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考古,破解“邦迪克”珠的百年谜团
👆
点击上方蓝字「珠饰与文明」关注公众号
行游世界,在路上遇见无限美好
这种珠子来自缅甸,
被称为“邦迪克”珠,
众说纷纭,
如何破解其中的谜团?
@《Collectible Beads》,Dr.Robert Liu
「研究背景」
坊间现在把一种来自缅甸、带棕白色纹饰的木化石材质珠,称为邦迪克(Pumtek)。还有商人根据这种木化石黑白纹饰珠的磨损状况、珠子规整程度、珠子上白色线条的规整程度、珠子棕色物质的浸染程度、珠子佩戴形成的沁色等,进一步分成“一代邦迪克”、“二代邦迪克”,甚至“三代邦迪克”或新邦迪克。
美国著名珠饰者路易斯·杜宾在她的著作《珠史》-《The History of Beads》末的珠子编年表里,把这类木化石黑白纹饰珠的年代标在约1920年代。另外一位美国著名珠饰研究者吉米·艾伦也持类似观点。坊间商人还有更多不同年代和来源的说法。
🔺 《缅甸的古代硬石珠和印章》
芭比·科尔,1997年
1993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伊莉莎白·莫里教授和昂·迈因特发表论文《缅甸的珠子》-《Beads of Myanmar》,1997年英国珠饰研究者芭比·科尔( Barbie Campbell Cole)发表论文《缅甸的古代硬石珠和印章》-《Ancient Hard Stone Beads and Seals of Myanmar》,才比较科学和系统的对“邦迪克”(Pumtek)珠的历史、制作工艺和与之相关的人类学问题等进行论述,这些内容是我们现在研究这类缅甸珠饰的基石。由于到目前为止,这种木化石棕白纹饰珠没有发现于考古发掘中,没有确切的地层年代参考,前人的研究中也缺乏对这珠子的科技考古分析和实验数据研究,这种木化石棕白纹饰珠依然还有很多谜团。
「前人的研究」
为了便于理解,需要将前人对邦迪克珠的相关研究做一些介绍。芭比·科尔在她1997年的论文《古代缅甸的硬石珠和印章》中,比较综合的梳理了前人的研究,现把与本文研究有关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如下。
生活在缅甸西北部山区的钦族人(Chin)把古代黑白蚀花珠(Ancient black and white etched beads)称为邦迪克(Pumtek),钦语意思是“埋藏的闪电”(buried thunderbolt),这样的珠子在缅甸的其他地方被称为钦珠(Chin Pati)。这些古代黑白蚀花珠非常受到钦族人的追捧,他们把它们当作传家宝(Heirloom)。
🔺 缅甸的珠饰
@《The Jewelry of Southeast Asia》
范畴(Fan Chou)于公元863年描述钦族(Chin)人,民风朴素,彬彬有礼,他们生活的城市没有城墙。从公元851年-1120年,阿拉伯作家提到缅甸的三个王国,骠国、钦、赤恩(可能由古代佩谷人发展而来)
骠城斯里克舍查(Sri Kshetra)被攻陷后,骠人(Pyu)被缅族人(Burmans)吸收,钦族还继续生活在钦敦江流域,直到14世纪,掸族人(Shan)占据缅甸北部,钦族出于安全原因,迁往西北部的钦山地区(Chin Hills)
🔺 戴邦迪克的钦族女子,摄于1896年
@《Chin Hills Gazetteer》
最早记录邦迪克珠的是1896年出版的《钦山地名索引》-《Chin Hills Gazetteer》(凯利和塔克著),写道,“神圣的邦迪克(Sacred Pumtek)…是缅甸西北部钦山地区的哈卡部落(Haka tribe),最受追捧和最昂贵的财产。哈卡人随时都愿意用其他物品来交换邦迪克珠,例如牛、枪和奴隶。”
帕里出版于1932年的《拉克尔族人》-《The Lackers》中记录当地传说:邦迪克是由羊的粪便变成。与藏族人对天珠(Dzi beads)来源的传说类似(一种传说,人们在放牧的牛粪中找到天珠)。货币与贵为传家宝的邦迪克,都会成为哈卡部落和拉克尔部落新娘的彩礼和嫁妆。甚至当部落的族人犯下强奸罪,可以用邦迪克当作罚金交纳。
