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元文化·国际理解·道德教育 | 课程所成功举办第七届上海圆桌课程论坛

专注学术的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2023-01-10


在国际化不断推进、文化多元交错的时代,道德教育面临多重困境。如何基于本土化情境和话语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如何在多元文化社会协调教育领域的多元与同一?如何在网络情境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基于上述话题,课程所于6月5日在文科大楼1606室主办了第七届上海圆桌课程论坛,邀请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教育学院于天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姜英敏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郑富兴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林可博士与课程所崔允漷、高德胜、沈晓敏、安桂清、张薇、王涛、王哲等专家齐聚论坛,围绕“多元文化、国际理解与道德教育”展开研讨交流。论坛由课程所王涛副教授和高德胜教授主持,所长崔允漷教授致辞。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崔允漷教授致辞



论坛精彩回顾


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教育学院

于天龙教授作研究分享


在“面向道德的教育:多元文化社会里道德教育的重构”的主旨报告中,于天龙教授针对目前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困难提出对道德教育进行重新建构。这种建构植根于对多元文化社会的认同和尊重,直面社会不平等不正义之现状,挑战整个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实践过程里的非道德及不道德性。如此重构的教育是我们亟需的也有意义的道德教育。


在“中国颜色主义之批判:追求包容、公平和正义的教育”的报告中,于教授探索中国社会中流行的颜色主义,它和种族歧视、阶层歧视、民族主义等等的纠葛与联系。他在报告中鼓励教育者认清中国社会多元发展的现实和挑战,以实际行动追求社会包容、公平和正义。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郑富兴教授作研究分享


郑富兴教授从“学校德育的多元文化问题”出发,解释了学校教育如何在来自不同文化的学生之间建构“共同意识”的问题。“共同意识”不是认同某一文化,而是如何共同生活、如何共创美好未来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多元文化观念。面对多元文化的社会现实,在文化差异中建构“共同意识”仍是必要且重要的,而国家边界则是具有可行性的最大边界。已有多元文化德育的“求同”思路存在着“人道主义”与“国家主义”两种思路。前者的去文化操作实际回避了文化差异问题,而后者既有去文化操作回避问题的一面,也有以“文化认同”回避“文化差异”的强烈倾向。多元文化社会里的学校德育在承认文化差异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属性、文化差异是个人成长的起点这一前提下,整合人道主义与国家主义两种思路,形成新的共生发展思路,致力于培养学生基于文化差异的“共同意识”。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沈晓敏教授作研究分享


沈晓敏教授围绕“德育学科指向批判性思维的教材与议题开发——以生命权与知识产权的冲突解决为例”这一报告主题,首先对教材(teaching material)和教科书(textbook)这两个概念做了区分,界定了教材开发的内涵,论述了德育学科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必须开发具备复杂多元情境的教材,以激发学生困惑和思考的必要性,以及教材开发的路径和过程。然后围绕生命教育主题,阐述如何将《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作为教学材料,围绕守护生命健康权与维护知识产权这一全球性难题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项研究是沈教授与王涛副教授、石雨晨博士及数位硕博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团队与普陀区子长学校合作开展的一项连续6课时的单元教材开发实验。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高德胜教授作研究分享


高德胜教授围绕“感恩教育:从直觉到自觉”这一报告主题,指出直觉性的感恩教育存在着强化不平等人际结构、牺牲受惠者尊严,强求感恩、陷入施恩图报的泥沼,无条件感恩、走向人性与道德的对立面等危险。在对感恩的人及结构与心理结构的分析上,感恩是人际现象,感恩的人际结构是由施恩者、善意与善行、受惠者、感恩之情与报答行动四要素组成的循环结构;感恩的心理结构则是由情、理、行构成的综合结构。基于对感恩结构与本性的理解,感恩教育的基本理路是:深入感恩的人际结构之内,以教育之爱去引发受教育者爱的回应;深入感恩的心理结构之中,“在感恩中进行感恩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姜英敏教授作研究分享


姜英敏教授从“中国国际理解教育之边界及其问题”出发,以国际理解教育的四大理论来源为主线,梳理了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变迁过程,指出本土理论体系不够完善,概念边界不清晰,教育实践无所依傍是现阶段国际理解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呼吁学界应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林可博士作研究分享


林可博士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唤醒与呵护:国际理解教育的新媒介融合模式研究”为题,分享了近年来她在国内外开展民族志研究和行动研究的部分成果。她从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视角切入,提出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进行国际理解教育,需要正视“后喻文化时代”的挑战,重新理解青少年的媒介亚文化和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将不断革新的媒介技术视为青少年接触世界、理解不同文化、彼此沟通的重要载体。她目前正在尝试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推动国际理解教育,旨在激发青少年的跨文化同情和共鸣,唤醒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青少年对全球社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论坛期间,同行就这个教育实验项目展开了热烈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王涛副教授作研究分享


王涛副教授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中国情境的国际理解素养与课程建构”这一报告主题,指出在中国持续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国家迫切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理解素养、尊重差异且具备文化自信的本土化建设者。该报告首先对国际理解素养的概念进行了厘清和界定,并尝试从课程的角度构建目标和体系。接着从国际理解课程理论层面,基于课程政策文本和教案的分析,讨论了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当前实施面临的挑战和可能性。最后在国际理解课程实践层面,分享了基于中国社会历史情境、本土话语、本土材料的课程探索和构建。



现场互动交流



此次论坛报名异常火爆,在限时报名的情况下,收到了150人的报名。本着小型和聚焦的高端学术研讨原则,最终遴选了20位参会者。这其中有研究者、期刊编辑、教研员、一线教师、国际组织和社会组织成员等。报告专家与全体参会者们充分交流,就多元文化教育的边界、同一与多元的关系出处理、国际理解教育的本土化、国际理解教育的情境创设和课程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会专家后续将根据论坛主题,作进一步研讨和交流,并将形成相关成果。



圆桌论坛简介


上海圆桌课程论坛创办于2013年,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论坛秉承“小型高端学术研讨”的理念与特色,采用特邀、闭门的组织形式,聚焦某一领域或者话题开展深入研讨,欢迎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高质量议题,与课程所协力提升中国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学术水准。

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前六届的主题分别为:

  • 第一届   课程社会学

  • 第二届   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多维的视角

  • 第三届   西学东渐的影响与中国师资文化的特点




———— / END / ————




微信推文精彩回顾 


官宣 | 课程所正式成立“国际校外教育研究中心”


课程改革如何改善学生生活质量?

崔允漷教授受邀赴美作主题演讲


为课程·为学生·为未来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