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CI学术║社会文化和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在线教学

王涛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2024-09-26


2020年春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线教学维持着数以亿计的大中小学生和教师们的“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对稳定学校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后,在线教学是完成了历史任务后“功成身退”还是“升级改造”后进入可持续性发展?
继“战疫中的课程思考”系列之后,课程所崔允漷教授领衔团队在核心期刊《教育科学》第3期上发表了一组专题文章,对疫情下的在线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希望能为后疫情时期及疫情以后在线教学的发展提供思考与借鉴。


今天,与您分享王涛副教授的

《回应疫情的课程与教学设计:基于社会文化和教育公平的视角》


王涛 副教授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回应疫情的课程与教学设计:基于社会文化和教育公平的视角引用 来源


王涛.回应疫情的课程与教学设计:基于社会文化和教育公平的视角.教育科学.2020(3):19-20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蔓延,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安排,我国多数地方和学校采用了线上教学,中小学生也自2月中下旬起居家在线学习。反思“停课不停学”中的学与教,笔者基于教育的社会文化和公平视角,尝试探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适切性,分析“停课不停学”中的一些可能较少关注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群体。着重讨论课程内容如何回应疫情、教学设计如何基于非正式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支持如何照顾少数和弱势群体。


一、回应疫情的课程内容设计
疫情扩散,窗外风声雨声不断。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学习,是照搬既定的教材顺序和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与实施,还是进行相应的调整、修订和补充?回应疫情,课程内容可以就疫情中的典型事件、弱势群体、国际关系等关键和热门议题作一些组织和设计。
第一,从真实事件和体验着手,把握教学契机
前我国基础教育政策、研究和实践领域强调的核心素养培育,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疫情的出现,为学生塑造了休戚相关和真实可感的学习情境,疫情中发生的人和事也为各个学科提供了多样的课程资源。从课程和教学的角度来讲,疫情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真实和丰富的教学契机(teachable moment)。在这一契机下,教师可以考虑以主题单元的形式,调整和补充原有的课程内容,设计丰富而完整的学习主题。
☞在课程材料的设计上,帮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事件中去思考和学习,利用新闻报道、当事人采访、公告通知、诗歌日记、科普知识等开发学习材料。
☞在主题单元的组织形式上,可以基于当下倡导的大观念、大概念、大问题和项目化学习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


第二,指向公平和社会正义,培养责任与担当


在教育目标的设定上,一部分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能否适应未来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一主张下,课程或强调以学科为中心进行组织,或强调以学生经验为中心进行组织。但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愈发强调教育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影响及贡献。这些研究倡导的核心是对社会公正和正义的追求,对弱势和少数群体的关注、理解和认同。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和有责任的青少年为导向,课程可以在设计上以公平意识、社会责任和公民参与为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疫情中被忽略、忽视甚至是被歧视的弱势和少数群体。在关照公平、了解现象、理解原委和反思机制之后,课程设计可以鼓励学生探索一些力所能及和切实可行的公民参与。


第三,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国际理解素养

当疫情在全国和全球范围内蔓延,再也没有了国籍、种族、民族、性别、年龄、阶层、宗教等差异,在新冠病毒面前,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真真切切地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村、世界公民这些往常在教育中看来遥远虚无的词汇和含义,正时时刻刻地浮现在学生眼前,需要学生具备国际理解素养。


通过对比分析高中新课程标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经合组织全球素养框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及其培育理解为四个维度:青少年能够坚定文化自信,具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华主体意识;具备国际视野,能够了解和分析人类文明进程、世界发展动态和全球性挑战;求同存异,尊重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以及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而行动。在这一框架的指导下,教师可以根据当下情境设计适切的课程和教学单元。



二、居家学习的教学设计


在学生以往的经历里,学习多半是跟学校这一正式学习环境联系的。学习环境的分解,可以分为学生中心、知识中心、测评中心和家庭/社区中心四个维度。[1]往常的学校学习中,学习环境的设计偏重知识中心和测评中心。疫情之下,学生们第一次全天候在家学习,在非正式的学习环境里,被忽视的学生中心与家庭/社区中心被迫前置和凸显。学习环境变化后,是否还能照搬往常学校教育中的学习设计?指向学生中心和家庭/社区中心,学生的居家学习乃至未来的学校学习应如何设计?


第一,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自我调节与社会情感生理因素

作为元认知发展的重要部分,自我调节关注学生能否监测和调节自身的学习。在具体的策略上,学生需要学会计划、监测、修正和反思他们的学习。居家学习的环境下,学生缺少了学校正式学习环境的情境影响、教师和同班的监督以及规划设计好的进度,学习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基于此,学生的自我调节在居家学习中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在疫情之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方案,培养学生“会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方案设定、学习日志撰写等,引导学生每天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控制学习节奏,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提升专注力、控制力和反思力。


近年来的学习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在发展和运作的过程中深受学生所处的社会、情感和生理情境影响。社会性和情感性因素的融入是学生接收、处理信息,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产生深度学习的重要基础。营养、睡眠、锻炼等因素也是支撑正常和顺利学习的生理基础。[2]学生长期居家,家庭及住所成为主要的关系网络和场所,家人的情感和情绪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近距离的直接影响;学生也面临用眼过度、常规锻炼缺乏、睡眠不规律、饮食搭配不均衡等潜在生理问题;这些都是教师必须要考虑到的居家学习环境影响因素。


