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观点 | 廖光蓉:体认语言学观照下的汉语语义组构超常及其典型性 ​

体认语言学研究会 语言学通讯 2021-03-17




廖光蓉 

湖南师范大学

摘 要:体认语言学认为,语言是按照“现实-认知-语言”顺序而成;言语的生成可概括为:体验(生活+语言) -认知-言语。组构式指其语义由组成部分意义和句法结构共同决定的复合表达式,反之为非组构式(也叫超常形式)。非组构式意义也是产生于体验和认知,形义之间的联系在反复使用中被常规化。对非组构式的已有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但对其典型性的研究尚有不足。本文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指导下探讨了非组构式类型、表现、成因,及其典型性和规范化。


主题词:语义组构;超常;表现及成因;典型性;规范化

学习文献:廖光蓉.体认语言学观照下的汉语语义组构超常及其典型性[J].中国外语,2019(6):34-43.

作者简介:廖光蓉,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师范类院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04年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建设项目人选,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兴趣为英汉语言文化对比、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在《外国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外语界》和《汉语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本文编辑:体认语言学研究会

本文推送:语言学通讯

相关阅读: 学术观点 | 王寅:体认语言学发凡








1.个体语言与言语的产生


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是,强调语言的人本性,表明语言本身是被人创造出来的,即按照“现实-认知-语言”从左向右的顺序而成。具言之,语言形成于人与外部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以及对人的内部状态感觉输入所进行的加工;语言服务于社会交际,在其用法规则中必然要深深地打上人之认知的烙印。(王寅,2014)人生下来后,成长于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自然语境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不断学习这一特定的语言,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个体语言系统。

言语生成的心理途径是从最初的表述动机经过表述的语义初迹和内部言语,到扩展的外部言语的过程。表述动机,即在话语中表述特定内容的需要,它是言语表述的出发点。语义初迹即表述意图。动机只是引起言语表述的出发点,它本身没有确定的内容;语义初迹是确定表述内容的阶段。内部言语是从同时综合出现的语义初迹向扩展的外部言语过渡的必需阶段,过渡时要经过复杂的改码。扩展的言语表述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句子,存在于传递信息的实际交际过程之中,受到言语环境的制约,具有统一封闭结构的性质(王德春,1982)。不管语言是人与人交流感情和传输信息的中介,还是人类认知世界和描写世界的工具,人们在生成言语的时候必须首先考虑逻辑上的正确与否,也即意义与语境制约。意义制约即分析言语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语境制约即指言语的表达符合具体语境的要求,也即言语具有可变性,对不断变化的语境很敏感,是变化不定的“活语”(王力、秦建华,1994)。

心理语言学家试图解释并希望以模型来展现言语生成时各个层面的心理表征。西方心理语言学界比较流行并得到公认的言语生成模型有三:串行、并行和列维特模型。这些理论大体上把言语生成分为四个阶段:(1)把意念转换成要传达的信息 (2)把信息转变为言语计划 (3)执行言语计划 (4)自我监控。(贾旭杰,2002)语言表达因人而定,因时而异,因地而妥。(王寅,2014)言语生成理论认为应从言语现象返回最初“沉默”知觉世界,研究说话主体如何在知觉世界背景中生成意义,并在开放体验中形成强烈的意义意向,最终表现为说话行为(姜晨,2017)。

在体认语言学框架内,上述所谓的内容、思想与情感、从意念转换而来的信息和在知觉世界背景中所生成的意义,就是身体经验;所谓的内部言语、言语计划和意义意向,就是启用个体语言系统;所谓的复杂改码、符合具体语境的要求、执行言语计划并自我监控和因人而定,就是认知,包括范畴化、概念化、注意、视角、选择、突显、隐略、详略度、情感和情态;所谓的句子、“活语”和说话行为,就是言语;因此言语的生成可概括为:体验(生活+语言)-认知-言语。