1912年,马克米兰描述钦邦的拉克尔部落时,记录了他们昂贵的被称为邦迪克的项链,并强调由于邦迪克比较稀少,拉克尔族的项链上还会坠上玻璃珠、红玉髓珠、扣子、硬币等。
🔺 巴当人戴的珠子,缅甸克耶邦
《缅甸的古代硬石珠和印章》,芭比·科尔
克耶邦(Kayah State)的巴当人(Padaung)也会像喜欢蚀花红玉髓珠一样,把邦迪克作为他们的传家宝(Heirloom)。他们经常会在脖子和肩膀上缠挂很多由77颗玛瑙和红玉髓珠组成的项链,其中偶尔也会有古代的蚀花珠。但是他们对蚀花珠的喜爱程度远不如钦族人。巴当人珠链上的蚀花珠有些据说来自克耶邦的古墓,但也可能是贸易过来的。他们佩戴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玛瑙珠,什么年代的都有,有些可能来自印度、孟加拉和钦邦的贸易。
印度东部米佐兰地区(Mizoram)的古奇人(Kuki)也佩戴邦迪克。米佐兰与缅甸西部钦族人居住的地区接壤,古奇人是钦人的近亲。-《Traditional Jewelry of India》
1896年出版的《钦山地名索引》中提到来自孟加拉吉大港(Chittagong)和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Assam)市场的红玉髓珠被贸易到钦族山区。这些红玉髓珠可能也被广泛的贸易到钦邦以北更远的部族地区,索克人(Soktes)、西因人(Siyins)、塔冲人(Tachons)居住在那里,他们更青睐红玉髓珠,而不是钦族人喜欢的蚀花玛瑙和木化石珠。
钦族人最推崇古代蚀花珠,为了补充他们的传世珠宝,他们经常到缅甸的河谷地区换取农民新从地里挖到的蚀花珠。
🔺 破损的黑白蚀花珠,出土于Sri Kshetra
《缅甸的古代硬石珠和印章》,芭比·科尔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莫里教授和迈因特在1993年的论文《缅甸的珠子》写道,上世纪20时代,瓦迪(Waddi)和马贸(Maingmaw)的古代骠国遗址曾发现大量的蚀花珠。由于钦族人对骠国时期珠子的巨大需求,造成骠国时期的墓葬被大量的盗掘。成规模的商人甚至时常组织珠子交易会,为了服务挖珠人、买珠人和围观者,供应食物的摊点比比皆是,小商贩和乐师也会来找生意。由于珠子贸易的丰厚利润,经常会发生因墓区控制权争议引发的冲突。瓦迪地区的古珠供应资源很快就枯竭了。之前因残损而被丢弃的珠子也成了交易品,甚至没有钻孔的古代半成品珠也被重新钻上孔,这些珠子也很快卖完了。
一些伐亚格伊(Phayaggyi)的一些商人意识到村子周围大量的木化石或许可以用来仿制邦迪克珠。他们到100公里以外的曼德勒去学习加工珠子的技术。长期以来,曼德勒具有加工石像、制作翡翠珠和琥珀饰品的传统。曼德勒南边的阿马拉布拉有铸造金属佛像的传统技艺。上色工艺也没有难倒伐亚格伊的村民,他们发现传统的使金属器加黑和增亮的技术配方,或许可以同样应用到石材上。实验证明,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 乌巴基和他制作的邦迪克珠,摄于1980年
《缅甸的古代硬石珠和印章》,芭比·科尔
很快伐亚格伊就开始生产珠子了。乌巴基(U Ba Kyi)无疑是其中最成功的珠子工匠。莫里教授和迈因特的论文记录了伐亚格伊人制作珠子的过程和配方。
🔺 伐亚格伊工匠在木化石珠胚上画上白色图案
《缅甸的古代硬石珠和印章》,芭比·科尔
白线图案部分用生石灰、石英砂、肥皂和硼砂粉混合成胶黏物涂抹,晾干。然后把珠子裹上碱性黑化液,这种碱性黑化液是由砷酸钠(原文为Sodium arsenic trisulphate,应该是笔误并不存在三硫化二砷钠这样的化学物质)、硫酸铜、硫磺粉末、砒霜(三氧化二砷)调配而成。
🔺 烘烤中的“砒霜-铜盐-硫磺”配方邦迪克
《缅甸的古代硬石珠和印章》,芭比·科尔
