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十娘|《权力的堡垒》——《纸牌屋》后最好看的政治剧

渡十娘出品 渡十娘 2022-10-31

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木然

编辑|渡十娘  


作者简介:木然,曾任加拿大《星島日報》副總編輯、《加拿大都市報》總編輯。同時在電台、電視獨立主持多個時政類節目,目前為自由撰稿人。


  

十年堡壘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Netflix今年6月推出的《Borgen Power and Glory》(《權力的堡壘:無上榮耀》)收藏到現在才看。一口氣追完,然後倒回頭看10年前的《Borgen》(1—3季),方知道我竟然錯過了這部丹麥政治片,那種失落和懊悔令我有種荒廢了10年的感覺。

《Borgen》前3季沒有中文譯名。在丹麥文裡,Borgen就是「堡壘」(Castle)的意思。第四季推出的《Borgen Power and Glory》終於有了中文譯名,叫「權力的堡壘」,恰如其分。








電視劇《Borgen》所指的「城堡」,是位於丹麥哥本哈根城堡島上的克里斯蒂安堡(Christiansborg Palace)。這裡原本是丹麥王宮,十八世紀的一場大火後王宮遷至阿馬林堡(Amalienborg),此地因此成為丹麥國家議會、最高法院、首相辦公室的所在地。也是現今世界上唯一一棟國家最高立法、司法、行政機關合署辦公的建築物。
現實社會中,大部份人對政治的認識主要來自傳媒;而政治場上的民意代表要獲得民眾轉讓的權力,也是透過傳媒的宣講表達訴求。《堡壘》正好藉著兩個不同的話語場,以丹麥第一位女性首相的政治和生活場境作為故事主軸,期間同時交叉穿插政治化妝師和新聞記者既相聯、又彼此分立的政治和生活遭遇,三者間不同地位和立場所產生的衝突互相作用,將劇集推向更立體的故事情節。

  

據說《Borgen》是從美劇《白宮風雲》為靈感來源。主編劇亞當‧普萊斯(Adam Price)表示:《白宮風雲》主要是一群為總統效力的白宮幕僚為故事主體;而《Borgen》則側重於現代西方民主社會的三大支柱:政治人物、公關顧問和記者。這三者分別由首相碧姬特(Birgitte Nyborg) ,總理的幕僚、公關顧問、政治化妝師(Spin Doctor)卡斯柏(Kasper Juul),以及理想主義記者卡特琳(Katrine Fønsmark)為代表,三人不斷試圖影響對方。
通常來說,連續數季的劇集,往往只有第一季精彩。但《堡壘》令我驚訝的是每一季都有很好的主題、很緊湊的敘事方式、以及很接地氣的情感故事。


第一季講述的是碧姬特在權力中心的漩渦中身不由己地意外成為小黨、少數席位的丹麥第一位女首相。故事透過圍繞議會政治平衡術為主軸的三個話語場——政府、議會、傳媒——展開一場關於政治權謀、社會公平,還有男人和女人的搏殺。
與《紙牌屋》所不同的,《堡壘》所展現的政治畫圖是以鮮明的歐洲政治色調作底色。例如女權、社會公平、理想主義、共產主義思潮等。編劇最成功之處就是借助人性的刻畫,將女首相、女記者和政治化妝師還原成普通的人。創作者就像一個手拿刮刀的智者,面對歐洲這幅具有凝重政治色塊的畫圖,一刀刀將貌似鮮活的色彩刮下來,把油畫的本質內核呈現給觀眾:無論是高高在上的女首相,還是代表理想主義的女記者,政治的冷面無情和人的有情在縱橫捭闔中你來我往。人性的脆弱和貪婪互相作用,構成一幅北歐強國政治人物眾生相。


巧合的是,《堡壘》第一季播出近一年後的2011年9月15日,丹麥真的迎來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代表社會民主黨的黨魁赫勒·託寧·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進入「堡壘」。
施密特 上任十天後,《堡壘》第二季首播。


《堡壘》的第二季刻意將人物的心態和色調下沉,鏡頭聚焦在故事中的三位主角:首相碧姬特、政治化妝師卡斯柏和記者卡特琳的內心生活。包括家庭破裂、情感出軌、原生家庭的陰影、家人對權力場的憎恨和反抗⋯⋯
故事中的每個人都不由自主地跌落到不能自拔的生活折騰漩渦中,就連首相的女兒蘿拉也因為父母愛的缺失而陷入憂鬱症。他們共同面對的問題是無法直面自己的心理扭曲,由此拉闊鏡頭,就是整個歐洲社會的政治生態。例如歐盟、多黨林立、聯合政府、脫歐、能源緊缺、環保治國、接收難民⋯⋯熱熱鬧鬧的政治理想願景下,缺乏直面國家政治內核短板的自省和批判。