2.语义组构研究述评


2.1原则与组构式和非组构式


语义组构原则即一个复合表达式的意义是其组成部分意义的函项,要求句法规则与语义规则相互对应,还要求自然语言表达式的整体意义是由其组成部分的意义及其组成方式所决定(张璐、赵曼,2014)。言语可符合语义组构原则,也可不符合。组构式即语义由其组成部分意义和句法结构决定的复合表达式,反之即非组构式;认知语言学认为,非组构式意义产生于积极的心理建构过程,形义之间的联系在反复使用中常规化。形义联系的规约性并不否定理据性。意义来自于使用者对包括语言的规约意义、句法、想象和推理能力等多种资源的利用。国外也称后者为程式语,国内则有成语、惯用语和俗语等之谓,即所谓固化的非组构式;还有非固化的非组构式,包括超常组配,糅合、截搭(周红英,2010)。





2.2固化的非组构式


程式语即某言语社团以整体形式辨识、存储和提取,连续或非连续、具有较完整的结构与意义/功能或参与语篇构建、使用频率较高的多词单位。很多程式语并不是通过语义组构的,而是句法不规则的整体项目。这种不规则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句法操控的限制,二是对正常约束的违反。程式语的属性特征大致有11个:(1)语法不规范;(2)语义不透明;(3)与某一具体的语境联系在一起;(4)作为一个整体除了表达其成分本身的语义外,在交际或话语中还执行了某种功能;(5)在表达思想时最经常使用这种确切的表达式;(6)使用时伴随有一种行为、标点符号的使用或某种语音形式,赋予某种单位的特殊地位和/或重复刚听/读到的东西;(7)以某种方式对其进行语法或词汇上的标记,赋予特殊地位;(8)基于直接的证据或直觉,有一种大于随机水平的可能性是,在之前与他人交流时遇到过这种确切的措辞;(9)虽然新创,但显然是某种程式化表达的有意或无意的派生;(10)虽然程式化,但用错地方;(11)包含某种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的语料,以至于不能和说话者总体的语法和词汇能力相匹配(李更春,2012)。

成语研究主要涉及历时探源、对比分析、语义、语法、语用、演变等(周红英,2010;刘洋,2013;胡雪婵、吴长安,2016;刘萌,2018;薛梅,2018)。惯用语研究主要涉及个性特征(楼志新,2001),语义、语法、语用特征(孙凤波,2006),隐喻的发生机制、特点及功能(王进,2006),生成机制(张积家、石艳彩,2009),超常搭配(王萍,2015)。俗语研究主要涉及界定(王丽霞、孙月,2015)、概念整合(蒋静,2009)、意义特征(陈永敬,2016)、变异使用(杜文华,2012)、修辞(肖永凤,2017)。




2.3非固化的非组构式


超常组配研究主要涉及语义推导(赵晨、肖青云,2003),形式及其语用价值(岳立静、黄永红,2004),超常搭配及其语用效果(魏旭,2006),语境适应(熊荣伍、王小军,2007),“被”字句(郭立萍,2009),句法因素对动词与宾语之间超常搭配的管控作用(谢晓明、王宇波,2009),概念整合(穆军芳,2016),功能与文化(杨 慧,2017)。

糅合研究主要涉及糅合句(沈家煊,2006)、类推糅合句(沈家煊,2009),主观认同句、分裂句(沈家煊,2008),比拟句式、判断句式、疑问句式和感叹句式的糅合(叶建军,2008),形义错配句(邓思颖,2009),复杂“被”字句(王礼正,2010)、零“被”句或无主语“被”字句(叶建军,2014),糅合式疑问句、特殊疑问句“S1? S2Neg?”(叶建军,2010)、“莫VPNeg”类疑问句式(叶建军,2014),糅合构式(车录彬,2010),动补结构(翁义明、王金平,2015),确认事实义句式(叶建军,2016),原因句式(叶建军,2018)。截搭研究主要涉及截搭句(沈家煊,2006),被动语义句子中的“截搭”(熊雪娇,2015),量名超常搭配中名词的词义变异(张平,2011),不同系列词的截搭(魏启君,2015)。




2.4研究问题


有关语义组构超常性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然而该现象的典型性值得深入探索。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非固化的非组构式,也即短语和句子的语义组构超常现象。本研究在王寅(2005)的“事件域认知模型”和“事件框架”(廖光蓉,2018)理论的指导下,基于体认语言学基本观点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语义组构超常现象有哪几种情形?具体表现及其成因是什么?其典型性怎样?如何规范之?





