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国奋斗榜样人物事迹|赵今声:追寻真理 矢志报国 献身水利 倾心盟务

天津民盟 天津民盟 2022-05-12
点击“天津民盟” 可以订阅哦!

◆ ◆ ◆ ◆


追寻真理 矢志报国 献身水利 倾心盟务


◆ ◆ ◆ ◆

中共党员、民盟盟员,天津大学教授,我国著名水利与港口工程专家。曾任河北工学院院长、天津大学副校长;第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第一、二、八届至十二届人大代表;政协天津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委,政协河北省天津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秘书长,政协天津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秘书长,第四、五、六、七、八届副主席。历任民盟天津市第二届支部委员会委员,民盟天津市委员会第三届常委、秘书长,民盟河北省天津市第四届委员会秘书长,第五届副主委,民盟天津市第六届、七届委员会主委;第八届、九届、十届名誉主委。

主要事迹


作为我国著名的港口规划设计大师,赵今声一生致力于水利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倡导并创办天津大学水道及港口建筑工程专业,基于其超前的学术理念和丰富的教学及科研成果,其开创的泥沙淤积研究方向,为中国海洋及河口泥沙运动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开创了先河。他创建天津水运工程学会和天津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并任理事长,任中国海洋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水利学会第五届名誉理事,天津市科协副主席等。赵今声从南到北考察我国众多的海岸和港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权威的专业理论为祖国港建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赵今声,1903年6月14日出生在河北省束鹿县(现辛集市)回生村一个普通农家。曾用名赵玉振,字金声。出生于清朝末年,经历了民国时期,见证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一直生活到二十一世纪,于2000年7月24日离世。他活到了近百岁,经历了不少苦难与磨砺,也享受了人生的幸福。他有句名言,“带着微笑入睡,满怀希望起床”,前句是他豁达乐观、心胸宽阔的性格所致,后句则是他人生观的精华。他满怀着人生的希望,用他的一生树立了一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和献身教育的丰碑,这是何等的艰辛,又是何等的伟大!


                   受教先贤  投身革命


      赵今声在河北省保定育德中学读书期间,结识了我国著名科学家、后任北洋大学校长的刘仙洲先生。刘先生不但给学生们讲物理课,还常常宣讲爱国主义精神,号召并鼓励大家支持和参加“五四”运动。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要为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为强国富民奋斗终生。从此他和刘仙洲老师因共同的理想,而建立了一生的友谊。

      1921年,赵今声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直隶省教育厅保送香港大学读书的公费留学生,学习土木工程专业。1926年毕业,获得一级荣誉学士学位,这几年的经历让他终生难忘。1923年2月20日,他有幸在港大亲耳聆听了孙中山先生的演讲 。据赵今声回忆,那天全校二百多名学生,装束一新,早早等候在主教学楼前。届时一辆黑色汽车缓缓驶过来,尚未停稳,大家就潮水般涌上去了,走下车的孙中山先生和大家挥手致意,同学们兴奋至极,几名学生用藤椅将孙先生抬起,一口气抬到礼堂。孙先生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做了演讲,开头就说,“香港及香港大学乃我知识之诞生地”,接着叙述了他于何时及如何而得革命思想及新思想,讲他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使人民摆脱贫困而从事革命,以及在他革命多次失败后,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等经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很快就结束了,分别时,孙先生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孙先生的演讲令他深受感动,此后积极投身于宣传革命、传播孙先生三民主义思想的活动中。赵今声经常撰文、投稿,后来成为香港《大光报》的编辑。

1923年2月,赵今声(前排右一坐)在香港大学期间亲身聆听孙中山先生演讲并合影


       1925年香港大罢工后,英帝国主义加强对香港的统治,禁止一切社会活动,香港的政治空气非常沉闷。为了宣传革命,以唤起民众革命热情,赵今声通过直隶老乡叶少泉,以《大光报》的名义请鲁迅先生到香港做演讲。1927年2月18日,鲁迅先生到港,赵今声到码头去接先生,并自费安排先生下榻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晚餐时,他特意为鲁迅先生准备了黄酒,先生很高兴,一连喝了好几杯。饭后稍事休息,当晚九点鲁迅先生做了题为“无声之中国”的演说,号召广大青年在政治上积极起来进行战斗,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才能立足于世界……第二天,应大家的要求,鲁迅先生又做了第二次演说,题为“老调子已经唱完”,两次演说在香港各界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台上慷慨激昂,台下掌声雷动,场面十分感人。这次演讲在鲁迅先生的日记中有记载,现香港原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旧址还保留着鲁迅先生演讲时的照片和报道。


