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后已成为文化消费主力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权威发布

言之有范 言之有范 2021-07-18


2018年1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和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的“2017中国文化产业指数发布会”顺利召开。本次发布会发布了“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中国文化消费指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排行中,湖南、四川、河北进入全国前十名;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显示,90后已成为文化消费主力军。此外,发布会特邀金元浦、范周、祁述裕、魏鹏举、向勇等多位专家学者就新时代文化产业的新发展进行了专题研讨。



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


此次是“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第八次发布,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总经理、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战略委员会主任白连永发布并解读。“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反映了2016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排名情况,指标体系主要有产业生产力、文化驱动力、产业影响力。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总经理、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战略委员会主任 白连永



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7)结果表明,从综合指数排名来看,全国各省市综合指数排名与去年相比有一定幅度的变动,北京凭借文化产业影响力和驱动力的优势依旧处在第一的位置;上海凭借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市场环境和公共环境的优势今年排名第二;湖南排名第七;河北今年进入全国前十名。综合指数排名前十的省市中,除四川、湖南以外,其余省市都位于东部地区。从数值来看,全国省市文化产业的均值达到了74.10,比去年的73.71有一定增长,文化产业保持上升发展态势。从增速来看,2017年指数增速略高于2016年指数增速。

 


生产力指数排名跟去年相比整体上变化浮动较小,前十名的省市中,除了四川、湖北、河南外,其它均来自东部地区。从增速看,北京、江苏、湖南、湖北、浙江的得分增速分列生产力增长率前五名。



影响力指数排名跟去年相比整体上有一定的变化,东部地区文化产业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优势比较明显,前十名的省市中,有七个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从增速看,江苏、湖南、山东、河北、北京分列影响力增长率前五。



驱动力指数排名和去年相比,有较多的省份上升幅度较大,比如黑龙江、山东、湖北、陕西、广西等。从增速看,黑龙江、海南、山东、重庆、云南分列增长率前五位。



从2010年到2017年指数的变化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平均值基本呈现正增长的态势。在经历了2010-2011年的高速增长、2012-2014年的稳步增长、2015-2016年的基本稳定之后,2017年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又再次呈现增长态势。我国文化产业在巩固前一阶段的发展成果之后,继续稳步向前发展。


从区域指数排名的变化来看,今年东部省市依旧占据了前十名的大多数席位,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地区不断有新的省市进入综合指数前十名。2016年江西、四川两省进入榜单前十,今年四川、湖南两省市进入前十,这样交替进入榜单前十的状况体现了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从增长率来看,今年增长前十名的省市,东部地区有河北、山东、海南,中部地区有吉林、黑龙江、安徽、湖南、河南,西部地区有陕西、云南,前十名的省市在地理位置上分布比较均衡。这种情况表明:一是中西部地区各省市不断挖掘利用文化资源,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潜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二是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仍有发展空间。


2010-2013年变异系数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日趋均衡。2014-2015年小幅上升,2015-2016年又出现了下降,到2017年又有小幅上升。大体上来看,全国各个省份的文化产业都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但是目前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问题。随着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持续发展,东部地区文化产业稳定升级,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会更加均衡。


中国文化消费指数


此次是“中国文化消费指数”第五次发布,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副总经理、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博士发布并解读。该指数从文化消费环境、能力、水平、意愿、满意度等维度关注中国文化消费的新动向、新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副总经理、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 曾繁文


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7)表明,我国文化消费综合指数持续增长,由2013年的73.7增至2017年的81.6,年平均增长率为2.6%。一级指标中,文化消费环境和满意度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文化消费环境指数上升速度最快,年平均增长率为6.9%。说明这四年我国文化消费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文化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质量逐步提升,消费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便捷化,为居民进行文化消费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从区域角度看,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天津、江苏、山东的文化消费综合指数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十,且这7个省市均位于东部地区。可见,东部地区文化消费整体情况要好于中西部地区。一级指标方面,文化消费意愿、能力、水平、满意度指数的全国前十名省份中,东部地区均占了一半以上。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精神享受。



从城乡角度看,相比2016年,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总体情况依然好于农村居民,但是差距较去年有明显缩小。具体到一级指标,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环境和满意度指数均有所上升,其中文化消费满意度指数上升明显;农村居民五项分指数均缩小了和城镇的差距。



从性别角度看,2017年男性文化消费综合指数首次超过女性,女性的文化消费综合指数比去年略微降低。一级指标方面,男性除满意度指数外各项一级指标均略高于女性。和2016年相比,女性的文化消费意愿和水平指数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从年龄角度看,和往年一样,26-40岁居民的文化消费综合指数高于其他年龄段。一级指标方面,18-25岁居民的文化消费意愿和水平指数最高,表明90后00前的青少年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最旺盛,实际发生的文化消费支出也最多,已经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力军;26-40岁的文化消费能力指数优势比较明显,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群体正当年,收入情况比较好;66岁以上居民文化消费环境与满意度指数高于其他年龄段。

