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岭南文化溯源之西樵山

话说佛山
2024-08-31


岭南文化溯源之西樵山


“南粤名山数二樵”,“二樵”中的西樵山坐落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面积14平方千米,最高峰为大科峰,海拔344米。西樵山72峰峰峦叠障,起伏有致,自然景观以秀、奇、幽、清著称,而让它跻身南粤四大名山之列的,除了秀丽的自然景观,更重要的是它深厚的人文底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座精巧秀丽的山,有“珠江文明的灯塔”“理学名山”等不同凡响的文化标签。作为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这座诞生于海底火山爆发的山峰,历经怎样的磨砺和淬炼,又如何写就自己的人文历史的呢?



西樵山诞生于三四千万年前的海底火山喷发,多次喷发的岩浆冲出海面,凝固成群峰,西樵山横空出世。

清《西樵游览记》西樵山七十二峰图

2010年夏,笔者在西樵山下捡拾到的火山石和贝壳


并不是所有的石头都能制造石器。西樵山岩石主要由隧石、玛瑙石、霏细石等硅质灰岩组成,这些质地坚硬、可塑性强的岩石,均是制造石器的优良石料,可谓大自然的恩赐。正是这座藏量丰富的宝库,在西樵远古先民的手中,创造出细石器和双肩石器制造兴盛的史前手工业,共同组成影响深远的“西樵山文化”。


大约6000年前,西樵先民在西樵山东麓发现藏量丰富、质地坚硬的燧石、玛瑙石,由此开始西樵山细石器制造,生产石核、石片、石叶,以及刮削器、尖状器、石钻等细石器,产量巨大,仅考古收藏的细石器标本总数就达30000件以上。笔者曾有幸随曾骐教授等考古专家上西樵山,有些细石器遗址至今还堆积着密密庥庥的细石器。


西樵山细石器遗址为中山大学人类考古学曾骐教授1977年发现,填补了广东细石器文化空白,把我国细石器分布的南界扩大到南海之滨。在海陆交错的古西樵,细石器满足了古越人生产生活的需要,如狩猎、削刮兽皮鱼鳞、切割动物筋肉、纹身等。新的生产工具为西樵乃至古海湾先民提供了有利的生活条件,对西樵及南粤古海湾南越部落的繁衍壮大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又极大地丰富了西樵山文化的内涵。



西樵山细石器在存续七八百年后,随着华南发达的稻作农业生产和磨光、钻孔技术的推广,磨制石器逐渐淘汰打制石器,西樵山细石器产品失去大批量生产的意义,由于西樵山出产的燧石和玛瑙石料很难制作较大的石器,也不能制作磨光的双肩石器,数百年以细石器为生的西樵山先民,走到面临选择的关口:要么放弃西樵山细石器制造,另寻生存之地,要么坚守山中,重新寻找新石料生产新工具。西樵先民选择了后者。最终,他们在西樵山西南方发现储量丰富的霏细岩。


霏细岩硬度不及燧石、玛瑙,却是制造大中型磨光石器的理想石料,西樵先民迅速转移石器制造场,转产更为先进、适应当时生产水平的双肩石器系列产品。就这样,考古学家说的中国南方最大的石器制造场,在远古的西樵山上出现了。


分布在西樵山一带的贝丘遗址中,贝壳、蚌蚝壳、石料、石器废品等遗物堆积层非常厚,根据考古发掘,曾骐教授在《珠江文明的灯塔——南海西樵山古遗址》一书中,推想描绘了一幅珠三角古越人前往西樵山生产石器的情景:每当蚌蚬繁盛的季节,珠江三角洲的原始部落来到西樵山。他们开采石料,然后在台地上搭建临时窝棚,运用传统的工艺方法制作石器,运回各自的部落。他们食用蚌、蚬等海生动物,把残余的贝壳连同石片、废料、残品一起倾倒在山岗的两侧。