3.语义组构超常的表现及成因



基于语义是否由其组成部分意义和句法结构来决定,再根据知识结构、概念化方式等来判断语义组构是否超常。语义常规组构即位于框架逻辑结构同一层次的两个元素的组构和中间不超过一个层次的不同元素的组构,这两种组构与所标记的事物、关系和事件基本上是同构的,与一般人的知识结构水平和概念化能力基本上是一致的。跳跃式的组构或概念化复杂的组构与所标记的客体不同构,超越了一般人的知识结构水平和概念化能力,也会增加记忆负荷量。




3.1同一事件框架行为的两个构成要素组构


行为构成要素包括行为本身、目的、时点、时段、场所、方式、工具、过程、状态、伴随事件、结果、起点、终点等。


例(1) 吃货们有口福了,潍坊特色火烧铺都在这里了。(2015年10月19日荐新闻)


“火烧铺”意为“制作、销售火烧成品的店铺”,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制)饼铺”或“烧饼铺”。在“制作”行为事件里,逻辑结构第一层级有施事、行为和受事,第二层级有行为构成要素方式“火烧”(本身是行为事件)、场所“铺”等;行为“制作”和受事“饼”在同一个层级,受事“饼”与场所“铺”只差一个层级,行为“制作”与场所“铺”只差一个层级,受事“饼”与方式“火烧”只差一个层级。行为构成要素“火烧”和“铺”位于同一层级,相互独立,平起平坐,内在关联度低,组合在一起后却变成了内在关联度很高的另一行为事件 “火烧”中的行为+受事关系。超常表现为,同一事件行为的两个构成要素方式“火烧”和场所“铺”组合,致使语义面目全非。成因有四:一是事件“制作”的行为构成要素方式“火烧”客观上太凸显,二是方式“火烧”本身又是行为事件,三是汉语水平高,四是知识结构完善。


3.2同一概念框架逻辑结构跨越两个及其以上层次的元素组构

以下各例共享6个成因:表达经济、没在意两个概念在框架里的层级位置和逻辑关系、汉语水平高、知识结构完善、使用语言随意和让母语健康发展变化的意识差,例(2)-(3)还共享一个成因:顺联语境。


例(2)爸妈不就是活你们姐弟俩吗?(电视连续剧《当人心遇上仁心》第8集)

例(3)我还要活人呢。(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第38集)


“活你们姐弟俩”/“活人”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为你们姐弟俩而活”/“作为人而活下去”。在“生活”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行为和受事;行为的构成要素目的“为你们姐弟俩”/方式“作为人”位于第二层级,目的的对象“你们姐弟俩”/方式的对象“人”位于第三层级。超常表现为,位于第一层级的行为与位于第三层级的目的/方式的对象组合在一起,中间差了两个层级,致语义组构不逻辑。


例(4)在这土地上刨了大半辈子,我就不信刨不饱肚子。(电视连续剧《老农民》第32集)


“刨”本义为“削”,引申为“挖掘”。“刨不饱肚子”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刨不好这块土地、打不下粮食来填饱肚子”。在“刨”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行为和受事;行为的构成要素之一目的“打下粮食”位于第二层级,目的的目的“填饱肚子”位于第三层级。超常表现为,位于第一层级的行为与位于第三层级的目的的目的组合在一起,中间差了两个层级,致使语义组构不逻辑。

例(5)江西男子赌博欠了女老板10万块,还不上被要求同居“肉偿”。(2018年1月13日网易号·健美小专家)