 

从学历角度看,和2016年一样,不同学历人群的文化消费差异较为明显,其中本科尤其是研究生以上学历人群的文化消费综合指数相对较高,而且差距进一步拉大,特别是文化消费意愿、能力和水平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学历人群。


数据显示2017年在国内外文化产品/服务的消费选择上,国内的文化旅游、电影和游戏以及国外的动漫比较受消费者欢迎。在文化产品、服务的消费支出水平方面,文化娱乐活动、电影、文化旅游、网络文化活动、图书/报纸/期刊排在前五位。


学者发声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贺耀敏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为发布会致辞。贺耀敏指出,当前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问题仍然突出,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可以预计,在未来文化产业发展中创新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贺耀敏倡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要紧紧抓住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文化业态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把握“跨界融合”“科技引领”“版权衍生”“沉浸体验”战略方向,推动文化产业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金元浦以《新时代文创的新变革与新路径》为题发表演讲。金元浦认为,十九大以后,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创意城市。从历史上看,城市从来都离不开文化。但只有在十九大以后当今中国的新思想新时代背景下,在中国人民群众在基本温饱以后,有更高的“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文化才以城市发展轴心战略的姿态出现。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技术的和民生的战略,越来越紧密地与文化轴心联系在一起。信息、知识和内容创造成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地关键。所以当代都市管理者应看准未来趋势,成功应对文化地挑战。对一个创意城市的评判,不再是所谓按照“木桶原理”的中最短的一块木板来判定,而是更适用于一种“灯塔与水塔”的双塔原理。灯的高度和亮度,确定航船的距离和可视性。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范周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以《2017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为题发表了演讲,介绍了关于城市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跑道模型“及计算方法。他提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竞争力首先应从硬要素和软要素两大方面考虑,动态构建文化硬、软实力两方面因素。城市文化竞争力的硬要素包括文化禀赋要素,文化经济要素,软要素包括文化管理要素和文化潜力要素。范周指出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城市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程度较低,文化品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二,城市文化发展顶层设计不足,“千城一面”问题凸显;第三,地域问题发展不均衡,马太效应显著;第四,城市内部多方面存在问题短板,制约城市文化协调发展;第五,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落后,多层次文化人才匮乏。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 祁述裕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祁述裕发表题为《回顾和展望: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演讲。祁述裕认为,中国文化产业是全球文化市场中最活跃、业态最丰富、政府最重视的产业。如今中国文化产业正在经历深刻转型,具体表现在:第一,产业和服务的转型。比如传统报业越来越走向数字化,电竞产品则日益进入我们的生活。第二,业态转型。如,2016年网络大电影的市场规模为10亿元,是2015年的3.5倍,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网络自制剧将成为我们新的欣赏渠道。第三,发展方式转型。如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数字化发展等特征明显。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 魏鹏举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魏鹏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经济的发展趋势》为题发表演讲。魏鹏举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经济的发展提出以下观点:第一,充分认识并抓住我国文化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中国的文化产业正在向追求高品质发展转型,与新技术、新需求相关的领域增长态势向好。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激发国有文化企业的创新活力。国有资本掌控着更优质的文化资源,但资产收益率并不理想,应尝试探讨实行混合所有制。第三,适应新时代,借助文化资本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第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实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第五,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政府与市场有效协同,尽快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向勇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向勇发表《新时代城市文化力发展指数》主题演讲,并做沈阳市案例分析。向勇介绍了城市文化力评价体系下设的五个一级指标,文化基因、文化活力、文化渗透、文化交流和文化支撑。他认为综合文化力包括四个层次:文化原创力、文化生产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软实力,当今我们进入到文化创新力时代,文化发展贡献了新经济的新生产要素,出现了产业融合和渗透等规律。目前,文化发展确实与相关产业融合度很高,需要超越感性认知来评价文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多考虑把动态指标纳入评价体系,衡量文化直接创造的增加值以及在相关产品品质提升中的作用,增强数据准确性和衡量标准可靠性。


两大指数通过对国家相关统计数据及市场调研数据的综合分析,客观反映了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的总体情况、主要特点和未来趋势,对于文化产业政策制定、从业经营和学习研究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参考作用。


参考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最新!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7)发布 》

公众号“文化产业园区协同创新平台”,《2017中国文化产业系列指数发布会在京举办》


END


责任编辑 | 胡音音

后台编辑 | 胡音音

校       对 | 何诗涵


推荐阅读

年终盘点 | 多维并举,创新驱动,公共文化服务更精彩

重磅!2017年文化产业政策盘点新鲜出炉,有文化的你一定要知道这些!

沈望舒丨2016城市文化竞争力排行榜发布,如何塑造城市文化?

城市的文化力量:《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报告(2015)》出炉

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琅琊榜”(2015)发布,且听各位专家如何“分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