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学观察对学生写作的启示 | 网师感悟

新网师 2022-04-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水穷斋 Author 何刚

          

作者 | 何刚

审核 | 刘凤娟

编辑 | 张明坤


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一书中谈到“描述或描写,基于观察。观察有三种类型:1、日常观察;2、科学观察;3、文学观察。”
我认为学生的写作秘笈在日记之中。为什么呢?北大教授孔庆东在《轻松随意谈语文》说道:“学好语文其实很容易。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作文之外,我还是推荐写日记。我说的写日记不是每周交给老师看的日记,写日记是加强人生修养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它不光是提高语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够在写日记中体现出来,只要能坚持,就会有成效。你随便写,愿意记叙,愿意抒情,愿意议论,愿意骂人都可以。每天写那种不给任何人看的日记,每天就写100字,不多不少。写到一千回,下笔如有神。你会发现写日记是会上瘾的。学生不知不觉就发现写作能力提高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一题目,学生一点都没有畏难情绪,什么都能写。家长送孩子去作文班,给孩子买很多优秀作文选看,却忽略了作文不是学出来的。‘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好的日记就来源于观察。我们常常批改学生的日记或周记,如果不加以指导,就发现大多学生写的日记如白开水,为什么?就是因为大多学生对生活周围是熟视无睹的,即“日常观察”,书中写道:“日常观察即在正常情况下通过眼睛的观感就能看到。在正常情况下不同的眼睛所看到的大致趋同。”即只要不是眼盲,就能看到,百分之九十的人眼中看到的是相同的,其他的,即使一览无余,也视而不见。比如看荷花,看月亮,看湖水,大家只会同声赞叹:“好漂亮!”长此以往,人们就仿佛得了“失语症”,因为自己的语言系统被长时间搁置而生锈了,观察也仅限于“日常观察”。再比如上学路上,出了车祸。大多人只能说:“我看到十字路口出了车祸。”,然而,车祸现场的肇事者,有无伤亡,什么车辆,车上分别多少人,车辆颜色,车牌号,司机有无驾照……是不被看见的。如果车祸是因为司机是与自己的情侣闹了矛盾,把情绪发在了油门上导致,就更不可能知晓了。有的人说:“你这不是交警处理交通事故吗?用得着这么专业?”也正因为这样的心理遮蔽,眼睛也永远会被蒙住一层纱,看到一切都是像雨像雾又像风,肯定在形成文字时,笔下之物是模糊的,文中之事一定是笼统的,字里之人一定是符号的。
央视主持人柴静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深度的新闻调查节目——《看见》,并把做的节目集结出版,成了畅销书。这两个字应该告诉我们的是“看见我们所不能看见的。”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看到别人看不见的,或应该看见的”这就是书中所说的“文学观察”。王荣生教授说:“文学观察与其说是用眼睛看,不如说用心看。文学观察是主观的,是这一位作者在这一境遇中的独特观感,是由作者的想象、联想、情感、趣味等独特体验所酿造出来的主观之镜像,换言之,是其他人的眼睛所看不到的也不可能看到的。”
我们都非常熟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我们读后一定是同苏轼一样肝肠寸断,泪流满面了,这就是“文学观察”给苏轼带来的感人肺腑的伟大作品。
龙应台在《政治人的人文素养》里说到: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实上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在。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么虚幻无常;风吹起的时候,或者今天有云,下小雨,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或者水波如镜面,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我们的“文学观察”就是让你我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
我们用“文学观察”,实际上是照见我们的灵魂,启发我们的思维,激起我们的情感,激活我们的语言表现欲,从而诉诸笔端,伟大作品就诞生了。最重要的是“文学观察”让我们看见现实背面生活的本质,看见一种豁然顿悟的辽阔,洞见藏在隐秘之处的深刻伟大的美。长此训练,学生的言语生命潜能得到发现,言语智慧得到自主生长,言语生命得到更大可能的发展。
引用我儿子何书豪的一篇日记《月亮》,我想这应是儿子“文学观察”后的真情流露:
我一抬头,发现一轮圆月。
这圆月,是柔和的,是清冷的,但,颜色是红色。
记得军训时的一晚,我们新世纪全体同学正坐在龙腾基地中的训练场上,正是睛夜,我正沉浸在其他同学的谈话中,忽然抬起头,在一阵悠长的火车气笛中,一轮“太阳”正缓缓升起。先是心中一凛,觉得不可能天亮了,揉眼再看,天哪!竟是一个月亮,太大了!还红得耀眼!顿时联想到了“血月之夜,碟仙重生”之类的恐怖事件:如果出现一个鬼该怎么办?如果基地后的一尊佛像突然动了该怎么办?我第二眼看那个月亮,此刻,它已经缩成常见大小,那光似乎热了一点。
将头垂下,想着苏轼的《水调歌头•水调歌头》不禁掉泪。联想到来时爸爸那温暖而又略甜的眼神,那一个一直让我梦见的身影,那只手,那只每晚摸着我脚入睡的手,却在这里消失了,我仿佛是被扔下的一个孩子,心中的温馨回忆全部化作泪,和着月光簌簌地往下落。吃完晚饭,走出饭堂,看见来看望我们的爸爸,他的背影正在远我而去,我多想跑过去,让他抱我一下,甚至在我脸上亲一口,哪怕是喊我一声“儿子”也行啊!但他走了,留给我的就只有爸爸的一个背影。我站在那儿很久也没有离开,贪婪地望着,他始终没有转头,本想喊一声“爸爸”,喉咙却哽住,一颗泪落了下来,被水泥地蒸融了。
而今,这轮月亮来了,来安慰我了,它将最柔和的光投在我身上,我不禁问道:“爸爸,儿子想您了!您在哪儿?”
教官一声“睡觉了!”惊醒了我,我与同学一起走入宿舍,只留下那一个月亮,那个照着爸爸回家的月亮。
往窗外一看,还在啊!



何刚

水穷先生,己亥初秋,新入网师,蓉城温江,语文教师,余之从教,尔来廿五,课堂大赛,与我无缘,杂志期刊,没有我名,不为奖喜,不为己悲,书中行走,写书生命,小乐大福,支撑灵魂,脱离平庸,超越平凡,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往期回顾

向死而生,是遭遇与危机后的感悟 | 网师感悟恰好抵达教育生活 | 网师作业

●给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 | 网师感悟



明早五点不见不散

◆  ◆  ◆  ◆  ◆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已发其他公众号的文章请注明

欢迎新网师学员踊跃投稿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