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时尚产业:从废旧品到奢侈品仅一步之遥
它是雨中产生的创意,让废弃的防水布变成了超酷的时尚icon,并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再利用浪潮,它就是瑞士苏黎世的环保包袋品牌Freitag。全球潮流玩家的必备单品,拿过众多世界级设计奖项,被MoMA收进馆藏,而它的诞生和发展,同样如传奇般精彩。
经过20多年的品牌积淀,以及一系列创新产品的推陈出新,Freitag兄弟带着他们拉风的“可持续”概念,走出了苏黎世,走出了瑞士,走出了欧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真爱粉为信仰充值。Freitag也早已从那个两人搭档的小裁缝作坊发展为拥有160多名员工的跨国公司。每年生产30万件产品、回收300吨防水油布,在可持续时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一、公司的创立以及取得的成就
Markus和Daniel Freitag两兄弟作为品牌创始人,从小就对压箱底的陈年旧物有极大的兴趣。小时候,当社区的废金属回收日来临时,兄弟俩推着他们的小推车走上街头,收集废旧自行车的零部件。一番丰收之后,便鼓捣着将它们组合成一辆“全新的”自行车。这样的经历,也让他们从中产生了对循环利用的兴趣和莫大的成就感。“只要有所准备,就能从垃圾中重新制造出有用的新东西。”兄弟俩说。
Freitag的灵感起源则要回溯到1993年。苏黎世是个多雨的城市,一年之中差不多有127天以上是湿漉漉的天气。Markus每天用自行车载着自己的画作到学校去,他精心绘制的作品常常会因为雨水和潮湿变形。因此,Markus一直渴望有那么一个防水的背包,但是他们找遍了整个城市,一无所获。一天,又因为雨水使自己作品受损而郁闷的Markus与兄弟Daniel讨论,怎样可以做个防水背包让自己的作品免受雨水侵害。Daniel开玩笑说,我们可以用安全带来做背带,自行车内胎来做轧边。Markus看着窗外的一条叫做A3的高速公路,当时一辆大卡车正呼啸而过。在美国,这些卡车上的货物都是用铝制遮雨棚覆盖的,而在环保意识普及率很高的瑞士则选择了更为环保的乙烯基防水油布来作为覆盖材料。Markus顿时开了窍,何不用这样的帆布来制作一个防水的背包?这几秒钟的凝视,也定格成了他们的人生转折点。
Freitag于是就这样诞生了。它的主要材料来自废弃的卡车防水油布,每一块材料都由设计师精心挑选裁切,永远不用担心“撞包”。包的背带来自改良的汽车安全带,边缘的缝合带则用上自行车的内胎。经过几次通宵的修改和剪裁设计,原来的卡车防水布图案变得更具设计美感,而尽管包面上布满了无法彻底洗净的斑斑油渍,却反而显得很有雅痞范儿。很难想象,这些粗陋的东西居然会变成这样著名的瑞士品牌!然而,兄弟二人做到了。他们搜集全欧洲范围内用过的卡车防水油布,并对那种色彩鲜艳且经久耐磨的老油布情有独钟,他们选用这些在公路上曾经服务多年的工业产品,将它们循环利用,再次发挥它们外表生硬而经久耐磨的特性。
Freitag两兄弟骨子里的认真和专注让每一只包都完美地诠释着它们主人的态度,而装背包的纸盒可以组装成一个纸电视机的设计,又让人惊叹两兄弟的幽默和智慧。这种用卡车防水油布制成的包包不仅从外观上独一无二,而且经久耐用,不仅环保而且坚固防水。直到现在瑞士Freitag包的每一个制作步骤都还是用手工来完成。他们非常擅长将一个昂贵的设计做得不留痕迹。没多久,“脏包包“突然就引发了包袋界的一场轰动,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等各种创意从业者都被实力圈粉,“脏包包”更是在一传十、十传百中变成了苏黎世的街包,而Freitag成为了这个全世界最酷的“可持续”潮流品牌。
二、专注设计与创意,突出“可持续”理念
产品专注设计。FREITAG在瑞士1993年创立至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Freitag品牌强调Made in Zürich,工厂设在苏黎世州,生产线全线也都在苏黎世完成。近期,Freitag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款名为“zippelin”的免除传统金属框架的充气旅行袋。这款容量为85升的可以因应需求,用普通自行车内胎替代金属框架,通过往网内管架中充气,实现伸缩自如。摆脱了传统行李箱的刚性和空间消耗结构的想法,创造了一个轻便的旅行选择。
潮流玩转创意。Freitag兄弟一直认为“设计思维”是Freitag品牌的立足之本,而设计师的出身对兄弟俩的伟大事业更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认为设计,特别是瑞士设计,在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不仅是产品设计,我们也可以将设计思维带到网站服务和沟通层面上。”尽管Freitag以“脏包包”闻名于世,但比起卖包,他们更像是在用潮流的方式玩转“可持续”理念。现在,Freitag会在自家仓库中为每款新包专门拍摄一部生产过程的创意短片,并被精心地分为五个主题,狂野、浪漫、公路电影、动作片,以及创意界超级流行的“食物色情”主题(Food & porn)。除了自己的创作,Freitag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合作,在世界各地发掘优秀的新锐创意人,共同参与Freitag的品牌创作中。从产品的图案设计到品牌动画再到跨界联名,Freitag始终保持着开放与热情的态度。