学以致用  矢志报国


      赵今声从港大毕业后,由于北洋军阀的肆虐统治,无法回国效力,只能远走他乡,到南洋群岛北加里曼丹,壳牌石油的子公司——沙捞越油田做测量员。然而他始终不忘回国兴办教育、富国强民的心愿。

       回国求职的道路,坎坷多舛。1930年赵今声回国后,经刘仙洲介绍到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工作才一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一夜之间,沈阳失守,日本攻击的炮弹不时响起——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此结束。随后他回到了保定育德中学任教,后转到河北省立工学院任教,从助教、讲师提到副教授、教授。但好景不长,1937年日军借“七七”卢沟桥事件,于7月29日打入天津,学校第一水工实验室中弹。赵今声冒着炮火安排好家人,他决心不做亡国奴,更不当汉奸,几经辗转,只身一人,应原北洋工学院院长李书田的邀请在西北工学院任土木系教授兼总务长。该校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中,培养了千余名学生,为前线输送了大批技术人员支援抗战。

       1944年,抗日战争胜利在望,国民政府教育部选派赵今声去美国考察进修。他在密执安大学、陆军工程兵团总部及其所属海滩侵蚀研究所等部门学习港口工程,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国后就开始从事水利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早在1947年发表了《论塘沽新港》《挽救塘沽新港》等有关天津新港淤积问题的论文。天津一解放,他立即写了《恢复和发展塘沽新港意见书》。1951年主持创办了天津大学水道及港口建筑工程专业。1958年,他受交通部委派,任天津新港回淤研究工作组副组长,并在天津大学建立海岸工程研究室,开始进行海岸及河口泥沙运动的研究,从1960年开始培养海岸动力学专业研究生。1963年提出减轻新港回淤第一期工程的方案,效果显著,新港回淤量大大减少。赵今声的研究,为中国海岸及河口泥沙运动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开创了先河,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港口专业人才。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赵今声蒙受冤屈、遭受迫害,但他凭着对共产党和国家的信任,矢志不渝,为国为民之志不变,仍关注国家港口工程建设和发展。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下继续从事学术研究,于1969年写出两篇论文《从船舶发展看港口发展趋势》《码头防护设备》,均提出了相关的合理化建议,为新港海洋石油基地码头的建设节约了大量费用。为落实周恩来总理“三年内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人民交通出版社希望他编辑关于港口方面的书籍。他用了三年的时间,编写了《港口工程》一书,分上下两册,共计87万字。该书被各大学采用了十年之久,填补了该专业无中文教科书的空白,1989年该书被评为优秀教科书。1993年还出版了他主编的专著《海岸河口动力学》。1973年父亲受交通部委托,对沙质海岸沿岸输沙率进行研究,经赴秦皇岛、青岛等港口进行现场考察,查阅资料,他提出了沙质海岸沿岸输沙率公式,被列入港口工程技术规范,获得采用并沿用至今。1978年,75岁高龄的他还亲自带队到广西合浦县铁山湾为研究港口的回淤进行现场勘测。1986年参加河北省黄骅港可行性研究并撰写论文《大河口扩建为大港的可行性》,为我国的港口建设出谋划策。赵今声的足迹走遍大江南北,曾去过连云港、石臼港、岗山港等不少海港调研。他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先后在各种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直至80多岁高龄仍然亲自指导研究生并为他们登台授课。1982年,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对天津市海岸带及滩涂资源综合调查进行指导并提出了开发利用方案,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选址和建设方针提出的科学构想,均被政府采纳,并受到表彰。他创建了天津水运工程学会和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并任理事长,还担任中国海洋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水利学会第五届名誉理事、中国科协常委和天津市科协副主席。


