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共创没有肝炎的未来
2020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1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我们常说的肝炎,一般指病毒性肝炎。
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类:一类主要经胃肠道途径传播,如甲型和戊型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和水、食物进行传播;另一类主要经血液和性接触传播,如乙型、丙型和丁型可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蚊虫叮咬不会传播;同办公室工作、礼仪性接吻,一起用餐等行为一般不传染)
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等。
1、
疫苗预防是首选
目前,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的肝炎主要是甲肝、乙肝、戊肝。我国为新生儿免费提供乙肝疫苗接种,甲肝、戊肝疫苗仍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需居民自费接种。
02
良好习惯很关键
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防止“病从口入”,预防甲肝和戊肝。
03
丙型肝炎切断传播途径很重要
丙肝目前虽然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公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丙肝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04
病毒性肝炎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1、疫苗接种:接种甲型、乙型、戊型肝炎疫苗有很好的免疫预防效果。2、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
二级预防:建议有疑似肝炎症状或高风险行为的人群主动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及早发现和进行规范治疗,防止其发展成慢性肝炎。
三级预防: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要遵从医嘱,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配合药物治疗防止慢性肝炎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
温馨提示
1、人群对乙肝病毒普遍易感,年龄越小,转为慢性乙肝的可能越大。约80%~90%的围生期感染者、30%的<6岁儿童感染者可转为慢性乙肝,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转为慢性乙肝的比例<10%。有15%~25%的慢性乙肝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而导致死亡。
2、除怀孕期间按必要的母婴阻断程序接种乙免及乙肝疫苗外,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h内)注射乙免,剂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剂和第3剂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母婴阻断的成功率。
3、普通人群接种乙肝疫苗1-2个月后应该检测是否产生,如没有产生抗体或者呈现弱阳性,则需要按照程序加强接种。
我们倡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