相信在女王後時代,整個歐洲都會在這種政治憂鬱的陰霾中奮力,不在團結中改變,就在墮落中分裂。
相對而言,《堡壘》四季中,第二季顯得沉悶和憂鬱。當然這也暗合了今日歐洲的政治生態。


意想不到的是,《堡壘》的第三季令我耳目一新。這也許源於我一直很喜歡Birgitte Hjort Sørensen的表演。她在前三季的表演,無論是在新聞場、政治場,抑或在床上,她都有一種充滿激情和自信的魅力,個性十足。
在《堡壘》第三季中,由她飾演的卡特琳,從理想主義記者、新聞主播到身份轉換成碧姬特的政治化妝師。


在一場幾乎毫無勝算的政治搏鬥中,她繼續秉承理想主義追求助碧姬特成立新民主黨,在輸局已定的大選中轉敗為勝重返國會,且以13個席位分得共同執政的組閣權,令這一季集議會權謀、黨派角力、理想主義回落平民社會的大戲懸念迭出、情節緊湊、精彩異常。
尤值得一讚的是政治化妝師卡特琳超越碧姬特成為不是第一主角的第一主角,這是Sørensen在4季演繹中發揮得最好的一集。


對觀眾而言,《堡壘》第三季藉著各種混亂線索的展開推動劇情走向最高潮,最後又以各方勢力Happy ending的合作作結局,這種溫暖的團結很歐洲。
儘管第三季劇情一廂情願的理想化,但當這種政治理想色彩放在開放文明的北歐,尤其像丹麥這個有著全世界最低的貧富差距與最好的社會福利、宛如童話世界的國家,倒能讓人會心一笑。


與《白宮風雲》和《紙牌屋》相比,《堡壘》堪稱政治劇中的清流小品。它不僅在丹麥取得絕佳收視率,在全球市場得到頗大的回響。例如第三季在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 )2013年度十大最佳電視劇中位列榜首,超過《絕命毒師》(第2)、《紙牌屋》(第5)等劇。
講完《堡壘》的前三季,我們來看看事隔10年後的今天推出的第四季。


與前三季相比,《權力的堡壘》(Borgen)名字有了更畫蛇添足的註釋:「Borgen Power and Glory」翻譯為《權力的堡壘:無上榮耀》。
比較唏噓的是十年滄桑,演員不再年輕,但光彩依然。這也是我這篇「劇評心得」題目套用蘇軾《江城子》詩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因由。


劇情一開始就以格陵蘭島的石油爭端可能成為一場國際危機拉開序幕,在第三季重返政壇入閣擔任丹麥外交部長的碧姬特帶領丹麥在大國能源利益角鬥中求得一個具尊嚴和獨立的地位。
影劇的主題色調是氣候變化下的國家獨立和分裂、東西方政治的博弈,與今日的國際形勢高度吻合,是一部關於權力再分配、統治和自治遊戲的政治片。在四面楚歌的危情中,身處權力中心的碧姬特奮身一搏,最終在榮耀的頂峰被迫歸零引退。


就如不少影評人所提到的,影劇在開啟前引用了美國政治與經濟學家亨利·喬治(Henry George)的一句話:「人類是這個世界上最貪婪的物種」,我認為這個指引可以理解為大國相爭的世界局勢,也可以理解為權力場上的前赴後繼者。
顯然,這也是奈飛(Netflix)在十年後重新打造「堡壘」的主題宣洩。


權力的味道固然是鮮美的,但每一個獲得權力的人,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包括事業、愛情、親情,甚至道德倫理的失落。
我對第四季比較失望的是扮演卡特琳的Sørensen青春不再。她給我的感覺就如她重回新聞界「第一電視台」擔任新聞部主管、在複雜的人事糾紛中失去方向一樣。雖然她還是十年前那個野心勃勃、充滿理想、以及至情至性的朝氣女孩,但她變得急躁、沮喪、煩躁和無所適從。或許這就是大部分中年女性的寫照吧。在理想和春情中歸俗,在家庭溫暖中滿足認命。


我想這沒有什麼可指摘的。生活就是生活,人們可以有意義地生活,更可以無意義地生活,Why not?
特別是後疫情時代,活著比一切都重要,與「意義」無關。
Sep 17,2022




做更好的公号  做更好的自己

2021,走好,不再见!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上海疫情:

冬奥特辑:

热门栏目: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木然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dushiniang999@gmail.com
国内:dushiniang999@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