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把“三观不合”挂嘴上,你会错过整个精彩世界

凡不易 少记笔记 2020-01-05

全文共计 2307  字,读完全文约需 5 分钟


《锵锵三人行》在2016年5月25日播放的一期视频节目,不知经由何人截图加工发在微博上又“火”了。为不知情的读者简单陈述下,那期访谈节目是窦文涛和嘉宾冯唐及俞飞鸿三人聊单身话题,这位深谙当下网络语境的截图加工者,将其中一些谈话内容制作成截图发在微博上,将窦文涛冯唐两位男性加之批判,对俞飞鸿给以赞扬。有兴趣的可在文后点击阅读原文看完整原视频,你就知道一则有断章取义之嫌,二则即便仅看截图也不能说明什么。


为什么引发传播?一,中国社会现在并不具备对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包容性和法律基础支持,这样的社会现状,引发婚姻、单身、同性恋等相关的话题成为中文互联网的月经话题,时不时爆一下,二、所有为大多数所不解的小众群体(凑巧的是,往往小众群体的表达欲望和网络话语权都高)碰到一个名人能与自己持相同观点,立马就找到共鸣和情感宣泄口,尊为精神领袖。


不过,如何辨别信息真假,是否断章取义,窦文涛冯唐是否为直男癌,猥琐中年男人,俞飞鸿是否是独身女性的精神领袖等等,都不是我本文要阐述的重点,我提到这个热议话题只是作为引子,引出我后面的观点。



社会高速的发展和互联网爆炸量级的信息呈现,让我们越来越缺乏耐心了


没耐心的我们最爱做的就是简化这个世界,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对不熟悉的人和事标签化、从简单表象推导出自身十分坚信但实则毫无逻辑的观点(阴谋论观点就是此类)、喜欢拿“三观不合”说事,只愿意接受自己喜欢的人和事等,都是耐心和忍耐力极度降低的表现。


长期生活在简化后或者说理想化的世界里的人,一旦遭遇到复杂真实世界里的挫折时,是很容易崩溃的。



现在群众流行拿“三观”去审查文艺作品。意识形态宣传是我党一大利器,现在不少群众也深得其法。如果要求所有文艺作品都符合群众的某种“三观”的话,这世界至少一半优秀文艺作品都要消失了,《红楼梦》里爬灰、乱伦、虚伪一个不少,《廊桥遗梦》就一出轨、一夜情的故事,《情人》是讲未成年人援交,分级才是保护未成年人以防看到某些文艺作品的办法,而不是用“三观不正”当理由来封杀,所有人都看不到,这是文化霸权。


回到谈话节目,任何节目都是有剧本设定或者说人设的,与现实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另外谈话节目必须有围绕同一话题的不同观点的表达和冲突,如果都整齐划一、三观一致的话,那不如看新闻联播。在这一点上,许知远和窦文涛都做到了。


何为三观正,何为三观不正?



人是复杂的,也是动态的。仅凭人一句话一个行为就给标签化,就以“三观不合”打发掉,很多时候是对自己的一种损失。这还分两种情况,如果是身边认识的人,慢慢接触后,或许会发现在某些事上看法不一,但人很好,但若是公共人物,你或许一辈子都没机会改变你对他的看法,从而错过一些精彩,比如我之前不知为何就特别讨厌陈丹青,认为他不学无术、戾气满身,过了好多年,慢慢接触他的作品和谈话等,才发现我错了,所幸没错过他,从他的作品里学到不少。


三观是什么?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过程都不一样,我很难相信不同人三观会一样,不一致正是这个世界多姿多彩的原因之一。多些耐心和包容,更多地接触,而非一票否决,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重要法则。试想下,你和你的好友在所有问题上都能做到观点一致么?做不到吧,但这影响你们成为朋友么,不影响对吧。这正是基于对彼此三观的了解和包容上。未见森林,仅以一枯木断定全是枯木,你就错过了整个森林。



我不喜欢现阶段的一点都不智能的算法分发机制,比如今日头条等。因为它总是根据我现阶段喜欢的东西推送同类同质的内容,而人都是有局限性的,对于未知的类别的东西我并不代表不喜欢,总是需要有途径去获知未知的东西的,但它不会推送给我。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只看“三观合”的内容,这样人是容易上瘾。


有些人说这是一种“信息茧房”,你想象一下茧房的样子,大概就明白这个词的含义了。我倒是不那么悲观,我不认为用久了今日头条等同类产品就形成“信息茧房”了,因为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要说起来,信息闭塞、文盲遍地的年代,那才是信息茧房,一辈子能接触到的人就是同村同乡的人。


即便没法彻底形成“信息茧房”。但依旧值得警示,尝试学着主动获取信息,而非等待投食喂养,给什么看什么。我越来越觉得主流渠道所能呈现的优质内容是极为有限的。若不是有互联网,我不知道英美剧、上百年来各国经典的电影,若只看机场书店,我不会知道有那么多优秀的书籍。渠道是很重要的,学会主动寻找一些渠道。


当我们缺乏耐心和包容心,将一个不熟知的人或事,仅仅通过只言片语或者某个行为直接贴上不喜欢的标签,然后觉得“三观不合”,这就错过了。我一直在说错过,难道就没判断正确的时候,肯定有,大概率情况下,都是判断错的。


不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网络上,我理想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是“求同存异”,“对事不对人”,能够对同一话题进行观点交流和冲突的。现实生活中暂且不表,网络上现在所谓“杠精”太多,直接拉黑减少沟通可以节约时间,对“杠精”的识别和轻易以“三观不合”为由一票否决是有巨大差别的,“杠精”的最大表现是不可沟通,自说自话,只要可正常沟通,仅某问题三观不合,是完全可以交往的。


我为什么想用一篇文章来阐述这个观点,是因为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问题,一言不合就“三观不合”了,不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互联网上,不论是对人,还是对待其他,都很容易错过精彩生活。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完美主义?但,世界哪来那么完美, perfect 就是想象出来的。


喜欢与否是主观感受,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种感受是动态的,而非一成不变的,曾经讨厌的人可以成为喜欢,曾经厌恶的书籍可以手不释卷。三观不合就是不喜欢的一个借口,而非事实陈述,一个自己都没发现的陷阱。



-END-


往期回顾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出人头地?

我的一些生活经验

聊聊洗稿这件事

1991年的电视台都播些什么?

我对香港数字生活的一些观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