然后把裹好碱性黑化液的珠子放在炭火盆上烘烤10-12分钟,珠子表面就会呈现黑白条文图案。待珠子冷却后,清理掉珠子表面焦黑的部分,并洗刷干净,木化石黑白纹饰珠(简称木化石黑白珠)就制作完成了。为了迎合钦族人的需求,木化石黑白珠的图案多模仿骠国时期的黑白蚀花珠,但是这些木化石黑白珠呈现棕色和棕黑色,与骠国时期的黑白蚀花珠的”黑“有所不同。这种木化石黑白珠也同样被当时的商人称为邦迪克珠(Pumtek)。
🔺 购于钦邦的邦迪克珠
(中心4圈纹的为黑白蚀花珠)
《缅甸的古代硬石珠和印章》,芭比·科尔
上世纪50年代,钦族人对这种木化石邦迪克的需求减少。到上世纪60年代末,乌巴基停止制作木化石邦迪克。但是,90年代初,乌巴基的孙女又开始使用他原来的工艺技术制作木化石邦迪克,只是在碱性黑化液中加入了人的奶汁。乌巴基的孙女继续把她做的木化石邦迪克卖给钦族人。她做的木化石邦迪克质量比她爷爷差很多,销售量也不大。可能这时候钦族人已经觉察到这些木化石邦迪克是新做的。
🔺 用儿童粘土制作、涂黑发油的仿邦迪克珠
《缅甸的古代硬石珠和印章》,芭比·科尔
近些年(90年代)游客和缅甸的珠子收藏活动,创造了对邦迪克的新需求,与此同时,钦族人还在购买邦迪克。英国珠饰研究者芭比女士在90年代末两次到访伐亚格伊,她发现乌巴基的孙子还在制作木化石邦迪克。
美国著名珠饰研究者吉米·艾伦(Jamie Allen)曾提出“邦迪克”包括的七种珠子,英国珠饰研究者芭比·科尔(Barbie Campbell Cole)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和整理:
1) 出土自缅甸古代墓地的外来蚀花珠,可能来自印度。
2) 出土自缅甸古代遗址,在本地制作的蚀花珠。
3) 属于1)和2)情况的木化石材质制作的蚀花珠,可以被称为“前邦迪克珠”(”proto-pumtek” beads)
4) 上世纪20年代及以后一段时间,由乌巴基及其同时期工匠制作的木化石黑白珠。
5) 上世纪90年代初,乌巴基孙女及同时期工匠制作的木化石黑白珠。
6)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乌巴基孙子及村里其他家庭制作的木化石黑白珠。
7) 新制作的“仿老邦迪克”珠。
「研究样品和分析方法」
根据本次研究课题特点,作者选择有代表性的研究样品9颗,样品由美国著名珠饰研究家Robert Liu博士、美国著名艺术家和珠饰研究家David Ebbinghouse先生和印章珠子博物馆提供,并在中科院光机所上海科技考古中心,使用XRF(X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研究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成分分析。
1号样品为典型的东南亚黑白蚀花珠,坊间俗称“骠珠”,即“骠国时代的蚀花珠”,实际上这类黑白蚀花珠出现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远早于骠国的年代(公元2世纪至9世纪)。1号样品疑似化石材质(实验检测为硅酸盐),但非木化石的结理特征。
2号样品也为东南亚黑白蚀花珠,但是材质为木化石,具有典型木化石结构特征。
3号、4号、5号和6号样品在坊间俗称为“二代邦迪克”,7号、8号和9号样品在坊间俗称“一代邦迪克”。
除了4号样品分析区域为样品白色部分外,1号、2号、3号、5号、6号、7号、8号和9号样品的成分分析区域都是样品的黑色部分。
「样品照片和说明」
1号样品
编号:QCL-3
分析区域:样品黑色部分
来源:购于市场
材质:硅酸盐(非木化石)
外观:圆珠,瓜瓣状六线图案,佩戴孔侧稍有磨损
初判:黑白蚀花珠
2号样品
编号:QCL-4
分析区域:样品黑色部分
来源:购于市场
材质:木化石
外观:圆珠,瓜瓣状六线图案,两侧佩戴有严重磨损
初判:黑白蚀花珠
3号样品
编号:QCL-5(1)(下图整串标1号)
分析区域:样品黑色部分
来源:美国著名珠饰研究者Robert Liu老师提供,根据Robert老师的原装标签上笔录表明,该串样品获得于1983年7月。
