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推荐|杨小虎教授:非语言因素对外语语音学习的影响研究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一、总体介绍
本书共分八章,前四章主要是对相关理论和研究结果的梳理与分析。第1章即本章,全书引言。第2章简介相关的语音基础知识,包括语音产生与感知的生理机制、声音的物理属性以及英语、汉语主要元音等相关知识。第3章为二语语音习得模式与假设,主要介绍二语语音习得过程中有关发音与感知的各种理论模式与假设、二语发音和感知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第4章全面介绍影响二语发音与感知习得进展的非语言因素,主要从学习者因素和语音场景因素两部分入手。
后四章详细介绍我们近期开展的非语言因素对中国学生英语语音表现的系列实验成果。第5章报告我们开展的一个发音实验,该实验考察了学习者学习风格和其他几个学习者因素对中国学生英语/i/-/ɪ/发音的影响。第6章报告一个感知实验,该实验探索学习风格和其他几个学习者因素对中国学生英语/i/-/ɪ/感知的影响,以及发音和感知发展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内容。第7章报告一个噪声背景下的感知实验,该实验揭示了不同噪声背景对中国学生英语/i/-/ɪ/感知的影响。第8章是总结与展望,我们对系列实验的研究结论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提出看法。
二、第一章内容选读
近年来,英语口语交流在国内英语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准确的语音不但可以促进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提高说话者的交际形象。已有大量研究在不同层面对中国学习者的英语语音表现(如Flege et al., 1997; 马林,2005; Jia et al., 2006; 石锋,2009; Wang, 2002)进行过探讨,然而目前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发音上,对学习者感知表现的探讨相对较少,结合两者综合考察其整体学习进程的研究就更不多见。
更重要的是,大量研究与教学实践都表明,二语学习者在语音习得过程中其发音和感知表现常常不但与母语者存在差异,而且相互间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一些语音学习理论认为(如Flege的SLM模型、Best的PAM模式、Kuhl的NLM模式,详见第3章),造成这些差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母语与二语语音系统的不同。同时,非语言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其中学习者自身的各种特点受到大量关注。目前对学习者因素的考察主要集中在二语学习起始年龄、二语语言经历、母语和二语的语言使用模式等因素(如Flege & Fletcher, 1992; Bongaert et al., 1997; Flege et al., 1997; Piske et al., 2001; Baker, 2008; Jia et al., 2006),也有一些研究注意到动机和特殊才能的作用(如Elliott, 1995; Flege et al., 1995; Slevc & Miyake, 2006; Moyer, 2007)。然而,探索认知心理因素的外语/二语语音习研究并不多,只有个别研究涉及相关认知机制的影响,如语音短期记忆(MacKay et al., 2001)。
此外,当前的二语语音研究,无论是发音还是感知探索,大多在典型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专门的隔音室中完成。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下,被试都有较好的发挥,表现稳定。然而,生活中真实的言语交流往往是发生在充满噪声干扰的环境中。研究显示,在言语产出上,说话人在噪声干扰下的语音表现与安静环境相比往往有很大差异,出现所谓的Lombard效应(高慧等, 1999);而在言语感知环节,噪声掩蔽效应的影响更为明显,这在鸡尾酒会效应(Cherry, 1953)中有充分的描述。很多实验也证明,二语学习者的语音表现往往比母语者受到更多噪声干扰。令人高兴的是,语音场景因素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二语语音研究者的关注(如Garcia Lecumberri et al., 2010)。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较为前沿的二语语音研究,大多以二语学习者为对象,以外语学习者为对象的研究较少。二语学习与外语学习尽管都指对母语以外的第二语言的学习,有诸多相似之处,对其探索一般也都纳入二语习得领域,但两者的学习环境存在重要差异,本质上不能等同。二语是在特定国家或地区中,某一语言尽管对一些人来说并非母语,但却是社会生存和交往必须使用的语言,如身在美国的外国移民使用英语(Richards & Schmidt, 2002: 472)。外语则指某一语言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大多数人来说既非母语,也非教学语言,在官方与媒体中未有广泛使用,一般只在学校中作为一种课程开设(Richards & Schmidt, 2002: 206),如在中国学习英语(胡壮麟、封宗信、罗郁,1994)。按照Muoz(2008)的归纳,相比二语学习环境,外语学习环境在学习时间、资源、语言输入输出质和量、语言使用机会等多方面都有较大不足。这些困难在开展外语教学的国家中都普遍存在,例如: ① 每周只有2到4节外语课,每节课不超过50分钟。② 接触目标外语的机会不多,量和质都受限。能接触到的讲外语最多的人是授课教师,且并非所有的教师上课都全程使用外语,很多只是间或使用。同时,教师的口语流利度以及外语水平参差不齐。③ 同学、朋友间也很少使用外语交流,课堂以外的整个社会大环境也不使用目标外语。此外,杨小虎(2011)还曾指出,从学习动机上看,二语学习者对所在社会的融入性动机强烈;外语学习者则往往为考试、升学、工作等目的而学习,工具型动机明显。从学习过程看,二语主要通过“习得”(acquisition)获得,外语则一般通过“学习”(learning)获得。前者是处于丰富、充足的语言环境中,没有外在压力,没有任务意识,自然地形成对语言的认识并掌握这门语言;而后者通常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教材有意识地进行系统、正规地学习(Krashen, 1981)。必须说明的是,尽管“习得”与“学习”深层含义不同,但有不少研究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对两者并不区分使用,本书后文有时为行文方便也有所混用。
