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近代风情录④ | 1853年,深圳这个新市场有七十二家店

蒋荣耀 西芦葫 2022-01-12

   【编者按】1840年代至1940年代是中国历史最惊心动魄的一百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和深圳同属新安县的香港岛被割让,深圳亦成为东西方交汇的一个舞台。尤其是1898年深圳河以南的新界地区被大英帝国“租借”,深圳更成为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前沿”。但是这一百年间,深圳除了作为宏大叙事中的一个地理概念,很少留下社会变迁的细节。那些年深圳的普通人在忙碌些什么?他们如何吃、穿、住、行?外面世界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新知与科技如何改变传统的文化和社会结构?“1840~1940年代:百年深圳风情录”系列文章,作者通过更多的历史细节,带领读者触摸到那个有温度的昔日深圳,回望我们无法回去的深圳昨天。

今天是第四篇。



朝中后期,中国大约有超过三万个墟市。其中大部分已经湮没在历史的烟尘里,还有一部分在今天仍然保留了贸易的功能。
从1740年到1840年,拜日益繁忙的国际贸易所赐,广东的墟市增长迅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数量大约为1600家。
深圳的东和墟属于湮没在历史烟尘里的墟市之一,它被1937年一场巨大的台风所摧毁。

1898年,从海滩方向拍摄的东和墟市的照片,是目前能找到的唯一可以看到东和墟市的照片。大英历史博物馆藏。


1
一个重要的新墟市
“东和是一个重要的墟市,人们主要在这里从事贸易。虽然它是个新修建的墟市,但是生意非常繁忙。
在这个地区传教的韦永福牧师的这封信件写于1853年。那么这个墟市究竟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呢?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它要早于1848年,那年夏天,韩山明来到沙头角的这个墟市租屋布道,他也有信件提到过墟市。其次,根据记载,这块墟市所在填海地最终完成的时间是1830年前后,这就意味着墟市建设时间应该在1830年后。此外,按照韦永福1853年的记录,当时墟市东南角还有一大块待建空地,说明韦永福说的“新建”应该不是太早之前。还有一个事实可以佐证——直到1853年,东和学校和文武庙都还在筹资准备建设,所以可以估算墟市建立更精确的时间应是1835年—1840年间前文称墟市成立约在1820年代不实,特此更正)。

1890年代的沙头角海。大英历史博物馆藏。
在东和墟所开设的店铺,目前能查到超过一百家老字号。但是它们如何流变,最初时这些店铺属于谁,已经缺乏第一手的地权资料来证实。可以想见的是,因为墟市包括一些公共的职能,其规划应该是“十约”委员会的代表们商讨同意的,包括为地区建设一所高规格的学校,地区性的主神庙文武庙,商讨地区事务的议事堂,还有围墙,城门,道路,等等(19世纪初,沙头角的人口发展到7000人规模,禾坑、南涌、担水坑、山嘴、莲麻坑和盐田这些富裕村落建立了“墟市联盟”,大概就是墟市筹备委员会。在墟市联盟的基础上,后来成立了“十约”。按照1853年传教士所观察到的,“它包括11个小的团体,属于45个大大小小的村子。”)。
在对这些项目所需要的公共地块作出一致的决定后,剩余的土地如何建设商业店铺,应该也经过了一项各方都能赞同的方案。
“十约”会议应该就各约在新市场的利益进行了分配,即各“约”如何出资购买土地以及自建房屋的方案。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何每一个“约”都在墟市上有自己的商铺。
据学者的统计,清末广东全省的大小墟市达到1600多个。广东的宗族发达,单姓村非常普遍,这对墟市的影响极大,像何氏家族与盐田墟,张氏家族与深圳墟,基本都是一个单姓家族控制一个墟市。对墟市的控制当然有着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但是也容易酿出激烈的冲突——深圳墟即是如此,下一篇将会详述。东和墟虽然是典型的客家墟市,但是却非由单一的家族控制,而是由一个地方事务组织——“十约”来进行利益分配和运作,这样就更具现代性,管理上更有成效。

1910年代开通的通往沙头角的火车,窄轨火车,1928年停运拆除。香港历史博物馆授权使用

2
七十二家店,有零售也有批发
东和墟是纯粹的商业小镇,没有用来居家的房屋。墟市基本上是一个不算太规则的方形,长为100余米,宽为90余米。墟市有三条街道,两条呈东北—西南方向的街道叫上街和下街(又叫正大街),另外一条呈西北—东南方向的街道叫旧街。街道都只有4米多宽。在上下街之间有两排店,店铺之间有更窄的小巷子。
根据牧师的统计,1853年的墟市有72家店铺,29家在上街,32家在下街
,11家在旧街。在墟市内有三块空地,一块是上街中段有三间铺的地方用
来做猪市;上东门有一块三角地,这是墟市的入口,一般货物都从这里进入
墟市;下东门有一块7个铺面的地方,这里是待建地,大概土地的所有者在
1853年前还没有能将店铺建起来。
在房屋建设之前,城墙先建好了,还设了四个城门:上东门、下东门、上西门,下西门。货物一般从上东门的位置进来,这个门外不远处有一座跨过沙头角河的桥。西门是货物的出口,从上西门可以去石涌凹,从下西门可以去轮渡码头。在墟市建成不久,“十约”将沙头角当时最重要的渡口——“麻雀岭渡口”——从靠近麻雀岭的乌石角搬迁到东和墟市,接管事件说明“十约”对渡口有了所有权。随后,渡船的所有权也归了相关村落所组成的一个委员会。
按照沙头角老人的回忆,东和墟的赶墟时间定为农历逢一、四、七。深圳墟的墟期为二、五、八,大概沙头角的父老们在确定日期时考虑过需要与深圳墟开市时间错开。

