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设计的真不友好
作者:吴轶 来源公众号:吴轶
作为在即时通讯领域超越昔日霸主qq,并成为第一大全民app。微信在产品设计领域一直被奉为经典享受着无数赞美和模仿追逐。
但是我们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难免对微信的某些设计产生疑问,有的设计可以说脱离了我们对用户体验的认知。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否在微信这些“不友好”的设计存在其背后的深层次的逻辑呢?
以下我举例10个点来分析这些“不友好”设计以及它背后的设计产品逻辑(个人思考猜想)。
1.点赞评论为何要聚合,增加一个操作层级
朋友圈点击操作icon,出现评论和点赞两个操作按钮。如果要点赞评论还要点击对应的点赞评论按钮,为何不直接将点赞和评论按钮放出来呢?
从用户操作的高效性来看,现在的朋友圈这种设计方式不够高效,多增加了一个操作路径。微信这样设计是有什么背后的深意和思考呢?
朋友圈的定位是分享生活,重点是分享而不是互动,如果将点赞和评论的入口直接放出来的话,用户互动频率变高,导致点赞者和评论者的特意的意图性和含金量远远不如将两个操作收起来的高。收起来的点赞评论所收到的赞美和互动会让分享者更真心实意,同时也减少了消息通知的无效打扰。这样整个朋友圈互动分享生态会变得更好。
2.朋友圈为何不单独为一个tab,而只是tab里面的一个模块
在大众用户使用最多的两个功能,一个就是对话,一个就是朋友圈了。但是朋友圈却作为tab3中一个模块,按照用户高低频操作来说,朋友圈完全可以另成为一个单独tab了。
微信为啥这么做呢?我觉得如果微信朋友圈作为一个tab的话,那么微信真的变为了一个社交工具,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了。从格局纬度上说,生活方式的格局定义远高于社交工具。同时朋友圈作为一个模块,可以很好的将一部分流量分发到购物、游戏、扫一扫及小程序等模块中。
3.购物、钱包、游戏商业盈利强的产品为何都只是tab的一个小模块
在互联网产品中,几乎所有产品的思路都是如何将产品做大,然后实现变现盈利。在中国用户流量最大的app上可以有无限的变现玩法,向游戏、购物、支付这些都是强盈利的产品,而微信却只以tab中的列表展示给用户,这似乎不符合商业逻辑。
如果将购物、游戏、支付再升一级进行强化,那么微信给用户的标签和定位不再是生活方式,而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卖货、游戏、支付平台,这样的话可能会影响微信的牢不可破的用户认知和产品地位。
4.朋友圈为何不支持gif
gif图通常是好玩有意思的图,里面可以充满各种梗,各种笑点。对于发朋友圈的人来说,发gif图是用户的一个较大的需求。
在考虑用户分享者的需求时,也同时要考虑朋友圈浏览者的用户,如果做了gif图,那么用户在浏览朋友圈的过程中,很容易被gif动态所吸引干扰,影响浏览者浏览整个朋友圈的视觉焦点。有的用户为了吸引用户注意会故意发一些哗众取众动态图,吸引微信好友重点关注,这样会导致浏览者体验很差。
所以说用户需求并不是都要做的,需要综合考虑产品所有角色的所有需求和体验。
5.通讯录作为一个超低频的需求,为何作为第二个tab
在微信寸土寸金的页面上,作为第二个tab,无疑是代表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但是呢?这个tab内容都是和联系人相关的。用户进入这个页面操作的频率很小,为什么要将这么重要的位置给予通讯录联系人呢
历史原因,早期的微信版本就是一个即时通讯的app,所以联系人显得比较重要,作为tab2是很正确的,这样更有即时聊天软件的认知。
随着微信成熟之后,其他各个业务的进入,导致微信平台的臃肿,为了避免微信的产品的认知和意识形态的改变,毕竟微信认知还是要保留即时工具这个属性,所以这个tab2一直保留.