“肉”意为“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肉体”意为“人的身体”;“偿”意为“归还,赔偿”。“肉偿”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通过性交归还”。在“归还”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行为和受事;行为的构成要素之一方式“通过性交”位于第二层级,方式的对象“性交”(意为“两性之间发生性行为”,本身也是行为事件)位于第三层级,“发生性行为”的方式“通过肉体”位于第四层级,方式的对象“肉体”位于第五层级。超常表现为,位于第一层级的行为与位于第五层级的方式的方式的对象组合在一起,中间差了四个层级;而且“肉”是一个简单转喻即定中式复合词部分代整体“肉体”,致使语义组构不逻辑。成因还有二:意象表达,试比较“通过性交归还”;表达轻蔑的态度。


3.3隶属不同事件框架的元素组构,两个元素有可能背道而驰

事件包括行为事件和状态事件,背道而驰是指与行为的积极目的相左或相反。事件中可能还包含事件,概念化过程中还可能实施转喻操作。以下各例共享三个成因:表达经济、使用语言随意和让母语健康发展变化的意识不强;除例(8)外,其他各例还共享两个成因:汉语水平高和知识结构完善;除例(10)外,其他各例还共享一个成因即没在意两个事件间的因果逻辑关系;除例(14)外,其他各例还共享一个成因:抽象过度;例(8)(9)(15)(16)还共享一个成因:顺联语境;例(10)(11)还共享一个成因:语境支撑力度大。例(6)-(8)还共享一个成因:行为事件的施事和状态事件的状主/经历者同一或反之。


例(6)你的酒量喝我两三个。(电视连续剧《挺进金山城》第32集)


“酒量”意为“饮酒的量度”;“喝”意为“饮”(特指“饮酒”)。“酒量喝我两三个”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酒量大,喝得过我两三个”。在“大”状态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状主“你”和状态“大”;状态的构成要素标的“酒量”位于逻辑结构第二层级。在“喝”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你”、行为“喝”和受事“酒”。超常表现为,把状态事件逻辑结构第二层级的状态构成要素之一标的“酒量”与行为事件的行为“喝”糅在了一起,跨越了两个不同事件,湮没了因果逻辑关系,以致语义组构不逻辑。


例(7)好人都让你给喝坏了。(电视连续剧《再婚进行曲》第12集)


“好人”意为“善良宽厚的人”,“坏”意为“不好”。“好人给喝坏”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身体好的人(让你这么劝酒)喝多了,身体会变坏了的”。在“喝”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身体好的人”、行为“喝”和受事“酒”;行为的构成要素原因“让你这么劝酒”和结果“多”位于第二层级。在“变坏”状态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状主和状态,状主是“身体好的人”;状态的构成要素标的“身体”位于逻辑结构第二层级。超常表现为,把行为事件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施事“身体好的人”与状态事件的状态“变坏”糅在了一起,跨越了两个不同事件,湮没了因果逻辑关系;而且“好”简单转喻(主谓式短语部分代整“身体好”),“坏”也简单转喻(主谓式短语部分代整体“身体坏”),还隐略了喝多了的原因,以致概念不确定。


例(8)好水喝出健康来。(黄伟、李长山的同名著作)


“健康”意为“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好水喝出健康来”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喝好水,身体健康”。在“喝”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人”、行为“喝”和受事“水”。在“健康”状态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状主“人”和状态“健康”。超常表现为,首先突显行为事件的受事“好水”,即作主语,然后把行为事件的行为“喝”与状态事件的状态“健康”糅在了一起,跨越了两个不同事件,湮没了因果逻辑关系,致使语义组构不逻辑。


例(9)这菜都等凉了。(电视连续剧《活法》第12集)


“等”意为“等待”,“凉”意为“微寒,稍冷”。“菜等凉了”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等了好久,菜都凉了”。在“等待”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我们”、行为“等待”和受事“你们”。在“凉”状态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状主“菜”和状态“凉”。超常表现为,首先把状态事件的状主“菜”与行为事件的行为“等待”揉在一起,然后把行为事件的行为“等待”与状态事件的状态“凉”揉在了一起;两次跨越了两个不同事件,湮没了因果逻辑关系,致使语义组构不逻辑。


例(10)——这是怎么回事?