☞在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干预上,教师可以与家长及时沟通,布置安静适宜的学习空间,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时间,照顾学生的学习情绪。


☞在课程与教学的设计上,反映和回应学生所处的家庭住所和关系,例如在课程材料和案例的使用上,多以住所和亲人为参照,进而提升课程与教学的社会情感适切性。



第二,回应和传承学生、家庭、社区的知识和资源

指向学生中心和社区中心,一项重要的理念是将个体经验和家庭/社区关系作为知识的源泉和财富(funds of knowledge)。学生及其家庭不再是学习的干扰和拖累,而是支撑深度和有效学习的“富矿”。勤于“挖矿”,教师可以着眼学生的亲身和身边经历,关注家庭和社区的历史、关系和资源。把居家学习当作教学契机,利用难得的家庭共处时光,鼓励学生与家人共同探索家庭和社区议题,在书本和学术知识之外,丰富学生的个体知识和文化知识。如制作“家庭树”,通过脉络梳理探索家庭的历代变迁,通过家庭访谈了解亲人的故事和生活,通过整理和反思理解家庭作为知识的源泉和财富。



三、少数和弱势群体的在线学习支持


第一,辅助缺少看护的居家学习



在多数“停课不停学”的设计和实施中,大多需要家人或看护人陪伴和辅助。在我国的家庭中,已有多半数复工,未来一段时间各地也将逐步复工,但不少学生仍然在家学习。对于双职工家庭,家中无人看护;对于广大农村地区,还有不少留守儿童是隔代抚养,老年看护人多数无法辅助技术教学。在无人和少人辅助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两方面:


一是简化学习任务的技术难度,减轻家长和教师负担。在课前预习、授课、评价等任务的设计上,尽量简化和减少技术难度,通过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适当减少家长的技术参与,从而减轻家长和教师的负担。


二是组建网络学习小组,差异化编排小组,推动同伴学习和互助。对于无人或少人辅助的家庭,发挥同伴学习的功能,在布置任务后,同伴之间相互监督和交流。差异化小组编排,推动同伴互助,合理安排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就共同学习任务相互帮助和辅导。也可以安排高年级的同学,担任小老师,辅导低年级学生。
第二,照顾设备技术不全的学生学习


虽然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学校和课堂上技术设备的普及,但对于农村及偏远地区和家庭情况欠佳的学生,面对在线学习,能依赖的设备可能就只有一部手机了(甚至是没有)。一些地区缺少数据流量和网络,不少教师也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和技术准备。在教学常规被打破的情况下,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上也可以考虑做一些突破和新的尝试:


一是简化和减少技术手段。减少视频直播,通过预先录制好的视频,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对于部分学科,通过录制音频,讲解课程内容中的关键部分。合理设计和增加学生自学、自考和自我反思的比例。这样学生可以一次性下载,在家学习,避免“借网学习”的困境


二是合理安排已有学习资源与可替代学习资源。如果学习新内容的难度较大,不妨引导学生对已学习的内容和资料进行整理和反思,为疫情之后的正式学习做准备。减少低效的教学重复,整理、编辑和提供已有的、可供学生自主观看和学习的教学视频和内容,如中国教育电视台相关课程、国家网络云课堂(www.eduyun.cn)、人教点读等。


三是合理安排非文本和零信息技术学习。重新编排课程实践,设置部分长课,通过项目、课题等形式,安排家庭劳动、家庭手工、居家体育锻炼等个性化学习。


当然,这里提供的更多是一种呼吁和倡议,呼吁大家在预设和思考教育对象和内容时,充分考虑教育图景的多样性,考虑到那些有可能被忽视的少数和弱者,考虑到常规之外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疫情终将成为一整代人的记忆,希望在未来的回忆中,不只有学校教学的“线上照搬”和整齐划一的在线学习,也有弱者和少数群体的故事和声音,也有基于疫情的反思和行动。


参考文献


[1]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M].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0:131.

[2]Mary Helen Immordino-Yang. Emotions, Learning and the Brain: Exploring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Affective Neu-roscience[M]. New York: Norton and Company, 2015:10.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有赖于一个个严谨的研究!课程所各位同仁愿与同行学者和专家在科学严谨的基础上踏实推进“为学生、为课程、为未来”的伟大事业!


往期精选



●ICI学术║在线教育如何转向融合式教学?杨晓哲副教授为您解难!


ICI学术║竞争or合作?与刘钧燕博士一起探讨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的未来走向!


●ICI学术║在线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王小明副教授为您提供策略!


●ICI学术║在线教学如何重构规训与监控机制?陈霜叶教授与您探讨!

ICI学术║如何让非正式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发展?徐斌艳教授与您分享!

●ICI学术║什么因素影响了中小学生家长的校外教育需求?刘钧燕博士以数据为您探析!


ICI学术║如何解决“在线”的学生一直“在学”?崔允漷教授为您解答!


ICI学术║如何规范校外培训?张薇博士透过数据为您揭晓!


ICI学术║能否挑战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与高德胜教授一起探究!


ICI学术║如何监测学校课程实施中的评价?崔允漷、王少非教授为您解密!


●ICI学术║概念图怎么用才有效?王哲老师团队的实验研究告诉你

为课程·为学生·为未来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