考古专家描绘的这幅五六千年前的石器制造场景象,于今天的我们却并不陌生,穿过数千年时空,一眼可见可感。


据考古研究,西樵山是史前我国双肩石器的主要出产地之一,华南迄今发现最早的双肩石器也出现在西樵山。考古发现的石器制造遗址群达23处,出土各类石器数以万计,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在《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一书中这样形容西樵山石器制造规模:“那里经过人工打击的材料就是用火车拉,一时也拉不完。”可见石器制造场之大、数量之多。

西樵山双肩石器、石锤、细石器

西樵山石器制造场遗址分布有20多处


制造双肩石器的霏细岩在华南地区并不多见,西樵山为古越人准备了优质石材,古越人纷至沓来,石器工业持续繁荣。从生产细石器转产双肩石器,历史证明,西樵先民的坚守和创新是正确的选择,不仅避免了西樵山被弃用的命运,它再一次为西樵及古湾区南越族群的繁衍壮大提供了强力保障。也由此创造了西樵山史前文化的非凡篇章。




1960年,贾兰坡将西樵山以双肩石器为代表的史前文化类型命名为“西樵山文化”。以双肩石器为代表的“西樵山文化”影响十分广泛,不仅是珠三角地区古越人主要的生产工具,而且还传播到东南亚、南亚等地区。


国内:珠三角地区、广西、云贵高原、湖南、湖北、海南岛、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


海外: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孟加拉等东南亚、南亚及至太平洋地区。

 华南双肩石器分布图  

双肩石器海路传播线路

由此可以看到,5000多年前,以西樵山先民为代表的古越人就已经开辟的海上“石器之路”,与后来的海丝之路高度重合,开启了以“西樵山文化”为代表的珠江文化海外交流的先声。(笔者注:五六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将石器带到海外的呢?据最新的考古成果,八千年前,我国已经有独木舟远航。那么到五六千年前的南越古先民,驾独木舟沿海岸线远航海外并不是不可行的事。)


据曾骐教授研究,“西樵山文化”存续时间很长,直接进入三千多年的青铜时代,西樵双肩石器成为华南、西南地区青铜斧、钺等工具的祖型,对珠江流域尤其是岭南地区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曾骐教授在《珠江文明的灯塔——南海西樵山古遗址》考古著述中进一步阐述道,西樵山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面向海洋、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外向型文化,已经超越现今的国界,成为亚洲环太平洋文化的一员。在构筑珠江文明中起着筚路蓝缕的作用,为中华史前文化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称赞西樵山文化“是珠江流域从野蛮到文明航程中的灯塔”。

1995年出版的《珠江文明的灯塔》      

2017年4月20日,曾骐教授手绘岭南青铜钺图,阐明与西樵山双肩石器承继关系。


由此可见,双肩石器的出现,让西樵山史前文化得以持续发展,避免了文化的中落,将以西樵为代表的南粤大地带进农耕时代。从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制造到今天的南海制造,其中有着内在的必然性。


五千多年前的西樵先民,靠山依海,日沐风雨,夜枕海涛,凿石作器,戈猎捕鱼,繁衍子孙,珠江流域南越族群的一段山海之旅、一部文明史册,从此开启,为岭南文化的形成注入初始的生机活力。



长江流域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有一个引起学界注意的问题,那就是良渚古城及其周边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数百公里外的地区,说明了当时可能存在某种与石器加工链有关的竞品流通和贸易网,表明良渚时期可能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经济体系。那么,石器制造规模宏大的西樵山,产品能持续畅销海内外数千年,在石器大量外运的背后,有可能也形成了一个运作畅通海内外的贸易经济体系。


虽然西樵山文化达不到良渚文化的高度,但持续的时间较之长,影响的范围较之广,贸易经济体系更发达。史前西樵山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务实、创业、商贸流通等特质,无疑成为岭南广府文化的底色,融入史前南越先民的基因并沿袭下来。可以说,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珠江流域的西樵山文化与长江流域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在不同的地域以不同的文化形态,共同影响、推进着史前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西樵山六千年文化史在中华史前文化类型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成为岭南乃至珠江流域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之源。