——摔的。

——摔拳头上了吧。

(电视连续剧《于无声处》第24集)


“摔”意为“跌倒”,“拳头”意为“五指向内弯曲握拢的手”,“打架”意为“互相争斗殴打”。“摔拳头上”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不是摔的,是拳头打的吧”。在“打架”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你”和行为“打架”;行为构成要素工具“拳头”位于第二层级。在“摔”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你”、行为“摔”;行为的构成要素场所位于第二层级。超常表现为,把“打架”行为事件的行为构成要素工具“拳头”作为“摔”行为事件的行为构成要素场所,湮没了对立逻辑关系,致使语义组构不逻辑。成因还有讽刺、挖苦。


例(11)猪卖赔了。(电视连续剧《阳光路上》第5集)


“卖”意为“以货物换钱”,“赔”本义为“补还损失”,引申为“亏蚀”。“猪卖赔了”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猪卖了,赔了钱”。在“卖”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我”、行为“卖”和受事“猪”。在“赔”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我”、行为“赔”和受事“钱”。超常表现为,首先突显行为事件“卖”的受事“猪”,即表征为主语,然后把两个隶属不同行为事件 “卖”和“赔”的行为“卖”和行为“赔”揉在一起,湮没了连动逻辑关系,致使语义组构不逻辑。


例(12)16:53分,病人宣布死亡。(电视连续剧《产科医生》第26集)


“病人宣布死亡”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医院确认病人死亡,现予以宣布”。在“确认”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医院”、行为“确认”和内容“病人死亡”;内容是另一个行为事件“死亡”,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病人”和行为“死亡”。在“宣布”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医院”、行为“宣布”和内容“医院确认病人死亡”。超常表现为,首先突显子行为事件“死亡”的施事“病人”,即做主语,然后把子行为事件“死亡”的施事“病人”与行为事件“宣布”的行为揉在了一起,最后把行为事件“宣布”的行为与子行为事件“死亡”的行为揉在一起,湮没了连动逻辑关系和蕴涵成分,致使语义组构不逻辑。成因还有没在意两个行为事件间的连动逻辑关系和行为事件“宣布”所蕴涵的子行为事件。


例(13)那几天监狱把你脑袋瓜坐糊涂了?(电视连续剧《经纬天地》第39集)


“糊涂”意为“头脑不清”。“监狱把你脑袋瓜坐糊涂了”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坐监狱把你脑袋瓜坐糊涂了”。在“坐”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你”、行为“坐”;位于逻辑结构第二层级的元素是行为构成要素场所“监狱”。在“糊涂”状态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状主“你”和状态“糊涂”。超常表现为,首先突显行为事件“坐”的场所“监狱”即做主语,然后把行为事件的行为“坐”与状态事件“糊涂”的状态揉在一起,湮没了因果逻辑关系,致使语义组构不逻辑。


例(14)两个路怒哥碰到一起,出大事了。(爱奇艺)


“路”意为“道路”,“怒”意为“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路怒”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驾车时发怒”。在“驾驶”行为事件里,逻辑结构第一层级有施事“人”、行为“驾驶”和受事“汽车或其他机动车”三个元素;逻辑结构第二层级有行为的构成要素场所“路”、时段“期间”等;在“发怒”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和行为;“发怒”行为事件与“驾驶”行为事件施事相同。超常表现为,首先依靠“驾驶”行为事件,借场所代行为+时间,然后与“愤怒”行为事件里的行为揉在一起,跨越了两个概念框架,虽然这两个框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是语义组构不逻辑。


例(15)——今后不要轻易请候亮平。

——为什么呀?

——那是请麻烦啊!