1898年,从梧桐山顶遥望沙大英历史博物馆头角海,大英历史博物馆藏。
在东和墟市上交易的农产品有大米、芋头、番薯、蔬菜等。因为沙头角依山傍海的独特地理条件,这里的农产品非常丰富。深圳经常要从沙头角和大鹏半岛购买大米和其他农产品。
各种新鲜的海鱼和经过腌制的咸鱼。沙头角当时已经是有名的渔港,在墟市没有建成之前已经建有渔栏。这里的渔市是最红火的,每天天还未亮,港口就变得非常繁忙。除了鲜鱼,也还卖鱼干。传教士描写道:“有一部分人靠卖鱼维持生计,但是他们不是销售鲜鱼,而是将鱼在太阳下晒干,然后用盐腌好。这是一种长期保存鱼的办法。这样可以让渔民有机会将腌制好的鱼带到市场上长期出售”。 
盐是沙头角墟重要交易内容。但是在1853年的时候,沙头角的盐田尤其是填海区的盐场可能还没有投入生产,因为传教士的信件里基本没有提到这一点。但是很快,盐寮下和盐灶的盐场应该就开始运营了。
荔枝、龙眼、沙梨、甘蔗、西瓜等水果。因为山地资源如此丰富,这些热带水果尤其是荔枝龙眼经常能迎来丰收,因此成为上市交易的常见物。
野鸡、山猪、獐、麋等猎物。按照深圳地方志记载,梧桐山以前有老虎、豹、豺、獐、麋、野猪、豪猪等动物,种类繁多。因为近山,沙头角有猎户进山打猎或者设陷阱下套,猎物会在市场上交易。
药材。梧桐山的草药很丰富,沉香亦远近闻名,这些都有人拿到市场上卖。东和墟药材贸易量非常大。     
柴火木炭。2005年在三洲田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十余处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窑址。据研究,这些都是专门烧制木炭的炭窑。梧桐山的柴也会在市场上交易。
按照记载,1853年东和墟的大部分店铺是杂货铺,主要从事零售,也有一些是批发商——当然主要是卖鲜鱼的。
药店有六家,其中一些是著名的老字号,包括:济生堂、茂生堂、同仁堂、保和堂、宁生堂和天寿堂。有这么多药店一方面说明当年药材生意的利润比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沙头角墟服务的人群数量足够庞大。
猪市的存在说明卖猪仔是一个长久性的生意项目,同时墟市至少还有一家是屠宰生猪的肉铺,后来增加到两家。在墟市,肉铺的数量和销量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清末,香港新界地区的墟市照片。资料照片
沙头角当时至少有一家旅馆,因为南来北往的人很多,包括从南头到大鹏官道上的差人、在沙头角的军人,等等。
除商店外,也有一些流动小贩,比如卖柴火木炭的,给人修脸刮胡子的,在1853年的时候他们是流动的。
1853年的沙头角店铺都是单层的建筑,大概为20米长4.5米宽,前面面街的是店铺或者作坊,后面是储藏室,之间用天井隔开——这是典型的客家建筑风格。   
店铺几乎都紧挨着建在一起,排列在两条道路旁。这样的建筑风格使得店铺狭窄且光线不好。白天的时候,店铺会将所有的门板拆下来通风和采光。
店铺的门和店铺一样高和宽,门前有一排圆形木柱,上端伸进屋顶的横梁,下端插入石墩的槽口内。白天的时候木柱会被移开以方便顾客进门,晚上安装上去可以让房屋更安全些。木柱后方就是门,是由一些活动的木板按照顺序插进上下设计的槽内。晚上,木柱安上后,门板会用一根横木顶住,然后从里面闩上。这种门今天在岭南的一些旧村落还可以看到。伙计们会住在店铺后面的储藏室里,而店主一般都住在村里。

3
墟市内有高质量的学校

东和墟衰败后,在边界上诞生了中英街,这样可以规避关税。伯恩斯摄
今天,深圳盐田区的东和学校,在提到学校创办时间时都标明为1917年。这个时间是作为现代学校意义上的东和学校建立的时间。事实上,东和墟市的学校成立得要早得多。
在沙头角最早的墟市建设计划里,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建一所好学校。客家人崇尚“耕读传家”,对于教育相当重视。目前的资料足够可以证明,沙头角的客家人家族,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客家家族设立的“祖尝”制度,有资金专门奖励优秀读书人,或救助寒门学子。在建立墟市募集资金时,亦有资金预留作建设学校的经费。
按照剑桥大学夏思义博士对东和墟的研究,东和学校是村里最大最气派的楼宇,是一座有三个庭院的砖楼,建筑与制造都非常精良。这所学校建成于1853年之后,所以传教士在当年手绘地图和信件文字里都没有提到这所学校。但是学校和炮楼建设的时间应该都在1860年代,因为可以确定在太平军来到大鹏半岛并洗劫过集市后,东和墟很快就建了炮楼以保卫墟市安全。
目前没有发现关于清代时期的东和学校资料,民国时期的资料显示,学校的老师被视为社会最高层人。“十约”老一辈希望保证当地至少有一个高质量的学校,因此把学校建得相当高规格,并认真聘请好老师。在村子里的学校接受几年基本的教育后,几乎所有“十约”村落的男孩都会到这里来接受更高级的教育。
可以说,“十约”的长老们通过他们的努力,在东和墟将传统的商业贸易和现代的教育与学术结合了起来,这也是东和墟市的一个很有趣的特色。

更多阅读:

记得点“关注”和“订阅”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