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泥花草|“这个妹妹,我曾经见过的......”

周敏 植物上瘾者
2024-09-05




泥花草

Lindernia antipoda

玄参科母草属

一年生草本




九月是母草们的季节——其实,此乃错觉。


今年我留意到,母草六月就已经开花了。只是整个夏天太热,户外活动几乎减少至零,而母草们的花期又长,乃们九月初才从空调房里出来,一见两欢。



第一次遇见泥花草时,我差点把它认成了旱田草。它们的花形真的很像,但又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再细看,发现这两种的叶子明显不同。旱田草的叶子更宽,边缘是整齐的细锯齿;泥花草呢,叶子更细长,边缘的锯齿浅而钝,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泥花草叶长圆形,边缘锯齿浅钝

旱田草叶边缘锯齿尖且整齐


一旦认请楚是不同的种后,回头再来对比,花的区别也就出来了:旱田草的花稍大,颜色更紫;上唇明显更宽而肥,而且向后翻卷。泥花草的花偏白,上唇近直伸,花冠略短两毫米左右。共同点是,它们都像于妈发明的“清宫咬唇妆”,花唇极扁;喉部都能看到两枚条形的金黄色花药,花友们戏称为“两金牙”。


泥花草的花


旱田草的花,像吗


下面这种相对少见,我在不同的地方遇见过两次,花明显更紫,叶片边缘的锯齿也不是很明显。跟花友讨论过,虽然不够典型,但仍然符合中国植物志对泥花草花叶的描述,暂时就当它也是了。


非典型泥花草


复习一下,母草属定种有两个敏感点,一是花萼分裂的深浅程度,二是果实与宿萼的长度比。泥花草跟旱田草是一样的:花萼都是5深裂至基部,蒴果都是细长圆形,比宿萼长得多。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泥花草开花时,花梗是斜举向上的;等到结果时,一下子来了个近九十度的大转弯,变成了水平伸展。半边莲也有类似的特点。我深信这中间一定有什么奥妙,虽然我还没有找到答案。


花萼5深裂至基部,花梗近直立

蒴果比宿萼长得多,水平伸展


泥花草喜生湿地,植株柔弱,高不过十几二十公分。最近接连下了几天雨,我特意在雨后去看过它们,小白花被吹落了一地,嫩绿的叶片上也沾上了泥污,一派零落成泥辗作尘的景象,见之心生爱怜。张爱玲的名言,“见了他,她变得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里开出花来”,不过是文人的臆想,真的低到尘埃里,花也早就残了。



母草属的学名Lindernia是以18世纪德国植物学家弗朗兹·林登(Franz Balthasar von Lindern)的名字命名的,泥花草的种加词antipoda由希腊词根anti (相反的)+pous(足)组成, 意为截然相反的,不知指什么呢?泥花草的英文名字也很令人费解,叫sparrow false pimpernel,三个词分开分别是麻雀、假的、琉璃繁缕,合起来又不知所云。


泥花草也是一味药。浙江省乐清市药检所的杨式友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泥花草是乐清市历年出售香港、新加坡、台湾地区的药材,亦为本地沿海渔民喜用的药材,常整箱带到海上,能清热利湿,祛瘀消肿。通常九月采收,全草干燥入药。


长蒴母草


花痴们有一种专属的快乐:认识一种植物后,再遇到它的近亲,感觉就像宝玉初见黛玉,“这个妹妹,我曾经见过的......”当真满心欢喜。母草属有20几种,去年秋天,我先认识了母草与旱田草,紧接着又遇见了长蒴母草与泥花草。我特意翻了下去年的旧文,发现有两条评论写得特别好,值得跟大家分享下:


@亦靓:“看野花,总有一种从天地间偷取喜悦的盈余感”。


@过去:“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吾与子所共适。再加一个吾与子所共适之物,那就是山野间的植物们。”


四季轮回,野花最守信。认母草,是九月专属的快乐,吾愿与子所共适


图中有3种二唇形小花,泥花草左下方是通泉草,右下方是母草




分布:


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和台湾等省。从印度到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布。多生田边及潮湿的草地中。




延伸阅读:



母草|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旱田草|在讲故事当道的浮躁时代,它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文章与植物图片(除注明出处外)均为作者原创


你的转发赞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植物上瘾者

微信号:plantfiend

发现每种植物的独特之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植物上瘾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