(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第19集)


“请”意为“邀请”,“麻烦”意为“烦扰”。“请麻烦”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请他来,他会麻烦我们”。在“请”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你”、行为“请”和受事“候亮平”;行为的构成要素目的是积极的,诸如“活跃气氛”、“捧场”或“解决问题”;另一要素结果却是消极的,即“他会麻烦我们”,位于第二层级,是另一个行为事件。在“麻烦”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候亮平”、行为“麻烦”和受事“我们”。超常表现为,跨越了两个概念框架,把行为事件“请”的行为与行为事件“麻烦”的行为揉在一起,与目的背道而驰。


例(16)——你可是我警卫哦。

——老东西,我警卫死你。

(电视连续剧《一路烽火》第3集)


“警卫”意为“警戒保卫”,“死”意为“生命终止”。“警卫死你”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才不警卫你,让人弄死你”。在“警卫”行为事件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元素是施事“我”、行为“警卫”和受事“你”;行为的构成要素目的“保卫你”位于第二层级。超常表现为,把行为事件“警卫”的行为“警卫”与行为事件“让……弄死……”的第二个行为的构成要素结果“死”揉在一起,不合事理逻辑;而且“死”复杂转喻,首先述补式动词短语部分“死”代整体“弄死”,然后主谓式短语部分“弄死”代整体“人弄死”,最后兼语式部分“人弄死”代整体“让人弄死”。成因还有反话正说。





3.4 限定成分复杂转喻


转喻可分为单次和连续两次以上的转喻,后者是指借源域先指代一个的域,然后再指代一个……可分为复合(连续两次)和复杂(连续两次以上)转喻(廖光蓉,2016:148)。


例(17)拥有海纳百川胸围的美女,丰满身材震撼了整条街。(2017年8月22日东方头条·时尚频道·红酒加辣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即“大海的宽广可以容纳众多河流”,比喻“人的心胸宽广可以包容一切”。“胸围”意为“与乳头相平的胸部周长”。“海纳百川胸围”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好大的胸围”。超常表现为,限定成分“海纳百川”复杂转喻,首先复句的一部分“海纳百川”代整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然后整体再代部分“有容乃大”,接下来谐音转喻“有容N大”,(“容”简单转喻以类“容”代种“姣好的面容”),最后“N大”代“胸围大”,致使语义组构不逻辑。成因有五:含蓄,汉语水平高,知识结构完善,概念化能力强,没在意一般人的记忆负荷。





3.5 整个组构式转隐喻


例(18)外媒称中国提升枭龙战机反航母能力,助巴铁对抗印度。(2017年7月14日新浪军事)


“巴铁”系网络军事论坛词语,是对巴基斯坦的友好称谓,全称即“巴基斯坦铁哥们儿”,同位式名词短语。“巴铁”语义组构超常,常规的应是全称。具体超常表现为,成分一“巴”简单转喻,即四音节单纯词部分一个音节代整体四个音节“巴基斯坦”(音译而来的形式单位);成分二“铁”也简单转喻,即定中式短语部分“铁”代整体“铁哥们儿”;两个成分构成隐喻,即成分一是的域,成分二是源域,把“巴基斯坦”比作“铁哥们儿”。成因有五:经济表达,亲近,知识结构完善,概念化能力强,没在意一般人的概念化水平。




4.语义组构超常的典型性等级



与经典范畴不一样,原型范畴是人们对所体认的客观现实认知的结果,可作为认知参照点。原型有两种不同的定义,一种是具体的、代表性成员;另一种是抽象的属性特征或图式表征。成员的典型性具有程度性(Taylor 1995, Evans & Green, 2006)。

语义组构超常是一个原型范畴,其原型是抽象的,即一组属性特征:同一事件行为的两个构成要素组构,跨越同一事件逻辑结构层级,跨越两个不同事件;两个/母和子行为事件的施事不同一;改变关系,湮没逻辑关系,湮没蕴含成分;语义组构不逻辑,概念不确定,概念含混不清,概念面目全非;内包行为事件;框架元素隐略;两个元素背道而驰;不合事理逻辑;简单/复杂转喻,转隐喻。语义组构超常后的形式单位具有上述属性特征越多就越超常即典型性等级就越高,反之就越不超常。统计时,根据难度,概念的逻辑结构层级每差一级算一个,跨越两个不同事件算两个;隐喻算一个;简单转喻算一个,复合转喻算两个,复杂转喻视具体操作次数而定。语义组构超常典型性等级见下表。



