开花结果,“维也纳古典乐派”成为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本篇开始,就让我们一同进入古典音乐中的古典主义时期。



●从巴洛克到古典

在西方历史上,古罗马文明以及古希腊文明是两个极具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伟大时期,而这两个时期也为后人遗留下了相当丰富的艺术传统以及文化思想。十八世纪中叶,随着考古发现的日益丰富,当时欧洲的艺术家们越来越热衷于寻回古罗马、古希腊时期的文明精华,所以在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出现了许多以追寻古代文明精华为中心主题的作品,这些艺术杰作被当时的历史学家和美学家们誉为“古典”,这便是“古典主义”一词的最初来源。

古典主义艺术以保持自然的平衡以及结构上的适当比例为美学标准。当十八世纪中下叶,西洋音乐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之时,作曲家、音乐家们自然也深受古典主义美学的影响,所以全新的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开始生根发芽了。

  • 与先前巴洛克音乐追求对比强烈、略带夸张的热烈张扬相比,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们更崇尚调性间平衡的概念,可以让听众明确地感觉到音乐行进的过程;同时注重段落之间的平衡,使听众在聆听一首乐曲时可以准确地知道紧接着出现的内容。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的变革也让古典主义音乐在诸多方面有了更多的进步。十八世纪初期,新思潮以及启蒙运动的出现,让此时的音乐与民众更加贴近了。在巴洛克时期,专为君王权贵服务的音乐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用途与内涵。歌剧的进一步兴起、音乐出版事业的诞生以及以娱乐大众为目的的音乐会开始出现,这些都标志着音乐事业在当时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势头。

  • 艺术氛围以及社会环境的变革造就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黄金时代,而维也纳这个城市则是古典主义音乐最为肥沃的养料。

作为当时欧洲的文化中心,维也纳的艺术氛围享有盛誉。而且维也纳的王公贵族们大多对音乐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且拥有极高的音乐修养以及属于自己的宫廷乐队。为了能够让自己欣赏到更多悦耳的作品,他们不惜花重金让当时一些有才华的作曲家担任自己乐队的乐长,并且专门为自己创作曲子,当时不少著名的作曲家大多有过受这些王公贵族“荫蔽”的经历。



●古典主义时期概述

可以这么说,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兴盛。那么古典主义时期究竟从何时开始算起,又在何时结束呢?

  • 一般而言,1750年J·S·巴赫去世之时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结束、古典主义时期的开始;而1827年乐圣贝多芬的去世则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在这前后不到一百年的岁月中,古典主义风格成为当时艺术的准则以及审美的标尺。

一个只做巴赫的公众号



古典主义时期还被分为两个阶段——初期古典乐派以及维也纳古典乐派。初期古典乐派有时候也被称之为后巴洛克时期或者洛可可时期,其代表主要有:

  • J·S·巴赫的第二个儿子C·P·E·巴赫为中心的柏林乐派;

  • 以约翰·施塔密茨为中心的曼海姆乐派;

  • 以瓦根扎尔和蒙恩为中心的早期维也纳乐派。

另一个重要代表则是格鲁克,他生于德国,曾经在意大利和法国学习过音乐,后来定居维也纳。格鲁克以改革歌剧闻名于世,对此后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兴盛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可以这么说,初期古典乐派是处于巴洛克与维也纳古典乐派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一座沟通的桥梁,但在音乐结构、器乐声乐技巧等方面依然同先前的巴洛克时期十分相似。

对西方音乐历史起到重要意义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风格上则与巴洛克时期有了本质上的不同,即便是刚刚入门的听众也能够听出这两个不同时期作品在许多方面的不同。巴洛克音乐崇尚的是一种光彩照人的强烈,而古典主义音乐则崇尚稳重守制、逻辑均衡,虽然显得过于循规蹈矩,但却不乏美感。欣赏这个时期的作品,听众所享受到的是一种和谐、优雅却又平衡、统一的优美。



在节奏上古典主义音乐一改以往巴洛克持续不断的强烈感,特别注重旋律的作用,而旋律也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作品“最精湛和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成为其灵魂所在。在旋律上,这一时期的音乐特别强调均衡和简洁。在结构方面,古典主义时期更与巴洛克时期有着极大的区别,其核心在于古典乐派采用单旋律主音音乐结构;而在巴洛克时期,作曲家们崇尚的是复调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典乐派的许多作品更适宜初入门的听众来欣赏的原因,其调性明确且主线清晰,不像之前的巴洛克音乐那般,往往一个乐章有许多支线。

  •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对此后音乐历史的发展是具有非凡推动意义的,因为在这个时期诞生了三大重要的曲式——交响曲、弦乐四重奏以及键盘奏鸣曲。