材质:木化石
外观:圆珠,瓜瓣状六线图案,有佩戴痕迹和沁色
初判:木化石棕白纹饰珠(坊间俗称“二代邦迪克”)
4号样品
编号:QCL-5(2)(下图整串标2号)
分析区域:样品白色部分
来源:美国著名珠饰研究者Robert Liu老师提供,根据Robert老师的原装标签上记录,该串样品获得于1983年7月。
材质:木化石
外观:圆珠,栅栏式八线横一线单口线图案,有佩戴痕迹、有沁色
初判:木化石棕白纹饰珠(坊间俗称“二代邦迪克”)
5号样品
编号:QCL-5(3)(下图整串标3号)
分析区域:样品黑色部分
来源:美国著名珠饰研究者Robert Liu老师提供,根据Robert老师的原装标签上记录,该串样品获得于1983年7月。
材质:木化石
外观:长桶珠,三层平行折线双口线图案,有佩戴痕迹和沁色
初判:木化石棕白纹饰珠(坊间俗称“二代邦迪克”)
6号样品
编号:QCL-6(下图整串箭头标记)
分析区域:样品黑色部分
来源:美国著名珠饰研究者Robert Liu老师提供,根据Robert老师的原装标签记录,该串样品获得于1987年7月。
材质:木化石
外观:圆珠,瓜瓣状六线图案,没有佩戴痕迹
初判:木化石棕白纹饰珠(保持1987年制作完成状态的”邦迪克“珠)
7号样品
编号:QCL-7
分析区域:样品黑色部分
来源:购于市场。
材质:木化石
外观:长桶珠,五层平行折线三口线图案,有佩戴痕迹和沁色,一侧残损
初判:木化石棕白纹饰珠(坊间俗称”一代邦迪克“)
8号样品
编号:QCL-8
分析区域:样品黑色部分
来源:购于市场。
材质:木化石
外观:菱形片珠,双面四箭头指向中心圆点图案,有佩戴痕迹和沁色
初判:木化石棕白纹饰珠(坊间俗称”一代邦迪克“)
9号样品
编号:QCL-9
分析区域:样品黑色部分
来源:美国著名珠饰研究者David.Ebbinghouse提供。
材质:木化石
外观:圆珠,中一线对称折线纹单口线图案,有佩戴痕迹和沁色
初判:木化石棕白纹饰珠(坊间俗称”一代邦迪克“)
「XRF定性实验图谱」
1号样品
编号:QCL-3
2号样品
编号:QCL-4
3号样品
编号:QCL-5(1)
4号样品
编号:QCL-5(2)
5号样品
编号:QCL-5(3)
6号样品
编号:QCL-6
7号样品
编号:QCL-7
8号样品
编号:QCL-8
9号样品
编号:QCL-9
「实验结果讨论」
1) 根据X射线荧光光谱定性分析,1号黑白蚀花珠样品和2号黑白蚀花珠样品黑色区域的元素谱一致,表明这两件黑白蚀花珠使用同样的黑化工艺。
2) 根据X射线荧光光谱定性分析,3号、5号、6号、7号、8号和9号样品的元素谱系基本一致,都发现了三氧化二砷(砒霜)、铜和硫成分,与英国珠饰研究者芭比·科尔1997年论文《古代缅甸的硬石珠和印章》中记录的木化石珠染色配方一致,芭比.科尔记录伐亚格伊的珠子工匠制作木化石黑白纹饰珠配方中使用了砷酸钠、砒霜、硫酸铜和硫磺粉等。从分析结果上看,所谓“一代邦迪克”和“二代邦迪克”都采用完全一样的“砒霜+铜盐+硫磺”配方工艺,说明二者间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所谓“一代邦迪克”和“二代邦迪克”都可能是由伐亚格伊的工匠制作,这也符合1993年伊莉莎白·莫里教授和昂·迈因特论文、以及1997年芭比·科尔的论文研究结论。
3) 根据X射线荧光光谱定性分析,3号、5号、6号、7号、8号和9号样品的元素谱系基本一致,其中3号、5号和6号样品在坊间俗称为“二代邦迪克”,7号、8号和9号样品在坊间俗称“一代邦迪克”,也说明所谓“一代邦迪克”和“二代邦迪克”在制作年代上可能存在比较近的关联性。1993年伊莉莎白·莫里教授和昂·迈因特的研究与1997年芭比·科尔的研究中认为伐亚格伊从1920年代开始制作木化石黑白纹饰珠的信息,来自对伐亚格伊的珠子工匠,尤其是乌巴基及其后人的讲述。1896年出版的《钦山地名索引》中有钦族女子佩戴“邦迪克”的照片,说明这种木化石黑白纹饰珠在19世纪末就可能在制作,而乌巴基老人及其后人讲述的故事可能有一定的演绎成分,但是从年代上相差不大。