6.微信号为啥不能修改
很多用户第一次设置微信号时,随意取了,例如前任的拼音、以前手机号、很长随意的字母等等,现在都有想改的需求。但是微信号只能设置一次,不允许修改。
1.微信号如果可以随意修改,那么和qq昵称一样了,不具有唯一性和识别性,整个后端数据存储会变得特别混乱。
2.很多用户会在好多地方留下微信号(二维码)以此联系,如果可以修改的话,那么留下的微信号(二维码)可能会作废,这样很影响添加微信的成功率和体验,导致以后双方添加为了保险都不敢用微信添加好友而转用qq添加好友了。
7.我的-相册为何不叫我的朋友圈
朋友圈鼓励发相片,发相片比单纯的发文字的动态质量更高,所以呢,我的-相册为何不叫我的朋友圈,如果改为了我的朋友圈,则更偏向动态发布。
8.朋友圈为什么不支持分组查看
1.实现朋友圈分组,首先需要对所有微信好友分组,这就需要改变微信添加好友操作逻辑,而且维护分组成本特别高,使用起来是灾难。
2.大部分用户查看朋友圈是打发时间的需求。所以朋友发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越多越好。增加分组功能,反而会降低内容的数量,让用户需要很多操作才能看完所有内容。
3.对于内容过滤的需求,已经提供屏蔽某人功能。
4.从内容分发上来说,增加按组来查看内容,很容易忽略掉其他分组的朋友产生的高质量内容。
5.朋友圈分组,会导致很多的好友动态无法被浏览到,影响朋友圈的数据,也影响朋友圈的互动性。
9.为什么群发仅限200人
很多人有群发需求,希望可以将所有的好友群发消息,但是微信只支持200人群发。
这里也涉及到两种角色:群发者和接收者。
现在群发的使用场景都是:1.二维码宣传,2.点赞请求,3.过年群发,4.微商定目标人群发广告消息等等,这些对于接收者而言都是骚扰信息。
如果支持不限量群发,那么接收者的垃圾信息会变多,会被过度干扰。
10.对话列表为何不能批量删除
1.如果可以批量删除,则微信对话的整体活跃会降低,批量的话聊天列表都删了,后续和被删者主动对话概率下降。
2.删除为谨慎操作,删除后聊天记录不在。
微信的设计逻辑大体上都分为两个方面:
1.所有角色整体考虑,在考虑角色a的使用需求,同时还要角色a的使用需求给角色b、c亦或平台所带来的影响(这点很重要,也是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很容易忽略的)
2.整个产品的定位以及平台生态考虑,考虑需求或设计时先全局再局部
欢迎小伙伴加我的私人微信yw5201a1交流。
第二期产品经理培训告一段落,很多小伙伴找到了工作,成功转行产品经理。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我的产品分为1.0、2.0、3.0,其实我一直在一线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不是专职做培训的,随着我自己的不断成长,我会有很多新的感悟分享给大家,而且以前1.0、2.0的老学员上3.0课程都是不涨价的,也就是说早报名早划算。
而且我知道很多找我的主要是一些0-2岁的产品经理,他们现在最大的需求是找到一份产品经理的工作,并且能够安全度过试用期的干下去,所以我的课程不是给你上过一些理论就让你自己去找工作,我会利用自己的行业人脉资源,以及我自身的能力帮你包装简历,并成功找到一份工作,找到工作后可能开始阶段你还无法适应新的工作,没关系,我会陪你一起度过这个阶段,很多人都说转行产品经理,但怎样才算转行成功,那就是你找到一份产品经理的相关工作。
之前我的想法是直接带领大家做一款产品得了,这样大家就知道产品经理是做啥的,但是我发现没有基础的人如果上来就做产品的话,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没有和各相关业务部门的相处技巧,做出来的东西完全就是漂浮在空中,做产品经理包含写原型、画文档,但绝不仅仅包含写原型、画文档。
那是不是就不实践,当然不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很幸运的是我现在也接了一些从0到1的项目,等保密期过后,我会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包含前后端的原型以及文档。
我对产品的知识做了一个梳理,这样你对产品需要学习的技能就有个大概的了解,你学习到的所有碎片化知识都可以往里面丢,这也是我们的课表,如下图(看不清可以点击放大查看,相比2.0做了更新,区块链现在比较火,而且我们公司有区块链研究院,我也参加了,我会把学习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报名的童鞋在工作中有啥问题可随时咨询!
如果担心讲的质量,可以加我微信(yw5201a1)索要试听课程。
担心没时间听的小伙伴放心,我们会有录屏供你反复学习。
提供的特色服务:
1、我会带领大家以实战的形式进行竞品分析、原型设计、PRD的制作等.
2、大家都知道大公司分工比较细,就像古代御膳房的厨子一样,可能这个厨子就是个切菜的,你让他出来教你做厨师不是扯淡么!所以在我的课程 中我会邀请不同行业的产品经理教大家不同的知识,比如我会邀请专门做后台的产品经理教大家一些后台做产品的方式方法,这些产品经理有来自腾讯、央行、链家等。
3、我们不仅是培训,更是一个分享的社群,不会上完课给你发个没有卵用的毕业证书,只要我还在互联网行业混,就会不断的把我的经验分享出来给大家。
4、之前也有一些同学专门花钱咨询我产品经理面试的问题,两个小时300元,现在这些服务都免费赠送给私密学员,不论你是转行的,还是刚毕业,亦或是想进阶,只要是找工作遇到问题,都可咨询。
5、我会把我做的一些项目给大家说,同时大家在做产品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可以随时咨询。
开讲时间:每周天早上10:30
总课时:终身制(只要我还在互联网行业混,就会不断的把我的经验分享出来给大家)
授课形式:QQ群视频授课
主讲人:刘大大
主讲人介绍:
我是刘大大,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产品100年度优秀作者,现任某世界500强公司产品经理,曾在平安一账通,麦子金服,中赢金融等理财平台担任产品经理,曾发表过热门文章《产品经理面试习题大汇总》,《产品经理如何写好MRD文档》等,从来说的都是干货!
报名方式:本期课程报名费是2999,前10名2499,现在还有3个名额,想要报名的抓紧欧。
如果没有抢到前10名的小伙伴也不要气馁,届时两人报名2900;三人报名:2800;四人报名,2700;5人报名:2600。
扫描下方的二维码,付款后加微信:yw5201a1 拉入上课群。
送福利:把此文章转发到朋友圈保留24小时即可找我领取一份想要行业的原型和PRD文档。
往期精彩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进行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