表语义组构超常典型性等级


形式单位

属性特征

数量/等级

病人宣布死亡

(1)跨越两个不同事件(计两个)

(2)内包行为事件

(3)湮没连动逻辑关系

(4)湮没蕴含成分

(5)母子行为事件的施事不同一

(6)语义组构不逻辑

7/A

好人都让你给喝坏了

(1)跨越两个不同事件(计两个)

(2)湮没因果逻辑关系

(3)“好”简单转喻

(4)“坏”简单转喻

(5)框架元素隐略

(6)概念不确定


警卫死你

(1)跨越两个不同事件(计两个)

(2)不合事理逻辑

(3)“死”复杂转喻(三次,计三个)

6/A

菜都等凉了

(1)跨越两个不同事件两次(计四个)

(2)湮没因果逻辑关系

(3)语义组构不逻辑


海纳百川胸围

(1)“海纳百川”复杂转喻(四次,计四个)

(2)“容”简单转喻

5/B

肉偿

(1)行为与方式的方式的对象之间差四个层级(计四个)

(2)“肉”简单转喻


巴铁

(1)“巴”音译而来

(2)“巴”简单转喻

(3)“铁”简单转喻

(4)两个成分构成隐喻

4/C

好水喝出健康来

(1)跨越两个不同事件(计两个)

(2)湮没因果逻辑关系

(3)语义组构不逻辑


请麻烦

(1)跨越两个不同事件(计两个)

(2)与目的背道而驰

(3)两个行为事件的施事不同一


酒量喝我两三个

(1)跨越两个不同事件(计两个)

(2)湮没因果逻辑关系

(3)语义组构不逻辑


监狱把你脑袋瓜坐糊涂了



摔拳头上

(1)跨越两个不同事件(计两个)

(2)湮没对立逻辑关系

(3)语义组构不逻辑


猪卖赔了

(1)跨越两个不同事件(计两个)

(2)湮没连动逻辑关系

(3)语义组构不逻辑


路怒

(1)跨越两个不同事件(计两个)

(2)“路”简单转喻

(3)语义组构不逻辑


活你们姐弟俩

(1)行为与目的的对象之间差两个层级(计两个)

(2)语义组构不逻辑

3/D


火烧铺

(1)方式与场所关系

(2)行为与受事关系

(3)概念面目全非


活人

(1)行为与方式的对象之间差两个层级(计两个)

(2)语义组构不逻辑


刨不饱肚子

(1)行为与目的的目的之间差两个层级(计两个)

(2)语义组构不逻辑





5.结语



语义组构时由于有概念化的经验基础即事件、个人的知识结构、说听双方共享的知识结构、汉语水平、抽象化能力、概括能力、主体性、主体间性、语境等的支撑,再加上受语用目的的制约,超常便自然而生;不过若太过超常,则需规范化。重点是如何适度意合/抽象,换言之,标记一个事物、关系或事件时,其间的元素多少被表征出来、多少被隐略才是合适的。这也是一个难点,需要坚持不断地有意识地关注和思考。但不管怎么样,依据效应原则和伦理原则,文艺作品,特别是影响面较广的电视剧、电影、小品、相声、歌词等创作者,首先要有这种适度的意识;然后,在充分利用语境和共享知识结构以便抽象化、生活化言语和实现其他语用功能诸如经济、讽刺、挖苦、反话正说等的同时,尽最大的可能兼顾好一般人的汉语水平、知识结构水平、概念化能力和逻辑推理水平;需把普通受众对语言的理解以及可资其教育、学习和模仿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这样一来,A等级的“病人宣布死亡”“警卫死你”等,就可避免;取而代之的其实也够抽象化和生活化的,例如,“16:53分,病人被确认死亡。”最末等级的“活你们姐弟俩”“活人”等未来则有可能被接受,因为致使式可资其类推。

接下来的研究至少还可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如何评估语义组构超常对源自印欧语理论体系的影响?如何归纳总结汉语独特的句法规则?