上述差异可能使得外语学习者的语音学习成效大大低于二语学习者。因此,在语音发展问题上,二语研究的结论并不一定能适用于外语环境。例如,尽管很多二语研究指出开始学习二语的年龄和语言经历长短对发音和感知均有重要影响,但Simon 与 DHulster(2012)、杨小虎(2011)发现外语学习经历长短与外语元音发音没有直接联系,而Kondaurova & Francis(2008)和Yang等人(2016)也未发现外语环境下学习起始年龄对外语元音感知有明显影响。然而,正如Fullana(2006)所指出,对外语学习环境下的语音习得研究仍然十分缺乏。考虑到目前全球化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在外语环境下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数量众多,深入、广泛的外语语音探索极具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本书针对处于外语学习环境下中国学生英语语音学习问题,首先回顾现有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分析、归纳可能影响其发音和感知的各种非语言因素,在此基础上,报告我们近年来开展的三个系列语音实验,这些实验一方面验证先前研究关注较多的一些因素,另一方面初步探索未得到关注的几个因素。这些实验都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分别结合学习者个体以及语音交流场景多个因素考察其发音和感知表现。在学习者因素方面,我们根据相关实验结果和当前中国外语学习环境,从学习风格、动机以及学习背景三个方面共八个因素进行调查。需特别指明的是,学习风格作为认知风格在各种学习情景中的体现(Brown, 2000),目前国内外还少有研究对其在语音习得中的作用进行过探讨,因此实验结果可为此提供一定证据。对于中国大学生的语音习得表现,我们则从发音和感知两方面入手全面探索。由于汉语与英语语音系统的差异,中国学生在英语元音/i///的习得上一直有较大的困难(Bohn, 1995; Flege et al., 1997; Wang, 1998),因此系列实验均以英语/i/-/ɪ/的习得为入手点,对其发音进行声学分析,并通过感知实验探索其感知模式。
此外,就语音场景因素而言,考虑到外语使用者既面临普通噪声的影响,也面临其他外语或母语使用者的可理解话语语音干扰,我们还设计了多种噪声背景下的/i/-/ɪ/感知实验来考察不同噪声类型对中国学生元音感知的影响。我们希望这些实验的初步成果为实际语音教学提供有益参考,能促进外语教学研究者和教师对影响语音习得进程的各类非语言因素有进一步的认识。
我们开展系列实验的另一个目的是基于各种非语言因素在外语语音学习中的作用,探讨感知和发音的关系问题。尽管Flege(1995)的语音学习模型明确指出在二语语音习得中,感知是发音的基础,感知的提高先于发音的进展,但也有不少理论和实验得出了不同结论(如Matthews, 1997; Flege et al., 1999; Baker & Trofimovich, 2006)。有研究指出,学习者因素,如自我感知能力(Baker & Trofimovich, 2006)和一些社会心理因素(如Mack, 1989),也可能导致发音和感知发展的不一致。探索感知和发音的关系既可以在理论上有助于理解二语语音的习得过程(Rochet, 1995),还可在实际教学中有助于决定以何种方式进行语音训练以有效提高感知和发音能力(Bradlow et al., 1997),因此也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三、作者简介
杨小虎,男,四川剑阁人,九三学社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言语-语言-听力研究中心研究员。200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博士学位,2008-2010年在南开大学文学院从事实验语音学方向博士后研究,2014-2015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言语-语言-听力科学系访学,曾任教于西南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语言学研究会理事、《当代外语研究》第二语言加工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兴趣为言语感知、心理语言学。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重点项目)、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各类课题10余项。在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Journal of the Acoustic Society of America、The American Journal of Audiology、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Frontiers in Psychology、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现代外语》等心理学、语言学SSCI、A&HCI、SCI以及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四、目录
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语音基础
2.1 语音的产生与感知
2.2 英语元音简介
2.3 汉语普通话元音简介
2.4 英、汉单元音对比及中国学生常见错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二语语音习得理论模式与假设
3.1 二语语音习得理论模式
3.2 二语语音习得中发音和感知的关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二语发音与感知的非语言因素
4.1 学习者因素对二语语音表现的影响
4.2 语音场景因素对二语语音表现的影响
4.3 当前二语发音与感知中非语言影响因素探索的局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Kolb 学习风格与中国大学生英语/i/-/ɪ/发音的关系
5.1 文献综述
5.2 研究问题
5.3 研究方法
5.4 结果
5.5 讨论
5.6 结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Kolb 学习风格与中国大学生英语/i/-/ɪ/感知的关系
6.1 研究问题
6.2 研究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结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噪声背景下中国学生英语/i/-/ɪ/感知线索使用状况
7.1 研究问题
7.2 研究方法
7.3 结果
7.4 讨论
7.5 结论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索引
后记
友情
如果您认为语言学通讯对您的科研,教学或者学习有所帮助,欢迎赞赏支持
¥1
推荐阅读
专著推荐|修辞问句与关联理论 ——基于语料库的修辞问句在独白式文本中语用研究
专著推荐|“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灵魂如水:雪莱诗歌研究》
专著推荐|张艺琼:网络科学新闻的多模态语篇研究——共时和历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