加入民盟  倾尽心血


      赵今声不仅是一位学者、教授,还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先后担任民盟天津市委会常委、秘书长、副主委、主委和名誉主委的职务。从1952年开始直至去世,历经四十年之久,和民盟组织感情的深厚程度可想而知。他在担任民盟领导职务期间,团结带领广大盟员知识分子,发挥民盟组织的传统优势,开展各项盟务工作,积极进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活动。上世纪八十年代,民盟市委会组织高教界和普教界的盟员对所处界别的教育现状进行调研,为教育改革进行研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此举在盟内外反响极大,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他还积极支持民盟办学,民盟光明学校的在校生达两万余人,成为社会办学的典型。他还重视和兄弟省市民盟组织的交流,经常举行观摩和学习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赵今声出席中国民主同盟天津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并讲话


      1982年,年近八旬的赵今声接受福建省政协和民盟福建省委的邀请,对福建省港口的整治和建设进行考察。经过近一个月的实地调研,他提出了《马尾港万吨码头整治方案》,福建省委、省政府采纳了该项建议,落实了厦门港的整改措施。在此期间,赵今声和他的专家团队还向中共福建省委领导提交了《对厦门港港区发展及防淤措施的建议》和《对于开发湄洲湾秀屿港的意见》。《福建日报》《厦门日报》和福建电视台多次报道了这次考察活动,影响很深。1983年,他再次接受福建省政协和民盟福建省委的委托,以天津市政协和民盟天津市委会的名义,组成由他担任顾问、城建规划和市政工程专家作为技术咨询的服务小组,对福州进行实地考察,对福州城市性质、规划管理、经济发展方向等多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受到好评。赵今声的事迹也曾刊登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题目是《老专家一心报国,居二线再立新功》,对他的精神给予很高评价。

      1955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成立,赵今声从担任第一届常委开始,先后出任第二届、第三届秘书长,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副主席,第九届委员,在任九届,历时44年,任期之长可谓天津之最,和政协有不解之缘,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年来,我积极参加天津市政协的各项活动,出主意,想办法,竭尽了我的全部智能,在我的政治活动中,为政协所做的工作最多,因为天津政协是我的家,我义不容辞!”他多次接受政协常委会的委托,做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他视天津为他的第二故乡,常说故乡昌盛是他的责任,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总为它牵肠挂肚。他提出海河如何改造、如何清淤、如何通航的问题并撰写提案,在政协大会上发言,当说到为了老百姓的安危时,他老泪纵横,声音颤抖,最后还亲笔写信送交时任中共市委书记张立昌。他在治理海河这个问题上的认真和执着在天津政协中是出了名的。现在海河的提升改造工程已经成为代表我市发展水平的一颗璀璨明珠。他一生中心里装的都是国家、人民的事,就在逝世的前几个月,还在为西部大开发撰文支持,该文章登载在《天津老年时报》。

      赵今声出身于普通农家,但他勤奋,有了上学读书的机会,改变了命运。他经历了灾难、战争、失业、坎坷……但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定了跟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新中国的信念。他在知识的海洋中,选择了水利及港口专业,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成为我国水利和港口工程专家,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了一生! 


(本文根据赵今声先生之女赵淑清撰写的《我父亲的传奇一生》一文整理完成。


     感谢浏览,

         请点在看!



    ◆民盟华北五省市区“长城文化和生态发展论坛”暨盟务工作会议在津举行

    民盟市委会联合河东民盟赴甘肃迭部开展精准扶贫暨考察调研活动

    ◆社会动员 凝聚力量|天津民盟各基层积极开展扶贫助困工作(二)

    ◆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 |民盟市委会召开主题教育座谈会暨常委会

    ◆爱国奋斗榜样人物事迹|张国藩:孜孜以求科学梦 拳拳报国赤子心

    ◆斯人已逝,唯精神与风骨永存|纪念丁石孙主席(二)

    ◆斯人已逝,唯精神与风骨永存|纪念丁石孙主席(一)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盟员征文作品选登(二)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盟员征文作品选登(一)

    ◆李清资作为“我和我们的政协”主题歌曲作者代表 受到全国政协汪洋主席会见

    ◆天津盟员景育民讲述国庆游行天津彩车设计制作背后的故事

    ◆民盟市委会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发放工作


 


中国民主同盟天津市委员会

网站:http://www.tjmm.org.cn/

邮箱:tjmmxcb@126.com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

网站:http://www.mmzy.org.cn

网站手机版:http://3g.mmzy.org.cn

天津民盟

中国民主同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