注释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词概念框架视域下汉语超常与规范研究”(编号:13BYY121)的部分研究成果。



赞赏我们


 推 荐 阅 读 


科研助力 | 长江学者关于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建议

科研助力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讲:从选题到结项

科研助力 | 怎样提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中标率?

科研助力 | 如何提升文献检索能力?告诉你…

科研助力 | 王宁教授的方法课:30讲带你搞懂质性研究方法

科研助力 | 研究设计35讲重磅上线!浙江大学耿曙教授亲授

科研助力 |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刀熊博士:7大实证研究方法逐个击破

期刊征订 | John Benjamins旗下语言学电子期刊征订(中国官方代理)

新著推荐 | 束定芳等: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

读书小札 |  迈克尔·图兰《短篇小说叙事进程:语料库文体学方法》

文学悦读| 从《百家讲坛》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听中南大学杨雨教授谈论古诗词

文化解读 | 郑培凯教授:中国戏曲文化解读

科研助力| 如何理解政治?25部经典重识西方文明

文学悦读 | 诺奖作家写作时,我们也以某种方式参与其中?

文学研究 | 走近文学大师 :陈众议、陆建德等11位专攻学者权威解读

文化解读 | 历史的记忆,影像的表达:如何研究电影艺术?

文学悦读 | 为什么历史不足百年的三国,是人们心目中的传奇时代?

文学悦读 | 只看过金庸武侠剧的人,不足以谈金庸

文化解读 | 被成功学误解二十年的曾国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文学悦读 | 博学又有趣,马伯庸给资深书迷的年末书单(3本已绝版,10本库存告急)

文化解读 | 如何在《道德经》里找到“三生万物”的秘密?

文化解读 | 如何避免在博物馆中迷失?

文化解读 | 中国教育史上奇迹:存在只八年,出了多位“学术第一人”、174位院士、2位诺贝尔奖得主

文学悦读 | 海明威诞辰120周年之际,《最后的访谈》中文版推出——他的一生,始终选择不被打败

文化解读 | 《中国文化常识》:翻译硕士MTI百科知识参考书

文化解读 | 灵魂在高处… 为什么要懂得艺术?

文学悦读 | 《关雎》不是爱情诗,“执子之手”很酸楚,《诗经》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文学悦读 | 不识金圣叹,翻烂《水浒》也枉然

文化解读 | 日本人写的罗马史: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诸多问题,罗马史里早就写了

文学悦读 | 他曾经说诺奖应该废除!但,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却颁给了他!

文学悦读 | 胡歌“才气过人”再上热搜:这8本世界名著,人生至少要读一次!

文化解读 | 葛兆光、梁文道:用故事讲透全球史,解答你对世界的好奇

文学悦读 | 《水浒传》连环画再现,重温经典中的经典。

文学悦读 | 哈罗德·布鲁姆:人虽已逝,但《布鲁姆文学地图》仍暖

文学悦读 | 比较文化看神话:东西方的哪些神话故事

文化解读 | 为什么盛唐的文物国宝藏在日本的库房?

文学悦读 | 林语堂、叶圣陶等44位文学大师给孩子的写作课

文化解读 | 北大考古学博士耿朔:这些攻略,助你们在“十一”玩得更尽兴

文学悦读| 千年传唱,几经流离,不曾读懂的《诗经》,究竟有多美?

文学悦读 | 艺术水准最高的《东周列国志》连环画限量再版,重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列国纷争的伟大时代

文化解读 | 《奇葩说》詹青云:成为一个懂法律、有逻辑的聪明人需要几步?

文化解读| 故事里的唐诗宋词,唐诗宋词里的故事

文化解读| 只把《孙子兵法》看成兵书的人,在战略上就输了

文学悦读| 蒋勋说红楼:处处都是慈悲,处处都是觉悟

文化解读| 福柯、海德格尔、爱因斯坦,他们思考的话题,其实与你息息相关

文化解读| 《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一生必看的40部音乐剧有哪些?

文化解读| 历时2年,故宫院长用1600幅彩绘,2000个知识点,故事+音频,把五千年写成故事讲给孩子听!

文化解读| 你看的《长安十二时辰》,只是盛唐的一角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