4) 从X射线荧光光谱定性分析结果可知,1号和2号黑白蚀花珠的黑化工艺与3号到9号木化石黑白纹饰珠(或称邦迪克)的“黑”化工艺完全不同。所谓“一代邦迪克”和“二代邦迪克”都采用“砒霜-铜盐-硫磺”的黑化方案,导致“一代邦迪克”和“二代邦迪克”背景棕黑的可能是疑似反应产物硫化铜。1号和2号黑白蚀花珠未检出“砒霜-铜盐-硫磺”方案,其黑化工艺以后另文说明,不在此详述。
5) 6号样品是制作完成后没有经过佩戴的木化石黑白纹饰珠,根据保留的原始标签可知其制作时间不晚于1987年7月。6号样品的X射线荧光光谱定性分析结果与1993年伊莉莎白·莫里教授和昂·迈因特的研究及1997年芭比·科尔的研究完全吻合,说明之前的这两组研究是科学可靠的。
6) 根据X射线荧光光谱定量分析,6号样品的砒霜(0.67wt%)和氧化铜(2.27wt%)成分在其他木化石黑白纹饰珠的近10倍以上(1号样品:砒霜-0 wt%,氧化铜-0wt%;2号样品:砒霜-0 wt%,氧化铜-0.01 wt%;3号样品:砒霜-0.09 wt%,氧化铜-0.51 wt%;4号样品:砒霜-0 wt%,氧化铜-0.03 wt%;5号样品:砒霜-0.07 wt%,氧化铜-0.41 wt%;7号样品:砒霜-0.09 wt%,氧化铜-0.67 wt%;8号样品:砒霜-0.05 wt%,氧化铜-0.02 wt%;9号样品:砒霜-0.08 wt%,氧化铜-0.29 wt%)。6号样品制作后未经佩戴,而其他样品都经过佩戴,说明这种木化石黑白纹饰珠在佩戴过程中,珠体表面的棕色附着物会流失,这也符合这种珠饰在佩戴中存在褪色的情况,应该是反应后的附着物在木化石材质上吸附效果不佳的原因。
7) 根据X射线荧光光谱定量分析,佩戴过的所谓“一代邦迪克”(7号样品、8号样品、9号样品)与所谓“二代邦迪克”(3号样品、5号样品)的砒霜和氧化铜的含量非常接近,说明所谓“一代邦迪克”与“二代邦迪克”可能采用相同的配方,在相近的地区,在相近的时期制作。
🔺 米佐兰的邦迪克,比利时格希尔斯家族收藏
@《Traditional Jewelry of India》
「初步研究结论」
综合前人的研究和本次科技考古实验研究,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结论。
1) 坊间所称“一代邦迪克”和“二代邦迪克”与制作于公元前4世纪至骠国时期的黑白蚀花珠的配方工艺完全不同,说明他们不是制作于相同和相近年代。
2) 钦族人对邦迪克(Pumtek)的称呼的从英殖民时期的古代黑白蚀花珠,扩大到后来制作的木化石黑白纹饰珠,既而变成现在对木化石黑白纹饰珠的专称。
3) 坊间所称“一代邦迪克”和“二代邦迪克”都是采用同样的“砒霜-铜盐-硫磺”配方制作。
4) 坊间所称“一代邦迪克”和“二代邦迪克”可能都制作于伐亚格伊的珠子作坊。
5) 坊间所称“一代邦迪克”和“二代邦迪克”可能制作于相近的年代,所谓“一代邦迪克”,即木化石黑白纹饰珠的最早制作年代,可能是略早于1920年代的19世纪后期。
「致 谢」
感谢美国著名珠饰研究家Robert Liu博士、美国著名艺术家和珠饰研究家David Ebbinghouse先生提供的宝贵实验样品,以及一直的鼓励和支持。感谢英国珠饰研究者芭比·科尔女士授权我在我的书-《世界古代珠子》中使用她的研究成果和她论文的图片。感谢中科院光机所上海科技考古中心李青会研究员的大力支持,还有中科院光机所上海科技考古中心刘松副研究员在实验和数据分析中给允的巨大帮助。
研究珠子的足迹,达兰萨拉
注:如想验证自己的“邦迪克”是否为“砒霜-铜盐-硫磺”系配方,可以通过平台留言与我们联系检测实验。
行游
印章与古代珠饰研究者、收藏家
印章珠子博物馆创始人
牛津大学、伦敦大学、
大英博物馆等机构访问学者
世界珠子研究者协会会员
埃及探险协会会员
行游世界 路上遇见无限美好
了解更多世界古文明知识
请关注公众号“珠饰与文明”
了解更多古代文明内容,点击以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