近期正在连载室内乐专题


虽然古典主义在贝多芬去世之后被全新的浪漫主义所更迭,但是这三种重要曲式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在浪漫主义时期被越加发扬光大。尤其是交响曲这一全新的曲式,由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巨头在短短数十年内,将其成型、完善、壮大。除此以外,奏鸣曲、室内乐以及器乐协奏曲、歌剧等形式也在古典主义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

  • 当然这也得益于当时乐器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乐器之王“钢琴”正是在这一时期最终成型并被广泛运用的。



●古典主义时期的三巨头

古代主义时期最为著名的是维也纳古典乐派,而维也纳古典乐派中最为出名的作曲家则有三位——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他们并成为“三巨头”。这三位大师生活在同一时代,且互有关联——海顿最年长,比他小24岁的莫扎特与海顿是相互尊敬的忘年挚友和知音;贝多芬年纪最小,而当他来到维也纳发展之后不久曾拜海顿为师,也参加过比他大14岁的莫扎特举行的一次聚会,在那天莫扎特惊异于贝多芬的才华,而预言将来这个年轻人将有所作为。

  • 海顿生于1732年,于1809年去世,是“三巨头”中寿命最长的,慈祥和蔼的他被人称作“海顿爸爸”。在音乐创作领域,他被誉为“交响曲之父”,一生创作出过一百多部交响曲作品(有编号的就有104部),同时他还是弦乐四重奏这一曲式的缔造者。虽然它并不是三人中成就最高的,但对音乐发展史而言,却是绝对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

  • 莫扎特,1756年-1791年。在他头上有太多光环,“神童”和“天使”是人们给予他最常用的两个代名词,而他更是音乐学界所公认的作曲天才。莫扎特一生创作了四十多部交响曲,最后5-6部被认为是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杰作;而他的27首钢琴协奏曲,作为一个整体则是后人无法超越的极高境界;莫扎特的歌剧在当时更是具有极高的声望,并广受欢迎。然而这位音乐天才却在35岁那年因病早逝,即便如此,他所遗留下来的有编号的音乐作品也多达六百多部。

  • 贝多芬,1770年-1827年,他被誉为“乐圣”。九部不朽的交响曲是贝多芬一生奋斗以及精神境界的写照,而他的许多器乐奏鸣曲、协奏曲、序曲、歌剧等更是一个革命时代的象征。有人说,贝多芬是半个古典主义者、半个浪漫主义者,这是不无道理的,他不能算作纯粹的古典主义者,贝多芬更像是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之间的一个过渡使者,一个音乐风格独特的大师。 (未完待续)

往期海顿:1、演奏海顿、莫扎特钢琴作品时要注意的一些基本触键原则;2、严锋谈海顿丨他给人“一种超越快乐与忧伤的不可思议的优美”,他以后音乐发展一泻千里,但“健康、天然、质朴和自我放松”却再难以寻觅;3、杂家阿城谈音乐丨音乐很主观,主观的东西不要吵丨可以忽略莫扎特,我不太喜欢,我喜欢海顿,海顿是纯音乐,没有功利性,莫扎特有功利性;4、作曲家瞿小松丨作曲不是法律丨“音乐纯净,但音乐界是名利场”丨“海顿以来音乐家一直迷失在激情里,自我太大,上帝只对寂静之声言说。” 5、海顿,海顿,我们该拿海顿怎么办?6、杨燕迪丨海顿二百年祭丨“不知世上有什么东西能够不断成长从不衰老,海顿的音乐风格发展,却是精神领域中这类罕见物种的恰当范例。”7、朱晓玫谈海顿丨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他把音乐写成一个源泉,让忧苦或为工作事业辛劳的人,得以从中汲取片刻的休息并重新振作起来。” 8、这个音乐题材,海顿从18岁到77岁写不停歇…… 9、演奏海顿、莫扎特钢琴作品时要注意的一些基本触键原则;10、演奏海顿钢琴奏鸣曲应掌握的几个要点丨以《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Hob.XVI:49)为例;11、这部钢琴协奏曲体现了海顿音乐的独特美感丨聆听《D大调第十一钢琴协奏曲》;12、演奏海顿钢琴奏鸣曲应掌握的几个要点丨以《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Hob.XVI:49)为例;13、作曲家瞿小松丨作曲不是法律丨“音乐纯净,但音乐界是名利场”丨“海顿以来音乐家一直迷失在激情里,自我太大,上帝只对寂静之声言说。” 14、纪念海顿丨简述其钢琴奏鸣曲早期与晚期的音乐风格与演奏特点;15、“海顿爸爸”说:“别害怕,孩子们;有海顿在,谁也伤害不了你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