张莹  史志专家、《南海市志》副主编

  相关链接


西樵山听音湖晚上夜景很美丽
35岁的西樵大桥(旧桥)寿终

西樵山观音日出

西樵山看石

樵山飞瀑

西樵山印象

回顾1981年西樵山半山“扒龙舟”老照片

西樵一年一度八仙巡游

出太阳先够胆睇这个西樵“冰冻新娘”

西樵国艺影视城老板冼国林参选香港特首

醒狮之乡西樵

岭南才女冼玉清先生汉白玉像落成

西樵简村已有800年历史,出过两位进士和15位举人
西樵镇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照片——盛载你我的西樵山

广州城有个【旧南海县社区】
“6.29”丹灶荷村水闸决堤二十二年祭

樵桑联围

他参加过“公车上书”,倡议修筑樵桑联围,梁知鉴——堪为三水乡贤楷模!

对标乌镇,叠窖要投1000亿?!

上世纪美国制中国地图之南海县截图

南海乡间名人名仕手迹

南海名媛何香凝

南海历代高官录

南海九江:岭南古村多溢彩,烟桥正道又逢春

一段尘封的广东省九江市历史

南海明朝方献夫:何人漫费相思梦,不与秋风共载归。

佛山更甡,南海康有为故居

桃李园《南海古村落》绝句接龙

南海官窑梦:重建灵洲山妙高台!如何?

拍大肶,唱支歌——话说张槎“南海十三郎”

关注:普君墟在万历版《南海县志》中已经有记载!

“龙舟漂移之乡”佛山南海叠滘改造全方位解读

《岭南印记》南海古驿道(上):官窑古镇 因“道”兴商

《岭南印记》南海古驿道(下):往昔带活一座城 如今归尘待唤醒

梁序镛,南海盐步之才子也,其“赋”若何?

叠滘漂移观看最全攻略!盐步老龙出发“探亲”!南海端午活动超级多!

路名志:旧南海县街

黄飞鸿徒弟“猪肉荣”源出平洲,桂城人原来甘好打!

【视频播报】平洲粤剧在社区

冇去过西樵鸡冠山的,喜读游记……

西樵山学堂村 晚清蒸汽缫丝机引发的血案

戊戌摇篮的风雨百年:西樵山三湖书院

西樵山奎光楼:奕代精英春后笋,人材济济领潮头。

要识名山须到此│康有为不是三湖书院的学生

“西樵第一峰”,积之揾返嘞!你去过未?

一百年前佛山老照片:西樵山、灵洲山、三水魁岗文塔

西樵山下听音湖——听音湖畔水流觞

西樵山石燕岩与其神秘莫测的地下河为何会被人遗忘?

完整视频 | 《记住乡愁·西樵古镇》央视播出

西樵山这里只有1%的人去过,比其他地方低10℃~

「积德读书」西樵松塘翰林村

只谈风月之——西樵山南的格桑花

赏荷花何须逼亚艺公园,丹灶翰林湖也不错

丹灶·康有为书法艺术馆·开馆

「南海 · 大沥」 两张图片跨越38年

大潮起南海 风展旗如画 步径6.4公里里水生态园开放

南海九江:岭南古村多溢彩,烟桥正道又逢春

正月初九(2月5日)罗村乐安睇花灯

游玩攻略| 正月初九万人空巷 只为逛逛罗村乐安花灯盛会

莲花路的“莲花圣地”,南海狮山真的有狮子?没人知的佛山民间传说,你是第一个知道的

【主人公现身】38年前“鬼佬”Carl Mydans所拍摄的南海县大沥人民公社村民回帖了!!

【视频播报】“南海西部 文化引领”九江 丹灶 西樵三镇行

南海博物馆·西樵新馆先睹为快

【视频播报】政协委员考察南海桂城三山新城规划

南海魁星阁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话说佛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