理念突出可持续。1993年,Freitag兄弟通过将卡车防水布做成包袋,来尽可能地延长它们的生命周期。二十年后,他们又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用于服装制造的专利材质,命名为“F-ABRIC”,也为Freitag迎来了一项全新的挑战——如何规划一件产品的来世。用F-ABRIC生产的服装可以生物降解,更可以回收到其他产品的原材料中,就连衣服上的纽扣也可以在其他服装上安装和重复使用,这些都体现了Freitag的可持续理念。 从一开始就专注于设计一款产品,还要考虑到当它在主要功能丧失之后又能有什么新的价值,对设计师而言,这始终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三、实体店打造城市文化场景,亲临Geek体验
2006年,Freitag邀请了Yves Netzhammer事务所为他们设计了一个环保主题的旗舰店。店楼由17个回收来的破旧不堪的集装箱搭建而成,高26米,共9层。底下4层是商店,陈列了多达3000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Freitag产品。建筑外部环绕着集装箱设置楼梯,拾级而上可以到达顶部,顾客能够登顶一览苏黎世西区的景致。这座旗舰店冠名为“Freitag Individual Recycled Freeway Shop”,就这么特立独行地矗立在苏黎世的一条高速公路边上。在全球各地开设新店的同时,Freitag位于苏黎世的旗舰店却越发万众瞩目,这幢看上去摇摇欲坠的集装箱大厦成了全世界的Freitag粉此生必去的朝圣之地。
对Freitag的粉丝而言,逛F-Store店铺的整个体验,甚至比买到一只心仪的包更有成就感和仪式感,每年因为那幢集装箱大楼特意游览苏黎世的死忠粉不计其数。从苏黎世到东京,那一间间低调工业风的F-Store已经变成城市中的一个超人气旅游景点。“每款产品的独特性对于Freitag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卖点,我们的客户对Freitag有着发自内心的热情,而这份热情也会通过社交媒体不断地在全世界传播。”Freitag兄弟说。
四、打造文化内涵,实现循环经济
在瑞士,Freitag早已与民众生活结合成一体,它不但是年轻人的文化,也是一般大众的主流文化、次文化与共同文化。Freitag的设计风格其实可以透视出瑞士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低调、简单、实用、聪明,以及对这种风格始终如一的坚持。实实在在,应该是瑞士的设计灵魂。在中国,人们开口介绍自己国家的惯用词语常常是“地大物博”,相反,瑞士人介绍自己国家的第一句话通常是“我们是个很小的国家。”因为清楚自己国家的弱点,瑞士人都懂得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多的事。这也符合Freitag的理念:“如果支撑我们的工作理念得以传播并赢得更多的追随者,我认为这可能会产生远远超出我们作为小公司、作为小国的影响力边界。一个拥有巨大文化内涵的小国,能够在境外实现文化的强势输出是非常值得欣喜的。”
尽管Freitag兄弟对瑞士文化和价值观有着强烈的依附感,但对世界也一直保持着极其开放的心态,非常擅长从其他文化中汲取灵感,比如与本土文化反差强烈的日本文化。“日本的某些设计理念一直都是我们灵感的源泉。例如日本经典的“侘寂”美学,正如我们包包上的油渍斑点一样特别,而这种“不完美的美”与瑞士本土文化截然不同。“Daniel Freitag表示。
尽管Freitag有着平实的外表,材质也取自回收料,但一个普通背包的价格在150至400瑞郎之间,算不上平价。对于艺术家来说,改造的成本或许远远大于售价,他们销售的是一种观念。对于购买者来说,你是否认同这种观念,成为你购买的最大驱动力,而并非仅从美学和价值的角度来判断。Freitag的愿景是通过成为循环生产周期的繁荣体现,从内部改变行业。其目的不仅仅是创造美观和实用的设计,而是传递价值和经验。在这个意义上说,它非常具有开创性。
物质越是丰富的时代,人们会越发渴望精神和信仰的填补,而用创造力将抽象的可持续理念推到潮流界顶峰的Freitag,很难不会被时代追捧。正如创始人Daniel和Markus兄弟所说,“正因为背后的精神内涵,Freitag可以成为一个品牌,而不仅仅是一只挎包、一件外套。”
尽管有大量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纪更轻、更富有的中国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时尚颇为关心,但尚未有强大说服力的数据量化他们究竟多关心、决定购买时装产品时对其可持续性究竟有多少考量。中国时尚消费文化还是会出现拐点,可持续发展将转为行业规范,而非新生事物。儒家思想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性能推动可持续性成为时尚消费中更明显的趋势。就短期而言,人们还是想买时装炫耀,但是这个阶段总是会过去。中国人骨子里还是认为“少即优雅”,中国人会比西方更快走完这个阶段。我们的根源,与可持续距离更近。
参考来源:
搜狐网,《从废品站走出的潮牌,是如何风靡全球的?》
END
后台编辑 | 陈卓
校 对 | 宋立夫
推荐阅读
95后”渐成文化消费主力,但你是否真的了解他们?转型升级,文化消费如何发力?中国或将成为老龄产业最大市场,谁来撬动“银发”经济?童年零食一箩筐,凭什么辣条火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